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婦到底會不會把病毒傳染給胎兒?

小心肝TV


乙肝有三大傳播途徑:

血液傳播、性傳播和母嬰傳播。所以,乙肝媽媽懷孕,可能將乙肝病毒傳染給所生的孩子,這種傳播途徑叫做母嬰傳播,也叫垂直傳播。



疾病能夠通過懷孕或生產傳染給新生兒,其中發生的是病原體的傳遞,這個過程叫做傳染。所以,乙肝是一種傳染病

遺傳,是指兩代人之間存在的相似性,如父母的膚色、身高、胖瘦等相貌特徵的遺傳。還有一些疾病,如白化病等,能遺傳給下一代。

傳染和遺傳的區別是:傳染的過程是可以切斷的;而遺傳到目前還沒有更多的辦法阻止其發生。



目前,對乙肝媽媽採取的阻斷乙肝母嬰傳播的措施,包括兩個方面:

乙肝媽媽在懷孕期間檢測乙肝病毒DNA,如果乙肝病毒DNA載量非常高(歐美是超過20萬,國內是超過100萬),可以替諾福韋或者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療,以最大程度的抑制乙肝病毒複製,減少乙肝病毒通過宮內傳播給胎兒的風險。



第二、產後阻斷(主動+被動免疫)

產後阻斷,是指新生兒出生後在12小時之內,儘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隨後,在出生後1個月和6個月的時候,再分別注射一劑乙肝疫苗,使嬰兒獲得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其他預防措施

新生兒出生以後,由於注射了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感染乙肝的幾率是非常小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乙肝媽媽還是要特別注意一些細節。

1、如果在餵奶的時候,乳頭有出血、傷口,同時嬰幼兒口腔有破損、出血的情況下,應儘量避免直接接觸。

2、平時皮膚有破皮、出血的情況下,要注意各自保護傷口,以免直接接觸。

3、個人衛生、生活用品最好單獨使用。



我是肝病科龍醫生,是一位擅長乙肝母嬰阻斷的大夫,如對我的文章感興趣,請關注我,謝謝!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希望我以下的回答能對您有所幫助。

乙肝孕婦很多都會擔憂會不會傳染給寶寶的問題,的確,乙肝病毒是可以經媽媽傳給寶寶的,尤其是“大三陽”孕媽,一般體內病毒含量較高,病毒的複製也比較活躍,所以媽媽傳染寶寶的可能性也較大。

怎麼可以減少媽媽傳染給寶寶的可能性呢?

1. 隔斷宮內傳播:

因為媽媽跟寶寶的血液是通過胎盤進行交流的,胎盤是有一定的隔絕功能,在正常情況下,媽媽跟寶寶的血液不會混合,但如果發生碰撞、擠壓、先兆流產等損傷胎盤的情況,使胎盤的屏障功能受到的損害,就有可能造成媽媽的血液“漏入”寶寶體內,造成寶寶也感染病毒。所以要阻斷宮內傳播,就要保護胎盤不受損傷,保護其屏障功能。

2. 隔斷分娩過程傳播:

在分娩過程中,寶寶失去胎膜的保護,如果吞飲媽媽產道分泌物,或破損的皮膚黏膜跟媽媽產道的血液或分泌物接觸,都有感染的風險,所以乙肝感染的媽媽最好到正規醫院分娩,儘量縮短產程,減少寶寶在媽媽產道的時間,減少其吞飲媽媽產道的機會,在整個接生的過程中,醫生儘量少助產以減少寶寶皮膚黏膜的損傷,必要時進行剖宮產,儘快完成分娩。而寶寶出生後應該馬上清理五官及體表的汙血,儘量減少與媽媽血液的接觸。


3. 隔斷哺乳傳播:

乙肝感染的媽媽乳汁內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如果哺乳,可能會增加寶寶感染的風險,所以不建議乙肝感染的媽媽為寶寶哺乳,同時,媽媽也不要跟寶寶共用餐具、毛巾等,較少體液的接觸。

4. 注射疫苗:

在寶寶出生後的24小時內分別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跟乙肝疫苗,出生1個月後再注射一次乙肝免疫球蛋白跟乙肝疫苗,出後6個月後再注射一次乙肝疫苗即可。如果想知道寶寶有沒有產生乙肝抗體,可以在寶寶一歲是檢查,如果HbsAb陽性,就表明寶寶有一定的抵抗力,不易感染乙肝。


淼哥故事會


乙肝媽媽懷孕會遺傳給孩子嗎?

