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花木蘭” 替父出征戰疫情

“我給我女兒報名,馬相汶,女,25歲,大學畢業,北京工作,現滯留華陽,另我回去後接她的班。”1月30日,一條微信截圖傳遍了天府新區退役軍人的朋友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後,身為自主擇業軍轉幹部的馬軍,每天都在關注著疫情局勢發展,特別是看到身邊戰友積極響應天府新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倡議,就近就地參與疫情防控隊伍,自己卻在河南老家照顧患病父親而無法抽身,整日如坐針氈、心急如焚。走,無法面對從軍多年未能膝下盡孝的年邁父母;不走,又難以平復湧動心頭那份對祖國的炙熱情懷。這時,他想到了自己的獨女馬相汶。

新時代“花木蘭”  替父出征戰疫情


馬相汶大學畢業後就留在北京工作,已經好幾年沒有回家過春節。幾經猶豫,馬軍最終撥通了女兒的電話。“女兒,此次疫情嚴峻複雜,黨中央多次發出號召,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在國家需要時刻挺身而出。爸爸曾經是一名軍人,沒有黨和國家培養,就沒有我們家的今天。現在,爸爸回來不了,我想讓你替爸爸去當志願者,但是爸爸又擔心你的安全……”交流不多,但是女兒已經讀懂了父親的內心,她當即決定替父出征,幫助父親完成一名退役軍人“若有戰,召必回”的誓言和夙願。

新時代“花木蘭”  替父出征戰疫情


通過天府新區退役軍人事務局的協助,馬相汶順利成為了一名志願者。他告訴工作人員說,“我是軍人的子女,身上流著軍人的血,請安排我到最危險、最艱苦的防控一線去戰鬥。”經過培訓,她被安排到黑大路國道交通卡點,負責對過往乘客進行體溫檢測和疑似排查等工作。

新時代“花木蘭”  替父出征戰疫情


初春的四川,總是陰雨綿綿,潮溼的寒氣直透肌膚。“您好,請問您有去過外地嗎?”“您好,請關閉車載空調,檢測體溫”。進站接受檢查的車輛一輛一輛從馬相汶面前駛過,她拿著紅外測溫儀一次又一次地重複著測溫、貼籤等工作,一站就是8個小時。“馬哥,您女兒表現非常棒,搶著幹活,叫她休息都不肯,不愧是軍人後代,感謝您為社會培養出一個優秀的人才!”同組的退役軍人志願者李長海給馬軍發去了這樣一條微信。深夜12點,天空還淅淅瀝瀝下著小雨,接班的志願者換下已經工作了8小時的馬相汶。她回到執勤點,脫下已經溼透的防護服,摘下冰涼的橡膠手套,雙手已被浸泡得皺巴巴……

新時代“花木蘭”  替父出征戰疫情


新時代“花木蘭”  替父出征戰疫情


“旗幟無聲,卻能凝聚強大力量;榜樣無言,卻能鼓舞磅礴鬥志”。馬相汶替父出征的事蹟,在志願者中漸漸流傳開來,在她的號召和帶動下,許多退役軍人、軍屬紛紛加入到聯防聯控的隊伍當中,他們手拉手、肩並肩、心連心,與廣大醫護工作者和幹部群眾一道,築起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鋼鐵長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