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帝國徵龜茲之戰

古西域之一的新疆,由於天山與塔里木大磧,遂形成三條主要交通道路:(一)中道出玉門關或由磧口(今哈密東南),經高昌(今吐

魯番)焉耆(今縣)入龜茲(今庫車)疏勒(今疏附)至蔥嶺。 此中道又有二枝道,一由撥換城(今阿克蘇)西北逾拔達嶺至碎葉城(今巴爾喀什湖西南吹河上)。一由交河城(今吐魯番東),北逾天山至浮圖城(今迪化西),與北道合。(二)北道自伊州(今哈密),經浮圖城,月弓城,至碎葉城。(三)南道自陽關經樓蘭(羅布諾爾湖西即所謂磧道,隋末唐初已閉塞)且末(今縣北)、 于闐(今和闐),至疏勒與中道合。

唐帝國徵龜茲之戰


唐西征軍必須越“沙磧二千里,地無水草,寒風如刀,熱風如燒”之沙磧,是為唐行軍運輸最感困難者。

當時在中道之國,為高昌、焉耆、龜茲三國,此三國皆為城郭居國服屬於西突厥。 當唐初取得伊州時,則此三國常徘徊於唐與西突厥兩大國之間。 至於天山以北,則為西突厥處月、處密及五咄陸諸部落遊息之地。

雙方戰略指導,唐利用伊州為策源,進圖山南三國。而三國則常依西突厥為援以拒唐。 但三國因處兩大國之間, 其內部遂有親唐派與親西突厥派之分。 是故唐之進徵三國,實已構成唐與西突厥直接對三國之爭奪戰,亦即唐徵西突厥之緒幕戰也。此為唐帝國征服吐谷渾,高昌,龜茲三國之大背景。

龜茲東鄰焉耆,漢三十六國之一也。 其王姓白氏。 有城郭屋宇,耕田畜牧為業。 男女皆剪髮,垂與項齊,唯王不剪。學胡書及婆羅門書算計之事。 尤重佛法。 其王以錦蒙項,著錦袍,金寶帶,坐金獅子床。有良馬、封牛、饒葡萄酒。富室至數百頃。 高祖淵即位時,其王蘇伐勃駚曾遣使來朝,尋卒,子蘇伐疊代立,號時健莫賀俟利發。貞觀四年,遣使獻馬。 太宗賜以璽書,撫慰甚厚,由是歲貢不絕。 然臣於西突厥。 貞觀十八年(644年)前後,焉耆朝貢多闕,唐安西都護郭孝恪進討焉耆時,龜茲遣兵援焉耆,由是職貢頗闕。

唐帝國徵龜茲之戰

貞觀二十一年(647年。時唐再徵高麗),伐疊卒,'弟訶黎布失畢立,浸失臣禮,侵漁鄰國。於是招致唐之徵伐。

貞觀二十一年十二月,太宗怒龜茲失臣禮,遂於是月二十六日命左驍衛大將軍阿史那社爾為使持節昆丘(崑崙山)道行軍大總管;左驍衛大將軍契越何力為副大總管,與安西都護郭孝恪等將兵十餘萬進討之。 又命鐵勒十三州,及(東)突厥、吐蕃、吐谷渾並連兵進擊。太宗遣兵時,並謂侍臣曰:“今昆丘行師,處月、處密二部(皆西突厥之別部。 處於焉耆附近及其以北地區),及龜茲用事者羯獵顛(龜茲大將)那利(龜茲相),每懷首鼠,必先授首,弩(布)失畢(龜茲王)其次也!”由此觀之,龜茲反唐,皆由其將、相二人主謀。

翌年七月,西突厥相屈利啜,亦請率所部從討龜茲。

九月初二日,阿史那社爾擊處月、處密破之,餘眾悉降,十月,社爾遂引兵自焉耆之西趨龜茲北境,分兵為五道,出其不意。焉耆王薛婆阿那支棄城奔龜茲,保其東境。社爾遣兵追擊擒而斬之,立其從父弟先那準為焉省王,使修職貢。 龜茲大怨,守將多棄城走。社爾進屯磧口(似今和靖縣西),去其都城伊邏盧(今庫車縣北)三百里。遂命伊州刺史韓威率千餘騎為前鋒,右衛將軍曹繼叔次之,大軍繼之而進。至多褐城(似今和靖縣西),龜茲王訶利布失畢,其相那利、大將羯獵顛率眾五萬拒戰。 鋒刃甫接,威引兵偽遁,龜茲悉眾追之,行三十里,與繼叔軍會合。 龜茲懼將卻,繼叔乘之,龜茲軍大敗,逐北八十里。

龜茲王布失畢既敗,退保都城。 十一月阿史那社爾進軍逼之,布失畢輕騎西走,社爾遂拔其城。 使安西都護郭孝恪與曹繼叔、韓威守之;命沙州刺史蘇海政、尚輦奉御薛萬備率精騎追布失畢,大軍繼之。追擊六百里,布失畢窘急,保據撥換城(今阿克蘇縣東)。社爾進軍攻之四旬,至閏十二月初一日克之,擒布失畢及羯獵顛,那利脫身逃走。

那利潛引西突厥之眾及其國兵萬餘,回襲郭孝恪。 孝恪營於城外,龜茲人或告之,孝恪不以為意。及那利奄至,孝恪率所部千餘人將入城,而那利之眾已登城矣。 城中降胡與之相應,共擊孝恪,矢刃如雨,孝恪不能敵,將復出城,遂戰死於西門,於是城中大擾。 倉部郎中崔義超,召募得二百人,以衛軍資財物,與那利戰於城中,曹繼叔、韓威亦營於城外,此際乃自城西北隅進擊那利,經宿擊退之,斬首三千餘級,城中復定。 後旬餘那利復引山北龜茲萬餘人,反攻其都城。繼叔逆襲大破之,斬首八千餘級。那利單騎逃走,龜茲人執之以詣軍門。

綜計阿史那社爾前後破其大城五,然後遣左衛郎將權祗甫往其境內諸城開示禍福。於是皆相率請降,共得七百餘城,虜男女數萬口。社爾乃召其父老,宣唐之威德,諭以伐罪之意,立其王之弟葉護為王,龜茲人大喜。

龜茲為西域之一大國。 其國已破,於是西域諸國震駭,西突厥、于闐(今和闐縣)安國(昭武九姓國之一,今阿姆河北岸布哈爾境),爭饋駝馬軍糧。社爾勒石紀功而還。翌年(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正月,社爾凱旋至長安,太宗責讓布失畢、那利、羯獵顛,然後釋之,以布失畢為左武衛中郎將。

至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布失畢弟不能御其國,酋長爭立,互相攻擊。唐遂復以布失畢為龜茲王,歸撫其眾,顯慶三年(658年),羯獵顛覆依西突厥沙缽羅可汗為亂,抗拒布失畢。 唐遣左屯衛大將軍楊胄發兵討之。 會布失畢卒,胄擊羯獵顛大破之,擒羯獵顛及其黨盡行誅戮。 乃以其地為龜茲都督府,立布失畢之子素稽為龜茲王兼都督。遂將安西都護府自交河城徙於龜茲都城,于闐、焉耆、疏勒、龜茲四鎮皆隸之,而以交河城改置西州都督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