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道如果不是張遼徐晃苦苦哀求,曹操提起當年恩情,關羽會不會殺死或者捉拿曹操?

萬國發展史


解這個問,要看《三國演義》了。

在《三國演義》中和關羽搭話的是曹操,張遼是此時無言甚千言。

一聲炮響,兩邊五百校刀手擺開,為首大將關雲長,提青龍刀,跨赤兔馬,截住去路。操軍見了,亡魂喪膽,面面相覷。

曹操是典型的烏鴉嘴,正笑周瑜諸葛亮是無能之輩,沒有在此設伏之際,關羽就殺出來了。

操曰:“既到此處,只得決一死戰!”
眾將曰:“人縱然不怯,馬力已乏,安能復戰?”

事已至此,曹操決定決一死戰,只是戰馬累罰,想戰很難。

關鍵時刻謀士程昱出謀劃策了:

程昱曰:“某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丞相舊日有恩於彼,今只親自告之,可脫此難。”

曹操聽了程昱的建議。

即縱馬向前,欠身謂雲長曰:“將軍別來無恙?”雲長亦欠身答曰:“關某奉軍師將令,等候丞相多時。”

毛宗崗在此夾批道:不罵操賊,而稱丞相,便有不殺之意。

曹操開始以舊日情義說與關羽。

操曰:“曹操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情為重。”

雲長曰:“昔日關某雖蒙丞相厚恩,然已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以奉報矣。今日之事,豈敢以私廢公?”

曹操不死心,繼續動之以情。

操曰:“五關斬將之時,還能記否?大丈夫以信義為重。將軍深明《春秋》,豈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對於這句話,歷來評論家都認為曹操很高明,關羽喜讀《春秋》,曹操便以此來說動關羽。

毛宗崗夾批道:公明《春秋》,即以《春秋》動之。小人之乞憐於君子,必不以小人之情動君子,而必以君子之道望君子也。

明代李贄也眉批: 此等言語動得君子,動不得小人。

果然,曹操此語打動了關羽。

雲長是個義重如山之人,想起當日曹操許多恩義,與後來五關斬將之事,如何不動心?又見曹軍惶惶皆欲垂淚,一發心中不忍。於是把馬頭勒回,謂眾軍曰:“四散擺開。”這個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

曹操見狀,趕快溜掉。

操見雲長回馬,便和眾將一齊衝將過去。雲長回身時,曹操已與眾將過去了。雲長大喝一聲,眾軍皆下馬,哭拜於地。

這期間,張遼一直呆在曹操身邊。

雲長愈加不忍。正猶豫間,張遼縱馬而至。雲長見了,又動故舊之情,長嘆一聲,並皆放去。

關羽讓路放走曹操,也是很猶豫,這是張遼從旁邊走過,關羽見了更念舊情,便不再猶豫,一併放走。

可見關羽和張遼沒有說話,但是此時無聲勝有聲。

毛宗崗批註道:張遼無言,關公亦無言,都妙在不言處寫。


微史春秋



對於孔明、劉備來說,華容道殺曹操,僅僅是一個“假命令”;目的有二:其一,故意作戲給東吳看;其二,給以關羽報恩曹操的機會;

但是,對於關羽來說,在華容道上,他接到的命令並非“假命令”,而是立有軍令狀的“死命令”——擒殺曹操

孔明在分派兵將的時候,分別給趙雲、張飛、劉琦、糜竺、糜芳、劉封等人都下達了軍事指令,唯獨對關羽不理不睬,忽略其存在;

兄弟們都領了任務,唯獨自己一人身受冷落;以關羽的孤傲性格,肯定會感到很沒面子啊,這對他來說,簡直就是侮辱,而且是奇恥大辱;

所以關羽很不高興,非常生氣的質問孔明;關某跟隨劉老大南征北戰,多年來,哪次不是身先士卒,首當其衝;如今截殺曹操這麼重要的戰役,丞相獨獨把我放在一邊坐冷板凳,不肯委用,是何居心啊!

諸葛亮的目的,正是為了激起關羽的憤怒,然後誘導其擬立軍令狀,以達到作戲給東吳看的目的;關羽如此舉動,正合孔明的計謀;於是,諸葛亮就開始誘導關羽,諸葛亮說“雲長啊!不是我不肯委以重任,實是有一最重要的關隘華容道,打算交給你來把守,但又考慮到昔日曹操對你恩重如山,要是貿然分派你去守把,你肯定會心軟放走曹操,因此不敢教你去;”

關羽一聽,更是上趕著往孔明的套子裡鑽,竟然主動立下了軍令狀,發誓要親自拿下曹操;不光如此,關羽還要諸葛亮為自己的輕慢付出代價,逼著孔明也立了一份軍令狀,如果曹操不走華容道,就斬孔明的腦袋;


