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炮戰中為什麼有人說印度總是吃虧的一方?

戰武奇兵


印巴兩國的矛盾,說到根上還是英國殖民者留下來的。當年兩國同屬英國殖民地,在二戰結束後英國迫於印度人民獨立的要求,只好將政權交給印度人民。



可是英國殖民者哪有這麼好心,表面上移交政權,背地裡卻搞些小動作破壞和平。殖民者一手製造印度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矛盾,使得印度各民族之間的隔閡與衝突越來越嚴重。

最後蒙巴頓方案將印度分為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可誰能想到,這並不是矛盾的結束,確是矛盾加深的開始。

要說印巴炮戰印度總是吃虧,這種說法顯然過於片面,至少在三次印巴大戰中印度是佔了便宜的。

第一次印巴大戰,也就是克什米爾之戰的起因是為了爭奪克什米爾地區。在英國殖民時期,克什米爾依附英國,他表面上獨立,實際也是英國的殖民地之一。

這不英國殖民者退兵後,印巴兩國都希望克什米爾加入自己。可人家克什米爾有骨氣,就要自己獨立,誰都不加入。


好吧,既然你油鹽不進,這下既得罪印度,又得罪巴基斯坦。那就只剩下開戰這一條路可走了。

巴基斯坦率先開戰,不過人家有理由,那就是解放巴基斯坦的勞苦大眾,克什米爾解放軍就此組成。

而巴軍一進入克什米爾,克什米爾幫主就逃往印度。這下可好,印度也有理由了,那就是我們要替幫主奪回家園。兩國話不投機立馬開打。

最終結果導致克什米爾徹底淪陷了,當年要求的獨立到底沒有實現。不過巴方佔領了克什米爾五分之二,印方卻佔領了五分之三。

而且印度佔領的還是克什米爾最富饒、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這哪裡是吃虧了,明明是佔了大便宜。

第二次印巴大戰可以說各有勝敗,誰也沒佔多大便宜,誰也沒吃多大虧。不過第三次印巴大戰可以說巴基斯坦是吃了大虧,連自己的領土都丟了。


第三次印巴大戰,印度利用巴基斯坦的內部矛盾,使得巴基斯坦分裂為東巴基斯坦和西巴基斯坦。

在巴基斯坦內部矛盾日益激增的情況下,印度決定出兵東巴,幫助東巴獨立。最終印度依靠其優勢的空軍力量成功取得戰爭勝利,在西巴戰場上重創巴軍,幫助東巴獨立為孟加拉國。

總結來看三次戰爭,印度依靠其優勢的兵力以及政治外交等方的面因素,佔了較大的便宜,並沒有吃多少虧。誰讓你巴基斯坦內部都不安穩,讓印度有可乘之機呢。

雖然這些較大規模的戰爭印度佔了便宜,但是局部小規模炮戰,以及小規模衝突印度都是吃虧了的。自新世紀以來,雙方局部小規模戰爭以及炮擊,傷亡人員印度要高於巴基斯坦,造成的經濟損失也是印度高。

就拿最新一次印巴炮擊來說。最近一次發生在今年3月18日,印軍稱巴基斯坦違規開火導致印度一死三傷,印度將進行有效反擊。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迫於各方面壓力印度不好對巴基斯坦開火,此事也就不了了之。就從結果來說,還是印度吃虧了。

印度為啥老是吃虧,我認為有一個原因還是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關係。我國近些年來對巴基斯坦有不少經濟以及軍事方面的援助,巴基斯坦也被稱為巴鐵。

這不巴鐵最近又曝光了一個事件,他們駕駛著中國造坦克衝上海拔3000多米的山巔。這也創下了巴軍的記錄,就算放在世界也是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他們在山頂插上巴基斯坦國旗,宣揚著國威,此舉無疑就是在向印度示威,告訴印度巴基斯坦可不是好惹的。

印巴的局部炮戰仍在繼續,邊境間小衝突也是數不勝數。不管以前哪方吃虧,為了兩國人民和兩國的未來發展,願兩國能盡釋前嫌。


史之策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主要是媒體的誤導,傾向巴基斯坦;

