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計裡的防控“溫度”

體溫計裡的防控“溫度”

楊紫宏 本報記者 鄒海斌

“這是我們一家的體溫數據:36℃、36.1℃、36.5℃”“冷書記,我家裡人體溫數據一切正常,請您查收!”……1月31日上午9時,在高安市龍潭鎮塔水村,村民們紛紛將自己的體溫數據發在了防疫微信群裡。

一支支體溫計,是做好疫情防控的“敲門計”。

自1月24日江西省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高安市第一時間採購了25萬支體溫計,以戶為單位進行發放,方便群眾自測體溫,堅定群眾信心。

該市以社區、村組網格為單位,以發放體溫計、登記體溫為切入口,逐戶登記人員信息,重點摸排外地返鄉人員信息資料,建立人員信息臺賬,進行歸檔管理,確保宣傳、排查工作到社區、到村組、到家庭、到人員,解決部分地區村組(社區)人員信息收集不清不全、群眾自防自控意識薄弱等問題,讓體溫計成為掌握全市的疫情動態的“敲門計”。

一聲聲問候,是黨員幹部作風的“檢測計”。

“大爺,您今天體溫多少?”“你有什麼不舒服的地方嗎?”……在高安市各個社區、村組,這一聲聲的問候成為廣大黨員幹部的常態話語。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疫情發生以來,高安市建立市、鄉、村、組四級聯動機制,以體溫計發放管理為抓手,壓實各級黨組織、村組社區的防控責任,按照“誰發放、誰督促、誰收集”原則,充分發揮體溫計的日常監測作用,安排專門的幹部一對一進行對接,督促群眾每日上報體溫測量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確保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對“一發了之”、不聞不問的要追責問責,對失職失察,工作落實不到位、防控不力、推諉扯皮、敷衍塞責、漏報瞞報的黨員幹部要依紀查處。

一句句感謝,是黨和群眾心連心的“融合劑”。

“現在體溫計、口罩都很難買,感謝黨和政府給我們每戶發體溫計,讓我們能實時測體溫。”在筠陽街道新沙村,剛測完體溫的村民敖玉蘭豎起大拇指說道。

在檢測群眾體溫的同時,高安市1.5萬餘名黨員幹部,將防疫的觸角延伸到群眾當中,確保不漏一戶、不漏一人。據初步統計,在上門為群眾測量體溫和收集相關信息的工作過程中,該市黨員幹部為群眾解決各類問題430多個,制定防護措施270多項。

瑞州街道碧落山社區黨委書記黃清秀由衷地說道:“我們以小小體溫計為紐帶,搭建起社區和居民連心連情的橋樑,通過天天上門監測體溫,壓實幹部責任,讓居民安心放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