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和俄羅斯達成十年石油過境協議,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新文化街男孩


協議就是合同,它的簽訂一般有三種情況。

一種是被迫的,對方人多勢眾,拳頭硬,不敢不籤。比如清朝政府跟日本簽訂的《馬關條約》,是被人家打趴下了;跟英國簽訂的《南京條約》、跟列強簽訂的《辛丑條約》,是刀架在脖子上了,跟毛子簽訂的《中俄璦琿條約》,是被人家嚇倒了。

再比如在我們現在如果遇到了一幫紋身帶墨鏡,或者蒙面的傢伙上門了,要拆掉你的房子,給你低價補償,你受到了恐嚇、要挾,別無選擇,這樣的協議不用說,弱勢的一方就是輸家。

還有一種協議,是一方腦子短路,判斷失誤,或者沒有全面吃透協議的內容,瞭解有關背景,匆匆簽下的協議,那肯定腦子進水的一方是輸家。

第三種協議,沒有威逼,沒有要挾,大家彼此平等協商,非常從容簽訂的協議,都經過了深思熟慮,這個協議就無所謂誰輸誰贏。客觀地說,是個雙贏的協議。

眾所周知,由於俄羅斯出兵吞併了烏克蘭的領土克里米亞,又出兵干涉烏克蘭內政,支持烏克蘭東部兩個省分離武裝搞分裂,烏克蘭跟俄羅斯兩家是你死我活的仇敵。

而且,烏克蘭跟俄羅斯相比,經濟實力不行,國防力量也不行,自然資源匱乏,處於絕對的弱勢。因此,在外人看來,兩國簽訂協議,烏克蘭一定是吃虧的一方。

烏克蘭對俄羅斯恨之入骨,烏克蘭人民和政府也要賭氣,怎麼也不願意跟侵略者打交道。

其實,俄羅斯也不願意跟烏克蘭打交道,俄羅斯也想看烏克蘭的笑話,有什麼好處也不想讓烏克蘭得到。

可是雙方都想做成這筆買賣,都有簽訂協議的意向。

首先,烏克蘭經濟停滯不前,還有倒退的趨勢。2006年以來,經濟形勢急轉直下,不斷惡化,在2009年還出現了34%的負增長。雖然經過多方努力,經濟形勢依舊不樂觀。到了2018年,烏克蘭經濟增速雖然達到了16.62%,但去年的GDP才1300多億美元,還沒有恢復到2013年(1883億)的水平。

與此同時,普大帝的日子也不怎麼好過。由於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出兵支持烏克蘭分裂勢力,涉嫌干預美國大選,毒殺前俄特工,俄羅斯受到了西方世界的報復和打壓,經濟制裁一波一波接連不斷,讓原本就不景氣的俄羅斯經濟雪上加霜。俄羅斯自從吞下克里米亞後,日子非常不好過,五年來俄羅斯經濟停滯不前,還開倒車,可以說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石油和天然氣是俄羅斯的搖錢樹,是經濟命脈,俄羅斯就靠著它們過日子。但石油天然氣不是其它商品,不能裝在集裝箱裡運輸過去,只能靠管道;而從烏克蘭國境到歐洲去最近的陸上路徑。

俄羅斯也曾經賭氣說不走烏克蘭國境,但繞路的話,成本肯定要增加,利潤不用說就會下降;提價的話,買方——歐洲國家肯定不樂意。因此,俄羅斯是老頭考大學,心強命不強。

而烏克蘭此前表現的非常有志氣,但怎奈經濟更不爭氣。如果能讓俄羅斯石油過境烏克蘭,好賴也能有點收入,過境費雖然不能扛起國內經濟半邊天,但可以雪中送炭,聊補無米之炊。

對於歐洲各國來說,石油也是他們不可或缺的,因為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國際油價本來就居高不下;後來沙特油田遭到恐怖襲擊後國家油價暴漲,從美國進口頁岩氣代價太高,遠水不解近渴。所以,俄羅斯的天然氣和石油性價比蠻高,歐洲還挺需要它。

