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哪些曾風靡一時或被大量使用後被證明是有嚴重危害的東西?

大洋閒話多


從商周開始大量使用的青銅器皿烹飪餐飲用具,一直到隋唐逐漸被金銀器皿替代為止,使用了兩千多年之久,可是古人不知道的是,他們視若珍寶的青銅器皿是慢性自殺的毒源。

青銅是指銅錫鉛合金,是我國老祖宗最早大規模使用的金屬材料,據目前的考證來看,殷商時期,青銅器的冶煉技術達到了質的飛躍。在這個階段,青銅器基本上除了用於禮器之外,其他大多用於食器酒器水器還有兵器等,可以說隋唐之前古人無時無刻不在與青銅器打交道。


為何貴族們偏愛青銅做的食器酒器呢?

就拿酒器來說,據現代研究表明用青銅器喝酒,會產生甜味。其原理是煮酒時,酒精與青銅器中的鉛會產生化學反應,形成醋酸鉛,醋酸鉛在口感上略帶微甜,而且據說極易產生人體對其的依賴性,這要長時間使用該類器具,有一定的成癮性,食具也是一樣的道理。

青銅器也是身份的象徵,器型越大,代表其越有地位。眾所周知,銅在我國很早就作為錢幣的鑄造材料而使用著,青銅出現後,由於其不易腐蝕且顏色高貴,成為貴族們各種器皿鑄造時選擇的最佳材料。這一點上從出土的周王給諸侯們賜的青銅器具上就可以看出來。


那麼為何說用青銅器皿是慢性自殺呢?

在現代,估計小學生都知道鉛中毒的道理。長期使用青銅器的器皿,就相當於長期攝入過量的鉛,時間久了便會造成鉛中毒。其表現症狀為狂暴妄想,猜忌嗜殺等。漢武帝、明嘉靖帝、清雍正帝等的表現都是例子,只不過他們幾個鉛中毒更深,是由於常年服用丹藥的原因。

還有,長期使用青銅器會加大對銅金屬的攝入,少許銅元素的攝入對人體有益無害,但大量長期超標攝入會造成貧血和骨質酥鬆等症狀,更嚴重的會引起腸胃疼痛,比如海昏侯估計是因為腸胃疼痛而亡,與濫用青銅器皿不無關係。


而在《殷周青銅器理論》記載,這個時期的青銅器共五十類,而酒器佔了二十四類,食器佔了十三類,可想而知,這個時期的貴族慢性中毒會有多厲害。殷墟遺址的考古工作也證實了這一點,通過對遺留人骨的鉛含量做分析,發現商代貴族有著嚴重的鉛中毒現象。

隨著歷史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鐵製烹飪用具得到了普及,而食具隨著瓷器、金銀器的崛起逐漸替代了青銅器,這種能致人慢性中毒的器具才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望風瑟瑟


的巨大的事情就不說了,咱就來說說身邊的人,以前上高中時,看到過我們宿舍裡的一個女孩子,長得很漂亮,就是有一嘴的四環素牙。

很是影響美觀。

那個同學的媽媽非常迷信大夫,沒事就喜歡吃藥,在當時,她就能給孩子帶一箱子的藥去上學,各種藥,感冒藥咳嗽藥啥的,非常齊備,說明她平時也是很喜歡吃藥的。

我們一開始沒好意思問,後來熟悉了,就問起她的牙,她說,她媽懷她時,那陣子流行四環素,她媽就吃了,她自從長牙就是這樣,後來換了一次牙,可是長出來的還是那樣,土不土,黃不黃的,很難看 ,怎麼刷牙也沒有用。

這種牙,我在後來的工作中,也遇到過不少,但是再後來的小孩子們,幾乎就沒有了。說明大家都意識到危害了。

這個牙是怎麼形成的呢,據網上查詢:四環素牙是在牙發育過程的時候,攝入過多的四環素類的藥物,導致牙本質的著色。四環素牙臨床上見到的大多數集中在70年代,即70後的人群中。因為那時國家抗生素基本以四環素類抗生素為主。在80後的部分人群中也存在,那個時候,以前使用四環素類藥物的時候,沒有發現這個併發症,還沒有完全的取締。對於後來,90後甚至00後的孩子,四環素牙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所有醫生在開抗生素,使用抗生素的過程中都會詢問,牙齒髮育過程中,要避免使用四環素類的藥物。不同的四環素牙,有的是發黃,嚴重的會發灰甚至發黑,與攝入四環素的量有密切的關係,攝入的量越大著色越深,攝入時間越長著色越深。

以,是藥三分毒,這話確實不假,有些藥,沒有經過長期實踐就用於臨床,真的是害人不淺啊!


