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成就那么多,贡献那么大,为何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恒荣汇彬


诺贝尔奖是西方的,那是一种政治奖,说白了就是为政治服务的,大家不必理会,只要我们自己别忘了像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黄旭华,袁隆平,等老一辈科学家就行,用不着外国来夸他们。


tj发愤图强


钱学森成就那么多,贡献那么大,为何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绝对是中国科学界的一件大事,可能各位有听到各种传闻,但我们认为屠呦呦以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是当之无愧的,尤其是对全球医学界的贡献与深受疟疾肆虐影响的人们,都应该感谢当年为之付出努力的“屠呦呦们”。

钱学森有哪些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中国人心目中,钱学森的地位远高于屠呦呦,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对中国的贡献,钱学森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另外关于钱学森传奇般色彩的求学于归国经历,无疑会在大家的心目中攻城掠地,已经彻底被钱学森所收服。但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却不是简单以此为依据的,两者之间的因果,我们来简单分析下。

  • 钱学森的科学成就(归国前)

关于喷气推进实验室 (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JPL)可能大家并没多少感觉,但NASA的名字肯定如雷贯耳,JPL就是NASA下属最著名的喷气推进实验室,NASA所有关于航空航天实验成果大都是这个实验室为开路先锋的,钱学森是这个实验室1936年创立时的五位创始人之一!

钱学森与他的老师冯卡门一起在1939年作出了二维无粘性定常亚声速流动的速度势方程在物理平面中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被称为卡门-钱公式,钱学森的老师冯卡门和他的关系更像是重要的朋友而非学生,这表示钱学森的的成就与能力并不亚于冯卡门。

钱学森(时任美国空军上校)参与了1944年美国接收德国科学家的工作,在冯布劳恩的V-2火箭以及后续研发上钱学森出力不小。

钱学森在1946年将稀薄气体的物理、化学和力学特性结合起来的研究,这是以后高超音速气动力学的先驱性工作。

另外还有在火箭助推起飞的(JATO)、核动力火箭以及物理力学概念,主张从物质的微观规律确定其宏观力学特性,还有在高温高压领域的拓展等都作出巨大的贡献。

  • 钱学森的成就(归国后)

大家都知道钱学森归国后从事的是两弹一星与火箭以及航天工程领域,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钱学森,中国航天的进度也许还要落后至少30年。

1954年钱学森《工程控制论》出版,将控制论推广到工程技术领域,后来成为控制论的经典教科书,钱学森是工程控制论的奠基人之一。

1956年,钱学森与钱伟长、郭永怀等创建、主持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钱学森任首任所长。

1958年,钱学森与中国科学院同事共同倡议并参与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60年东风-1短程弹道导弹(地对地)发射成功。

飞马座发射瞬间

1962年出版《星际航行概论》中提出了以大型飞机作为平台的发射方式,早期的美国飞马座火箭,以及最近的"平流层发射"飞机正在实现这个梦想。

平流层发射飞机的“业务范围”

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84年,钱学森建议将物理力学扩展到原子分子设计的工程技术上。

冯卡门在他的自传中,单独有一章是“钱学森与红色中国”,他对钱学森的评价是“美国火箭领域中最伟大的天才之一,我的杰出学生”。

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

诺贝尔奖也被戏称为炸药奖,因为它的创立者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他以3100万瑞典克朗的遗产(部分)在1895年创立了诺贝尔奖,诺贝尔奖的评选,诺贝尔的遗嘱要求挺简单:

一份奖给在物理界有最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

一份奖给在化学上有最重大的发现或改进的人;

一份奖给在医学和生理学界有最重大的发现的人;

一份奖给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最后一份奖给为促进民族团结友好、取消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和平会议的组织和宣传尽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

关于标准遗嘱中也有说明,在物理奖上尤其强调一点: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这其实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但当全球顶尖科学家济济一堂的时候你会发现这简直难如登天,因为各行各业的人才辈出,各种开创领域宗师级人物比比皆是。所以一句“重大的发现或发明的人”看似轻描淡写,实则要求极高。

另外还有几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一个人获只能得一次诺贝尔奖,一个奖项最多三人分享。诺贝尔奖历史上只有数人两次获得诺贝尔奖,而美国物理学家约翰·巴丁是唯一一个两次在同一领域获奖的人。相比爱因斯坦是不是有些憋屈?不过好在爱因斯坦的成就完全不需要诺贝尔奖来肯定,他在科学界的地位可能要排在牛顿前面。

为什么钱学森没有获奖?

