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買了房子的90後都是如何買得起房子的?

小旺在線說房


90後的年紀在30歲以下,這個年紀買得起房子也算正常情況。

我所知道的90後在濟南買房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1、最多的一類,是家裡資助一部分首付,兩個年輕人自己工作積攢的錢也加上,在濟南貸款買房,小夫妻共同還貸款。

比如我的同事娜娜,齊魯工業大學研究生畢業,參加工作5年,和老公一共攢了40萬,然後雙方父母各資助了10萬,首付60萬在濟南郊區買了一套不到140平米的房子,總房款200萬左右,房子單價不到15000元。

2、個別年輕人靠自己首付買房。

有些年輕人,靠自己工作積攢的工資,首付買房。這些年輕人多是工資較高較穩定,而父母大多條件不好,或者家裡兄弟姐妹較多,沒法給予資助。多是從農村考學或者打工出來的年輕人。

這些比較獨立的年輕人,因為家境不好,所以一開始就“認命”,不靠父母,積極省錢攢錢,湊夠了首付就買房。

3、還有一些人,是靠父母給買的房子。父母出首付或者全款買房。

男同事啟東,27歲,結婚前貸款買房,全靠父母資助首付40萬,在濟南唐冶首付了一套90平米左右的房子,自己和妻子共同還貸。

租我家房子的一個小夥子,他的父母幫他在旅遊路買了一套婚房,婚房暫時住不著,小夥子就把它租了出去,自己再花錢租一套便宜的房子住。

無論怎麼買到的房子,在30歲之前能夠擁有自己的住房,這樣的人生起點算是不錯。大多在30歲之前買房子的人,是為了結婚、在女友或丈母孃的催促下買的,有人為此開玩笑說:那些在低價時買了房的年輕人,一定要感謝丈母孃哈!


快樂魚K


前段時間,正好聽說我一個90後的朋友買了房,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因為樣本基數小,就她一個,可能沒有廣泛的代表性。咱們就姑且一聽。

小姑娘是92年的,在北京唸的大學,15年畢業留了下來。叫她小A吧,家中獨女,雖非大富大貴,但從小也沒吃過什麼苦,順順當當地長到了二字頭愛臭美的年紀。

小A是我的前同事,她的經濟情況我還是比較瞭解的:工資不算多也不算少,房租佔工資的四分之一不到,所以沒什麼負擔的小A在北京“漂”得還算遊刃有餘。

15年剛畢業沒多久,她就有了買房的想法,當時我倆是同事,我看過她的月消費計劃:

固定消費:房租1800、交通費200、伙食費1000;

彈性消費:服裝500、護膚品500、每週4次聚餐400。

美好的藍圖計劃下來,她每個月至少能富餘出3000。但計劃就是計劃,計劃對小A來說是用來打破的——

作為絲芙蘭黑卡會員,500塊護膚品的預算到頭了也就是一支口紅加一瓶化妝水;

儘管逛街只看打折款,only原價599的牛仔褲打折下來也是二三百。冬裝就更沒譜了;

在CBD上班,每個月1000的伙食費也是要超預算的;

......

算下來,每個月唯一不超預算的,就只有房租了。

雖然沒有攢下工資,但是小A命比較好,16年年底,年終獎拿得還算多,算上零零碎碎的錢,17年中,小A咬咬牙攢出了5萬塊錢,加上親爹的支持,在老家二線城市搞定了一套房子。

小A買房,一部分靠年終獎,一大部分靠親爹。我就知道她,其他90後我不清楚。


金投手閒話理財


本人95年的,座標西安,16年10月份籤的工作,那時候網上查西安放價均價6000多,17年10月上班,房價跟坐了火箭蹭蹭漲,18年初已經過萬。工資月入5000多,憑自己本事買房真的是天方夜譚,最後把家裡幾個錢包掏空,找同學借了些,湊夠首付,每月還3000多的房貸。感覺人生沒意義,每個月為房子打工,還不如去種地,每天悻悻苦苦上班,完了工資也輪不到自己花,生活的意思只剩下”生下來,活下去”。



執筆一生寫盡天下眷戀


1、努力賺錢我15年7月畢業,18年11月首付40萬買了第一套房子,我週一到週五正常工作,週末帶家教,收費便宜,所以週末兩天幾乎每天8個小時上課。2、省吃儉用我從上班以來幾乎沒有買過正價的衣服,都是打折時候狂買,然後承包一年。尤其雙11會屯很多東西,買鞋、買包一年只買一次吧。但都是打折的才買。
每次想吃的東西也是猶豫好久才去,不愛好昂貴的食物。不買奢侈品,口紅都只有兩支!一隻還是我姐送的。3、男友的包容和理解男友工作是調休制,常常都得遷就我,我倆週末幾乎沒在一起過過,但他也從來不生氣,很體諒我,倒是我常常因為小事衝他發脾氣,我很愛他,也在嘗試慢慢改變!我要一直一直和他在一起!今年已經見家長了!最晚明年應該就結婚了。愛他愛他愛他!!!我倆彼此初戀,高中就在一起了,都只談過對方一個!!!4、無奈男友其實有房子,但是爛尾了,實在沒辦法才想買房子的。


霜月寒天


首先非常感謝在這裡能為你解答這個問題,讓我帶領你們一起走進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探討一下。