在此情況下,俄羅斯、歐盟、烏克蘭三方都有意願,協議的簽訂就水到渠成了。

因此說,這項協議是各取所需。烏克蘭跟俄羅斯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兩廂情願,沒有什麼不公平。

烏克蘭與俄羅斯兩家原來簽訂有協議,不過這個石油和天然氣過境協議到今年年底就要到期。眼看協議就要到期,俄羅斯跟烏克蘭兩家死要面子,誰也不願意先提出續簽的事。

歐盟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於是就積極穿梭於兩國之間,在協議即將到期的時候,竭力促成了新協議的簽訂。

根據新的協議,從2020年起到2030年為止,在這期間,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過境烏克蘭輸送到歐洲。俄羅斯不用繞道,烏克蘭坐收過境費,歐盟不擔心斷油斷氣,可謂是三家如願、多方受益,皆大歡喜。

在這場交易中,無論烏克蘭還是俄羅斯都是明智的,什麼民族氣節,什麼北約東擴,什麼圍追堵截,都不重要,還有那侵略和吞併都成了陳年舊賬,氣節不能當飯吃,務實一點,擱置一邊再說。

再說,俄羅斯的吞併已經成為事實,在短期內無法改變。既然無法改變,為什麼不能放下仇怨,以百姓疾苦為重,多賺點銀子呢。

真可謂:政治和經濟,一碼歸一碼,俄籤協議,三家都受益。大家何樂而不為呢?


歷來現實


從短期來看,烏克蘭與俄羅斯都是贏家;從長期來看,俄羅斯大獲全勝,烏克蘭一敗塗地。要知道,俄羅斯正在加緊建設“北溪2號”與“土耳其溪”兩條輸氣管道。10年以後,俄羅斯可能就不再依賴國境管道向歐洲輸油、輸氣。可以說,俄羅斯用10年過境協議穩定住了烏克蘭,豈不是大獲全勝。對此,烏克蘭也無可奈何,畢竟兩國的綜合實力差距太大,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2019年12月3日,烏克蘭薩格勒布舉行了21世紀國際能源大會。在本屆能源大會上,烏克蘭石油管道運營商Ukrtransnafta的首席執行官和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Transneft的副總裁簽署了關於通過烏克蘭領土提供石油運輸服務的附加協議。根據新簽署的附加協議,協議有效期從2020年1月1日延長到了2030年1月1日。也就是說,俄羅斯與烏克蘭簽署了一份10年期的石油國境協議。

僅僅從協議本身來看,俄羅斯與烏克蘭都是贏家。從俄羅斯的角度來講,又能夠通過烏克蘭向歐洲各國穩定的運輸石油,保證了外匯收入;從烏克蘭的角度講,不僅僅能夠獲得維護俄羅斯輸油設備獲得的利潤,還能夠保證從俄羅斯方面獲得石油與天然氣。要知道,烏克蘭維護俄羅斯的輸油管道,每年都能獲得10億美元以上的利潤,這對於GDP總量僅僅只有1000多億美元的烏克蘭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經濟收入。

但從長期而言,烏克蘭已經輸得一敗塗地。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向歐洲出售的石油與天然氣,絕大多數需要通過過境烏克蘭的管道進行運輸。在俄羅斯與烏克蘭交好的時候,這樣的管道屬於雙贏,俄羅斯能夠減少石油、天然氣運輸成本,烏克蘭能夠從俄羅斯獲得質優價廉的天然氣。等到兩國交惡,過境能源管道成為烏克蘭反制俄羅斯的一項籌碼。也因此,俄羅斯建設了“北溪2號”與“土耳其溪”兩條能源管道。

2018年,“土耳其溪”已經投入使用,“北溪2號”也在施工當中。如果這兩條管道全部投入使用,過境烏克蘭的能源管道不再是俄羅斯的軟肋!所以,10年以後烏克蘭還有什麼能夠反制俄羅斯的手段?不過,烏克蘭明知道10年以後可能失去制衡俄羅斯的手段,也無能為力。現如今,烏克蘭的GDP總量已經僅僅為1300億美元,根本無力與俄羅斯抗衡。

歡迎大家留言,你認為烏克蘭還有可能從俄羅斯手裡奪回克里米亞嗎?


