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是:任何人的安慰,都沒有自己看透來的奏效”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同意這種觀點。

  • 這個世界上真的沒有感同身受,也沒有人真的能完全理解另一個人。
  •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當別人傷心難過的時候,你很想做些什麼去安慰安慰他,可是你又不知道說些什麼,從何說起,你也想去做些什麼,同樣你也不知從何做起。也許最後,你所有的情緒都只化成一句別難過了。甚至,你其實什麼也做不了,你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
  • 同樣,如果是別人安慰你,很大情況下,他只是安慰或者緩解了你當時的悲傷情緒。那種被人在乎和關心的感覺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你的悲傷、難過還有不甘。可你心裡的那個心結或者事情本身的情緒並沒有化解。
  • 我們也許不會真正理解別人的感受,可我們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給對方以情感上的慰藉。所以,如果不能感同身受,就儘可能的讓別人不那麼難過。這是我們能做的最大努力。也許對方會因為你的某一個動作,某一句話,豁然開朗,這誰又能保證呢?
  • 但最後,無論是放下還是看開,一定都是當事人自己放過了自己,自己找到了出口。所謂放下,萬般自在,不過是自己想通後放過自己。

花尖一湖酒


對,這就是內因和外因的關糸!外因決定不了內因!內因決定外因!就我個人體會,那黑暗的七年,我苦苦掙扎,我最終救了自己!最後才知道,在那非人的七年中,受的傷,讓自己得了抑鬱症焦慮症,神經衰弱,嚴重的貧血,一度想帶著孩子與那牲口同歸與盡!但是我還有一絲清醒,我走了誰最傷心,那肯定是我父母,罵牲囗弄髒自己的嘴,打呢髒了我的手!為了牲囗死太不值!最後找法律才脫鬼抓!記住家內暴力,當第一次發生時,要第一還回去!不然你會有N次暴力等你受,而且很難脫身!


小楊吼4657593603251


自己經歷的事情,承受的傷痛,只有自己才能體會,就算有人經歷過,有人可以感同身受,給你一定的安慰,如果自己聽不進去,不能接受,這種安慰或許也是無用的。

在經歷著一件傷心的事,閨蜜、好友來陪你,傾聽你的訴說,不厭其煩的聽你發牢騷,也從他們各自的角度給你提出一些建議,開導你儘快走出來,試圖撫慰你受傷的心靈,更不惜拿出自己寶貴的時間,不顧形象的跟你去瘋,做你想做的事。可是,心裡的結就是解不開。獨自安靜下來,一個人獨處,或者一個人躲起來,去別的地方,陌生的地方,沒有人認識自己的地方。傷痛還在身上蔓延,摧殘著身心,腐蝕著空氣,似乎不管走到哪裡,只要想起這些傷痛,就會無限的放大、有不盡的煩惱。

終於有一天,無意間經歷了一件事、聽到某句話,或者看到某個場景,再想想自己,也許自己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糟糕,糟糕的是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處事方式,想想自己還有點可笑,不是嗎。

於是,心中沉鬱許久的那個結好像砰的一聲解開了,心情豁然開朗,原來人生還有更好的生活方式。


希希158440323


“現實是:任何安慰,都沒有自己看透來得奏效”你怎麼看?

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不過它也有一定的侷限性。

首先說它有道理,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別人再怎麼了解你,想要幫你,再如何感同身受,如何安慰,終究是無法左右你的思想的。只有你自己想通了其中的關節,才能夠真正的釋然。如果你想不通,別人再怎麼安慰,說的再好,“忠言”也會變得“逆耳”!有句俗話說得好,“船上人不使力,哪怕你船下人掙斷腰”!很多時候,尤其是思想上的包袱,終究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放得下。

而說這句話有侷限性,我是這樣認為的:雖然別人的安慰與開解,雖然不一定能夠左右我們的思想,改變我們的想法,但是有時候卻又是不可或缺的。因為一個人在沒有外界的干預的情況下,其實是很容易鑽牛角尖的,一不小心很可能就會走進死衚衕,鑽不出來。所以從這方面來考慮的話,有人安慰,有人開解還是對我們想通一件事情還是很有幫助的。畢竟它雖然起不了主導作用,但是卻能有輔助之效。

綜上,我覺得自己能看透確實是最有效的,但是在不確定能自己走出來的情況下,別人的安慰與開解也同樣很重要。


美文作坊


千言萬語纏絲繞,耳畔有聲尤是煩,

勸人言情理常在,挽起身軀難進心,

換過來往後續愁,各自只解屬難讀,

意相安寧途中弦,化做巧舌梳亂結,

頭緒錯亂可理清,知乎道理千百言,

教識勸功不服輸,最終還需自釋懷,

想開看淡風雲消,霧朦日初盡散卻,

理還動時靜住止,還歸根結當斷行,

前塵往事隨風去,勾消無謂心結愁,

看透人情與世故,善解人意為隨方,

若無閒事掛心頭,當是人間好光陰,

明鏡皓月千空照,菩提了然本無樹,

輕瀞論和定性情,境由心禪修歲月。


大山深處有人家


借用郭德綱老師的那句話,別人勸你大度的時候,你一定要離這個人遠一點,因為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一樣的道理,“能理解能明白,我懂”這些永遠只是字面意思。