91後,座標廣州,2013年普通一本大學畢業,老家江西農村,父母均為普通農民(自給自足),有一小5歲的弟弟,已大專畢業。大學畢業後就職於廣州的事業單位,戶口掛靠單位,收入穩定但基本無上升空間。

2016年底買房時的狀況總結來說:座標廣州,珠江新城工作,工作3年多,收入穩定在月均一萬五左右(包公積金),無理財能力,無父母資助,短期亦無贍養父母的壓力。

16年下半年恢復單身後,被即將結婚的合租同事拉上到處去看房,第一次萌生了我也可以考慮買房的想法(在此之前就覺得房價貴,我肯定買不起,從未考慮過)。因工作三年多未攢下什麼錢,當時的想法就是房子只要不降價就可以當是按月交房貸強制存錢了

看了大石几套二手房、一套已經建好的預售房後,因怕自己小白被騙財而決定買預售房。而只看過一個極小的樓盤後就決定買,皆因為網上查詢附近新樓盤就只有這個樓盤才有這個54平的 ,而我只有可能買這個。

16年11月籤合同,一房一廳建築面積54使用面積45的電梯住宅,帶精裝,總價123萬,首付3成➕各種手續費一次性付清41萬左右,商業貸25年,每月房貸4700。

首付來源

存款13➕表姐15➕叔叔2➕同學2➕同事8萬➕當月收入

籤合同後一個月取出所有公積金加住房補貼約14萬,先還了同事,同學和表姐一部分,其餘原打算2年內還清(驚喜的是後面一年半就還完了,現在安心還貸 )。

總結我的買房經驗,我覺得有幾條關鍵點

1.周圍收入差不多的同學同事無論單身還是結婚都在買房或計劃買房,讓原本無心在廣州買房的我也起了心思,並且跟著有了一點了解。

2.收入尚可且穩定,平時乖乖女,可準確預計還款時間了,借款相對簡單可靠

3.心態好,買房自住或者就是變相儲蓄,沒有房產升值貶值的負擔

4.父母開明,雖不能資助,但精神上支持,也是很難能可貴的

在以上的分享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都是個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希望我分享的這個問題的解答能夠幫助到大家。

在這裡同時也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還望分享評論出來共同討論這話題。

我最後在這裡,祝大家每天開開心心工作快快樂樂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萬事興,年年發大財,生意興隆,謝謝!



宜昌城事兒


說說我的朋友吧,座標成都。H跟她老公都是我高中同學,男生是做軟件測試的,H是某職高有編制老師,14年大學畢業,畢業一年後就結婚了,結婚時女方要求男方家必須在成都買房,於是男方家一次性出了20萬,女方家出了10萬,兩人領證兒,在成都買了一百多平的二手房。領證一年以後在老家舉行婚禮,婚禮之後馬上在成都買了第二套二手房,出租出去了。半年之後在,又按揭了一輛16萬的車,現在有兩套房一輛車,每月貸款8000多,兩人具體工資不曉得好多。


小了白了夏


我身邊有個朋友,也是90後,他去年在深圳坪山買了一套房。不靠家裡,全部是靠自己賺的,付了60多w,剩下的每月還貸。60多萬不是一筆小數目,而且他大專畢業也才5年,那麼人家是怎麼做到的呢?

我這朋友從小腦子就聰明,工作出去,大家都在職場上打拼,爭取升職加薪。而他卻另闢曲徑 ,出來後隨便找了份工作,當時大家都瞧不起他的工作,畢竟每天要外出,而且工資也不怎麼樣。就這樣大家都平平淡淡的工作了2-3年,我這朋友突然說要去註冊一家公司,準備自己單幹。

就在前幾年,他註冊了一家公司,主要買手機配件,比如手機殼,數據線等。這種東西進貨價很低,但是利潤還可以,一單能賺個10幾塊,每個月銷量都還不錯。就這樣做了2-3年,他就起來了,靠著買賣,在這幾年他就賺了60多w。

然後在深圳坪山那邊買了房子,沒有問家裡要,家裡也給不起,因為都是農村孩子。所以人不貌相。

這種靠自己就能買起房子畢竟是少數。畢竟咱們都是普通人,一旦不去工作就怕自己會餓死,也沒有魄力去單幹。所以也就買不起房子了。

另外一種大家都知道的了,90後買房,自己出一點,剩下的家裡掏。這樣也可以買房,這是大部分普通人的做法,自己工作攢了一點錢,家裡再幫忙掏大部分,這樣下來也可以買房。

小夥伴們,不知道你們買了房嗎?好好加油!!!


我依然相信生活的美好


93年的,家裡比較窮的那種,12年開始出來工作,一直都想買房買車,16年底終於實現,我們城市房價一萬,因為首付可以20%,所以咬咬牙問朋友借了兩萬,付了十幾萬首付款,買了個五十多平的房子,雖然不大,但是很開心,17年整年都過的很苦逼的日子,現在2018年了,朋友債也還完了,終於緩過來了。所以希望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開心果247707058



瀟瀟麗


91年的小夥,在2015年初買的房子,三四線小城市,房屋總價43萬,首付13萬,當時開發商為了賣房,提出可以付首付的一半,也就是6.5萬,餘下的部分一年內付清於是家裡爸媽出了兩萬,自己一萬,借了朋友3.5萬就買了。現在房子已經漲了,目前賣的話大概能賣到75萬左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