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菜」岐山臊子面

「西北菜」岐山臊子面

岐山臊子面是陝西的又一傳統麵食,味道上講究“酸、辣、香”,麵條講究“薄、筋、光”。岐山面好吃除了麵條口感筋道,還在於湯汁和頂端這層的臊子。臊子要“汪”,麵湯“稀”,麵條要燙。夜雨君今天就講一下臊子和酸湯的做法。

臊子製作:

原料:

五花肉片1000克。

調料:

蔥段20克、薑片15克、紅幹椒節15克編香,再下入秘製香料45克,細辣椒麵80克,岐山香醋100克,清水1000克。

秘製香料配方:

小茴香15克、八角10克、香葉5克、肉蔻8粒、草果5粒、丁香2粒。

製作:

(1)淨鍋滑透留少許底油,下入五花肉片1000克煸炒約5分鐘,炒出油分後下蔥段20克、薑片15克、紅幹椒節15克編香。

(2)再下入秘製香料小火煸炒10分鐘,此時肥肉已經吐出80%的油分,且香料味濃郁,下細辣椒麵80克快速翻炒至油色變紅,且香料、肉片周身都包裹著一層紅色的辣椒粉。

(3)向鍋內烹入岐山香醋100克,文火炒至醋香味從刺激變為柔和,衝入清水1000克,小火熬製40分鐘即可出鍋。

技術關鍵:

1、傳統的臊子講究一個“汪”,即油要多,這樣炒出的臊子才夠香。但這油並不是菜籽油、色拉油,而是用肥肉現煸出的豬油。選料時肥肉要多一些,通常選肥六瘦四的五花肉,肉切成長3釐米、寬2釐米、厚度如一元錢硬幣的片待用。注意,肉切得太小,則容易炒爛、變硬,切得過大吐油不乾淨,臊子很膩。

2、臊子的香味不僅僅是來自於豬油,更重要的是要用這些剛剛煸炒出的豬油炒香料,這種剛煸出的“新鮮豬油”中,水分尚末完全揮發,油水交互浸潤之間,香料的香氣能更加充分地滲透出來。

特製酸湯製作:

特點:

臊子面的湯講究“稀”,即湯要寬,但這最後上桌的湯並不是煮麵的麵湯,而是用香料加醋熬製而成,湯中也帶著濃濃的酸香味,另外,湯汁熬好後還要淋臊子油,湯汁更香、更潤,酸湯、臊子二者結合才能突出臊子面“酸、辣、香”的特點。

酸湯熬製:

岐山香醋500克、黃豆醬油250克、清水4000克調勻後入鍋,加八角5顆、桂皮1塊、鹽40克、味精25克、白胡椒粉10克大火燒開,打去香料渣,淋200克臊子油調勻即可。

臊子面製作

特點:

傳統的臊子面,以麵條薄、口感筋、有光澤著稱,想要做出這樣的麵條關鍵是面、鹼、鹽三者的比例,通常麵粉500克加鹼10克、鹽10克、清水175克和勻,揉約10分鐘,此時麵糰產生光澤、富有彈性,用手按下後會立刻彈起。用一塊溼布蓋住麵糰,餳15分鐘,待麵糰變軟,再揉約8分鐘,至麵糰又重新富有彈性後擀成比報紙略厚的薄餅,用刀切成4毫米寬的長條。

和麵的時候有個順口溜:

夏天硬,面不癱;冬天軟,容易擀;春秋不軟又不硬,摁個指窩朝上彈。冬天氣溫低,麵餅不易擀薄,所以和麵時要軟一點;而夏天氣溫高,和好的面容易“洩勁”變軟,所以要將面和得硬一點,而我上面講的“用手指按下後面立刻彈起”就是秋冬季節和麵的要求。

臊子面走菜流程:

將煮好的面放入碗中,澆一勺臊子,撒蛋皮、韭菜段、木耳丁等小料,最後淋入酸湯即可上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