社論:加大對復工復產企業支持力度

隨著國務院延長假期至2月2日的結束,以及部分省市延長到2月9日的即將到來,雖然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在攻堅期,但企業復工復產也不可避免。此時,如何緩解相關企業遭遇的困難,成為了各級政府施政重點。

近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前提下,全力支持和組織推動各類生產企業復工復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大企業復產用工保障力度,用好用足援企穩崗政策,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積極推進在建項目。

的確,不管是防控所需的醫療和生活物資,還是正常經濟運行,企業復產都是必要的,近期亦有一系列以製造業為主的重要企業宣佈10日復工。也可以說,企業復產復工是在自救,因為拖得越久,困難和壓力無疑越大。就目前而言,嚴峻的疫情給不少行業企業帶來諸多困難,除顯而易見的影視、旅遊、餐飲外,製造業、服務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同樣受創。

統計顯示,2019年第三產業佔我國GDP的比重已升至53.9%,遠高於2003年“非典”時期的40%,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也連續多年超過一半。此次疫情衝擊最大的恰恰就是消費市場,以及上下游行業和服務業。

因此,在抗擊疫情的同時,採取有力措施,幫助各類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渡過難關、平穩完成復工復產,可謂穩就業、保民生、促發展的必要之舉。

從企業的角度看,不少希望社保、公積金基數可以按照當地繳納基數下限執行,能夠給予企業相應的穩崗補貼,給予企業新增經營性融資支持,放寬貸款用途及提供專項貸款,同時給予一定的貼息支持,以及在特殊時期能減免企業增值稅、降低增值稅率等,以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對此,央行、財政部等五部委日前聯合出臺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明確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認為疫情帶來的波動是暫時的,對行業的衝擊也是短期的,因此需要精準有效的政策,直擊“企業短期資金週轉壓力大”這一痛點。

地方政府層面,亦有不少地區先後發佈相關幫扶政策,2月2日,蘇州出臺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從加大金融支持、穩定職工隊伍、減緩企業負擔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隨後,北京、上海、廣東、安徽、福建、四川等地也瞄準受損企業的困難,通過延遲繳納社保、啟動線上貸款、實施培訓費補貼政等幫扶政策,旨在緩解企業面臨的資金等方面壓力。

應該說,這場疫情造成的影響是全國性的,從中央到地方,都應該找準企業的困難,有的放矢地進行幫扶,助力企業渡過當前難關,無論是在資金、稅費,還是產品運輸銷售的通暢度等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銀行等金融機構也應有所作為,因為資金流堪稱企業經營的生命線。雖然五部委已發文明確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和壓貸,但金融機構需要更積極主動的作為。眾所周知,國內大型金融機構以國有為主,特別是大型銀行多得益於政策紅利,實體經濟是金融行業興盛的基礎,因為只有企業活下來了,銀行才有利潤來源。因此,銀行的幫扶不應該止步於不抽貸、斷貸,還應主動支持因疫情受困企業,特別是一時資金週轉困難,而中長期無虞的。

總體而言,當前疫情仍十分嚴峻,但企業復產亦十分必要。政府、銀行等理應幫扶受困企業,一同渡過難關,目的是在防控疫情的同時,保持中國經濟平穩運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