不會遺傳,但會傳染給孩子。

傳染和遺傳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概念。

遺傳性疾病有通過細胞染色體由祖先向後代傳遞的品質和特徵。這種由染色體逐代傳遞的特徵,人類目前尚無法控制,因此無法遺傳性疾病無法人為的提前預防,只能儘量事後補救。

傳染性疾病則可通過正確的預防,完全避免患病。

乙肝媽媽如何預防乙肝傳染給寶寶?

1、備孕期檢查肝臟功能及乙肝病毒含量,如有明顯異常,需要治療後再懷孕。

2、孕早期檢查肝臟功能及乙肝病毒含量,必要時需要保肝、抗病毒治療。

3、孕24-28周第三次複查肝臟功能及乙肝病毒含量,如果乙肝病毒含量增高,或者肝功能嚴重異常,需要在肝臟科醫生的指導下,應用藥物對症治療。

4、寶寶出生後12小時內及時接種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5、寶寶乙肝疫苗接種完畢後,分別於寶寶7個月和12個月時,帶寶寶去醫院檢查是否產生乙肝抗體。

如果已經產生抗體,需要以後繼續定期複查。

如果沒有產生乙肝抗體,需要重新接種乙肝疫苗。

如果乙肝媽媽將上述內容均能嚴格執行,絕大部分寶寶是完全安全的。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益,如有需要請關注“婦產科女醫生畢一鳴”頭條號。


婦產科醫生畢一鳴


多數乙肝孕媽媽最擔心的事情就是病毒是否會傳染給自己的孩子。這確實是需要擔心的事情,因為乙肝病毒的主要傳染途徑為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 然而其中母嬰傳播佔總感染率達到了3~5成,包括宮內感染,圍生期感染、產後感染。



實際上絕大多數情況下是不需要擔心母嬰傳播這一點,因為現在的醫學技術能夠成功的阻斷母嬰傳播,成功率接近百分之百。

阻止傳播的措施: 乙肝孕婦產子後,寶寶要在12個小時之內注射醫院免費提供的乙肝高效價免疫球蛋白+重組項目乙肝疫苗10mg/0.5ml,可以非常有效的讓新生兒的體內產生乙肝表面抗體。 正常情況下注射疫苗後的寶寶是可以正常母乳餵養的,也是鼓勵母乳養的。


哪些特殊的情況不能母乳餵養?

1、乙肝媽媽的乳頭有破損、滲血,寶寶有較為嚴重的口腔潰瘍、黏膜受損的情況需暫時停止母乳餵養。

2、正在服用以治療乙肝抗病毒藥物的產婦,不建議母乳餵養。

作為乙肝孕媽媽一定要科學的預防乙肝母嬰傳播,要充分相信現在的醫學技術,保持良好的心態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壓力。


祝您一路好孕。 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一下《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帶你瞭解更多的那些孕期健康話題。


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


乙肝病毒(HBV)主要經血(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嬰及性接觸傳播,因此乙肝孕婦是有可能會把病毒傳播給胎兒的,但是,經過科學的一些阻斷方法,乙肝媽媽是完全可以生出健康的寶寶的,這也就是乙型肝炎母嬰阻斷的臨床管理很重要的原因。

在第一次產檢的時候,孕婦是需要做乙型肝炎的產檢的,如果是陽性,後面的交給專業大夫就好,會通過妊娠期,生產過程,還有孩子出生以後的嬰兒免疫多方面來阻斷母嬰傳播。母嬰阻斷的成功率還是非常高的(95%或者更高)。

