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情緒提升免疫力


面對突發狀況,普遍的情緒是怎樣的?


一夜之間,信息流裡80%的信息都和武漢疫情有關,連同春運會帶來的各種疫情傳播可能性,對於知情與否帶來的憤怒與反思,醫護人員的英勇行為帶給我們的感動和激動,類似“我只能說這麼多了”的秘密聊天記錄截圖帶來的緊張焦慮等等,激起我們大量不同的情緒和感受。

調整情緒提升免疫力

在各種各樣的信息面前,我們很容易被低落無望、悲傷憤怒、恐懼悲愴、焦慮煩躁、內疚無助等等情緒所挾裹,在情緒的帶動下進入慌亂而不由自主的自動化反應之中,很容易失去自己的中心。而心情也如籠罩在霧霾之下,難以晴朗。

在行為上,我們也容易失去基本的判斷力,出現吵鬧、混亂的行為,甚至失眠、食慾波動、藥物濫用等。


情緒的安定,有助於增強細胞免疫力


我們在傳遞各種“免疫偏方”的時候,往往容易忘記了“情緒的安定”其實就是最大的免疫能力之一,但在慌亂中我們卻無意中減弱了這種能力。

人體是個平衡系統,當身體中的免疫細胞的活力大於入侵病毒或惡性細胞的活力時,我們就可以防止病毒以及惡性細胞的擴散,讓身體重返健康和平衡。

免疫細胞的活力會增強免疫力,而負面情緒以及低頻的感受會降低免疫細胞的活力,從而導致人容易被疾病侵襲。


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是第一免疫力


標題中的“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是第一免疫力”看似有點誇張,但我希望引起我們對於自己情緒以及情緒引發的自動化行為有所覺察,也許越是緊張焦慮越難以作出正確應對的反應。

在有規模的疫情面前,恐慌比疫情本身對個人健康的衝擊更大。在非重點疫區中,你被病毒傳染的可能性也許只有百萬分之一,但你被恐慌所襲擊的可能性卻可能趨向於百分之百。

當年“非典”時我在北京,有一天晚上我被鄰居家的爭論吵醒。鄰居是一對兒夫妻,妻子說“現在必須馬上就帶著孩子舉家逃離北京,現在就得走,不走來不及了。”丈夫不同意,說“別急,去哪還沒著落,而且你出去到哪都會把你隔離,別人看你從北京來還擔心,都得躲著你。”妻子特別憤怒,說“你還是個男人嗎,你就看著我們在這等死,早知道你不安好心,過不過得去這個坎咱們都得離婚…”

我不知道他們最後怎麼樣了,但聽到他們的爭論我也鬱悶了好久。不逃離也得自動化的囤半年的方便麵和鹽聊以自慰,雖然知道沒多大用處。

我們住的那一片即便沒人被SARS感染,但你卻不自覺的被驚慌和恐懼所感染。有些疑似病人因為恐懼從醫院逃走,不但失去治癒機會還增加更多傳染的可能。有些人因為恐慌大量搶購囤積口罩、藥品和食物,導致真正急需的人買不到相應的物資。

而驚慌和恐懼也是謠言的溫床,因為處於這種低頻的情緒中,我們很容易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進而自動化的傳播不確定的信息,導致更多的混亂。


情緒的安定,不等於不重視、無所作為


情緒的安定並不意味著無動於衷、無所作為或是聽天由命,反而撥開情緒的迷霧後,會讓我們面對問題時更加積極,會讓我們的應對措施更有效率,讓我們的思路更加專注而清晰。

我們也會識別收到的信息裡,哪些是有效的信息,哪些僅僅是指責和渲染,哪些看似忙碌、充滿擔憂、奔走相告,實際只是無意識的製造焦慮。這讓我們更專注於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對社會有用的信息,而不在信息流中陷入盲從。

情緒的安定會在身體中釋放積極信號,讓身體調節到較高頻率的感受中,從而活躍免疫細胞,讓身體的免疫力增強。

該戴口罩戴口罩,該洗手洗手,該傳遞信息傳遞信息,表面上你在做同樣的事,但只有你自己可以覺察到,此刻你做這些事是處於健康的需要,而不是出於恐懼,是出於獨立思考、出於愛,而不是被周圍的恐慌情緒所挾裹。


你無法改變他人,但能試著安住於風暴眼中


巴夏去年曾經提到,在新的一年,無論周圍有多大的風暴發生,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安住在“風暴眼”中。無論風暴有多大,風暴眼——風暴的中心是平靜的,正如你安住於自己內在的中心,無論外界發生多大的事,你都可以用一顆平常心去應對。

外在發生的疫情是大的風暴,我們的情緒是小的風暴,如果我們自動化的被風暴所裹挾,我們就會失去自己的中心,在風暴中迷失自己。

而那時,我們也變成了風暴的一部分。

調整情緒提升免疫力

但面對複雜、未知的情況,我們的情緒難免不被攪動,讓我們陷入迷茫、焦慮、驚慌、憤怒和恐懼,讓我們不自覺的要被風暴帶走。這時候,有幾個步驟可以幫助你回到自己的中心:

1、覺察自己每一步的念頭和行為。

問自己,此刻我正在做什麼,我做這件事是出於恐懼,還是出於愛?此刻我是平靜的做出選擇,還是感覺有些驚慌?

