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希特勒在德國可以打敗整個西方,卻最後被蘇聯消滅?

金剛大錘


問題不成立!整個西方?和著美國不算西方國家?就是英國也沒徹底失敗呀,不列顛的天空人家守住了呀。至於蘇聯能迅速反攻殺進德國,一方面是幅員遼闊人口眾多,自然環境惡劣加上將士用命。才能拖垮德軍絕地反擊。另一方面離不開美國租借法案大幅度援助輸血。沒有美援,蘇聯或許仍能打贏,但反攻的腳步肯定會大幅拖慢。遭受的損失會大幅增加。


薺菜糰子


希特勒是被蘇聯消滅的?這嚴重違反史實!就憑蘇聯國力和戰爭早期的狼狽,希特勒就能被它消滅,那就是天方夜譚!如果沒有歐洲和最後美國的支持與直接參戰,蘇聯弄不好真就被希特勒滅了。即使滅不了,那喪失蘇聯歐洲部分的國土也未必不可能。希特勒是被二戰中世界和平力量打敗的!其中蘇聯的貢獻無可替代,也是抹殺不了的。其中,中國在亞洲牽制了日本,使它無力向蘇聯的進攻,打破了軸心國日本負責牽制,分散蘇聯力量的陰謀。使蘇聯敢於將軍力投向歐洲與希特勒的正面作戰。正是這樣最後壓垮了希特勒。而美國向蘇聯提供了足夠的軍事援助,蘇聯獲得了戰爭資源保障。歐洲方面直接與希特勒交戰,消滅希特勒有限的軍事力量。美國又將大批生力軍直接投向歐洲戰場。正是在這種同盟國協作中,希特勒終走向失敗。


簡直簡直




英國什麼時候被開除出了“西方世界”?

而蘇聯又是在什麼時候“單挑”德國了?

在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時,德國90%海軍、40%的空軍和陸軍超過40個師被英國牽制在德國所謂“大西洋壁壘”。而為了應對蘇德戰爭期間,英國開闢第二戰場幫助蘇聯減輕壓力,德國還在本土保持了一支六萬人,訓練精良的傘兵部隊作為機動力量。

與此同時,德國還在非洲戰場與英國進行作戰,二戰時期納粹德國著名將領隆美爾此時正是德國非洲軍軍長。

可以說,在蘇德戰爭爆發時,德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陸軍被牽制在西線,其中還包括90%的海軍和40%空軍。

如果英國真的在蘇德戰爭爆發前被德國征服,那麼德國投入蘇德戰場的力量可要比歷史上多得多。

再來說,蘇聯是“單挑”德國嗎?

顯然不是啊,蘇聯得到了英美兩國的大力支持,僅英國就支援了蘇聯1420輛瓦倫丁坦克,其中首批300輛瓦倫丁坦克直接投入了莫斯科保衛戰,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俄羅斯石油》雜誌2012年第5期刊登了一篇名為《蘇聯空軍燃料問題》的文章,作者是俄羅斯自然科學院院士。



(《俄羅斯石油》雜誌年第5期,《蘇聯空軍燃料問題》)

他在文章中指出整個蘇德戰爭期間,蘇聯空軍40%的高辛烷值航空燃料是英美援助的,而即使在蘇聯自己生產的高辛烷值航空燃料裡也有2/3是直接用英美援助的高辛烷值航空燃料成分或乙基液勾兌生產。

甚至作者指出,蘇德戰爭期間,蘇聯新銳戰機雅克-1, 雅克-3, 米格-3, 拉格-3, 伊爾-2, 伊爾-4, 別-2, Ер-2, 蘇-2所需航空燃料Б-78,蘇聯自己生產能力只能滿足4%

也就是說根據該文,假如英美不支援蘇聯高辛烷值航空燃料或者原料,那麼蘇聯96%的新銳戰鬥機作戰壽命會急劇縮短,而急劇縮短的戰機壽命又會反過來增加蘇聯戰時工業體系的負擔。