另外,媽媽們比較關心的兩個問題,一是分娩,研究表面分娩方式與母嬰傳播風險沒有確切關係,根據產科指徵決定分娩方式即可。二是母乳餵養,這個問題需要分情況來看,如果母親未服用抗病毒藥物,新生兒接受規範的聯合免疫之後,是可以進行母乳餵養的。以阻斷母嬰傳播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藥物的孕婦,分娩後停藥,也可以母乳餵養。但是 以治療乙型肝炎為目的而服用抗病毒藥物的孕婦,分娩後繼續用藥,由於乳汁中存在少量的抗病毒藥物對嬰兒的安全眭尚不清楚,目前不建議母乳餵養。


匹諾曹扎扎




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肝病幹診科科主任、主任中醫師、瀋陽市名中醫李佰君為您釋疑。

我是一名乙肝病毒攜帶者,還有機會當媽媽嗎?傳染孩子怎麼辦? ——如果被確診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很多年輕人,尤其有生育計劃的年輕人,大多被擔心、無奈、恐懼所籠罩!

不敢告訴家人,怕被嫌棄;更不敢要孩子,怕傳染給寶寶。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那麼,該如何面對?如何防止寶寶被乙肝病毒感染?

乙型肝炎

它已經是危害全球人民健康的嚴重問題。全球有20億人感染HBV(乙肝病毒),其中有3.5億人為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 據世衛組織報道,每年感染乙肝病毒的人群中約有65萬人死於乙肝病毒感染所致的肝硬化,肝細胞癌和肝衰竭。 我國屬於乙型肝炎高流行區,在2006年以後,我國的乙型肝炎感染率下降至7.18%,成為中等流行國家。因為人口基數大,如不從根源上徹底阻斷,仍有很多的兒童感染乙肝。



因此,國家肝炎防治醫學會從2013年起成立“小貝殼”基金項目,目的是推廣乙肝母嬰阻斷,從根本上阻斷乙肝的母嬰傳播,最大限度降低新生兒乙肝病毒的母嬰感染,力爭實現中國新生兒乙肝病毒零感染!讓我們的下一代,我們的寶寶不再受乙肝病毒困擾!

乙肝病毒主要通過以下途徑傳播:輸血,注射,性接觸,母嬰垂直傳播。由於嚴格篩查,現經輸血或血製品導致的乙肝感染已很少,而母嬰垂直傳播是非常重要的傳播方式。 現有乙型肝炎約半數以上為母嬰垂直傳播所致。

由“大三陽”(表面抗原,E抗原陽性)的母親分娩的嬰兒中,乙肝病毒的感染率達95%,乙型肝炎病毒的母嬰傳播包括三種途徑:宮內傳播,產時傳播和水平傳播。 ①宮內傳播:以妊娠晚期及產前為主,乙肝病毒通過胎盤,使胎兒受到宮內感染; ②產時傳播:是乙肝病毒母嬰傳播的主要途徑,胎兒在分娩過程中,因接觸到母親的血液、羊水或分泌物而被感染。 ③產後傳播:主要是母嬰密切接觸。 其中前兩種是母嬰傳播的主要方式,也是新生兒出生後預防免疫失敗的主要原因。

如何有效地阻斷母嬰傳播,是控制乙肝病毒感染率,降低慢性肝病發病率的關鍵措施之一。 產前抗病毒治療,對病毒高載量的孕婦預以聯合阻斷,最大限度阻止母嬰傳播,勢在必行!

利好消息:國內外尤其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的真實數據顯示:病毒高載量孕婦經產前產後雙重阻斷,阻斷成功率達100%! 產後第一次免疫注射後可以正常哺乳!抗病毒治療期間的女性,在專科醫生指導下,換服妊娠B級藥,可以正常懷孕!

由此可見,無論乙肝病毒攜帶者還是發病期正在治療的乙肝病人,都可以再醫生指導下完成妊娠,生產,且經規範的母嬰阻斷,完全可以生一個健康的寶寶!

