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還在用手寫輸入,覺得如何?

你思故我在


用了十年的手機,都是用拼音打字,這樣快,最近發現好多字的筆畫都不會寫了,所以有時會用手寫打字,這樣可以加深漢字筆畫。


有缺陷的人生


我一直是用手寫,小時候上學沒有拼音(一九四八年),記得剛剛用電腦時沒有手寫板,孫女教我學拼音,還未學好就有了五筆輸入法,五筆輸入法還未學好,又有了手寫扳輸入,我的電腦一直用外附的手板,現在手機就代手寫扳就更方便了,我覺著用手寫還是很好的,能避免有些字只會認不會寫,或寫出來筆劃不對,當然作為文字工作者就是另一碼事了。


電燈匠1


我一直用手寫

我今年76歲,我記得1957年我上初中一年才學漢語拼音,初二沒念就參加工作了。現已過去60多年了,早把拼音忘的一乾二淨了。後來聽說什麼筆劃法,我也沒學不會,英語不會。也不習慣語音,就願用手寫聊天,與人交流。

用手寫漢字,活動手指,防止痴呆。

用手寫漢字,鍛練熟練運用漢字,防止提筆忘字。

用手寫漢字,避免發語音,給對方找麻煩。


用戶6096一帆風順


我,舉個手錶示一下在用手寫。不習慣用拼音,覺得眼花繚亂的,我姐還說我,你拼音比我學的好哦,現在有幾個用手寫的,讓人家笑話。可我就是用不慣呀!用她的手機要發微信,改成手寫才行,手寫到不會的字時再用拼音打出來,下一字馬上就再改手寫,我的日常都是手寫狀態。

手寫能練字,發現好多熟悉的字有時都寫不出來了,再不練練忘得更多。

我外甥是本科生,有一次看他用筆寫幾個日常用語時,有幾個普通的字都不會寫了,他說打字習慣了,很少用筆寫字,忘了很多,尷尬了不。


春暖花開燕飛舞


我今年七十一週歲,自從用手機開始就是手寫,己經十多年了,拼音打字我也會。但比較順手我還是喜歡手寫,即能不忘字也能會寫字,增強記憶力,防痴呆,好處多多。再說,有打拼音的時間,字早就寫出來了。所以我手寫字會一定堅持到底,絕不改變。本說說就是手寫出來的。


用戶4600064940


我上小學時(1951年),還沒有漢語拼音,那時學的是國語拼音。但是老師對寫字要求很嚴格,當時學的繁體字,對每個漢字的筆劃、筆順、結構等,都要按老師的要求去寫。所以,寫好字是很重要的課。練習寫字用的是石板和石筆。我們這代人對寫字都很感興趣。

1985年我用上了IBM微型計算機(電腦),就開始了用《五筆字型》輸入漢字,用熟了打字也很快,因為有小學時的基礎。

自從智能手機有了手寫輸入法。我又堅持了用手寫漢字。原因①因為手機健盤太小,老年人用手機健盤太困難。②我們用手寫速度一點也不慢,還可以用詞組。③手寫很有親合感,像在紙上寫字一樣。還可少寫錯別字。④手寫是手腦並用,對老年人健康有益。

在電腦上我還是堅持用《五筆字型》輸入法。我有個建議,開發者是否在手寫輸入中,直接將親筆字錄入手機。


紹正


謝謝這個問題。

我也是手寫輸入的,而且是手機上臨屏手寫。我頭條裡的所有問答,都是我手寫出來的。我覺得手寫挺好的。感謝手機手寫軟件,讓我找到了自信與方便。感謝科技創新考慮到了手寫人的感受。我寫草書手機也能識別,效果也不錯,速度好快的。今天上午回覆了N多個問答。感覺很好。




方方夢語


拼什麼音,手寫還不會,唸了幾年書,趕上文化大革命,還半耕半讀,幾十年沒寫過字,認的幾個字,已經還給老師,現在拾起來,很難想起來,不管白字,黑字,就表達那麼點意思,覺得很不錯了,謝謝頭條,我們寫了很多白字,能寬容我們,能發出去,我們認這點字,能上頭條,已經不錯了。


最美田園風光


老翁今年84歲,像我們這種年紀的人,十之八九是不會拼音的,那怕是讀過一二十年書的。我懂得一點點拼音,但是像c和ch,z和zh之類的發音,平常講話不注意區分,所以用拼音輸入就很困難了。

我十年前學電腦,首先就下定決心,學會五筆輸入,我現在能用左右雙指分工點擊手機屏幕輸入,只是最近年紀大了,指關節僵硬,眼和腦反應不如當年,速度稍漸慢。

五筆輸入是最快的輸入,但學習難度大於其他輸入,並且文字功底要求最高。舉兩個例,“餘”字,“人”下面是一橫,不是一撇。又如“黃”“橫”,那個“由”字不能錯為“田”字。這在手寫時,不用區分,都能混進選字區,但五筆輸入必需正確識別。五筆輸入法中重碼極少,所有成語,常用詞語都是四鍵上屏或三鍵上屏,如下定決心(gpu),聯合國(bwl),節日快樂(ajn),一如既往(gvv),中華人民共和國(kwwl)等。因此建議,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常打字的人或專業打字人員最好學五筆輸入法。

我有時候給其他老人看看手機,下載軟件等,他們一概用手寫法,加之沒有很好設置,其輸入慢得難以忍耐,手寫一兩個字的功夫,五筆輸入也許一兩句話都輸進去了。不過我的文字功底也不行,偶爾五筆不會,就改用手寫混出來,或者不規範寫的字,但記得讀音,就試用拼音輸入,再不行就查五筆書或查字典(新華字典有五筆輸入碼),雖只這一個字,也會浪費很多時間,但經長期應用,現在這種情況少有發生了。

最後向各位推介“訊飛輸入法”。我用此法一年多了,我是重慶人,選擇的四川話(我的普通話不太好)輸入,我的語音裡98%以上的文字,經常幾十個字一個不錯(語速快效果更好)轉化為文字,但是一些人名地名和專有名詞不能識別,要更改幾個字花更多時間,所以文字較少三五十個字仍用五筆輸入法,微信上和別人對話常用“訊飛”,但可以肯定的是手寫輸入是最落後最慢的方法,是不得已而為之。


underu22


我只會用手寫,其他方式一概不會。況且手寫也是我的一個習貫。因這一生在與異地親友交往過程中,基本都是用書信往來。近些年有了網落及各種高端通訊工具,我仍留戀手寫。目前我在微信群中,與音友勾通往來時,基本不用語音或視屏。就是手寫。感覺手寫對鍛鍊大腦的靈活性很有益處。總之,在這個高科技時代,我屬落伍之人。但自己也很開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