美國觀察室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從5月份上臺以來,通過他一系列內政外交的施為,確實把一個支離破碎的烏克蘭引導上了正確的方向。尤其在處理烏俄關係上,可圈可點之處甚多。
(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全面執行了親西方的政策,由於地緣政治的原因,導致了烏俄關係的極度惡化。由此帶來的惡果,讓一個完整的烏克蘭變得四分五裂。)

半年時間過去了,我們來典數一下,澤連斯基在改善烏俄關係上取得的進展。

①在極短的時間內實現了烏東部的全面停火。

②完美的解決了烏俄刻赤事件的後遺症,讓被俄羅斯扣押的士兵和艦船回家。

③烏俄輸歐能源管道廷長十年合作期,促使烏俄經濟合作關係進一步加深。

④12月9日烏,俄,法,德四方峰會將會在法國巴黎召開,歐洲人的事歐洲人自己解決,這個峰會的召開將會使烏克蘭的外交更具有獨立性。
那麼9月3號達成的,


烏克蘭和俄羅斯延長十年能源過境協議,誰是輸家,誰是贏家呢?

首先這個協議的達成,最大贏家肯定是俄羅斯,因為美國一直想通過烏克蘭的油氣管道,全面封殺俄羅斯對歐洲的能源出口。有了這個協議,俄羅斯能源經濟的復甦肯定指日可待。

毫無疑問烏克蘭和歐洲也會是這個協議的贏家,有了這個協議歐洲各國就有了多渠道廉價能源的保證。而烏克蘭既可以收取能源過境費,又可以根據協議免費試用俄羅斯部分過境能源。
當然俄,烏,歐三方在為這個協議歡呼時,在他們大西洋對岸的美國肯定是不高興的。

首先俄烏能源過境協議的延長,基本上可以肯定,美國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已經宣告失敗。同時俄烏關係的改善,也會進一步弱化美國對烏克蘭的干涉,其結果會使美國主導的北約東擴計劃徹底破產。
(刻赤海峽事件中
被俄羅斯扣押的烏克蘭艦船)

可以這樣說吧,從俄羅斯歸還烏克蘭刻赤海峽事件中的人員和艦船開始,俄烏關係的改善已經具有了實質性內容,而俄烏能源過境協議的廷長,為俄烏關係改善添加了經濟版塊。如果在巴黎既將展開的四方峰會,俄烏能在政治上達成諒解或進展,那麼毫無疑問一個沒有戰爭和平的歐洲,將前面呈現在世界面前。

當然美國肯定是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面,一個和平而又團結的歐洲,對美國來講是它就是一種威脅,因為一個強大的歐洲完全可以制約美國的霸權。


馮明凱



不能不給澤林斯基點贊!他再次突破了波派的羈絆掣肘,給烏克蘭人民獻上了又一份禮物。

這份協議的達成,是個多方共贏的結果,如果一定要找個輸家的話,第一就是那個離岸制衡的戰略玩家,第二就是那個玩家背後的東歐追隨者。當然最大的贏家應該是俄羅斯,還有《北溪2》項目以東的俄氣用戶,他們都因此而獲得了雙重選擇的權利,從此不再受要挾。

在北溪二項目即將完工的一段時間以來,曾經有許多觀點認為德國將成為,俄氣出口的下一個烏克蘭,俄羅斯的經濟支柱產業——油氣出口將可能再受到過境德國的卡脖子,這當然不無道理。 但前提是烏克蘭得與德國協同動作,而且還得在《南溪》項目也遭到梗阻的情況下,俄羅斯油氣生產與終端用戶之間的通道,全部被切斷才能發揮作用,這在俄烏達成油氣過境新協議之前,確實有可能與《北溪2》投入運營之前一樣,是俄羅斯以及終端客戶都相對不利的一種處境。

現在俄烏之間的《十年期油氣過境》協議已經達成,在《北溪2》項目即將投入運營之前,俄羅斯油氣與終端用戶之間的流通已經有了相對的保障,在保障了俄羅斯和終端用戶利益的同時,烏克蘭獲得產地價格油氣的利益也可以得到保障,可以避免波羅申科時代,高價回購過境烏克蘭的歐洲油氣的自找困境。對在未來《北溪2》項目投入運營之後,俄羅斯不必擔憂過境烏克蘭的油氣輸送,被被訛詐過境費用,烏克蘭也不必承擔俄氣斷供,回購歐洲俄氣的高價運輸費用。