其實,印巴的衝突基本是這幾種模式。

第一,巴基斯坦武裝分子滲透發動攻擊。

以克什米爾衝突,基本都是巴基斯坦使用非正規軍武裝分子進行滲透,襲擊,攻擊之內。

第二,印度空軍還擊。

印度吃虧以後,會第一時間使用空軍還擊。畢竟印度空軍實力比較強,而且可以快速反應。

巴基斯坦一般會出動空軍或者防空部隊進行對付,雙方拉鋸戰,通常是印度佔上風。

第三,雙方自覺降低衝突規模,停止空軍對戰,轉為炮戰。

邊境衝突需要控制,一旦演變為全面戰爭,對誰都沒好果子吃。

一般空軍衝突雙方有損失以後,就會逐步停止空中交手,改為炮兵對轟。

而炮兵對轟也是小規模的。

比如今年2月的炮戰。

首先是巴基斯坦武裝分子搞了路邊炸彈,炸死印度軍隊40多人。

2月26日印度空軍出動12架幻影2000,轟炸了巴基斯坦境內的武裝分子營地。它們投下1噸的炸彈,成功炸燬了整個武裝分子的訓練營地。

這次巴基斯坦出動“梟龍”戰機進行攔截,但沒有交戰記錄。

隨後巴基斯坦沒有空軍攻擊,而是直接沿著印巴實控線向印度方面12至15個地方發動了猛烈炮擊。

炮擊後,印度軍隊就受傷5人。

隨後印度軍隊炮擊報復,巴基斯坦傷亡不明,但說平民死傷十多人,看來軍人也不會多。

這種小規模的炮戰,說明不了什麼。

其實,印度傳承蘇聯的特點,很重視炮兵的建設。在印度陸軍師下,都配屬一個炮兵旅。每個炮兵旅下轄3或4個炮兵團,雖然叫團,但是隻有三個炮連共18門炮,規模和我軍的炮兵營差不多。

印度甚至還有3個炮兵師,他們分別是第40炮兵師,第41炮兵師和第42炮兵師。每個炮兵師下轄三個旅,兩個炮兵旅和一個混合火箭旅。

但印度炮兵主要問題,是火炮型號太多,後勤供應難度大,而且很多火炮比較老舊。

即便先進火炮,型號也比較複雜。

就這兩年時間,印度剛剛裝備的大口徑火炮,包括114門由FH77改進而來的“丹努什”45倍徑155榴彈炮,145門M777超輕型39倍徑155榴彈炮,引進100門韓國K9型52倍徑155自行榴彈炮等。

目前印度炮兵實力大體是這樣:1000餘門M46加農炮、300餘門FH77B155毫米榴彈炮、550門D30式122毫米榴彈炮、1000餘門IFGMK系列105毫米野戰炮,以及其他10種口徑的雜類火炮。

在火箭炮方面,印軍購買俄羅斯的龍捲風火箭炮及自產的皮那卡火箭炮約100多門,此外是老式的BM21火箭炮。

就數量來說,是很大的,性能大體也算可以。

印度早在10多年前就知道了購買3200-3600門的火炮,目前還在慢慢實施。

然而,巴基斯坦炮兵水平也不行。巴軍中主要裝備的火炮有美製的M198式155毫米榴彈炮、M115式203毫米榴彈炮、M59式155毫米加農炮、M114式155毫米榴彈炮、M110式203毫米自行榴彈炮、M109式155毫米榴彈炮,以及同樣是蘇聯造的M46加農炮。


這些火炮比印度的還要陳舊,早已過時,唯一優勢是型號相對較少,維護起來簡單。

巴基斯坦向中國求援,購買了A100型遠程火箭炮,SH-1式155毫米卡車炮。

因軍費有限,巴基斯坦沒有大規模購買火炮的計劃。



話說回來,克什米爾高原地區,現代化火炮未必有用,還不如二戰期間的輕型迫擊炮。


薩沙


總的說來不僅是炮仗印度吃虧,而是邊境小規模衝突印度全部吃虧,據現在統計數據,自從最後一次印巴戰爭結束到2017年底,兩軍共爆發局部衝突100多次,每次都是印軍死傷超過巴軍。這主要是跟兩國的國情跟建軍理念有關係。從國力上看,巴基斯坦比印度弱得多,這就造成了一種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現象,巴基斯坦的部隊缺乏資金購買先進武器,那麼就只能從單兵素質上下手,巴基斯坦軍隊的訓練強度更高,可以這麼理解,巴基斯坦的單兵戰鬥能力強於印度。

其次,現代戰爭中體系作戰概念越來越明顯,印度有錢,印度建軍思想全部套用西方的國家,他們的武器裝備繁多,這就要涉及到一個各兵種配合的問題。在局部戰爭中,這種幹仗反而會吃虧。比如,美軍的綜合戰鬥力驚人,但是拿掉武裝直升機,美軍連敘利亞政府軍都打不過。

在局部衝突中,打的基本上是遭遇戰,這種戰爭拼的更多是單兵素質,所謂是狹路相逢勇者勝。敢打會打的人總是會佔便宜的。不過兩國真的打起來的話,在沒有外援的情況下,還是印度佔優。


優己


印巴間的炮戰隔三差五,已經不顯稀奇!

