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一直不建高鐵,原因確實像陳平教授所說的是美帝效率低,各方利益相互扯皮所致嗎?

用戶3486437905


我是老威,我來回答。

我在美國待過一段時間,所以對此我可以說一下。

美國不建設高鐵的原因並不是因為美國效率低,而是美國的行政制度。

實際上,表面上美國很多事情“效率低”,但也有他們非常好的方面。就拿我待的地方,在洛杉磯,曾經在哪裡參加一個學習項目學習過半年,學校旁邊的高速公路前後花了11年的時間修好,確實“效率很低”,換了我們中國,基本上一兩年就修好了。

我曾經問過美國的同學,為什麼修了這麼就,人家說修這條公路,前期要規劃,然後送到市議會還審核了很久,主要是為了預算問題反覆爭吵。最後預算定下來了,幾年就已經過去了,等到具體開工的時候,就修了三年多,要知道,美國的工會很強大,基本天氣太熱了不出工,下雨不出工,天氣太冷了也不出工,所以最後花了11年的時間。

不過好處就是,一是工程質量沒問題,美國很多高速公路開了幾十年從來就沒修過;二是預算做的非常細緻,哪怕是要用多少砂子、水泥、人工全都算好了,工程最後的花費都在預算之內;三是沒有人敢從中撈好處之類的,工程款的監督、監管都非常嚴格,所有的預算都花在了修公路上,沒有被貪汙或者挪用的可能;四是規劃做的非常到位,各種環保測評工作事先都做過了,也討論了N次,比如會不會造成周邊居民噪音困擾、會不會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影響等等,以及各種線路如電線、通訊線路、管道等等的規劃,全都討論了不知道多少次了,所以這樣下來應該是不會出現這些問題了,不至於會修好了後來覺得線路沒鋪又要挖了再修或者覺得道路不夠寬闊,不能滿足車流需求要加寬等等;五是資金來源都做好了,地方政府出多少,私人老闆願意捐助多少等等,保證了工程不會爛尾,更不可能出現拖欠工人工資的情況。

或許這就是“慢工出細活”吧,有時候磨刀不誤砍柴工,也是這個道理,這樣做自然有這樣做的好處了。

實際上,美國不修高鐵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不賺錢。

美國是一個商業社會,資本市場非常發達,如果公司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可以在資本市場上融資,只要有商業利潤,假設搞高鐵項目,如果高鐵項目有利可圖,實際上這個事情不需要美國政府去推動,私人早就做起來了。

要知道,美國的私人公司什麼都可以做,比如軍工,就有著名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大飛機就有著名的波音公司;造汽車的,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的有特斯拉;就連造火箭的都有,比如SPACE-X,而且技術也是相當地牛逼。這些產業沒有一個不是需要大把大把地燒錢的,如果能賺錢,肯定有資金會進來做這個。

要知道,商人和政府完全不同,政府做一個項目,往往是政治任務,一旦是政治任務,那麼原則就是不惜成本也要做到;而商人的原則則恰恰相反,商人追求的是利益,他們的原則是儘量用最小的成本做到事情,能省一分是一分,能省一點是一點,畢竟花的都是自己的錢,心疼的。

商人要做一個項目,比如說如果要搞高鐵,那麼肯定是事先仔細考察,包括路線、技術、人員、成本等等方面,項目的各種費用計算,美國有的是專業的財務公司、規劃公司、諮詢公司,各種成本早就算的妥妥的了,估計是算了很多次,也有商人有過這個打算,算了之後因為不賺錢,所以也就沒有公司搞這個了。

畢竟,如果賺錢的話,美國的那些資本是幹嘛吃的?他們肯定早就投資進去了,而且還有那麼多的風投基金,平時投資的就是風險大的產業,他們那些投資經驗那麼豐富的人物、機構都不投,只能說明不賺錢,賺錢的話早就投了。

美國實際上不適合高鐵

美國不適合高鐵,一是因為美國是車輪上的國家,家家都習慣開車。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情,美國汽車很多,每個家庭就有兩三輛很正常。美國也是一個大農村,城市往往很大,但人口特別密集的地方不多,所以很多人住的地方都不會近,平時一般都是開車上班或者出去玩。

這是因為一方面美國的汽車確實很便宜,一輛不錯的寶馬也就3-4萬美刀,基本工作一年就能拿下了。另一方面美國的汽油不貴,基本合人民幣4-5塊錢一升,很多時候都是隨便開的。

二是美國人口特別密集的地方不多。

這些情況就導致了美國人口密集的地方不多,而高鐵要賺錢的話就必須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開設,才能保證上座率,上座率高了,高鐵才能賺錢。

三是因為美國人的出行,除了汽車還有飛機。

美國的航空很發達,很多小地方都有地方的飛機場,不管在準點率還是頻次方面都非常優秀,所以很多美國人旅行都習慣坐飛機。

四是建設成本高。

一方面美國是土地私有為主,一旦建設高鐵肯定要穿過很多私人領地,這方面光是談判啥的就夠麻煩了;另一方面是高鐵本身造價不低,就拿我國來說,京滬高鐵每公里造價1.68億,北京地鐵16號線,每公里平均12億。杭州地鐵1號線,平均每公里4.92億。所以真的造起來,投資是非常大的。