Longsuixinyuan


歷史上曾經風靡一時,後來被證明有害的東西太多。最著名的由福壽膏、打雞血、腦白金。

一、打雞血。


1952年11月,在江西南平搞衛生工作的俞昌時開創了打雞血療法。他從一隻公雞的身上抽了1.5cc血,注射進左臂三角肌。其後一兩天內,他覺得精神舒適、食慾增加,三四天後“發現奇蹟”,腳癬和皮屑病等痼疾同時痊癒了。 俞昌時撰寫《雞血療法》一書中,輯錄了100多個病例,那本《雞血療法》散佈全國各地,“雞血療法”也隨之傳播,持續時間達10多年。

打雞血就是用針管抽取雞血,直接注射入體內。打雞血確實可以讓人精神煥發,臉色紅潤。但它的療效被無限誇大。導致全國人民排起長隊打雞血。

現在的醫療知識知道血液是最容易感染疾病的。打雞血而死的人不可一二數。

二、福壽膏。

在清朝末年,出現一種新奇的好東西——福壽膏。吸食之後,神清氣爽,飄飄欲仙。長期使用,可延年益壽。

福壽膏其實就是鴉片。其不但具有極強的成癮性。大量使用還會危機生命。

三、腦白金。

二十年前,腦白金在廣告中遠程。使用了腦白金。可以白髮變黑髮。返老還童。重著青春。延年益壽,長生不老。

後來證明,腦白金中有褪黑素。不但不能返老還童,長期使用對人體還有害。發達國家已經禁止在食品中添加褪黑素。

以上三則實例,完美的詮釋了老子之言——不為天下先。


楊朱學派


我是水煮汗青,我來回答。

1910年,居里夫人通過電解氯化鐳的方法提取出了金屬,這是人類科學史上一個重大的發現,但也是一段悲劇的開始。

鐳屬於放射性物質,但在發現之初並沒有人知道它的危害有多大,就連居里夫人本人也不知道。不過居里夫人在實驗室受到鐳的輻射導致部分皮膚壞死,重新長出了新皮,結果這一現象竟然被商人們認為鐳具有去除死皮,長出新皮的功效!很快,含鐳的化妝品就在市場上賣瘋了

從發現鐳的那一天開始,社會上就掀起了一股“鐳熱潮”,這一熱潮足足火了20多年!

商人們不斷地推出各種含鐳商品,甚至是食品,他們把鐳加進化妝品、玩具、牙膏、鐘錶裡面,後來居然在巧克力、冰激凌、麵包之類的食品都出現了鐳的身影。

最令人驚訝的是,商人們竟然把鐳加入水中製成“鐳水”賣給有錢人,其中有位美國富豪由於長期飲用這種“保健飲料”,導致整個下巴都被鐳放射出來的能量打穿,最終51歲就在痛苦中去世。為了防止他屍體上的放射性物質對周圍造成輻射,他死後的棺材都是用鉛做的。

震驚世界的“鐳姑娘”

鐳流行於美國的那段時間,很多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最引人關注的還是“鐳姑娘”。

她們是美國新澤西州一家鐘錶廠裡的員工,當時的鐘錶指針和錶盤上塗上含鐳的熒光塗料,會使鐘錶看起來更加酷炫。女孩們就是從事這一項工作,她們用細小的毛筆把這些熒光塗料塗到錶盤和指針上。

因為有些錶盤非常小,所以在塗熒光料的時候要把筆尖弄得非常細,於是女孩們就習慣用嘴去把筆頭給舔直,這樣操作起來會很便捷。長年累月地將含鐳塗料吃進嘴裡,女孩們的健康狀況也開始出現了問題。

有些姑娘開始出現關節疼痛,後來發展到下巴幾乎脫落,還伴有吐血的症狀。不到一年時間,症狀嚴重的女孩就去世了,醫院檢查的結果是胃潰瘍。鐘錶女工的去世並沒有引起公司的重視,他們認為這是由於工人自己得病去世,與公司無關。直到喝“鐳水”的富翁去世後,整個事件才有了轉機。

那位富翁去世前立下遺囑,他把自己所有的財產拿出來用於調查“鐳水”的真相。他的這一舉動終於讓社會認識到了鐳的危害,鐘錶女工在下葬五年後也被重新開棺驗屍。當屍骨出土的那一刻大家都驚呆了,因為“鐳姑娘”的屍骨竟然發出隱隱的熒光!

