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景洪市:“疫”線黨旗紅 邊關民心穩

景洪市作為祖國西南邊陲面向東南亞重要樞紐的州府所在地和知名避寒旅遊城市,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來自各地遊客大量滯留。邊陲小城也面臨應對這場情況複雜、壓力巨大的防控阻擊戰“疫”。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猝不及防的新考驗,景洪市作為全國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全市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自覺主動到抗擊疫情的最前沿,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戰中走在前、作表率,奮戰在阻斷疫情蔓延擴散的第一線,一枚枚黨員徽章在胸前閃亮,一面面黨旗築起防疫一線火紅的戰鬥堡壘。

嚴密“防護網”形成合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市各基層黨組織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領導站在“關鍵崗”、臨時組織建在“指揮部”、黨員幹部衝在“疫線上”,團結帶領各族人民群眾打贏這場防控阻擊戰。市委主要領導掛帥,成立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確定若干工作組,黨員領導一線指揮,細化任務、明確職責。黨員幹部主動請纓到抗疫一線,全市黨員佩戴徽章,通過亮身份、樹形象、帶頭幹,築牢了防疫一線堅強戰鬥堡壘。全市1.1萬餘名黨員志願者,組成黨政機關黨員志願服務隊、黨員突擊隊、民兵先鋒隊,聯合黨員、團員、民兵、婦女組成防護隊,吹響“黨旗所指團旗所向——兩員一青跟黨走”“巾幗在行動”號角,聚力群團組織共同抗“疫”。共組建186支黨員突擊隊,防疫一線成立臨時黨支部。城市社區積極發揮聯合黨工委、共建理事會等黨建聯盟網格責任共擔作用,相關部門加強對轄區內外籍人員的核查工作,及時瞭解邊界附近地區的防疫情況,守好邊境防控關口,多層級織牢邊疆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防護網”。

無畏“逆行者”贏得點贊。面對嚴重疫情,全市廣大共產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衝鋒在前、擔當作為,各民族群眾緊緊聚攏在一起。疫情面前,無論是年輕的醫護人員還是年長的人民警察,無論共產黨員還是普通幹部,誰都沒有退縮,毫無畏懼地帶頭在“請願書”上摁下紅指印。《我在崗位上:警醫同行,這一戰,我家能贏!》一文,記錄下那些舍小家顧大家、平日伉儷、“疫”線戰友的“逆行者”並肩打好阻擊戰的感人故事。在全市各條疫情防控一線,時時閃現著共產黨員衝鋒在前的身影,處處都能聽到“我是黨員,讓我上!”的聲音。醫護人員這樣承諾:“新年,我只有一個願望,那就是讓我到疫情一線的戰場上!”。社區黨總支小玉書記說:“我們基層社區工作者一直堅守在排查工作一線,社區的黨員聯合小區的黨員、物業的黨員組成工作小組,每天對轄區進行輪番排查。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即使再苦再累再危險,我們仍舊什麼都不怕”。

動員“接地氣”深入民心。一是“多語”宣傳。景洪市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0%,為了讓邊疆少數民族群眾能“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學得會”的防控知識,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及時推送和轉載運用傣族、布朗族、哈尼族、基諾族等語言錄製的防控知識微視頻和語音。“少出門勤洗手常通風戴口罩、不聚會不串門不走親不訪友、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類似運用傣族“章哈”、山歌等少數民族傳統的民間說唱方式宣傳和講解,讓邊疆少數民族群眾“愛聽、能學、會做”。二是做到精準宣傳。社區活動場所“小喇叭”工程、農場居民小組廣播網,精準及時把黨的政策和聲音傳播到基層和群眾。在城市社區,身穿志願服務“紅馬甲”的社區黨員工作者和網格責任單位,在街區發放宣傳單、粘貼橫幅標語的基礎上,利用移動擴音設備,走小巷、進小區,用普通話、方言以及民族語言巡迴播放。“行走中的小喇叭”把群眾聽得懂的鄉音和防控工作要求傳到千家萬戶。三是做到全民動員。運用公眾號推送、綜合服務平臺短信功能發送防控知識。印發、推送《給廣大人民群眾的一封信》《致滯留景洪的疫區遊客的一封信》《致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倡議書》等宣傳材料。城市社區調動社區黨員、居民小組長、公益組織力量當好宣傳員。發動居住在各小區的黨員,用微信向各業主群做好宣傳引導工作。發動物業企業,採取小區強化出入管理、檢測體溫等方式,加強日常安全監測。一名下派社區兼任第一書記的城市基層黨建指導員說:“每天我都和社區的黨員一起到轄區開展宣傳和排查工作,帶頭走上街頭防控。我要用實際行動守好初心、擔起使命。”廣大居民群眾紛紛點贊:我們的心裡都很踏實,堅信黨和政府一定能帶領我們度過難關。目前,景洪市共設置黨員責任區220個,黨員示範崗323個;共懸掛625條布標、張貼3535標語,12.5萬份宣傳單,16.34萬條微信(短信)提醒。

景洪市防疫一線上黨旗飄飄、黨徽閃耀,火紅的顏色激勵廣大黨員和邊疆各族群眾堅定前行,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雲南網通訊員 鄭成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