還真如問題中所言,每次在新聞中看到有關印巴炮戰的消息,印度好像都是吃虧的一方?

這是什麼原因呢?巴基斯坦真的每次都佔了便宜嗎?


其實不盡然,甚至可以說,大多數時候,巴基斯坦都是吃大虧的一方。

但由於咱們這邊的喜好不同,因此褒貶不同,也就是說,我們國家,特別是自媒體,最愛就是貶低和嘲笑印度。

無論何時。

自第三次印巴戰爭結束後至今,印巴間的炮戰不下百餘次,印度炮兵裝備有美軍先進的M777榴彈炮,而巴基斯坦則用155毫米榴彈炮進行還擊。

雙方你來我往好不熱鬧。

印度並不是每次都吃虧的,就拿2017年的印巴邊境衝突來說,9月27日,印軍在邊境展開“阿瓊行動”,造成巴方19人死亡。

29日,印度向巴方一側開火,造成巴方3人死亡,4人受傷;10月2日衝突再次導致巴方1人死亡5人受傷。

雖然在2019年,印度不僅戰機被擊落,飛行員被俘虜,看似損兵折將,但印度卻完成了對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完全控制。
如此看來,印度的這些損失,倒也算是值得,嚴格來說,19年的衝突,還是印度獲利更多。


Mr這史香


呵呵,這個提法不是完全正確的。印巴之間共發生過三次大規模的戰爭,如果從戰果看,這三次大沖突,印度的戰績要比巴基斯坦好太多了。特別是第三次印巴戰爭,印度大勝,一舉肢解東西巴,東巴獨立成了今天的孟加拉國。

印巴之間是世仇,長期以來衝突不斷,衝突的熱點地區就是克什米爾地區。在這個地區,印巴之間是三年一大打(相對而言),年年都小打。印巴的三次大戰爭中,有兩次就是在克什米爾地區先開打的。


(第三次印巴戰爭時,印軍的錫克士兵)

克什米爾地區是一塊夾在中、印、巴三國的三角地帶,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人口1600萬,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是一個高寒高海拔地區。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時,雙方達成停火協議,巴方佔據克什米爾的2/5,印方佔據3/5。但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雙方仍是衝突不斷。

(印軍炮兵正向克什米爾地區開火)

1999年,雙方在此地又發生了較大沖突(也稱卡吉爾戰爭),雙方出動了數千軍隊,最後印軍將巴軍趕出了己方的控制區,印軍再次取得勝利。但在這次衝突中,巴方軍隊在炮兵運用方面卻十分成功。因為巴方進攻印軍是以克什米爾民族武裝分子的身份出現的,巴軍方不好大張旗鼓出動,於是就在後面打冷炮支援,竟然收到奇效。或許這就是人們認為巴方火炮勝過印軍的原因?

(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大紅大紫的中國火炮--GHN-45加農榴彈炮是巴軍的主力)

其實這也是高海拔山地作戰的特點決定的,克什米爾地區山高坡陡、河谷深遂,雖雞犬相聞,但要見面就得走上幾個小時,是不適合大部隊、機械化作戰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雙方架起大炮隔山互轟。巴基斯坦早早就認識到了這一點,早在1988年的一次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中,巴方軍隊就發現印軍裝備的瑞典火炮射速快、射程遠、精度高,壓過了自己。於是就緊急從中國引進了一批先進火炮,這才後來居上。就這樣,印巴雙方現在在克什米爾地區的衝突,基本上就是以大炮互轟為主的了。

(印軍近年引進的美國的M777超輕型榴彈炮,在克什米爾地區也是威力不可小視)

2016年,印巴雙方又在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一次較大規模的衝突,雙方又大炮互轟,造成了數十平民士兵傷亡。

最近一次是去年的7月,巴方炮火準確地摧毀了印軍的兩邊境哨所,造成印軍4人死亡;印軍也隨即還擊,炮轟了一支巡邏的巴方軍隊,造成一輛軍車起火,4名巴方士兵陣亡……隨後雙方又是炮火不斷,一度有衝突升級的危險,好在在國際調停下達成新的停火協議,衝突才告一段落。