結束語

科學是促使人類進步的一項重要學科,科學不但要大膽創新,更要嚴密謹慎。

鐳是非常重要的化學元素,對科學貢獻也非常大。在鐳發現之初,就是因為缺乏該有的謹慎,導致大量的人深受其害,這也是歷史上一場慘痛的教訓。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


水煮汗青


歐洲早期的放血療法。直到19世紀,一直都比較流行放血療法。1799年12月13日,美國總統華盛頓病了,14日,提倡放血療法的本大夫的幾個學生,放掉了將近2500毫升血,結果可想而知,華盛頓死於失血性休克。後來數十年時間,隨著反對聲音的逐漸加強,不斷的科學證據都證明放血療法對病人的傷害,這個流行了2000多年的療法才終於走出了歷史的舞臺。

冷知識:以前很多放血療法都是在沙龍里面,也就是理髮館裡操作的,那時候門口會放一個轉燈,紅色代表動脈,藍色代表靜脈,白色代表繃帶

鉛白粉美白。中國古代把鉛粉用來美白,把硃砂加在口脂裡。在歐洲也是風靡一時,十九世紀浪漫主義盛行,當時無論男女都崇尚一種病態的美白,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就是最著名的白鉛產品的擁躉者之一。她那近乎慘淡的白皙膚色在當時被認為格外迷人,彷佛永遠帶著“年輕的面具”。這種極端的白色妝容卻引領了上流社會的時尚潮流,更成為身份高貴的標誌。由於鉛白粉能抑制黑色素生成,可以提亮膚色,但是毒性強,由於長期與白鉛作伴,伊麗莎白中年患上嚴重的牙疾。以美貌著稱的考文垂伯爵夫人瑪利亞·岡寧由於瘋狂迷戀塗抹鉛粉,甚至寐不卸妝,因此死於鉛中毒。

奧美定。小時候在電視裡,在公交站牌,傳單,報紙,各大大小小美容院都在宣傳奧美定,風靡全國,但是它在人體內分解成單體之後,對人體的損害極大,能夠影響到人的神經系統,造成內分泌的紊亂,還有致癌的危險,很多使用了奧美定的女性在後期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炎,感染,乳房變型,更嚴重的被迫切除乳房,給注射奧美定的朋友帶來一生的痛苦。

鹽酸西布曲明。一種減肥藥中常用成分,具有抑制食慾和增強代謝的作用。2010年10月30日,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通知:由於使用減肥輔助治療藥物西布曲明可能增加嚴重心血管風險,減肥治療的風險大於效益,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決定停止西布曲明製劑和原料藥在我國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已上市銷售的藥品由生產企業負責召回銷燬。











是棵會開花的樹


大家好,我是白齊光一個熱愛歷史的學生。下面由我來回答
盤點那些史上曾風靡一時或被大量使用後被證明是有嚴重危害的東西

三株口服液,號稱包治百病,曾流行全國,堪稱營銷神話,但事實證明,它對百病都不管用,反而對人體有害——至少降低智商100%。

何首烏:熟何首烏經過炮製,毒素會有所降低。但都不建議長期,大量服用。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國其實是肝病大國,中國有乙肝病毒攜帶者約1億人,平均每14個人中就一個攜帶乙肝病毒(多數只是攜帶者,很多一生也不一定發病)。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規定,生何首烏每日用量不得超過1.5克,制何首烏每日不得超過3.0克,肝功能不全者和有肝病家族史者禁用。

“四乙基鉛”汽油:最初,汽車的汽油很不穩定,極大影響了汽車的性能。在1921年,米基利通過對化學的瞭解,發現“四乙基鉛”這個添加劑能夠很好的改善汽油的性能,是優良的汽油抗暴劑。而且價格便宜,成本低廉。不過,很快人們就發現,這個添加劑有毒。作為一種化學物質,四乙基鉛確實是有毒的,但是因為它只是少量加入到汽油中,所以一開始人們覺得沒有太大影響。但是,先是汽車公司的一些工人鉛中毒死亡,引發了人們的質疑。

抗生素:抗生素致命的耐藥性,耐藥性的出現並不會直接導致人失去生命,也不會給人造成任何的不適,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耐藥性對人體的影響是非常長久深遠的,它更多還是一種體現在未來的副作用。這種副作用是體現在細菌層面上的,人使用抗生素就是為了消滅身體中的致病性細菌,雖然在剛開始使用的時候,抗生素確實會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如果抗生素使用多的話,人身體內的細菌也是會隨之進化的。

奧美定是我國整形美容史上最大的醜聞,由於藥監部門監管不利,相關領導翫忽職守,給多少人帶來了終身遺憾!如今,奧美定獲得認證時在任的國家藥監局高層都已淪為階下囚,前國家藥監局長鄭筱萸更是在2007年被執行死刑。天道輪迴,希望奧美定的悲劇不要再重演!