其实上文中诺贝尔奖的评选标准中就已经有提及了,诺奖一般只颁发给领域开创性的成就,钱学森的成就是顶尖级的,但距离开创仍然有一段距离,准确的说,钱学森的能力是被低估的,如果再早那么几十年,钱学森在这个领域的成就绝非现在只能在别人开创的领域中研究,而将成为空气动力或者相关领域的宗师级的人物。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钱学森的领域是科学应用技术领域中的科学家,学术成就方向是工程技术以及航空航天领域,另外钱学森回国后从事的主要也是军事航天领域,在这些方面即使有开创性进展,也是在绝密的状态下进行,甚至会保密数十年。

但钱学森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绝不是一个诺奖所能定义的,他的功绩将彪炳史册,与两弹一星的元勋一起,成为全中国人民心中那座永远的丰碑。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白痴,有团队跟随作科研又有囯家信任,功成名就已是最高荣誉,还要诺贝尔奖这些虚名干嘛?象莫言我没看过他一篇文章或书,得诺贝尔奖上电视我才知道这个人,得了诺贝尔奖也没吸引我看他一本书,但钱学森我从小就关注佩服得很,全球能让我佩服的人很少!


恢复新北京共识绿色引


毫无疑问,钱学森是我国非常伟大的科学家,他为我国的国防世界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他被誉为我国的“航天和导弹之父”,他是“两弹一星”元勋。尽管如此,钱学森并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要知道,诺贝尔奖科学类的奖项评选标准。其实标准非常明确,获奖者必须要有重大创新,也就是取得前人所没有的重大发明或者发现。例如,物理学家伦琴因为发现X射线,而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为抗疟疾做出巨大贡献,她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取得了我国在诺贝尔奖科学类的零突破。



虽然钱学森为我国的航天和导弹事业做出过突出贡献,但这些科技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已经有了,不是属于人类史上的重大创新,所以钱学森不会被评上诺贝尔奖。事实上,即便是钱学森的恩师冯·卡门,还有像冯·布劳恩这样的“导弹之父”,也都没能拿到过诺奖。



不过,钱老并不计较这些个人荣誉。不然,他当年也不会放弃国外十分优渥的条件,克服重重艰难险阻,回到一穷二白的新中国。在我国那么困难的时候,钱老能够归国效力,这是我国的一大幸事。

钱老带回了先进的空气动力学理论,为我国的导弹研究奠定了极为重要的基础。钱老坚信,其他国家能造出来导弹,我国也必然能造出来。有了钱老的不懈努力,我国才有可能在几乎零基础的情况下很快就自行研制出导弹。

虽然钱老没有拿过诺奖,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他的无限敬仰,他是我们的楷模。我国现如今的强大,离不开诸如钱学森、于敏、邓稼先这样伟大科学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有时候,诺奖并不意味着一切。


火星一号


“诺贝尔奖”没有想象那么高,莫言还获得“诺贝尔奖”呢,他在近代中国文人中恐怕二流水平都达不到。钱老中国伟大的科学家,莫言没法比。从这点上看“诺贝尔奖”没有那么高大,而且日本人几年就有一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云华7027


对中国来说是伟大的贡献,但对欧霉这些不友好的国家来说这是头号的威胁!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人还能得到那个狗屁不公平奖吗?


芷若9326671


什么诺不诺的,中国人民和毛主席给的肯定才是最值得珍惜的。抵御外敌的英雄,无上光荣。


用户9246329434151梅


一直以来,大家都流传一个说法,那就是诺贝尔奖排斥中国人,在莫言、屠呦呦之前,中国再顶尖的科学家也拿不到诺贝尔奖,但华人之中就一些人拿到了诺贝尔奖。

比如:当时还是美籍华人的杨振宁(现在是中国国籍)、美籍华人李政道、丁肇中、崔琦、钱永健,高锟等等。

但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科学家,比如邓稼先、钱学森、钱三强等等都没有拿到诺贝尔奖。于是很多人认为,不是这些科学家实力不够,而是诺奖排斥中国人;现在之所以颁给中国人,是因为中国国力强硬了,想讨好中国人。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我和你一起分析下:为什么钱学森对我国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钱学森的贡献

首先,了解为什么一个科学家没有获奖,要先了解钱学森究竟在哪些领域做出了哪些贡献,我们先简单盘点一下。

1:领导主持了氢弹以及原子弹的研究和实验,并参与人造卫星的研发过程。

2:钱学森在应用力学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最突出的是提出了跨声速流动相似律。

3:在物理力学方面,钱学森提出了物理力学的概念;开拓了高温高压的新领域。

4:他是工程控制论的奠基人之一,1954年钱学森写了一本《工程控制论》的书,首次把控制论推广到工程技术领域,后来成为控制论的经典教科书,并获得中国科学院颁发的一等科学奖。

5:航天领域,钱学森首创的一种装置,可以缩短飞机跑道,后来又研究跨星际飞行。

.......

