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齡皋1914年行書節錄古文四則

潘齡皋(1867年2月6日-1954年6月19日),字錫九,河北安新人。1881年,15歲的潘齡皋考中秀才,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中舉人,後殿試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曾先後在甘肅任知縣.知州.知府。辛亥革命成功後,潘齡皋擔任甘肅省省長,後因痛恨官場腐敗,於1922年辭職回鄉,之後移居天津、北平,以賦詩、寫字為樂,成為民國時期北方著名的書法家。日偽統治時期,他因拒絕出任偽河北省省長而被捕入獄。1948年,潘齡皋幾次寫信給傅作義,勸其與中共和談。1949年後,他任中央人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參議.中央文史館館員

潘齡皋1914年行書節錄古文四則


潘齡皋1914年行書節錄古文四則


潘齡皋1914年行書節錄古文四則


潘齡皋1914年行書節錄古文四則


潘齡皋1914年行書節錄古文四則

唐文人皆能詩 柳尤高 韓尚非本色。迨本朝 則文人多 詩人少 三百年間 雖人各有集 集各有詩 詩各自為體 或尚理致 或負才力 或帶辨博,要皆文之有韻者爾,非古人之詩也。

所論誠稿 七言仄韻難於五言,常見左輔詩云:獨訪山家歇還涉,茅屋斜連隔松,主人聞語未開門,繞籬野菜飛黃蝶。........對床夜語一則.......韓非子曰:六國時,張敏與高惠二人為友,相每相思不能得見。便於夢中往求之。但行至半道,即迷,不知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