同理,德國和俄羅斯之間,也處於與俄烏之間一樣的供求關係,而那些小下游終端用戶也與俄羅斯的處境相同。這就像俄羅斯油氣與下游用戶中間,聯通了一個雙路閉合的0形輸送通道,俄羅斯和下游用戶好比是上下兩端供求關係,烏克蘭和德國就像俄氣兩側閥門,任何一個閥門關閉都不會阻礙這個閉合通道內的任何一點正常運行。

俄烏協議的達成已經開啟了其中一側供應全系統的運行,等到不久後《北溪2》管線投入使用這個閉合系統就構建完成,如果再加上南溪管線,這個三線一起發揮作用的系統,就幾乎不會受到任何因素的阻礙,因此這份俄烏的這份協議與《北溪2》項目想加,它的意義絕對不是1+1=2,而等於N,這是個所有參與方的多方共贏的協議。


鐵嶺鋒


目前烏克蘭和俄羅斯達成十年石油過境協議,應當說這是一個好消息!至於說誰是贏家,誰是輸家?小甜嘟爸爸認為烏克蘭、俄羅斯和歐盟是贏家,美國是輸家。為什麼這麼說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俄羅斯天然氣過境烏克蘭、出口歐盟,對三方都是非常有利的。

我們都知道,俄羅斯幅員遼闊,資源豐富,尤其是石油和天然氣是俄羅斯的經濟支柱。在美國的經濟持續打壓下,俄羅斯的經濟之所以能夠維持到現在,主要得益於石油和天然氣的能源出口。

俄羅斯的能源出口的主要方向,一個是歐洲,另一個是我國。但是俄羅斯要向歐盟出口能源,從陸地上必須要過境烏克蘭。由於俄羅斯和烏克蘭由於克里米亞問題,近年來關係非常緊張,烏克蘭向俄羅斯方面要求提高天然氣“過境費”,而且還要向烏克蘭出口廉價的天然氣,俄羅斯方面當然不同意烏克蘭的“”無理要求”,雙方一度僵持不下,為此鬧得不可開交。

12月3日,在烏克蘭舉行的21世紀國際能源大會上,烏克蘭石油管道運營商和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簽訂了一項俄羅斯天然氣過境烏克蘭的附加協議,期限到2030年1月1日,也就是整整十年的時間。

這是烏克蘭和俄羅斯關係由於緩和作出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雙方釋放善意的具體體現。


這個十年協議的簽署,對於俄羅斯、烏克蘭和歐盟方面都是好事情。俄羅斯可以通過向歐盟出口天然氣來賺取外匯,提高經濟發展水平。歐盟方面可以通過進口俄羅斯的天然氣,緩解自己能源緊缺的局面。烏克蘭也可以使用廉價的俄羅斯天氣,同時收取一定的過境費,以次緩解烏克蘭國內能源不足的現狀。加之,目前已經進入冬天了,烏克蘭民眾需要大量的俄羅斯天然氣過冬。

第二,這個十年協議的簽署,讓美國方面很惱火,但是也無可奈何。

美國看中烏克蘭的原因,從根本上講是看中了烏克蘭獨特的戰略位置。美國一直在經濟和軍事上援助烏克蘭,主要是把烏克蘭作為對抗俄羅斯的“馬前卒”。

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我們都知道,在軍事上進行打壓,在經濟上實施制裁,目的就是為了遏制俄羅斯,擠壓俄羅斯的國際空間。

這些年來,北約在美國的領導下,一直實施北約東擴戰略,把軍事力量部署到烏克蘭,也就是到了俄羅斯的家門口,直接威脅到了俄羅斯的國家安全戰略利益。美俄雙方在這個問題上的博弈一直到現在仍很激烈。

這個十年協議的簽署,使美國經濟制裁俄羅斯,以此想拖垮俄羅斯的願望未能實現,美國心裡能高興嗎?

