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最狂妄的一首古诗是什么?

yufengguanyun


我觉得最狂的一首古诗应该是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此诗气势宏伟,大气磅礴,意境高远,朗朗上口,是绝对流传百世的佳作。诗中的每个字每一句话,都给读者一种力量感。整首诗词中从天地到古今,衔接的天衣无缝。上半阕写自然风光,长诚、冰雪、长河。意境开阔,动静相衬,在描写中恰如其分的点评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达了深厚的感情。用字特别确贴,换一字会意境全失。比如“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中“顿失”二字用的极好,换别的都无法表达出那份气势。


最精彩最狂放最让人读着叹服的是下半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在作者眼里和心中,祖国的山河、风光,是娇娆壮阔的,是引起国人自豪的。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英雄,对这片土地都是深深的热爱着,自豪着。自古以来,英雄辈出,无论哪个时代的英雄和帝皇,对山河土地,都是折腰叹服。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个“惜”字,一个“略”字,一个“稍”字,可以看出作者何等胸怀豪放,气势宏大。这几句话,17个字,把古今英雄相继崛起于衰落的过程,概括的完整无隙。这些英雄虽然有着雄才大略,一统天下的抱负和雄心,究竟是略输一筹的。哪怕是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也是有惋惜之情的。毕竟,成吉思汗有他的局限和失误。几句话,把古今英雄的业绩形象的刻画出来,对他们的称赞是真诚的,对他们平生的评价也是客观的。无论他们有何等的抱负,他们也让后人感到惋惜。因为,他们的作为并没有彻底改变这片土地,他们的英雄战绩,也是一时的。


真正的风流人物,真正的英雄人物,还要看现在的人。新时代的新的英雄,会沿着他们的足迹,不负历史的使命,继续奋斗下去,不但学习还要超越他们。作者的雄才大略,在这首诗中表现的淋漓尽致。震撼千古的结句,就像一句宣言,超越了历史,说出改造世界,改造大自然,人定胜天的自信和伟大抱负。


这首词不是狂妄,狂妄是贬义词,是不知高低盲目自信。这首诗是狂放,豪迈、大气凛然的自信,是新的时代中新的英雄来带领现代的人,把这片祖国改造的更美丽富饶,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作者的诗中表达的豪言壮语,在诗人的现实生活中,一一实现。


若说自古以来最豪迈最豪放的古诗词中,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是当之无愧的。


一串七珠读杂书


中华悠悠数千年历史,英豪辈出,文人骚客璀璨如过江之鲫,存世的诗歌当然也不计其数,我想没有人能读遍所有诗歌。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应该没有谁能准确说出那首诗歌是最狂妄的,所以这里我只例举几首比较霸气外露的诗歌,供大家鉴赏。

《示僧》——明 朱元璋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从草根起步,当过和尚,讨过饭,没什么文化,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完全是自己亲生经历的的真实写照,一句“杀尽江南百万兵”道出了朱元璋的统一之路是多么的血腥和残酷,自古以来帝王之路就是鲜血染成的。

《侠客行》——唐 李白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每个人小时候都有一个侠客梦吧,白马银鞍,素衣背剑,来去如风,路见不平,一怒即杀人,这是何等的快意恩仇。

《夏日绝句》——宋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我想很多人都忘记了,这位婉约派的女词人,写过如此豪迈的诗句。一个女人,能有如此气概,如此胸怀,也算古之罕见了吧。

《沁园春 雪》——毛泽东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的这首词,大家都应该耳熟能详了,也都能吟诵几句。柳亚子评价他是自古以来最豪迈之诗词。什么唐宗宋祖,秦皇汉武,全都不在毛主席眼里,如此的眼光,如此的气魄,堪称千古第一人。

《梅岭三章》——陈毅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我们的陈大元帅,其实也留下了许多佳作,但是这句“旌旗十万斩阎罗”只有两个字“霸气”。

《从军行七首》——唐 王昌龄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自古以来,西北边关就战事频繁,边塞诗歌也大都豪迈悲怆,一句“不破楼兰终不还”直观了的表现了边关将士视死如归的豪气。

《狱中题壁》——清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谭嗣同说过,中国革命从未有过流血,那么,就先从我始。为了名族,为了国家,甘洒热血,这样的家国情怀,不值得我们崇敬吗?、

《咏菊诗》——唐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是唐末农民起义的领袖,后还攻破长安,国号大齐。后虽兵败自尽,但流传于世的这首《咏菊诗》,充分表达了黄巢以诗言志,不畏强权为民请命,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

暂时就写到这里,中国历史上气势磅礴的诗歌太多了,还有哪些欢迎大家补充。


将作大匠


如果把狂妄看做是一种气魄,老妖认为能写出最狂妄古诗的两个人个人一位是伟人,一位是苏东坡。

1、沁园春·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伟人的诗向来气势非凡,无论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还是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等等,都能感受到他的志向与气魄。

但是如果评选一个最“狂妄”,还是沁园春·雪里面这段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在中国历史上评选帝王影响力与成就,这五位绝对名列前十的。