據巴軍方稱,僅2017年一年時間,印軍就向克什米爾巴方地區炮擊542次之多,克什米爾地區,恐怕是一時半會不會消停下來的了。


50後男人


據印度時報3月12日報道,在11日印巴邊界交火中,印度克什米爾邦北部巴拉穆遭受到了炮擊,疑似是由巴基斯坦發射的122毫米火箭炮,據印度表示,炮擊還造成了4名平民受傷,消息正在進一步確認。此消息目前並沒有得到巴基斯坦方的證實,但是可以證實的是就在短短的11日-12日的24小時內,印巴邊界發生的交火次數高達17次,雙方均有士兵受傷。

對於印巴邊界的交戰事件可能早已司空見慣,畢竟這裡也並非近期才開始交火,而是衝突長達數年,但是值得注意的此次的炮擊強度十分高,也算是印巴雙方交戰時間持續最長、範圍最廣、最激烈的衝突之一,而據透露,此次的炮擊是由印度首先挑起的。

據悉在此前印巴雙方激戰後,經過了十分短暫的停火階段,不過在日前一支印度特種兵部隊在巴邊境偵查的時候,違規做出了越境活動,這個特種兵部隊在越境活動中遭到了不明武裝力量的襲擊,導致了一名印度指揮官失蹤。在得知事發後,印度快速向巴基斯坦指電,要求巴基斯坦能夠讓印方越境去尋找失聯的指揮官,但是遭到了巴基斯坦十分果斷的拒絕。然而這種拒絕卻讓印度惱羞成怒,甚至認為這是巴基斯坦指揮的武裝分子襲擊了印特種兵部隊,隨後印度開始對邊界線上巴控陣地進行炮火打擊,甚至執意派出部隊進入巴控境內搜索,這便引發了雙方的交戰,而在此次交戰中,印度疑似出動了FH-77B榴彈炮助陣。

據巴方指揮官表示,十分顯然印度此次的炮擊是早有準備的,可能在早前印度就將重型榴彈炮運至了邊境前線,而只等著衝突爆發後,印度便使用榴彈炮進攻,甚至還動用了武裝直升機,據悉炮擊造成了5名巴基斯坦士兵傷亡,多個前線哨所被炸燬。巴基斯坦也隨即展開了報復性炮擊。

在印度第一輪炮擊短暫結束後,印軍正準備發起第二輪炮擊是,自己的多個陣地卻優先陷入了一片火海,此次的炮擊讓印軍防不勝防,12個炮兵陣地和哨所均被損毀,這讓印方不得不停止第二輪炮擊。據印軍方表示,此次遭到了大口徑重型炮彈襲擊,疑似是巴基斯坦使用了122毫米火箭炮進攻。目前次事件還沒有得到對方回應。


利劍防務觀察


印度軍隊中炮兵是非常重要的兵種,每個作戰師都下轄一個炮兵旅,從數量上來說是非常可觀的。但是,印度炮兵的質量確實不敢恭維,其裝備五花八門不說,有許多炮都是報廢的。

主要是因為印度的軍備主要向美國採購,而美國出售給印度的武器大多是自己淘汰的,最為關鍵的是,美國還不保修,武器壞了還要印度花錢請美國修理。而印度也沒有那麼富裕,所以有的武器壞就壞了,也就沒有修。僅僅就這樣,印度愣是三十年沒有添一門射管火炮。可想而知印軍的炮兵戰鬥力了。

巴軍中的火炮同樣型號龐雜,尤其巴基斯坦受限於自身軍費的拮据,很難像印軍那樣大手筆採購,但巴軍的火炮的性能和實用性確要遠遠優於印軍。而且印度雖然有錢向美國買軍備,但美國的目的是以賺錢為主,向印度販售的都是美軍淘汰或者不用的軍備,而且這些軍備還不是都能適應印巴對峙的前線的環境。

但巴基斯坦主要向中國購買軍備,雖然侷限於經濟原因,不能像印度那樣大肆購買,但巴軍所買的軍備大多數都適合在前線使用並且可以發揮出很好的配合效果。

所以說在印巴對峙地區常常發生的炮戰之中,大都吃虧的是印度一方。雖然說印度的經濟發展比巴基斯坦要先進不少,但軍事實力上卻是遠遠比不上巴基斯坦。現在打仗,雖說不再是單純的拼軍力,但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可以說連跟人家拼的資格都沒有。儘管印度在經濟上領先,但他們軍隊的戰鬥力也擺在那裡,難以具備一戰之力。只發展經濟而不整治軍隊,同樣是畸形的發展,最終也
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微笑二二