綜上所述,這個十年能源協議的簽署,俄羅斯是最大的贏家,烏克蘭是短期的贏家,歐盟從俄羅斯獲得了能源也是贏家,唯一的輸家那便是美國了!


小甜嘟爸爸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天然氣過境之爭幾乎每年冬天都有,說句實在話,主要原因在於烏克蘭,傷害最大的還是烏克蘭。

眾所周知,烏克蘭的國家資源都掌握在少數幾個寡頭手裡,那個綽號“天然氣公主”的季莫申科,就是天然氣方面的寡頭,並且是親美國的。

天然氣貿易作為俄羅斯和歐盟關係的一條重要紐帶,對俄、歐雙方都是有著巨大的積極意義。這當然是美國所不喜聞樂見的,為了分化俄歐關係,就拿他們中間的烏克蘭作為下刀之處!俄羅斯、烏克蘭之間的各種恩怨情仇也由此被重新激活、愈演愈烈!

俄羅斯當然不是省油的燈,西方國家總想拉住烏克蘭對抗俄羅斯,無非是看中了烏克蘭的地緣價值,烏克蘭鬼迷心竅的和西方套近乎,無外乎是想利用西方經濟充實自家腰包。於是,俄羅斯果斷拿下了克里米亞,將烏克蘭的地緣價值砍掉一半。同時在北面的波羅的海開通海底北溪二號線,在南面的土耳其修建陸上南溪線,都是直通西歐的油氣管線,進一步壓縮了烏克蘭的自身地緣價值。

俄羅斯自家底氣足了,才好跟對手討價還價。而烏克蘭經歷了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想必也清楚了個別西方國家那副“只佔便宜、不盡義務’’、“腰來腿不來”的半吊子嘴臉了。

所以,俄羅斯和烏克蘭達成十年石油過境協議,毫無疑問,對於雙方來說都是贏家,至少可以看做是雙邊關係解凍的重要步驟。當然,共贏的前提是建立在這十年裡雙方都能好好履行這一協議!

對於俄烏雙方來說,真正實現共贏並不在於這個十年協議能給雙方帶來多少賬面收入,更重要的是能否開啟兩國的正常化合作。

作為當年同為沙皇俄國和蘇聯領土的一部分,俄烏之間淵源頗為深厚,雖然問題也很多。在蘇聯時期,烏克蘭作為重工業基地,通過俄羅斯提供的資源為蘇聯製造出大量工業品,支撐了蘇聯“超級大國”的地位。蘇聯解體、俄烏交惡後,烏克蘭失去資源補貼,重工業無法繼續,淪落為靠賣舊成品過日子。俄羅斯本身因為工業體系殘缺不全,很難再回復往日蘇聯的氣象。

如果兩國真的能就這次簽署的10年過境協議為起點,一點點化解昔日的舊怨,重新攜手合作,互惠互利,那才能真正得到共贏!從這個意義上說,10年過境協議的簽署,在不出任何岔子的情況下放眼未來,真正的贏家是俄羅斯、烏克蘭、歐盟,亦或是整個歐洲,輸家則是美國!


大將軍威武K


烏克蘭和俄羅斯達成了十年石油過境協議,本人認為,最大的贏家是俄羅斯,最大的輸家是美國,烏克蘭和歐盟需求國也算是贏家一方。

俄羅斯因為基輔街頭的政治“革命”,和烏克蘭的關係急轉直下,再加上克里米亞半島歸屬於俄聯邦,波羅申科上臺,俄烏關係跌入深淵,期間只有更壞,沒有最壞。而其中最大的一個掐脖子工具就是俄羅斯通往歐洲的石油天然氣管道,要過境烏克蘭,烏克蘭高興的時候就同意,不高興的時候就關閥門,甚至,烏克蘭在寒冷的冬季,因為拖欠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錢,被斷供,烏克蘭就偷歐洲的“天然氣”,導致歐洲的天然氣壓力不足,經常扯皮;歐洲和俄羅斯沒有一點辦法解決根本性的問題,萬般無奈之下,才催生出了“北溪2”“土溪流”輸送油氣管道工程。於是,烏克蘭覺得這樣下去,烏克蘭手裡不但徹底失去“掐脖子工具”(工具本來就稀少),而且還失去一筆鉅額收入(過境費),得罪了歐盟(得罪不得罪俄羅斯,無所謂),最壞的是某一天,沒有“氣”或者“氣”不夠用了,想偷也沒地方“偷”了,所以

