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學校都講普通話了,很多廣東的小孩能聽懂粵語,卻不會說,粵語的傳承怎麼辦?

零楓218


其實建議每個地方可以定期開放一些方言科,一般方言才是跟古文更加貼近,眾口相傳下來的,比如廣東說“先走”就會說成“走先”這就是我們文言文的倒裝,通過方言課的開展,可以讓孩子更好了解自己家鄉的歷史,另外像廣東這樣的城市外來人口比較多,也可以讓新廣東人更好的融入當地的文化,不一定要教怎麼說,但是可以通過一些有趣的角度對比,典故趣談,最起碼不至於在若干年以後使這一語言丟失,語言應該也算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吧!



漫漫大俠


我是江西某重點中學的語文老師,2007年-2012年曾在廣州市某重點高中任教。對“廣東孩子能聽懂粵語卻不會說,影響粵語的傳承”問題,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大部分廣東孩子既能聽懂,也能說粵語。

問題中提到,很多廣東的小孩能聽懂粵語卻不會說。從我自己的經歷來看,這種情況是比較少的。以我之前所在的學校為例,孩子們常常是這樣,他跟同學說:“你行先,我同老師問一個問題”。轉頭就跟我說:老師,這篇文章我有些看不懂,您能跟我說一說嗎?在校園裡,廣東孩子跟老師交流是用普通話的,但孩子之間交談則是用粵語。

走在大街小巷,菜市場,公園裡,出租車裡,往往聽到的是粵語。廣東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的省份,能接納各種不同的文化,方言和習俗。但同時,廣東又是一個很傳統的地方,對粵語的鐘愛可能超出了你的想象。

普通話與方言的矛盾在全國都存在,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

“推廣普及普通話,靠你靠我靠大家”,這樣的標語你可能在很多地方都見過。作為“推普”的成果之一,現在很多城市的孩子都講普通話,不再講自己的家鄉方言。提問中談到了“粵語傳承”的問題,很值得引起我們的重視,在我看來,我們要做兩件事:

  • 加強方言的宣傳和保護。方言是文化的載體,要了解一地之文化,不能不瞭解方言。我們要在平時的家庭和學校教育中,讓孩子聽懂方言,並能說一點方言。

  • 鼓勵孩子看聽一些方言作品。要在學校教育中推廣使用當地方言所拍攝的作品或曲藝節目,能引起孩子對當地文化的共鳴。

說到“粵語的傳承”,我想到了馮驥才。為了搶救民間文化遺產和保護村落,馮驥才每年有1/3的時間在田野上下求索。這種搶救行為,是對文化生命的一種最高禮敬。“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聽得到方言”,這是現代人的幸福。

周老師教語文


眼看著我們的爺爺奶奶一天一天衰老,漸漸地,他們再也不能為我們洗衣做飯,漸漸地,他們離我們而去,我們能怎麼辦?我們繼續過著我們的生活,他們成為我們的深深記憶。漸漸地,我們再也記不清他們的容顏。

世界上曾經使用的語言高達12000多種,也許高達20000多種,最近200年,消失的語言已經多達3000種,200年前,地球上還有8000種語言,現在,只剩下5000種左右了,平均每年消失的語言超過15種。

50年前,使用書寫記錄的語言高達1000種,現在,全世界使用書寫記錄的語言僅僅83種,高達90%的書寫形式不再為通用的傳播表達形式,它們多數已經成為歷史,有一些只在特定範圍內使用,如宗教廟宇內的經書。

隨全球信息即時傳播技術的普及,通用語言的範圍日漸廣闊,不通用語言日漸從人們的使用裡消失,這是客觀必然,不是任何力量能夠阻擋,就像我們終有一天不再繼續存活一樣。

粵語不是中國通用語言,更不是全世界通用語言,它必然在通用語言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的某一天,消失在人們的使用中。不光是粵語,所有地域性的非社會通用語都是同樣的結局。

即使是通用語,前面介紹了,全世界最近50年已經從1000種減少到83種,隨某一種通用語的日漸擴散,這種通用語的使用人口越來越多,其他通用語的使用人口日漸減少,最終,可能全世界都會使用某一種通用語,其他所有語言則漸漸消失,無人繼續使用。

我們惋惜生命,但我們無法留住生命。我們惋惜某一種漸漸消失的語言,我們不可能留住它繼續存在。當最後一個老人離去,這種語言也從地球上徹底消失。

胡氏口語文的《漢語夢想:全名通用口語文》對語言有真實全面獨到的介紹,歡迎關注指教。


通用漢語研推


廣州部分廣州籍家長放棄對小孩子粵語教育,認為粵語無用處。其實廣州人為什麼要放棄讓孩子學粵語?當孩子們長大遠走它鄉,介紹自己來自廣州但卻不會說粵語那種身份上的缺失感無法彌補。廣州人不說廣州話?哪說什麼?其他城市的家長都沒有放棄讓自己孩子學說方言,那憑什麼先放棄的是我們!!!