事实上,钱学森对中国的贡献绝不止这些, 当时美国科学家克拉克曾这样评价:“中共的归国学者当中,无人重要性能出钱学森其右。”

钱学森是冯卡门的学生,但冯卡门从来不把他当学生看,在他出版的自传书时,他把钱学森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去介绍。

钱学森在离开美国前,是麻省理工最年轻的教授,而且很快成为终身教授。在他的课上,即使最聪明的学生也考不及格,能考22分已经是班级第一,后来这位考22分的学生也成了大学教授。可以说,钱学森许多贡献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怪不得美国国防部海军部副部长金贝尔评价钱学森说:

他一个人可以顶美国5个师。

(当然,我个人觉得,5个师还是说少了,应该这么说,他一个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诺贝尔奖的评奖标准

要评价为啥钱学森拿不到诺贝尔奖,我们不仅要从钱学森的贡献上来看,也要从诺贝尔评奖标准来看。

诺贝尔评价标准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来执行的,根据诺贝尔遗嘱,诺贝尔奖一共分为5个奖,分别是:物理、化学、文学,和平、生理奖(医药)。后来瑞典国家银行成立300周年时,捐出大量资金给诺贝尔基金会,增设了诺贝尔经济科学奖。

颁奖标准是:物理、化学以及医学奖,要颁给在各自领域有重大发现或改进的人。而对于获奖人的国籍则不予考虑(在设立之初,诺贝尔是希望只颁给自己本国的,但是后来组委会发现如果是这样,这奖很不好颁,而且影响力也会有所下降。)

除此之外,诺贝尔还有两个潜规则:

1:1个重大发现最多颁发3个人;有5位科学家曾用杨米尔斯理论解决了强相互作用力,然后诺贝尔奖委员会分两次颁给了这5位科学家。分两次的原因就是每次最多只能颁发3个人。

2:每个人在1个领域内,只能拿1个奖。比如爱因斯坦凭借光电效应拿到诺贝尔奖后;即使相对论的发现对于物理学更重要,并且在爱因斯坦在世也被证明了,但也没颁发。

那么钱学森为什么没有拿诺贝尔奖呢?

客观的说,钱学森之所以没拿奖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诺贝尔奖排斥中国人。而是他的研究对基础物理没有推动作用。

1:他虽然参与研究了两弹一星,但两弹一星在钱学森之前就被研究成功过,他的成就不属于创新型创造。

2:在他之前第一个研究成功原子弹的科学家奥本海默,也被称为原子弹之父,也没有拿到诺贝尔奖。

3:钱学森虽然是科学家,但属于工程技术领域科学家,他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的应用、航天领域,这些成果并不属于纯粹的理论或实验物理学家或者化学家,而且,他在理论物理或者化学方面,没有创新型研究。因此很难拿奖。

其实中国早期虽然有一群顶尖科学家,但他们没有参与研究基础科学理论,一方面是因为国家没有钱能支持他们做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是因为那时的国家需要他们研究边防军事方面工程。因此很多科学家放弃了理论研究,而投身于建设新中国。也正是如此,我们国家才在军事上发展的那么快,但也因此他们的主要成果都是在工程技术方面,和诺贝尔奖评选标准不一样,因此和诺奖无缘。

虽然像钱学森这一代的科学家没有拿到诺贝尔奖,但他们在我们心中永远是超乎诺奖的存在,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不惧国外强权,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摆脱了国外军事威慑。因此,诺奖衡量不了他们对中国的贡献,他们也不需要诺奖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钟铭聊科学


平淡之人为上才👍……


用户95128915332


提这问题的人脑子有问题,“诺贝尔奖”是西方人设立你,它会为一个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科学家颁奖岂不是笑话,这不是鼓励所有的中国科技人员为国家多做贡献。当我们强大了,西方列强还能随意的欺压和污辱我们吗?所以凡是为中华民族发展和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中国人,不可能得到这种奖。但做为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从来就没有把西方的“诺奖”当回事,只有一些没有民族自信或崇洋媚外的奴才们才在呼,这种人不但国人瞧不起,既使洋鬼子从内心也是鄙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