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一代名將吳起背後,竟隱藏著諸多鮮為人知的祕密

說到戰國十大名將,吳起無疑是排名數一數二的。吳起是戰國初期衛國人,曾在儒家曾申門下學習,後棄文從武,改學兵法,先後侍奉過魯穆公、 魏文侯、魏武侯和楚悼王,一生征戰72次,其中勝64次,餘平,從無敗績。著有《吳起兵法》,與孫武的《孫子兵法》齊名,並稱

“孫吳”,是戰國初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然而,一代名將背後卻隱藏著諸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揭秘:一代名將吳起背後,竟隱藏著諸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名將吳起

其一、殺人逃犯

吳起出生在衛國的一個富裕家庭,年青時為了當官幾乎花光家裡所有錢,仍然一無所獲。同鄉中人見了就嘲笑他,他竟一怒之下殺了三十多人,然後逃跑了(《史記·孫子吳起列傳》“鄉黨笑之,吳起殺其謗已者三十餘人,而東出衛郭門”)。

先不說吳起原來是幹什麼的,單就這三十多人放到現在那也是一個排的兵力啊,竟制不住一個吳起?或者是殺了三十多個兒童?瞬間被團滅,難道這吳起會暗器“暴雨梨花針”,還是史泰龍穿越了時空?想來這吳起也是身材魁梧、孔武有力,一幅猛男的英雄形象啊。

不管怎麼說,就算別人笑話,那也不能說殺就殺啊。昔有韓信受得“胯下之辱”,方才忍辱負重,成就了一方霸業。這吳起動輒一下殺這麼多同鄉之人,由此可觀其性格的一面:脾氣暴躁、心狠手辣、不念鄉情、不計後果

其二、不忠不孝

吳起殺了人就逃跑到了鄰國的魯國躲在曾申門下學習。曾申是誰?曾申的父親是曾子,曾子是大教育家孔子晚年的弟子,是非常有名的。誰知過了不久,吳起的母親死了,他也沒有回去奔喪。“曾子薄之,而與起絕”,於是曾申就看不慣了,作為儒家大師,孝道那是看的比生命還重要啊,於是斷絕了和吳起的師徒關係,把他攆出來了。

揭秘:一代名將吳起背後,竟隱藏著諸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此處我們分析一下,吳起為什麼不回盡孝的原因:

一、吳起是個殺人逃犯,回去必然是鄉鄰群起而毆之,官府緝拿歸案,這無疑是自投羅網、自取滅亡;

二、吳起逃跑前曾在他的母親面前發誓“不當卿相,決不回衛”,男子漢大丈夫豈能出爾反爾、違背誓言?那豈不更遭人笑話了?

三、母親去世消息是真是假,也許是官府放出的假消息,好誘騙自己回去實施抓捕也不一定呢。

以上看來,吳起不回去給母親奔喪也是有原因的,相信當時吳起的心情也是悲痛萬分,既然事情已經發展到了這一步,那也只能落個不忠不孝之名了。

其三、殺妻求將

吳起被曾申攆出來後就投奔到了魯國的皇親貴族季孫氏門下,“棄儒學兵”,開始操練士兵,專研兵法。說到季孫氏,那是位列於魯國公室之上,掌握著實權的皇室貴族。當時魯國實權掌握在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即

“三桓”手中,而季孫氏又是“三桓”之首,這就為吳起日後的出名提供了機會。

公元前412年,齊國攻打魯國,季孫氏就向魯穆公推薦了吳起。但魯穆公考慮到吳起的妻子是齊國人,懷疑吳起不會真心攻齊。吳起知道後,為了表明自己的心志,回去就把自己的妻子殺了。“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魯穆公這才任用吳起為將,率軍抵擋,吳起大敗齊軍,遂一戰成名。由此還引出了一個成語:殺妻求將

揭秘:一代名將吳起背後,竟隱藏著諸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吳起殺妻求將的故事後來被杜撰演繹成了戲曲《吳漢殺妻》,並廣為傳頌。《吳漢殺妻》說的是王莽新政時期,潼關守將吳漢為輔助民間漢太子劉秀恢復漢室,含淚殺死了深愛的妻子(後來知道是殺父仇人王莽的女兒),其母親為使其全心為國除奸,也自縊身亡。吳漢悲憤萬分,最終輔助劉秀推翻了王莽政權,重建了大漢江山。

在古代社會,除了大戶人家或皇家貴族的女子,一般的平民女子是沒有地位的,她們只是男人的附屬品,在必要的時候就可以做出犧牲。《三國演義》中就有“劉安殺妻招待劉備”的故事,而劉備也常說“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劉備在早期兵敗時也多次拋下妻子自己就跑掉了,有一次還是重情重義的關羽幫他把兩位夫人千里迢迢護送回去的。

吳起是不甘居當一代名將的,從他的離家出走時的誓言來看,他的目標是“卿相”,也就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相國之類的大官。然而打仗出名了,隨之而來的負面影響也多了。俗話說的好“人怕出名豬怕壯”,就在他一戰成名後,嫉妒他的人就出來揭他的短了。說他對自己的母親不忠不孝,立功也是建立在犧牲妻子性命的基礎上,不仁不義等等,迫於輿論壓力,吳起只好離開魯國去了魏國。

在魏國,吳起又發揮了他的軍事天才,西擊強秦,設立西河郡,並用五萬魏軍,打敗了十倍於己的秦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陰晉之戰”“魏武卒”從此獨步天下。然而魏文侯看重的是吳起的將才,吳起始終沒當上相國,到魏武侯時又被君王猜疑,於是他就去了楚國。

楚悼王任吳起為令尹(當時只有楚國仍用令尹的稱號,而其他國家先後設相),實施變法。經過變法,楚國也一度強大起來,疆域拓寬了很多,還打敗了強魏。此時,可以說吳起是達到人生的頂峰,他成功了。

揭秘:一代名將吳起背後,竟隱藏著諸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吳起的兵法也為後世兵家所研究,他的兵法開啟了戰國刀兵之先河,他的兵家思想也廣為傳頌。李悝稱讚吳起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尉繚子稱“提七萬之眾而天下莫當者”,《幼學瓊林》“孫臏吳起,將略堪誇;穰苴尉繚,兵機莫測”等等。

揭秘:一代名將吳起背後,竟隱藏著諸多鮮為人知的秘密

吳起同時也失敗了,而且是致命的。正所謂“剛極必折,慧極必傷”,由於他的新法損害了楚國舊貴族的利益,在楚悼王去世後,那些被他得罪的楚國貴族一起聯合起來射殺了他,還將他的屍體進行車裂,從此吳起和他的變法一起煙消雲散了。

結束語:吳起的一生是充滿戰鬥的一生,是波瀾壯闊的一生;吳起的人生又是奔波勞碌的人生,是孤獨寂寞的人生。生於富足之家,本可逍遙享樂,然為求政治功名,亦不惜手段,或得或失,後世褒貶不一。白居易“昔有吳起者,母歿喪不臨。嗟哉斯徒輩,其心不如禽”、徐鈞“兵書司馬足齊名,盟母戕妻亦駭聞”、於石“吳起為魯將,殺妻殊不仁”等等。為了功成名就,不惜背上不忠不孝、殺妻求將的罵名,自古以來,吳起恐怕也是第一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