美國基建高峰已經過去

實際上,美國不是不熱衷於基建,在20世紀初,美國就已經修建了40多萬公里的鐵路,當然那會是造鐵路的高潮期,實際上不需要這麼多的鐵路,到現在為止還有20多萬公里的鐵路在運行,這個公里數比我們現在的鐵路公里數還要長。現在美國的基建主要是修修補補,而美國的產業,主要是發展第三產業去了,第一和第二產業基本已經飽和,畢竟,只有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將大把的資金放在基建裡面,也總會有個頭,再投入也產出不了多少效益了。

美國總是能夠產生偉大的企業,如波音、IBM、通用汽車、沃爾瑪等傳統企業,還有微軟、思科、甲骨文、蘋果等高能夠制定行業規則的科技企業,以及近年來興起的臉書、谷歌、特斯拉等新興高科技企業,畢竟一個國家只有搞高科技,才能夠成為真正的經濟強國。

所以,綜合以上來說,我並不認同陳平教授的看法,國情不同,文化不同,各有千秋各有特色,不能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衡量別人。


老威觀史


  不做無腦黑,認清自己,尊重他國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強大自己!

  我經歷的美國人的簡單利益關係

  2011年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全球旅行的美國人,名字叫ALEX,那時候我們都年輕,聊得很投機。他知道我可以拍廣告片,於是就把自己在美國的一個要進入中國的潛水拍攝設備的廣告介紹給了我,酬勞8萬塊。於是我按照慣例,跟他說了,三萬是你的,剩下的是廣告費用加我們的收入!你知道他什麼反應麼?“what!!!”滿臉寫滿疑惑!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在他看來這錢就是給我們拍廣告的!而且8萬的酬勞已經很低了,再拿出三萬給他,還怎麼拍!一個30S的廣告片啊,按我們的辦法任何一個拍攝公司都知道怎麼拍吧!具體能盈利多少我就不說了!

  從這一個例子應該可以看出來,老美在某些事上真的很簡單!各方利益絕對不會因此扯皮,即便出現問題,也會互相加碼,而不會剝奪對方的錢!

  不要總跟美國比!

  很多人認為現在中國強大了,強大到是第一國家了!事實呢?貨幣的基礎貨幣為什麼以美元為基準?怎麼不是人民幣呢?世界通用的語言為什麼是英語?怎麼不是漢語呢?同樣!因為中國高鐵數一數二,於是美國不建設高鐵就是有問題?國情不一樣,道路規劃不一樣決定了這些問題!

  1.本人沒去過美國,但有朋友在美國!美國的高速公路免費啊!請問你出去一個小短途旅行或者出差是願意自駕去還是做高鐵呢?如果是長途,我想你會直接坐飛機吧?

  2.國情不一樣!美國屬於資本主義國家,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別小看兩種體制帶來的變化。很多事,資本主義國家可以做的很明目張膽的!

  3.發展程度不一樣!政治課總在學,美國是唯一一個超級大國,人家是發達國家!咱們是發展中國家!不建設高鐵必然是經過很多衡量後的結果。有必要因此說人家有問題才不建高鐵麼?

  經過上面的例子,我覺得大家很容易就能判斷出來,美國為什麼不建設高鐵,為什麼很多事在咱這很平常,但美國人無法理解。就像建設高鐵這事,老美可能都沒想過咱們會這麼想!


只怪自己腿短


假設: 洛杉磯到拉斯維加斯高鐵建好了, 票價100美金來回, 一家五口準備坐高鐵,算算價格, uber來回家和高鐵站50美金,uber 來回拉斯維加斯酒店和高鐵站50美金, 中間Uber3次 算個總共50美金, 總花費票價, 500+50+50+50= 650, 自己開車 來回油費80美金, 路費0

時間上, 來回高鐵站➕安檢等待 每邊兩個小時 路上一個半小時 總共5個半小時。 開車 4小時到了.

坐高鐵是腦子進水了吧


峭哥


如果你住在郊區別墅,有私家車要到三百公里在出差,坐高鐵,你得在小鎮等公交轉車到高鐵站安檢到發車,兩小時高鐵一小時,到站乘車到目的地一個小時,一共費時四小時起,而自駕三個小時。一千公里外,到機場和到高鐵站時間一樣,而飛行時間節省一半。


笨誠實


截止到2019年年底,我們的高鐵總里程已經達到了3.5萬公里,佔世界高鐵總里程的70%左右。反觀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高鐵總里程不足200公里。

在我看來,美國之不建高鐵是兩方面因素綜合造成的結果。第一個因素的確是陳平教授所說的美國效率低,各方利益扯皮導致高鐵建設停滯不前;第二個因素則是美國航空業非常發達,對高鐵的需求並不旺盛。


美國效率低,導致高鐵建設停滯不前

美國現在唯一在建設之中的高鐵就是美國加州高鐵項目,這個項目希望用354公里長的高鐵把加州最大的兩個城市洛杉磯與舊金山連接在一起。這個項目早在2008年就立項了,結果這個項目直到2015年才正式開工。