2、接納自己的恐懼、驚慌。

這是人類面對災難的正常反應,每個人都會這樣。不需要抗拒你的恐懼,只是接納它,你就會得到平靜而清晰的感受。

3、當你接納自己的恐懼情緒,你會發現,這個情緒並不是真實的你。

4、你還可以問自己:恐懼和驚慌有助於應對你的困境嗎?

有助於幫助這個世界解決問題嗎?有助於正確而清晰的獲得解決方案嗎?會讓你擁有想要的生活嗎?是你運用生命最好的方式嗎?通常的答案是,否。

5、被情緒帶走和放下情緒。

此刻我是不是比之前更有選擇的能力了?這個答案很可能是,是。

當你處於一些低頻的情緒中,還可以嘗試心探索的情緒冥想引導,讓我們迴歸清晰和專注。


此刻,愛會怎麼做


顯然,當我們照顧好自己的情緒,我們才能有效的幫助他人,而不是也成為風暴的一部分。

我們的行為背後的動機有兩種,愛或者恐懼。我們要麼出於愛,要麼出於恐懼。而當我們出於愛的時候,我們會產生極高能量的頻率,在這個頻率中,不但對他人有正向的幫助,也會減少自己被低頻能量侵襲的幾率。

所以,在我們面臨選擇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此刻,愛會怎麼做?

你會發現,當你這麼想的時候,你的心就開始不那麼慌亂了。我們可以為這個世界做更多的事。

哪怕坐在家裡,也可以為這個世界祈福。你可以用你的願力祝願所有的患者好轉,祝願所有的醫護人員安全,祝願每個人都不被負面情緒所侵襲。想象這個願景已經實現,那時你會有什麼感受?你可以在心裡強化這個感受,未來是一個你拉近的畫面。

如果把地球看作一個人的話,我們每個人就是地球上的一個細胞。當你以愛行動,此刻你就是一個積極的免疫細胞,你的每一個正向的努力都在助力地球整體的健康——以你積極鍛鍊的健康身體,以你正向的情緒,以你的愛和付出。

而地球上所有的病痛也值得被愛接納,你可以視它為一個自我覺察的提醒,你可以接納它,甚至愛它。

日本一個叫寺山的物理學家,他在癌症晚期通過接納自己的癌細胞、愛自己的癌細胞,自然有愛的開始自己健康的生活方式,從而慢慢痊癒。

愛是一個圓,所有對他人的接納和祝福,也會千百倍回到自己的身上。

讓我們回到自己的中心,以接納和愛的方式去看待所有的發生,以愛的意圖祝福和祈禱,讓我們這個小小的細胞為地球這個整體帶來更多的免疫力。

附上2003年非典時期臺灣的SARS「心理健康行動聯盟」編制的《SARS安心手冊》部分內容:

每個人如何調適自己的壓力?

第一、照顧好自己

1、儘可能維持正常的生活作息,要有適當的休息,儘量保持生活的穩定性。

記住,危機事件的發生會令人手忙腳亂,自亂陣腳,因此讓生活作息維持規律,是處理危機的必要條件。

2、給自己列一個令自己感到愉悅的To-do清單,並執行它。

平日你一定知道做什麼事情會令自己開心。列出來,執行它。例如,允許自己哭一哭,寫出你的想法或感受,玩一些不費腦子的小遊戲,運動,深呼吸,抱抱可以慰藉你的物體,泡泡熱水澡或沖澡,找出令你愉悅的事,與人聊天等等。

當負面情緒要淹沒你時,這些是你應該做的事。

第二,處理負向情緒

1、減少因信息過載帶來的心理負擔

在危機時,儘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關信息的時間不超過一個小時,在睡前不宜過份關注相關信息,不道聽途說,關注必要的信息,減少雜音。

2、與自我對話,自我鼓勵

身為人類,我們都有一種自言自語的特殊能力,不論是大聲地或無聲地自言自語,你都能利用這種能力訓練自己克服艱難的挑戰。因此你可以這麼告訴自己:“它可能不好玩,但我可以應付它”,“這會是一段很重要的經歷”,“我不能讓焦慮和生氣佔上風”。

3、運動

運動的好處在於幫你減少精神上的緊張,增加心血管機能,增加自我效能,提高自信心,降低沮喪等。哪怕你被隔離,也可在隔離地方做做運動,可以很好地調整心態。

4、正向思維

面對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時,可以運用如下的思考方式:

  • 不要只往壞處看,很多文章也許只是在販賣焦慮。注意每日的資訊中,其實正面信息是多於負面的。留意事實和數據,根據事實,判定自己的擔憂是否合理(例如:發病率、死亡率、治癒率、醫療方法的發展、新的藥物等)。
  • 多回憶在每一次遇到危機時你曾如何面對。重新肯定自己身為一個個體的能力。
  • 以合理的態度看待事情,嘗試以更廣闊的角度瞭解問題的影響,問題會帶來短暫的影響,但長遠而言事情最終能改善及成為過去。
  • 保持對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急時期,也不要忽略在我們身邊的美好事物。

同理,當你很擔心自己和家人將會受到感染,感到很大的心理壓力,也建議你繼續正向思維:

  • 不能肯定將來會怎樣,但這一刻我仍然擁有健康,我可以繼續努力生活。
  • 我也可以提醒我的親人,保持個人和家庭衛生,戴口罩,以及認真洗手和消毒。
  • 我可以加倍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心健康,讓自己有開心的時間。
  • 即使我真的生病,也會有很多人陪伴我一起面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