深度四射V


作為地道廣東人,我一直堅持講白話,孩子從小亦講白話,除了去學校,在家都講白話。本人只有面對外省同事或朋友才講普通話。其實我身邊的外省朋友也喜歡聽我講白話,他們也會時不時跟著學講一兩句白話呢。



粵語好聽,表達方式又靈活多樣。我為講粵語自豪,老祖宗留下來的這麼有特色的粵語怎可丟棄!不存在的。




粵港澳本土人士大部分都講粵語,廣西部分地區也講粵語。很多粵港澳祖籍的海外華僑也堅持講粵語,弘揚中華特色語言文化,你我有責。

建議土生土長講白話的粵港澳同胞,在家多些和小孩講白話,別讓子孫後代連祖宗留下來的粵語文化丟失了!我看見有些父母在家也跟著孩子講普通話,結果他們的小孩連白話母語都不會。




曾看過報道,有個別學校領導或老師因自身不會粵語,居然要求學生校內不準講粵語。竊認為除了課堂教學外,課間課後,學校不應該強制學生講普通話,不能剝奪學生講地方特色語言的權利。

顯然,有些人扭曲誤讀了“推普”這個詞,有些人誤解了推普的含義,或強化了推普的概念。

推普本意並不是讓所有本土特色的語言消失。保護地方語種也是一種責任噶。



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博大精深。不少地方特色的語言文化,非常值得一代代傳承下去,並且發揚光大。有不少省份地區方言真的很有特色及辨識度。



有個朋友,剛開始也是跟著她兒子滿嘴普通話。我對她說:“作為地道廣東人,為什麼在家不教你兒子講白話呢?丟失本土特色語言不可惜嗎?身為廣東人,自家小孩都不會講白話情以何堪?聽我一句忠言,從現在起,在家每日跟你兒子講白話,相信他很快就會講白話。” 結果一個月左右,他兒子在家終於能流利講白話。事後那位朋友感謝我好彩提醒她。




保護地方特色語種,傳承特色語言文化。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亡羊補牢,未為晚。

朋友,你今日講佐白話未噶?準備去食飯囉,拜拜。有點皮😄。


紫愛藍調


本人90猴,廣東人 我媽媽一輩的人說白話 但我們這一輩的人說本地話 從小都不知道什麼是粵語 這一點很明確 我爸爸這邊從來沒有說白話 話說廣州那邊和香港主要說白話 但其他地方並沒有普及到 不是說要不要學的問題 根本沒人講 講了也沒用溝通不起來


我是程哥


這是因為在基礎教育中存在“扼殺”方言的現象。聯合國的相關條約有一條規定:“每個人都有權接受充分尊重其文化特性的優質教育和培訓。”

我們的教育和培訓,必須尊重受教育者的“文化特性”,中小學教育中推廣普通話沒有錯,沒有問題,但實事求是地說,對方言的尊重並沒有做到位,語文教學片面注重工具語言的教授,只加強了“文化共性”,而大大忽視了“文化特性”,教導孩子們說普通話,這是正確的,但沒有教導孩子們要熱愛家鄉話,要尊重家鄉話,明確引導孩子們既使用普通話,又可以使用方言。

本來,國家和政府只是把普通話當做一門交際性的語言來做推廣,而少數教育工作者卻把普通話歪曲地理解為“生活語言”,引導孩子們超越了交流的範疇,在日常生活裡不說方言,而說普通話。這種把方言扼殺,把普通話變為“生活語言”的教育,不符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倡導的“優質教育”,這是讓我們極端憂慮的。

方言是我們的文化遺產,我們要保持目前語言領域的多樣性,我們必須予以承認。我們應該鼓勵基礎教育的教師,用普通話和方言教學,既可以說普通話,也可以說方言,語文教育要突出表明“文化多樣性”的原則,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標準,幼兒園語文教育中,如果不保證方言教育,那麼就不是“優質”教育。


豫見小鋒


兒子三歲準備上幼兒園,家裡環境百分之九十九粵語,家裡有個表哥幼兒園,現在2個小孩已一半粵語一半普通話。


優質童裝


胡說八道。小編肯定不是廣東人。粵語在生活中講,普通話是有需要才會說,廣東人與廣東人之間,和香港人交流,和有些廣西人交談,互相都是用廣東話。用學校裡,老師授課和回答問題大部分用普通話,同學之間交談都是粵語。粵語永遠存在,一億多人都使用粵語


鈺鈴20180710


我也是廣東人 會聽不咋會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