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滿映到長影,“東方好萊塢”裡,看盡半部中國電影史

因為一輛車,長春被稱為“東方的底特律”,因為一座廠,長春又被稱為“東方的好萊塢”。這座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廠,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

長影的正門在紅旗街上,而這裡早已變成了一條繁華的商業街,大大小小的商場無數。站在長影的門口,曾經無數次在片頭看到的“長春電影製片廠”七個大字十分醒目。記憶中,它的出現與如今哥倫比亞公司的自由女神,環球影業的地球,米高梅的獅子一樣,是好電影的保證。

從滿映到長影,“東方好萊塢”裡,看盡半部中國電影史


從滿映到長影,“東方好萊塢”裡,看盡半部中國電影史


從滿映到長影,“東方好萊塢”裡,看盡半部中國電影史


長影舊址博物館是在完整保留1937年原“滿映”建築的基礎上,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修繕完成的,是記錄長春電影製片廠發軔、進展、繁榮、變遷的藝術殿堂。在四周高樓的大廈的包圍下,低矮的博物館顯得有些破舊。也正是如此破舊的廠房裡,幾十年來,出品了1000多部影片,被譽為“新中國電影的搖籃”。

走進博物館,真切能夠感受到布展者的別有用心。一樓主要講述的是長影的發展歷史。在這裡誕生了無數個新中國電影的第一: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動畫片《甕中捉鱉》、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

從滿映到長影,“東方好萊塢”裡,看盡半部中國電影史


從滿映到長影,“東方好萊塢”裡,看盡半部中國電影史


從滿映到長影,“東方好萊塢”裡,看盡半部中國電影史


往裡面走,彷彿穿越回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憑票入場,對號入座”、“放映廳”……熟悉的大紅字,熟悉的白牆,熟悉的座位和銀幕,瞬間將你拉回到記憶裡的童年時光。膠片電影是一代人的回憶。尤其80後,甚至70後,總能因為一組劇照聯想到小時候學校組織去看電影的場景。而在我記憶中,第一部去學校看的電影,就是《盧溝橋事變》。


長影舊址博物館是個暴露年齡的地方,尤其當你踏上二樓的樓梯。整個樓梯的牆壁,都被設計成了置物櫃,裡面擺放著各種上世紀的老物件。而真正走進二樓的展廳,從長影的第一部電影開始,《甲午戰爭》、《開國大典》、《上甘嶺》……上千部電影的海報、劇照、花絮一一呈現。從黑白到彩色,從不熟悉到耳熟能詳,從膠片到電子,這裡記錄的不只是長影的歷史,也是中國電影史發展的一個縮影。

從滿映到長影,“東方好萊塢”裡,看盡半部中國電影史


從滿映到長影,“東方好萊塢”裡,看盡半部中國電影史


從滿映到長影,“東方好萊塢”裡,看盡半部中國電影史


時代進步下,一些故事和人物被儘可能的還原和保留,這大概就是影像的魅力所在。小時候看過得革命紅色老電影多數是從這裡為大家輸出的,這些光影故事感動著一代又一代,同時這個不大的地方,承載著我們太多的回憶。老舊的攝影,設備都有一種親切之感;老物件,老海報總有一種重溫時代的熱忱。這些老物件兒在電影裡向我們曾經闡釋過一個個的老故事,而它本身現在也成了故事。

進入我們熟悉的電影歷史,《末代皇帝》裡青澀的姜文很難讓人與《讓子彈飛》聯繫起來,《慶餘年》的熱播讓陳道明的演技再次讓人所折服,而劇照中的他依舊青春年少。還沒拿影帝的黃渤,還是四小花旦的劉亦菲,事業剛處於上升期的范冰冰,演繹了無數經典的發哥……看著他們的照片,曾經銀幕上的一段段經典劇情又浮現在眼前。

從滿映到長影,“東方好萊塢”裡,看盡半部中國電影史


從滿映到長影,“東方好萊塢”裡,看盡半部中國電影史


從滿映到長影,“東方好萊塢”裡,看盡半部中國電影史


隨著時代的變遷,越來越多的電影製片廠湧現,長影也逐漸從輝煌走向轉型。隨著上影、北影,以及近年來出現在銀幕上的阿里影業、騰訊影業,長影如今更多的是投入到譯製片的製作當中。雖然我們已經很少能看到“長春電影製片廠”那經典的片頭,但“工農兵”形象早已紮根在每個人的腦海中,永不磨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