也就是說,在華容道的問題上,關羽跟諸葛亮兩人,是有一份對賭協議的,彼此之間都賭著自己的腦袋;所以關羽的初衷,肯定是不可能放走曹操的;正如關羽所說,當初斬顏良,誅文丑,已經報答過曹操的恩情了,如今各為其主,豈肯因私廢公,而放走曹操呢?一旦沒有曹操的“敘舊”,關羽鐵定不會放走曹操,或者擒曹操,或者殺曹操,只有這兩種可能;

你看在華容道上,曹操採納了程昱之言後,開始與關羽“敘舊”;曹操首先欠身施禮,對關羽說道“將軍別來無恙”,雲長答禮曰“關某奉軍師將令,等候丞相多時。”,關羽的態度堅決。

曹操見關羽態度堅決,想以昔日之恩情來感化關羽,迫使關羽放自己離開;於是又說道“曹操兵敗勢危,到此無路,望將軍以昔日之言為重。”然後關羽是怎麼說的?關羽說道“昔日關某雖蒙丞相厚恩,某曾解白馬之圍以報之。今日奉命,豈敢為私乎?”曹操低聲下氣的懇求關羽,希望在自己走投無路之際,關羽能夠念極舊情,放自己一碼;但曹操的此次懇求,依然被關羽拒絕了;關羽以“解白馬之圍”反駁曹操,始終不肯退步;

但是曹操棋高一著,及時抓住了關羽重“義氣”的特點;以“過五關斬六將”一事,駁斥關羽不守信義;曹操說道“過五關斬六將之時,還能記否?古之人,大丈夫處事必以信義為重。將軍深明《春秋》,豈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者乎?”

當年庾公之斯,學箭術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為子濯孺子的弟弟,得子濯孺子親傳;鄭國使子濯孺子侵衛,為庾公之斯大敗,子濯孺子命在旦夕,庾公之斯不以夫子之藝反害夫子,始終不肯以箭射子濯孺子;子濯孺子最終得命而歸,庾公之斯的舉動,得天下人所稱讚;

曹操借過五關斬六將,以及庾公之斯的故事,來斥責關羽不守信義;關羽聽罷,低頭良久不語;之後吩咐左右四散擺開,放曹操一行離去;但此時,關羽仍然猶豫不定,眾人正行之間,雲長大呵一聲,眾皆下馬,拜哭於地;關羽見狀,不肯加害,恰逢張遼馬至,關羽見了,更加不忍,所以才放走眾人;

所以說,在曹操如此懇求的狀態下,關羽尚且不肯放過曹操;如果曹操不說昔日之恩,估計華容道上,就是他人生的最後旅程;


愛尚文史


華容道,孔明不該讓關羽去,明知關公義字面前心頭軟,一軟就會沒好事。

關羽臨場之後,戰火雨水交替打擊失敗者曹操,潰不成軍的面貌讓關羽心生悲憫。

一是他覺得欠了人家曹丞相的情,一旦讓人家不得已提起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倒底心頭有愧

二是曹操欣賞關羽,敬重關羽,什麼該給的都給了,是授;關羽自己不受,是關羽自己的事。但這個關羽的"受",拒絕了曹操的"授",關羽也覺得對人家不起,不是人家不重視自己。

三是關羽傲上護下。不忍於殘虐落難者。曹一行,狼狽出現,如落水狗一樣,關羽想起以往。槍口抬上一點,對方就有活路了。這句經典照樣適合關羽。

此時業已不忍,又見故人張遼狼奔而至,不說眼前生死,但問故人安否。換了是誰,也不會對朋友落石下井,無動於衷吧。

於是,關羽勒轉馬頭……

後來徐晃追趕關平,關羽質問徐晃何以至此,徐晃說這是國家大事。關羽憮然所失,悵恨久之。關羽放曹,是耶非耶?


劉一千五


就算張遼徐晃不求情,孟德也會安然無恙。

孟德武打不過徐晃,文不如荀彧,但他有一大優勢那就是會用人,會降人,情商特別高,特別會利用人的人性弱點。

二哥的性格弱點太明顯了,重情重義,好面子,曹操有什麼理由不會全身而退。

孟德的性格和才能註定了他能就一番事業,成大事者必然是理性的,主要是手下兩位戰將會辦事,搶在主公之前,把事辦了,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孟德跪下都沒問題,成大事者,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大師兄說歷史


放走曹操還是張遼求情吧!當年張遼葉苦苦哀求曹操不殺關羽,欠了個人情債,正好還上,關羽又是個知恩圖報,義氣頗重的人,所以張遼的求情還是主要因素,絕對會讓曹操走的。


希希希596


曹操放關羽劉備一條活路這倒是史書記載的,反過來我覺得不可能!


倉井馬麗婭


諸葛亮故意派關羽守華容道放走曹操的


hunter1982


一樣會放走我覺得。


浩154505130


關羽是過重情重義的人!必定記得當年曹操對自己的恩情。所以到最後還是會放曹操走





天史宇記


你演義中毒深……把小說當歷史。還是吃了讀書少沒文化的虧,建議你多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