但在这首词里面,借用周星驰《破坏之王》里面一句台词

2、苏轼的狂是超脱旷达

苏轼是个全才,有才华的人难免会狂一些。

据说苏轼年轻的时候写了一副门联给自己: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当真年轻人的张狂,于是一位老者打脸来了,给了苏轼一本书,结果里面的字苏轼大部分都不认识。羞愧之下苏轼给自己的门联各填了两个字: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后来苏轼做官被贬,但是依然不改本色。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某日醉归遇雨,写下一首《定风波》,颇有狂妄之语。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风雨走过,归于恬然,苏轼用这种超然的态度面对人生风雨。但绝对不是意志消沉,依然会“老夫聊发少年狂”。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的狂妄由他的旷达而来,所以即便被贬在外,依然能兴致勃勃的发明美食,能发少年狂而不像一些人,即便晚年写出一些豪放的诗词,只是衬托晚年的凄凉。

说道诗词里面的狂妄,还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就是李白,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给了他吹牛逼不用打草稿的勇气,所以看个瀑布都能疑是银河落九天。读李白的诗,才能感觉到谪仙人的称号名不虚传,不列入人间评比范围。


妖鬼杂谈录


说起最狂妄的诗歌,很多人脑海中最先闪现的大抵是毛主席的那首《沁园春. 雪》:“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具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但是主席的诗显露智慧出对大局的判断,是一种舍我其谁的磅礴,是一种马列主义的思想的精髓,是社会主义对封建主义的批判!并不是狂妄的表现。


要说诗人中,谁最懂酒,那必定是李白了;要说谁的诗最好,也是李白没错了;要论谁最狂,也还是李白了。


李白的狂,表现在他的为人处事上,更表现在他的诗里,也表现在他的人生结果中。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豪气,

“笑尽一杯酒,杀人都市中”中的杀气,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雄心,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负。

只可惜,李白的这一生欢喜,终究是空一场。这样的自负,也终没成就一生抱负,令人唏嘘不已。最有才的人,加上最自负的性格,才能写出最狂妄的诗句。


北大王岳川教授讲书法


中国历史上的诗作如大海的浪花、天宇的星辰数不可数。其中能称为狂妄的也很多,下面列举一二。

其一:李白《侠客行》中几句,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一代大侠跃然纸上,豪迈霸气、狂放不羁的形象如同相见。

其二:黄巢《不第后咏菊》中的几句,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时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借物言志,终成人雄。狂妄冲天,前无古人。

其三:现代伟人《沁园春.雪》中下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其气势磅礴无与伦比,意境高远无人能及。环宇天下,舍我其谁!

历史上有王霸之气的大作,还有许多,这里限于篇幅,不能一一尽述,略感遗憾。诸君有更好的希望能发表出来大家分享一下,谢谢了!





明清(德刚)


 最狂妄的一首诗,这话说得,作为资历不怎么样的咱,不敢乱评价,前人作诗,尤其是千古留名的诗,只能说抱着欣赏崇敬的态度去解读,岂能随意用词。今天说说我认为比较霸气侧漏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让大家闲余之时,感受一下润芝同志的豪气!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结束震撼国内外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与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红15军团胜利会师,定居陕北。12月17日至25日,中共中央举行了大家都知道的瓦窑堡政治局会议,决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对着敌人,干就完了,我国领土岂容他国践踏,我就问问谁给你的勇气,你咋那么猖狂,我都想上战场干他们。

12月27日,毛泽东同志根据中央决议精神,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准确地估计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指出中国人民反日运动开始了,也相当于给士兵弟兄们打一针强心剂,还有世界革命运动高潮即将到来的新形势,提出“人民共和国”的口号,宣告“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这次会议后,为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直接对日作战。

1月26日,毛泽东率领部队从瓦窑堡出发,途经延川、延长两县。2月20日,红军开始渡黄河东征。3月10日,出征红军正式改名字为“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

1936年初的陕北,寒风凛冽,百里冰封。毛泽东在袁家沟战斗、生活半月有余,部署、指挥了红军东渡黄河天险,主张停战议和,一致抗日,号召全国人民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结成最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与汉奸卖国贼。

在这期间,陕北飘了好几天鹅毛大雪。当时不像现在一样在屋里看电视玩手机,全是大老爷们没啥干的,天天打仗了,也挺没意思的。外面银装素裹、雄浑壮观的北国风光大大激发了毛泽东的诗兴,写了首《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这首诗气势磅礴、想象浪漫、文辞华美、意境高远,堪称毛泽东现存100余首诗词中的巅峰之作。就问你服不服?