另外,根據前蘇聯1942年6月13日國防委員會頒佈的《關於確保紅軍無線電通信設備的生產之措施和生產計劃》一文顯示,前蘇聯自己在戰前研發生產的坦克車載電臺71 -ТК是一個極其複雜,不穩定的無線電臺,經常性的發生故障,而且極難修好。

因此,在蘇德戰爭期間,前蘇聯坦克裝備的是9P系列電臺,而9p系列電臺根據《關於確保紅軍無線電通信設備的生產之措施和生產計劃》公文顯示,不但是全套英國技術,而且元器件完全來自英美支援。

截止1945年1月,英美一共向蘇聯援助了一千萬根電子管。

當然,我並不是說蘇聯完全依靠英美援助打贏了蘇德戰爭,我只是想說明沒有英美的援助,蘇聯很難單獨打贏蘇德戰爭的。


(英國援助蘇聯的瓦倫丁坦克)

正如我之前一個回答所說的那樣,1943年以前,德國所有工業指標和工業數據都超過蘇聯,而且是超過很多那種。

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已經普吉了六年制義務教育,一戰前德軍文盲率已經不足0.05%,而前蘇聯一直到1935年才開始嘗試普吉四年制義務教育。

蘇聯獲得蘇德戰爭的勝利,並不僅僅是蘇聯一個國家的功勞,英美兩國很好的擔負起了蘇聯軍需後勤主管的角色,蘇聯戰勝德國,不僅僅是蘇聯的勝利,更主要的是同盟國集體對軸心國集體的勝利。

我個人意見,如果真是蘇德“單挑”,蘇聯絕不是德國的對手,當然這種假設沒有意義,斯大林也不會帶著蘇聯和納粹“單挑”,英美也不會坐看納粹真打垮蘇聯。


蘭臺


希特勒打敗了整個西方?他是在無法征服英國的情況下才東進和蘇聯開戰的,也就是法國這個悲劇國家被納粹德國擊敗了,其他西方各國在緩過勁來開足馬力發展軍事力量,到了二戰後期軍隊及裝備數量都達到了驚人的地步。

一、二戰中美國軍工生產和軍事動員能力

美國二戰前奉行孤立主義,對軍事投入很少,但是其世界第一的經濟實力和恐怖的工業能力,在珍珠港事變後瘋狂爆兵,數量驚人。

美國在整個二戰戰時期間造出了262524架戰機、作為美國主要對手的德國、日本,它們的戰時飛機總產量則僅有140885架和62036架,美國在數量上足足是二者的總和。

而美國在坦克上面也拿出了驚人的成績,輕型坦克、中型坦克、重型坦克各自造出了29680輛、50632輛、2202輛。

與此同時作為陸軍最重要的火力輸出37毫米以上火炮,美國人也毫不“吝嗇”的造出了257390門,這數量僅輸給了蘇聯人的257390門。

美國在整個二戰期間建造的航母共大型艦隊航母27艘,輕型航母11艘、護航航母117艘,總計155艘;驅逐艦598 艘;戰列艦22 艘。

美國的軍隊動員力也相當恐怖在1941年的總兵力為1685403人,到1945年,美軍士兵數量直接增加到1300萬人 ,累計動員的人數更是高達2000萬人。

二、二戰中英國軍工生產和軍事動員能力

英國的軍工生產也很恐怖。

二戰中英國生產了47862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汽車生產方面,英國生產了46萬輛汽車。在火炮方面,英國生產了124877門火炮。

空軍方面,英國則生產了12.6萬架飛機,僅僅四發重型轟炸機就超過兩萬架。到二戰結束時,英國空軍擁有487箇中隊,空軍數量達到108萬人,是僅次於美國和蘇聯的第三大空軍大國。