先說我是從事跟醫療方面職業的,之前遇到了很多患者,當我們給他推薦一種可選擇性的治療方法的時候,有一部分人總會說我先跟家裡商量商量。很多患者就耽誤在了商量上。聽從了家裡的一句話,就放棄了調理方法。結果等到疾病再次找上門的時候依然是自己受著。關係再好,罪也沒人替你受。



七米之外的陽光


我深有感觸,記得16年我好兄弟媽媽去世,我陪他守了幾天幾夜,我安慰他節哀順便,他抱著我說,你們現在永遠不能體會我的痛苦,說實話我心裡想的和他說的一樣,畢竟我和她媽媽只有一面之緣,沒啥感情,人的悲傷快樂真的是無法裝出來的。所以古語有云站著說話不腰疼就是這樣來的,你只有自己看透了,看淡了,一切才真的過去了,不過在有些時候確實需要一個真心朋友聽你講心裡話。這樣有助於你的情緒緩解。


Tt張哥


這句話說的非常對。有一句話說的好“一個人的貴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認清自己的長處短處,找到自己的不足才能自我彌補。

比如說,一個人傾盡所有,自己幹一份事業,結果因為種種原因,天不遂人願,事業沒幹成,自己還欠一身債,精神受到很大的打擊,心理處於崩潰邊緣,作為當事者的朋友也好,親戚也罷,都只是個旁觀者,再多的安慰如果當事者熟視無睹也起不到良好的作用。這就需要自己救贖,要學會分析失敗的客觀主觀原因,積極地找出問題所在點,決定下一步的行動,自己有一個新的認知,以後的路就會明亮很多。

再者,一個活生生的人,突然在醫院查出來自己患有癌症,如果心態不好,情緒持續低落,病情就會加重,可能錢花了很多,生命反而縮短了,最後人財兩空;如果一個患了癌症的人,能抱有積極心態,科學的治療,合理的作息和飲食,有可能症狀就會減輕,延長壽命。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僅此一次,要學會善待自己,積極向上的心態考慮問題,把來自外界的煩惱和壓力等化成動力,做事做人就會有很多快樂,要學會做一個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人。


瀟談人生


千言萬語,都抵不上心裡明白。只有自己看開了,釋懷了,或者解決了,那麼才是真的攻克了。

  1. 所有的安慰,可能能夠緩解一時的痛苦,但是並不是真的解決的問題的根本。
  2. 所有外在的安慰,短暫忘卻痛苦的快樂,不過是你轉移的注意力,並沒有讓你擺脫當前的煩惱。
  3. 當你的生活恢復常態,那些困擾你的東西,還是一樣會困擾你。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別人的安慰不一定完全得你的心,或許還會增加其他的煩惱。真正能讓你渡過難關的,只有自己

樓下一個男人病的要死,那間隔壁的一家唱著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上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著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魯迅《而已集》

也許會有類似的遭遇,可是世間的悲觀卻並不相通,看似的感同身受不過是對方的揣測。


可是我們也是需要別人的關懷和溫暖。如果我們都渴望理解與愛,都深知感同身受全然無可能,這一份或許被曲解的理解和不妄加揣測已是足以慰藉的暖流。

如果我們自己心裡不明白什麼沒想開,那麼再多的安慰都是蒼白無力的。

再多的外在幫助都是治標不治本,人當自強

在難搞的日子裡,我們要學會跟自己和解,要學會放過自己,哄自己開心。

當不如意的事情發生,我們糾結,我們悔恨,我們逃避,都於事無補。


之前跟一個朋友聊天,跟他講了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身上發生了很慘很難的事情,他非常難受,整天鬱鬱不樂。於是他找很多人聊天傾訴,有的朋友也會安慰他,跟他聊一些有趣的事情,轉移他的注意力。每每跟朋友在一起的時候,他看起來是挺開心的,一切很正常。大家都以為他已經熬過去了,但是他後來跟朋友說,在外面的時候的開心也許是真的,但是一個人待著的時候,甚至是到了夜晚,想到那些事情,心裡就忍不住難受。


我朋友很不理解,覺得這個人是矯情,然而我知道這個人是真的遇到了很大的難題。可是我相信,人總是向前走的,雖然一時間走不出來,但是也要相信自己,給自己時間,讓自己慢慢來。


喵悄可愛


好像如此。

一、別人的安慰如果未觸及你的靈魂,沒讓你信服,結果也是枉然的。關鍵還是自己看透了、領悟了,才能採取行之有效的辦法來解決,或放棄,或繼續堅持,或另尋他法。

二、儘管主要靠自己,別人的安慰和建議也要重視。有時自己的感情參雜在裡面,不容易看透事情,但是讓人冷靜時就容易看得很清楚,他們的安慰及建議儘管只是輔助作用,但有些有利於促進自己早點看透事情的本質,還是很有用的,不能置若罔聞。

三、儘快走出過去的陰霾。看透了,就不要再糾纏不休,儘快解脫,振作起來,迎接新的挑戰,創造自己的麗日晴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