簽署一個長期的過境協議,最少還可以牽制住俄羅斯和歐盟,還能收穫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這是澤連斯基的務實做法,政治嘴仗要打,但也要讓肚子吃飽。

“土溪流”、“北溪2”管道工程相繼要完工了,通油氣是遲早的事,過境烏克蘭的重要性顯著下降,但是能夠簽署“過境協議”,說明打破了俄烏關係的堅冰。維持俄烏之間的良好關係是俄羅斯工作的重點,俄羅斯不斷釋放好消息,比如放還在刻赤海峽衝突扣押的三艘船隻,比如說可以給烏克蘭的天然氣最高25%的折扣,比如商談解決烏東部的軍事衝突問題...故此,簽署協議不能只算經濟賬,而應該看成是烏克蘭外交的重大轉變,俄羅斯收穫的是戰略利益

美國成為最大的輸家,主要體現在經濟上,美國圍堵伊朗,制裁委內瑞拉,阻止“北溪2”管道工程,其重要的目的就是銷售他們自己的石油天然氣,據報道,美國今年是石油天然氣的淨出口國,同時,美國認為俄羅斯賣給歐洲石油天然氣,無形之中控制了歐洲,拉近了他們的關係,它和美國的戰略格格不入(美國第一重任是大國競爭);烏克蘭信誓旦旦要高價買美國的石油天然氣,這樣看來要黃了。美國輸在了經濟上,戰略利益上,政治交往上,真的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見腫消世界


個人認為,此次烏克蘭和俄羅斯,達成的10年石油過境協議,俄羅斯,烏克蘭,歐盟三方都是贏家,沒有輸家,這隻能證明,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開始慢慢走向緩和,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最近俄羅斯歸還了烏克蘭,三艘軍艦就可以看出,這三艘軍艦,是在去年俄烏在刻赤海峽衝突中,俄羅斯扣留的,也就是說,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出現了積極緩和的跡象,有可能是為接下來的諾曼底四方會談,營造良好的氛圍;



近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對外表示,他願意在諾曼底四方會談期間,與普京進行單獨的會談,他還表示,假如俄羅斯不和烏克蘭討論頓巴斯問題,那麼,對於烏克蘭邊境衝突的解決就沒有任何意義,由此可以看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確實也展現出了,他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和談的誠意,此次俄烏達成10年期石油過境協議,也可以理解為,是烏克蘭為了展現願意與俄羅斯 進行和談的誠意;




2019年12月3日,在烏克蘭薩格勒布 舉行的國際能源大會上期間,烏克蘭石油管道運營公司,與俄羅斯國家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簽署了10年期石油過境協議,從2020年1月1日起,至2030年1月1日截止,對於這份新協議的簽訂,受益的不僅是俄羅斯與烏克蘭,因為,這條管道直接送入歐盟國家,歐盟才是最終的石油用戶,所以說,歐洲也是一大贏家;


此次 烏克蘭願意與俄羅斯簽署新協議,充分證明了,烏克蘭確實想與俄羅斯改善關係,目的就是為了給即將舉行的諾曼底四方會談,營造良好的會談氛圍,以實現俄烏雙方領導人單獨會談的機會,以尋求徹底解決烏克蘭東部問題,由於烏克蘭釋放了善意,給俄羅斯能源公司,向歐洲輸送石油,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節約了很大的成本,對於歐洲來講,俄烏簽訂的新協議非常重要,這樣就可以進一步保障歐洲的能源安全,由此可以看出,此次烏克蘭和俄羅斯 達成的10年期石油過境協議,大家都是贏家。


個人拙見,歡迎評論區評論或補充!

您的一個點贊!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關注小女聊聊,並更多精彩內容觀看!