海軍方面,英國人則生產了41艘航母、6艘戰列艦、102艘巡洋艦、291艘驅逐艦、238艘潛艇在內的890艘各型主戰艦艇。

整個二戰期間英國把自己殖民地和英聯邦成員提供的軍隊算起來,前後動員了1200萬人,在戰爭結束時整個英國和英聯邦成員國的軍隊超過了550萬人。

三、動員力驚人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亞

二戰中英國殖民地和英聯邦成員國給英國提供了充足的士兵和物資,其中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貢獻突出。

加拿大

二戰中,1200萬人的加拿大動員了100多萬人口參戰,佔到了總人口的10%以上。空軍方面,加拿大培養了數萬名飛行員,全國有60個飛行員培訓基地,有45個加拿大空軍中隊在海外作戰,是英聯邦空軍的中堅力量。二戰結束時,加拿大空軍規模已經位居世界第四。海軍方面,加拿大軍隊也不弱,1942年加拿大海軍僅有17艘艦艇,但到二戰結束時,英國已經擁有900多艘戰艦,僅僅航母就有5艘,是當時世界第三大海軍強國。加拿大的陸軍雖然比海軍和空軍略有遜色,但實力依然不容小視,加拿大有近百萬軍隊,機械化和裝備水平與英國、美國一個檔次,是當時世界名列前茅的陸軍。加拿大人的戰鬥力更是沒的說,在諾曼底登陸中,加拿大人一戰成名,讓人們對加拿大軍隊刮目相看。

澳大利亞

二戰中澳大利亞的軍工能力比加拿大差一些,但是由於得到了美國的傾力援助,750萬人口的澳大利亞居然前後動員了95萬人,這些澳大利亞軍隊主要活躍在太平洋戰場,至少造成了將近二十萬日軍的死亡。

別的不說西方國家中的主力美國和英聯邦在整個二戰累計動員的軍事人員數量高達3000多萬,武器裝備不計其數。

納粹德國在二戰前瘋狂暴兵爆裝備,所向無敵,一舉擊敗了法國,但是一旦以英、美為首的西方國家也開始暴兵爆裝備後,德國便力不從心了,德國實力雖強,也架不住美、英這樣刷兵刷裝備,更何況還有個蘇聯。


我家的貓叫皮蛋


打敗希特勒的,關鍵是蘇聯,當然,英美也功不可沒。蘇聯主要是在莫斯科打敗了德軍,扭轉了戰局。蘇軍之所以能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原因,除了大家都知道的以外,我也說兩點。從兩軍統帥的角度看,希特勒是先發制人,斯大林是後發制人。先發制人可以贏得戰役的勝利,後發制人則往往可以贏得戰略的勝利,希特勒贏了戰役而輸了全局,斯大林輸了戰役而贏了全局。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希特勒錯把蘇聯當成了歐州小國,一口氣就呑下。蘇聯是大國,一口氣是呑不下的,即單獨一個德國是打不敗蘇聯的,希特勒想一招致死蘇聯,犯了戰略性錯誤。


朵朵佬爺


德國貴族軍官只會打順風仗,包括曼斯坦因,都缺少頑強的戰鬥意識,戰局稍微不利,就想著撤退,一旦養成了這種毛病,到死都改不了,所以,希特勒總是不停地咆哮不準撤退,

而蘇軍工農出身的軍官,和自己的士兵一起死戰到底。 什麼叫退無可退 ,以死相博。

斯大林能在最危機的時刻,動員起全國軍民進行有力抵抗,並最終反擊到德國本土,反觀二戰時的歐洲諸國,凡被攻至首都者皆軍心不穩,民心潰散、當執政府公信力盡喪並最終亡國,只能說明在當時的歐洲,唯有共產黨當權執政的蘇聯才是民眾支持率最高的國家,