龍帥林vlog


首先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鉛粉,因為以前看過吳奇隆演的《梁祝》,那時候在學電影,老師講解過關於電影中為什麼有錢的塗那麼白那麼厚還瘮人的鉛粉,因為那個時候盛行越白了越有面子,所以有錢的都可勁往臉上塗,祝英臺的爹還因為臉不夠白被人比下去而大發雷霆呢!




以前古人用的是米粉,就是把米磨碎為粉末泡在水裡,然後沉澱出米粉,製成各種形狀,八角的,方的,圓的,還有什麼梅花,荷花的花紋印在上面,非常漂亮,但是米粉不太服帖,又不能經常補妝,關鍵是出汗還會弄花了妝容,十分不方便,於是易於保存又服帖,還不容易暈妝的鉛粉一出現,故而大受追捧。

可是這種化妝品雖然用起來方便,但是含鉛量很高,如果長久使用,臉色會發青,會導致鉛中毒,皮膚受損,潰爛,口臭,甚至喪命。



日本真的是從文化,到妝容髮型都是用生命在模仿我們啊。

不僅是古代,就是在現在,也有很多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美容產品。



比如這款人血面膜,要先抽血,再用自己的血液美容。



貝嫂喜歡用的鳥糞面膜。



韓國把蟑螂打碎,和酸奶,麵粉混合起來的面膜,不知道是怎麼想的。



不進美容院,你永遠不知道世界上的女人為了美有多瘋狂。

還記得以前辣椒產品抹在身上減肥嗎?除了感覺火辣辣,不知道到底能不能管用?


風雲一點通


”打雞血”要不要了解一下?

上世紀6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只要提起“打雞血療法”,那可謂引領一代風潮。

在當時的醫院,你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來看病的人都帶著一隻活雞,來醫院。在排隊的間隙,還在互相討論著誰的雞更好。誰要是抱著一隻4斤以上重的純種白色“來杭雞”,將得到別人羨慕嫉妒的眼神。

請記住一個人。這個人叫俞昌時,上海永安棉紡三廠(後轉至上海無線電三廠)的醫生。

俞醫生在江西南平搞衛生工作的時候,偶然從雞肛門量了量雞的體溫,竟在42℃以上,又測了好多隻,平均都在43℃左右。於是在參考了大量的中醫藥文獻之後,於是提出了一個大膽的醫學假設“把雞血注入人體,人體會不會保持高度精神飽滿的亢奮狀態”?

俞醫生是個敢說敢做的醫生。於是很快便投入了臨床實驗,俞醫生還是比較負責任的,拿自己做實驗,結果療效異常令人激動,因為“打完雞血後,不但無不良反應,食慾大增,有使不完的力氣。”

於是又在三個”病人”身上繼續實驗。分別是自己經常腹痛的15歲的女兒;一個大腿發炎的農民;一個患陰道癌的婦女。結果女兒肚子不疼了,大腿發炎的消腫了,連陰道癌的竟然也好了。

著對俞醫生意義就不同了,這就引起了上級領導的重視。於是開始在整個廠區開始試點,結果一試點,反向強烈,那效果是槓槓的。“一個月多的時間內,打了300多病例,都只打了1.2針,最多的5.6針,就發生了許多的奇效和顯著療效”。

結果“打雞血療法”就突然成為國際領先的”醫學技術”。

社會上以訛傳訛,然後越傳越神話。被傳為是某國民黨大官在監獄裡穿出來的秘方。說什麼蔣介石就是每天靠打雞血維持生命的。很多老幹部也在秘密“打雞血”。即便現在社會,很多人都還比較迷信老軍醫。這種帶動性幾乎相當強大,於是便出現了開頭講的那一幕。


塵觀


銅製品如:銅鍋,銅鍋如果保養不好生鏽對人體健康有害。銅在潮溼的環境中容易生成銅綠(氧化銅)是有毒物質。如使用前沒將銅綠清除乾淨,隨食物進入人體會導致,噁心,嘔吐,腹痛等中毒症狀。

鴉片,19世紀後期國人把鴉片當做靈丹妙藥,大量吸食。染上煙癮後身體受損,喪失勞動能力。不僅毀滅了自己還殃及家庭。希望我們每一箇中國人牢記歷史,反對毒品的侵害!


