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吃肉,多喝茶,降低感染新型肺炎风险,一名中医的理论推导

题记:大道至简,中医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病中,能给大家什么最简单的防治办法?切断疾病传播途径,西医已经做得很好,中医唯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了。

少吃肉,多喝茶,降低感染新型肺炎风险,一名中医的理论推导

事出反常必有妖。

“非其时而有其气,特别冷的时候反倒不冷,该下雪的时候反而下雨,就容易出现瘟疫。武汉的湿气本来就挺大,今年尤甚,2020年1月,阴雨绵绵天气持续了16天,湿气非常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属‘寒湿(瘟)疫’,是感受寒湿疫毒而发病”,1月26日深入武汉一线的中医高级专家组仝小林院士在接受《健康报》专访的时候说到。

而在早一天《健康报》对另一位深入前线的专家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专访时,刘清泉谈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舌象,不管舌苔偏黄还是偏白,但总的呈厚腻苔。结合患者的舌苔、脉象、症状,我们判断其病因属性以‘湿’为主。”

从专访中我们发现了细微的差别,仝小林院士主张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寒湿疫毒,而刘清泉院长则认为“湿毒”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核心,可与热结合而成湿热,与寒结合形成寒湿,与燥结合而成燥湿。尤其重点阐述了湿与热结的辩证要点和治疗方法,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中“本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病因为感受疫戾之气,病位在肺,基本病机特点为‘湿、热、毒、瘀’”的论述,可见刘清泉院长倾向于湿热。

一个是寒湿,一个是湿热,孰是孰非,咱们翘首以待即可。小编按:很有可能二人都是对的,因为所见病人不同,结论稍异,正如刘清泉院长所说,湿邪为病,本来就可以寒化,也可以热化。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认的,从中医角度来看,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概率属于湿邪引起,从报道来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患者以乏力,低热或不发热,潜伏期长,病情表现不甚凶猛为主要表现,也符合湿邪致病的特点。这一点对于咱们老百姓,就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因为如果本来湿气重,那么就属于易感体质,而减少体内湿气,从中医的原理来说,就可以减少感染几率。趁着这几天呆在家里的时候,我们正好可以调理调理,咱总不能一直不出门吧。当然,如果你是中医黑,尽管可以绕道走。

1

什么是湿

先简单跟大家科普一下中医对湿的认识,自然界中的湿大致有两种:

一种是火蒸腾水形成的湿。比如北京的桑拿天,气温高,湿气重,到处是湿热的感觉。

另一种是水蒸汽遇寒凝结而形成湿。比如地下室,没有阳光,温度又低,空气中的水蒸汽就在这里凝结,形成寒湿。

人是恒温动物,维持正常体温,就会发热,也就是火;而人体内大约70%都是水分。在这样一个水火持续并存的环境下,必然会产生湿。产热多了,就容易形成湿热,遇寒就容易产生寒湿。当然,正常人体都能承受一定的波动,而管理这个湿的器官在中医称之为脾,如果脾功能健旺(脾气健旺),即使有多余的湿,也能运化出去,就像官员得力,即使有突发状况,也能很好地处理。只有脾功能虚弱(脾气虚弱)的时候,不堪重负,体内的湿气才会越积越多。

2

怎么知道自己湿气重呢

方法很多,比较简单的是看自己的舌头,如果舌苔厚,或者有齿痕都是湿气重。

少吃肉,多喝茶,降低感染新型肺炎风险,一名中医的理论推导

如果想清除体内的湿气,怎么办呢?红豆薏米汤?也对,也不对。红豆薏米汤性偏寒,对于湿热体质适合,对于寒湿体质则不宜了。此处介绍一个无论寒湿,还是湿热都合适的网红方——四神汤,山药、茯苓、莲子、芡实,这四味药都熟悉吧,其实都是食材,唯一比较少见的就是芡实,大一点的菜市场也有卖,不过,去药店买更靠谱,不会白跑。如果芡实买不着,也可以用薏苡仁代替。

少吃肉,多喝茶,降低感染新型肺炎风险,一名中医的理论推导


3

四神汤

  • 怎么做呢?

山药15克、茯苓15克、莲子15克、芡实(薏苡仁代)15克,一人份,大火煮开,改小火保持沸腾状态煮15分钟就可以了。一份药,可以煮两次。

  • 用多少水?

饭碗两碗即可。

  • 用什么锅,要不要去买一个煮药砂锅?

大可不必,只要不是铁锅就行,推荐用小奶锅。

少吃肉,多喝茶,降低感染新型肺炎风险,一名中医的理论推导

如果你是一枚吃货,还可以做成药膳,四神汤炖排骨、炖猪肚味道都是不错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冰糖做成甜味的,或者放盐做成咸味的。

4

多喝茶

不过,我知道很多人都自觉在家隔离,不方便去药店和市场购买,那有没有更简单的健脾利湿法子呢?有,喝茶。茶都有健脾的作用,推荐喝青茶(乌龙茶,比如大红袍、铁观音、单枞),上午和下午各喝一杯茶,晚上喝茶会影响睡眠,不建议。但是,凡事要有度,茶毕竟带水,喝太多了,还是会产生湿的。

少吃肉,多喝茶,降低感染新型肺炎风险,一名中医的理论推导

5

少吃肉

最后,再来一招,减少肉食。前面说到脾是运化水谷的,湿气属于水,其他食物属于谷,吃太多食物,尤其是难消化的肉食,一方面会加重脾的负担,另一方面肉食本身可以产生很多痰湿,如果脾忙于去消化肉食,就没有精力去运化水湿了。所以,适当减少肉食,就是最好的健脾的方法。

中医,反过来就是医中,凡事讲究适中有度,减少肉食,不是让大家断食,谨此。

6

附 湿气重的各种表现

少吃肉,多喝茶,降低感染新型肺炎风险,一名中医的理论推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