小柳聊聊兵


烏克蘭與俄羅斯達成協議,無疑對俄烏關係的緩解與改善,乃至黑海、東歐地區局勢的穩定有不小的意義。

最大的贏家,自然是俄羅斯。俄羅斯向歐洲輸送油氣的三大戰略管道都有了可喜的發展。北線的“北溪二號”天然氣管道即將竣工(經過波羅的海,以德國為中轉站);南線的“南溪”管道(過境黑海、土耳其等國)也在動工。影響最大的就是這條經烏克蘭向歐洲運輸天然氣的中線管道,如今澤林斯基選擇與俄羅斯達成協議,無疑會對中線管道的運營有重大意義。

此外,反俄急先鋒波蘭在北約峰會上竟然軟化對俄羅斯的態度,稱俄羅斯不是北約敵人,言外之意,波蘭不想在北約東擴前線承受來自俄羅斯的強大軍事壓力了,這會推動俄羅斯與波蘭的良性溝通對話。



澤林斯基也是贏家。對內,一次便和俄羅斯達成十年的油氣過境協議,同時也給烏克蘭帶來了急需的油氣資源,保障冬季供暖,也有利於改善烏克蘭民生,提高澤林斯基的支持率,穩固在政壇的地位。對外,澤林斯基也估計受夠了夾在美俄之間的壓力、被美國當棋子用的屈辱,因此尋求一些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澤林斯基接手的是被歐美民主給折騰的氣息奄奄的烏克蘭,東部頓巴斯等州在獨立、克里米亞問題遙遙無期、與俄羅斯這個鄰居的關係很緊張、經濟更是一團糟。倘若不做出一些好的改變,那政壇根基薄弱的喜劇演員估計會輕易被趕下臺,當然,澤林斯基也希望自己的國家能夠步入正軌。

而現成的油氣管道就可以來大做文章,烏克蘭在波羅申科當政期間,因為被俄羅斯斷供而要買歐洲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價格高昂。澤林斯基上臺後,曾希望從奸商美國進口油氣資源,但烏克蘭沒有太多錢了,價格高的天然氣與石油只會加大民眾的不滿情緒。

現階段的輸家是美國,因為美國挑撥烏克蘭與俄羅斯的關係,沒有得到什麼,美國曾想得到克里米亞這個戰略重地,但被逼的無路可走的俄羅斯搶先拿下克里米亞,掌控了黑海局勢。美國對自己的盟友,或者說棋子,沒有給出一些實質的利益補償,從來都是損人利己,口蜜腹劍,烏克蘭的遭遇澤林斯基這個烏克蘭人更有體會,美國被反噬也是情理之中。


廣目覽野


近日,烏克蘭跟俄羅斯達成了十年石油過境的一個協議。俄羅斯每年向歐洲國家輸送55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基本能夠滿足歐洲國家10%的天然氣需求。這對俄羅斯來說絕對是好事,同樣對烏克蘭來說,在近期十年以內也是一個利大於弊的一個事情,這是一個雙贏的工程,但是十年以後什麼情況可能就未知了。

美國為了不讓歐洲國家掉入俄羅斯的能源外交圈,千方百計的拉動盟友,阻礙天然氣工程的建設,所以作為大股東的俄羅斯來說,如果想要順利接通管道輸送石油氣,換取真金白銀,那麼就必須跟所有過境的國家溝通好,商量好,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工程。人情世故比工程更復雜。



烏克蘭以前是親美的,但是從現任總統上臺以後,情況稍微好轉,能夠考慮到自身的實際,把主要矛盾放在國內,注重解決國內的問題,所以也很注重改變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烏克蘭同意了跟俄羅斯的輸油管道過境協議,一個是可以收取過境費,從而抵消一部分拖欠俄羅斯的資源費用,另一個就是可以使用廉價的天然氣資源,這個政策對烏克蘭至少在十年以內是利大於弊的。


現在俄羅斯又在其它方向修建通往歐洲的石油管道,到時候俄羅斯將不再受制於烏克蘭,十年期限過去以後,事情究竟會變成什麼樣的?我們現在還不得而知,就把所有的疑問交給時間驗證吧。

以上僅為作者個人觀點,如有不足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