繁花似錦246577633


五石散是史上曾風靡一時大量使用後被證明是有嚴重危害的東西。

五石散早是用於醫療,張仲景經常用這方子給傷寒人士治病。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五石散的原料實物,分別為硫磺、雄黃、紫水晶、赭石和綠松石。早期以張仲景的方子為準,以石鐘乳、石硫黃、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為主的。這五種礦物都沒有大量的毒性。後來到了魏晉,這方子開始變化了,最後起碼七八種不同的方子並行於世 。從此,五石散中就出現了礜石。礜石是一種砷化物,也就是現在毒老鼠的毒藥。

魏晉時期,經何晏一推廣,其作用發生了本質變化。何晏何許人也?大帥哥一枚,因此成為曹操的女婿。但作為體制內的人,何晏一點也不關心政治,而是專心的去做文化圈裡的一哥。何晏絕對是魏晉時期最閃亮的明星之一,他玄學鼻祖,大談老莊之道,粉絲成千上萬,一舉一動都備受狗仔隊關注。

何晏最大的愛好就是吸“五石散”,《三國志》記載:晏性自喜,動靜粉白不去手。何晏不但自己喜歡,還為五石散做代言。何晏曾說:“

服五石散,非唯治病,亦覺神明開朗。”這廣告詞簡直太有殺傷力,瞬間五石散風靡於社會。後來又經魏晉第一天團“竹林七賢”的推廣,“五石散”成為當時居家旅行、聚會裝逼的必備產品。在魏晉時期,“五石散是隱士界裡的精神食糧!是政治圈裡的身份象徵!是醫療圈裡是壯陽神藥。你要是不會“行散”,是不會被社會主流人士接受的!

服用“五石散”一定要喝熱酒才能使其發揮最大藥性,而且藥性發揮後,就開始渾身發熱,狂躁冒汗。於是我們在史書中,經常看到魏晉名士喝的爛醉如泥,然後瘋狂裸奔。比如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每次嗑完藥,喝完酒,就一絲不掛的躺在屋裡。鄰居到他家勸劉伶收斂一點,劉伶卻說天地是我的房屋,室內是我的衣服,你沒事鑽我褲襠裡幹嗎?還有嵇康,經常半裸著身體在竹林裡打鐵,其實這都是在釋放身體內的藥性。這種吃完“五石散”然後“行散”的舉動,被稱為“散步”,逐漸演化為今天所說的走路散步。

另外,服用“五石散”後,皮膚變得乾燥發熱,異常敏感,所以一定要穿寬大未洗的舊衣服,以免不能散熱和衣服摩擦皮膚導致不適。衣服一不洗,蝨子就來了。魏晉名士們的寵物可比現在高端多了,他們不養阿貓阿狗,只在自己衣服裡養蝨子。在當時誰身上要是沒幾個蝨子跳蚤,出門都不好意思給別人打招呼。比如著名的“王佐之才”王猛就是一邊捉蝨子,一邊談論天下大事,被世人傳為美談。

所以說魏晉名士有兩大癖好,第一是喝醉裸奔,第二是閒暇養蝨,而這兩大癖好的產生都與五石散有關。

然而吸著吸著不良後果就來了,根據文獻記載,初期服五石散有輕微中毒現象,根據服食時間可分為:進食多;氣下顏色和悅;頭面身癢搔;策策惡風;厭厭欲寐,這些不同的症狀。而長期服用則會出現:舌縮入喉,癰瘡陷背,脊肉爛潰,頭痛欲裂,腰痛欲折,腹脹欲決,甚者斷衣帶,心痛如刺,百節痠疼,咽中痛,鼻塞清涕出,膈上大滿欲吐,溫溫欲吐。從魏晉到隋唐幾百年間,服用“五石散”致殘甚至身死的名人不計其數,比如名醫皇甫謐、地理學家裴秀、晉哀帝司馬丕、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北魏獻文帝拓跋弘等,書法大家王羲之與兒子王獻之,也因服食“五石散”短命而終。所以到了唐朝以後,吸“五石散”的風潮逐漸衰退了。藥王孫思邈對這種五石散配方深惡痛絕,他說誰要看是看到五石散的配方趕緊燒燬,不要讓它流傳於世。孫思邈的這句話,可以視為中國第一條“禁毒”公益廣告。

“五石散”說白了,就是白粉、搖頭丸的前身。吸食之後,讓人產生興奮,於是開始變得灑脫無束,放浪形骸,在精神麻醉中激發了靈感,從而創作出很多偉大的音樂、字畫、詩歌。後世所推崇的魏晉名士風度,其實就是一群吸毒的文藝青年瘋狂自嗨的病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