之所以中間拖延了七年,是因為加州議會在不停的扯皮。扯皮的原因是因為加州與洛杉磯之間的市與縣都希望這條高鐵能夠在當地修建一個站點,出身這些地方的加州議員不惜阻撓高鐵上馬也要達成這個目的。

這條高鐵之所以能夠在2015年順利開工,還是因為當時的加州州長傑裡·布朗頂住各方壓力強行施工。結果好景不長,這條耗資巨大的高鐵剛建設了一小半就被終止了,這是因為2019年新上任的加州州長加文·紐森並不認為高鐵有用。


美國航空業發達,對高鐵需求並不旺盛

美國不建高鐵的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航空業非常發達。要知道美國人口只佔全球總人口的4%左右,可是美國航班架次佔全球25%左右,美國人長途旅行首選的交通方式就是乘坐飛機。

就是因為航空業足夠發達,美國的航空市場非常完善。美國擁有數十個航空公司,互相競爭之下讓美國機票價格也非常低。飛機已經足夠滿足美國人的出現需要,美國自然對於建設高鐵興趣缺乏。本身美國美國算上私人機場擁有2萬個機場,美國讓乘飛機就可以抵達自己想去的大多數地方。



美國放棄建設高鐵,是根據實際情況做出的選擇。高鐵與飛機本身也沒有高低之分,符合自身發展需要就好!

各位讀者大大,如果您願意的話能不能點開我的頭像,給我點個關注吖! 不方便的話,也謝謝您看我的回答!

大澤遺珠


其實,美國到底有沒有必要建高鐵,看看美國的人數,4億多的人,還有那麼多機場,我就問一下,建高鐵幹什麼,有多少人坐?非得討論美國建不建高鐵幹什麼?就問一下,中國建高鐵有沒有方便大家出行?有沒有讓城市之間距離縮短?就問一下,如果中國像美國一樣建一堆機場,有多少人坐?有多少人能來來回回坐的起?坐不起飛機空飛,老百姓依舊坐綠皮火車耗時間嗎?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實際情況,幹嘛非得討論來討論去?難道說美國不建高鐵,就全世界各個國家都不要建高鐵嗎?難道說中國建高鐵就非得美國也建高鐵嗎?問這個問題,你到底想說明什麼?是想說明美國沒見高鐵中國建高鐵,中國錯了,還是想說明美國不建高鐵美國就是傻叉呢?真無聊透頂,高鐵進一步證明,各個國家都得依照本國國情發展,誰也照搬不了誰,更說明美國全世界強行退自己的那一套是多麼愚蠢,更說明中國發展沒有祖師爺,更說明中國堅持自己的發展戰略是多麼的正確。


國燕之家


美國人把資金都放在發動戰爭上了,馬雲曾經和美國政府官員說過:你們美國人這幾十年在戰爭方面花費了幾十萬億美金,如果把這些資金都投入的國內的經濟上,不會有那麼多的失業率和赤字。而實際上美國的軍火商在這些戰爭中,獲利最大。誰特麼出遠門原因開車?誰特麼不想坐乾乾淨淨的地鐵?誰特麼不想坐風馳電掣的高鐵?沒辦法,沒錢?錢呢?都用在戰爭上了。


美分的爺爺


美國不建高鐵主要是:

1,地廣人稀建高鐵根本不划算;

2,美國的出行主要靠航空,沒有必要;

3,高鐵建設需要徵地,在這樣一個私有制高度化的美國,想要中國那樣是速度徵得土地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4,高鐵建設即便可行,私有制也決定了該誰投資,誰運營,沒有利益企業和財閥是不會投資的;

5,與效率也有很大的關係,土地的協商可能不是一屆政府能夠解決的,就好比美國也想控槍一樣,心有餘而力不足,各方面的利益糾葛不是一下子就能解決了的。

所以,公有制有公有制的優勢,私有制有私有制的弊端。


風雨之彩虹137536760


看清自己,尊重他人。

不是什麼效率低,扯皮問題,最核心的問題是美國根本沒必要用高鐵。

美國和中國差不多的國土面積,但是中國城市集中度高,人口整體集中度也高,中國14億人大部分集中在中部南部東部地區的各大城市,百萬人口規模的城市很多。高鐵作為運力保障中國大規模的人口流動很合適。

反觀美國,3.2億人口分散在各州,百萬人口城市有幾個?花大價錢搞鐵路建設有什麼用?一列高鐵拉幾個人麼?


一馬青塵0612


中國高鐵有如今地位,主要是因為中國可以集中搞這種大型基礎設施,而且多次大型基礎設施的建設確實展現了中國的實力。

日本的高鐵建設開始得最早,直到今天,“新幹線”都是高鐵界的“楷模”。而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的美國,高鐵並不特別“發達”,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方面,美國人口密度並不高,航空和高速公路是美國人的首選,美國的私家車持有率很高,短途基本就在高速公路上疾馳,而稍微長途一點,坐飛機即可。



另一方面,建高鐵確實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在美國目前高鐵需求並不強烈的情況下,建造高鐵的投入產出比有點低。

你覺得我們的高鐵什麼水平?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