帶你走進中國歷史長河


這個問題我想是這樣的,西歐是一個多國密度相連的這麼一個區域。也就是說村鎮相連城市緊靠,相對當時來講,西歐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地區。縱觀鐵路公路四通八達,而大多又都是國土面積超小的國家。德國希特勒的上臺,快速整合的發展了德國的國防經濟。到上世紀三十年代中後期,德國的軍工生產和武力擴張,猶如破竹般的爆發增長。陸軍空軍潛艇的裝備達到了世界頂級的水平。現代軍事所謂立體化的作戰方式,就是從希特勒德國的閃擊戰開始的。當時的英法作為歐洲強國,都沒見過德國的這種兇猛陣勢。更別說其它這些歐洲小國了。

英法對德宣戰後,才領教了德軍這種不可一世,機械化立體作戰的滋味。所以才有了隨後幾十萬英法聯軍的敦刻爾克大逃亡,好在大多都逃到了英國本土。如不是英吉利海峽的阻隔,英國也有可能和法國一樣,被德軍快速的拿下。所以就整個西歐來講,交通便利區域富饒發達,最利於德軍現代化的陸空立體化作戰來開闢和推進。因為打到那裡都不缺武器彈藥和各種給養,單純靠當地的各種戰場繳獲,就可以彌補德軍大多的戰爭消耗。因此德國稱霸整個西歐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一時期也是希特勒的德國,最為傲比輝煌的階段。

然而此時的希特勒並沒收手罷休,又迅速的把槍口調轉過來,去攻打東歐國土面積超大的蘇聯。雖然戰爭初期德軍佔了優勢,但問題也來了,蘇聯境內的狀況,從城鎮到鄉村,從交通發達到富裕程度,遠不及西歐這些國家。戰線越長對德軍的補給就越困難,你想早點結束戰爭哪有那麼容易。除了戰場繳獲一些戰俘外,其它想要的各種補給根本得不到。德國雖然從表面看起來貌似兇猛強大。但它不足以支撐長時間長距離的戰爭。除了能快速結束戰爭外,根本沒有其他招數可使。否則就會把自已陷入蘇聯境內,這塊大泥潭中不能自撥。事實也是如此,德軍越打越爛給養越打越不足。部隊被蘇軍個個擊破,德國的投降失敗也就在情理之中。


歲月靜好7684209691403


希特勒沒有打敗整個西方,前蘇聯也不是一己之力消滅了德國,打敗德國的是整個反法西斯陣營同盟國,包括美英法蘇等當時的大國,他們聯手打敗了德國,德國被迫簽了兩個投降協議,一個是西方為主,一個是前蘇聯為主,。德國只是在戰爭初期征服了歐洲西半部分的國家,包括歐洲大國的法國,佔了幾年後,又被盟國搶了回去。


東龍45


首先是希特勒發動的是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這就決定了希特勒發動的戰爭必然失敗。

第二從戰略上講,希特勒要侵略整個歐洲,並且延長到非洲,戰線拉得又長,用的是閃電戰,戰隊部隊向前迅速推進了,但後援物資供應卻遠遠跟不上,違反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軍事常識。

第三希特勒作為最高最獨裁的指揮官患有歇斯底里狂躁症,常常在進攻一半會莫名其妙改變原先制定的作戰計劃:如敦刻爾克戰役半路停止追擊英法軍隊,讓對方得以逃脫;在圍攻莫斯科中又令手下費解的調離部分圍攻部隊去進攻高加索去;在出現盟軍對馬其諾防線要進攻的情況時,又不允許手下報告以免影響他的睡覺,等等。

第四,天註定希特勒必然失敗,在他攻打莫斯科時,就像法國拿破崙當年進攻俄國的莫斯科時也是天降大雪,寒冷無比,拿破崙失敗了,希特勒也同樣失敗了,歷史就是這樣驚人的相似,老天就是這樣眷顧俄羅斯這個戰鬥民族。

二戰能打敗希特勒是蘇聯、英國、美國等全世界反法西斯侵略的人民共同奮戰的結果,是正義的勝利!


翕張文章耕耘者


德意志在歐洲範圍算是先進的。被魔鬼所掌控,獲取一時一地的權利是其能力,要吞併世界,被撐破肚皮,成為殘廢有什麼稀奇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