就單個部隊戰鬥力而言,巴軍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強於印軍的,所以小規模衝突往往巴軍佔便宜,但是大規模戰爭狀態下,印軍的規模就發揮了作用了,巴軍渾身是鐵能打幾顆釘,所以大戰時往往巴軍吃虧,這個吃虧不是說戰損比,而是像東巴被肢解之類的損失。


問道書山


一、首先來看看,兩者的軍事規模:印度的軍事規模排在世界第四位,而巴基斯坦受限於國力(主要還是經濟)其軍事規模連排名世界前十都不用想,兩者實力相差懸殊。常規力量上,陸、海、空三軍,巴基斯坦哪個也比不上印度,並且還不是差的一星半點。

兩個擁核國家就這麼鬥了多年

二、印度武器裝備都是世界上較為先進的:空軍有從俄羅斯購買的蘇27系列、蘇30戰鬥機,美國的F16戰鬥機其它還有許多三代、三代半戰機,還有與這些戰機配套的武器系統:導彈等。陸軍有大量的從俄羅斯買的T72、T90坦克,從西方購買的裝甲車。還有各種防空導彈、火炮、火箭炮等等。海軍方面,現有一艘航母在役,還有一艘國產的在建,為數不少的驅逐艦、護衛艦、常規潛艇等,還租了俄羅斯一艘攻擊型核潛艇——目前處於“趴窩”狀態。

兩國爭鬥的原因就是圖中深色部分:克什米爾地區,其歸屬問題

巴基斯坦相比印度,就差的多了:飛機比不過印度、艦艇更不用比、坦克等差的更遠。

這是打累了?簽訂停火協議。用不了多久,歇夠了再接著打

三、經濟發展、科技水平、土地面積、人口資源等戰爭潛力方面,印度也有著巴基斯坦無法相比的優勢。

綜合來看,在常規力量上,巴基斯坦根本就無法與印度相比。但是這兩個國家都是核武擁有國,重要的是雙方都在對方的核武的攻擊範圍內,並且兩者都沒有反導系統(儘管現在的反導系統的戰鬥力值得懷疑,但是至少是有了這麼一個東西),這就使得印度輕易不敢發動中、大規模的戰爭——一旦惹急了巴基斯坦,核武可不是那麼好消化的。也就是說:印度和巴基斯坦發生中、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幾本上不存在。

巴基斯坦的沙欣導彈

不考慮核武的情況下,若發生中、大型規模的戰爭,巴基斯坦肯定是要吃大虧的——印度的野心不僅僅是印度洋。

現實中,印巴衝突更多的是小規模的戰鬥。在這方面,巴基斯坦卻要強於印度,每次都是印度吃點小虧——巴基斯坦的士兵在個人的作戰素質、作戰意志方面要強於印度。

印度烈火-5洲際彈道導彈

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唯一的兩個擁核國家間發生戰爭的,世界上僅此一例,也可算是:奇葩。巴基斯坦採取的策略就是邊境上強勢:消滅印度的“妄想”,以免印度得寸進尺。


翡翠貓貓


印巴炮戰中為什麼有人說印度總是吃虧的一方?其實道理很簡單

印巴衝突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由於英國人的壞心眼,1947年印巴獨立的時候,二者矛盾的焦點克什米爾地區就已經留下了,這麼多年來印巴圍繞克什米爾地區已經爆發了多場戰爭,但奇怪的是,在衝突中,本來相對強大的印度卻不敵巴基斯坦,據不完全統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最後一次戰爭是在2017年的年底,而兩軍總共爆發了100屢次衝突,每一次都是印度的死傷超越巴基斯坦。

那麼印巴炮戰中,為什麼有人說印度總是吃虧的一方呢?

雖說印度的經濟和軍事都強過巴軍,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印度軍方的炮並不一定強過巴基斯坦,大家知道印度人的裝備是萬國貨,很多子彈和武器是不配套的,所以有的印度軍隊直到打起仗來才發現,自己的炮彈塞不進發射筒裡,在印巴衝突中,印度愣是三十年沒有添一門射管火炮,這真是笑話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