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在古代是怎樣的?

我是餘小魚


鹽城,曾名鹽瀆,又名瓢城、百河之城、登瀛和葉挺城(1946年為紀念葉挺逝世,曾將城區改為葉挺市)。

瓢城的由來,在乾隆年修的《鹽城縣誌》卷三中可見描述。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的《鹽城城池圖》,城池圖形如瓢,故鹽城又稱“瓢城”,是為以形而稱,寓瓢浮於水,永不沉沒。於乾隆年間的《鹽城縣誌》載,是鹽城雖近海,但地勢較高,故不易水淹,加之城形似瓢,故曰“瓢城”。

鹽瀆、鹽城的由來,據周夢莊先生考證:“鹽城在周秦以前,地名不可考,至西漢始名鹽瀆(漢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因環煮鹽亭場和運鹽河道而得名。

鹽瀆是開溝渠而煮鹽,亭湖亦是汲海水而煮鹽,名為鹽生,因鹽揚名。古代鹽城的亭場煮鹽,稅有三成。今日的亭湖百業興隆,富庶一方。所以說“亭湖”與“鹽都”“鹽瀆”同樣都是鹽城海鹽文化的標誌,同樣承載歷史的人文底蘊。


諸葛不孔明


“鹽瀆”,“瀆”是溝渠、水道的意思。鹽瀆指專門用來運輸食鹽的河道,是鹽城最早的地名。漢武帝元狩四年(前119), “鑑於前秦鹽鐵之利,十倍於古”(《漢書·食貨志》),一度實行“弛山澤”的政策,當時古黃海的海濱地區於是煎鹽之利大興。不久漢王朝分古射陽東境肇建鹽瀆縣,壟斷食鹽產銷以佐國家之急,並制定了募民煎鹽制度。官府招募遊民與流放犯人到淮南沿海煮鹽,由官府提供煮鹽器具,發給煮鹽者工錢,此為江蘇鹽民來源之始。從事煎鹽的人叫“亭戶”,又叫“灶戶”,製鹽至此開始成為正式的職業。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漢武帝設置了鹽瀆縣,置鹽鐵官署,專管產鹽的“亭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