上品茗人


我读过最狂妄的诗,来自于宋朝女词人李清照——

自是花中第一流

且接着细看,为何这样说。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孤雁儿》李清照

看完这句话,我当时就给李清照跪了,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在读一首词。

全词如下——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这首词确实不错,属于中规中矩的易安词的水平。然而,这个序,确实是我读到过最狂的序之一了。

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婉约词宗,很多人都以为李清照就像活在她的词里的那个终日寻寻觅觅的深闺妇人,每次做她的诗词赏析,老师都给我们总结好了一串分析的词——国破家亡、凄凉寂寞、孤苦飘零、感时伤怀……

然而,从她传世不多的诗文作品中,我们知道,她是有着士人胸襟、时而又狂放潇洒的人。在文学修养上,尤其是词上面,她是极为自负的。自负到狂妄。她的《词论》,我当年也是跪着读完的: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从李煜父子、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到晏几道、王安石、曾巩、黄庭坚、秦观,一个一个揪出来说缺点,而且一针见血,批评得不留余地。柳永你太俗;苏轼你不懂音律;秦观你太小家子气;王安石你就省省吧,写首词还不够人笑话;至于张先、宋祁,哥儿几个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你们也敢叫名家啊!

李清照一个人炮轰了几乎整个北宋词坛,潜台词已经非常明显了——都给我闪一边去,我来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半壁江山。不仅是我们,古人也看不下去了。

易安历评诸公歌词,皆摘其短,无一免者。此论未公,事不凭也。其意盖自谓能擅其长,以乐府名家者。——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词论》一书多有妄评诸公。——赵彦卫《云麓漫钞》

评骘诸家,持论甚高……此非好为 大言,以自矜重,盖易安孤秀奇芬,卓有见地,故掎摭利病,不假稍借,虽生诸人之后,不肯模拟任何一家。——缪钺《论李易安词》

今文学批评家李长之《李清照论》认为,李清照在《词论》中对五代以来重要词人创作一概予以否定,表现出其个性的“狭小与尖刻”,“不能容纳别人,不能欣赏别人,不能同情别人”。“恰足以反映自己的空虚”。

很多人都对李清照的狂妄进行批评,我却是因为这篇短文成为了彻底的李清照粉。李清照批判他们,至少人家写得词不输他们啊。我就是喜欢看着你们不爽我却拿我无可奈何的样子。她年轻气盛的诗里面,更是句句透着讽刺和狂傲。评判起历史人物来,也是毫不留情毫不客气。她的《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把唐玄宗那摊子人办的那摊烂事儿一件一件拎出来批判讽刺,也是让人秒跪的节奏。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花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瓮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原来李清照也有年少轻狂的时候。等年纪大了,她也不再那么尖锐讽刺,但诗文中仍隐藏不住那种英气和狂傲。

愿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

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

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

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

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

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杂騄駬,时危安得真致此?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打马赋》

如何形容我心目中的李清照?

——用她自己的一句诗词: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这便是我读过的最猖狂的诗。


思维聚点天天


能引起古今中外大多数人认同的产生情感共鸣的诗就很狂妄,我想到的如下

1.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4.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5.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6.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8.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

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11.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12.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12.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3.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14.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15.人头做酒杯,饮尽仇雠血!

1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17.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18.双脚踏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

1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0.他强任它强,清风扶山冈,它横任它横,明月照大江!


绝版DNA


感谢提问。

最狂妄的一首古诗,应该属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诗。狂妄的背后是不削世俗的狂妄不羁,是不把权贵放在眼里的轻狂,更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霸气。读来让人荡气回肠。千古绝唱。

江城子·密州出猎

【作者】苏轼 【朝代】宋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要属狂妄,当属这首,你想想,什么人能够左手牵着大黄狗,右手托着苍蝇。还要亲自杀一头老虎,还说自己即使头发花白了,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从诗中都可以感受到苏轼的狂妄,说会把雕弓拉的和满月一样圆,向西北望去,要把象征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这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狂妄,我估计这首诗如果当时西夏人读了,也会闻风丧胆。这是一种男儿的骨气,硬气,霸气和狂妄之气,但是这种狂妄。不给人以轻浮的感觉,反而读来有一种苍凉沉郁之感,深为英雄气概所折服。


玩美教育


古代诗人和帝王将相,写的最狂妄的古诗有很多。但因为身份地位不同,胸怀格局不同,写出的风格也不一样。如李白的《侠客行》是写侠客的特征的,一些边塞诗写征战将军的。但要说最狂的古诗,从帝王里筛选,那当然属于项羽、刘邦和朱元璋几位牛人了。

先看诗,如下:


1、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2、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明太祖朱元璋


3、示僧

朱元璋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老僧不识英雄汉,只管哓哓问姓名。


4、金鸡报晓

朱元璋

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

三声唤出扶桑日,扫尽残星与晓月。


四首诗,项羽、刘邦各一首,朱元璋两首。都是霸气十足,体现了开国帝王天不怕地不怕统揽一切的大气魄,大格局。有英雄之气,也有草莽之气。作为战乱年代,有这样的杀阀之气,可以理解。但无论怎样,还是要以天下黎民苍生为重,爱护百姓,决不能因为战争,就滥杀无辜。那样是有失道义的。违背道义,荼毒生灵,你再厉害也只会被后世人唾骂。


所以无论何时,都要爱护苍生,以慈悲为怀。才能受到世人敬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