【本期名醫】李佰君 瀋陽市第六人民醫院肝病幹診科科主任,主任中醫師,瀋陽市名中醫 瀋陽市健康教育專家庫專家、市健康教育講師團成員


遼瀋名醫


乙肝病毒是我國危害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

有不少準媽媽也是乙肝病毒攜帶者。

對於孕期應該如何處理,以便將母嬰傳播的風險降到最低,是所有乙肝媽媽最大的心願。

Jojo將門診準媽媽最喜歡的提的10個問題整理如下:

1、經常聽你們提到大三陽,小三陽,它們到底是什麼?什麼是乙肝兩對半檢查?

答:乙肝兩對半包括以下項目: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簡單來說就是查的乙肝病毒的抗原和抗體。Ag抗原具有致病性,而Ab抗體是起著保護作用的。所有乙肝病毒攜帶的孕婦,都會進一步檢查“兩對半”。如果HBs-Ag,HBe-Ag,HBc-Ab陽性,也就是兩個抗原是陽性,那麼就是所謂的“大三陽”,如果HBs-Ag,HBe-Ab,HBc-Ab陽性,一個表面抗原陽性,兩個抗體陽性,就是所謂的“小三陽”。

大三陽的孕婦處於疾病活動期,傳染性要強,母嬰的宮內感染率也會高些。

2、哪些情況下會感染到乙肝病毒?

答:主要通過經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及性接觸傳播。

母嬰傳播大多是在分娩時接觸HBV 陽性母親的血液和體液,是重要的傳播方式。

3、如果是乙肝大三陽、小三陽,能懷孕嗎?

答:HBV陽性婦女計劃妊娠前,最好檢查肝功能。肝功能正常的可正常妊娠;肝功能異常者,治療正常,且停藥後6個月以上覆查正常則可妊娠。雖然乙肝病毒含量的高低不能單獨作為是否可以懷孕的依據,但是因為其是影響HBV 母嬰傳播的最關鍵因素,因此所有的乙肝病毒攜帶者婦女在計劃懷孕前需做較全面評估。

4、那如果是乙肝準媽媽,懷孕期間要注意什麼?

答:肝對凝血功能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妊娠合併乙肝患者容易出現肝功能異常、凝血功能的異常等,導致產後出血、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率增高。乙肝媽媽們孕期必須定期複查肝功能,尤其在妊娠早期和晚期。

5、乙肝病毒攜帶者,這個乙肝病毒對寶寶有什麼影響?

答:研究數據發現,單純乙肝病毒感染並不會引起胎兒畸形及流產。但卻有可能準媽媽因為肝炎活動或者併發症,需要終止妊娠,導致流產、早產。因為併發症等引起胎兒窘迫、死胎、新生兒死亡的風險增加。

6、 什麼是宮內感染?乙肝病毒攜帶者,寶寶將來感染乙肝病毒的風險是多少?

答:宮內感染是指乙肝病毒攜帶的孕婦在孕期、分娩期將病毒傳染給了胎兒。在正規阻斷治療後,85% “大三陽”媽媽能生出健康的寶寶,小三陽、HBV-DNA檢測值低的阻斷效果非常好,甚至能夠達98%-100%。影響阻斷效果的主要是母血的病毒DNA量太高和E抗原陽性(大三陽)。

7、聽說孕期打高效免疫球蛋白,能降低新生兒的感染率,那麼乙肝準媽媽們妊娠期需要應用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嗎?

答:不需要!

研究發現,孕期注射與不注射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的阻斷效果都是一樣的,沒有差別。

8、乙肝準媽媽,順產過程中新生兒感染病毒的風險是不是比剖宮產大,有必要直接選擇剖宮產嗎?

答:與順產相比,剖宮產並不能降低HBV的母嬰傳播風險。所以乙肝媽媽們沒有必要因為擔心順產感染風險高而選擇剖宮產。

9、現在主要用什麼方法阻斷乙肝病毒的母嬰傳播?

孕婦HBsAg陰性時,新生兒應該在出生0、1月、6月分別接種1針乙型肝炎疫苗。

答:對於乙肝表面抗原(HbsAg)陽性母親,目前乙型肝炎母嬰阻斷最主要的措施出生後應給予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的聯合免疫。對HBsAg陽性母親的新生兒,應在出生後24h內儘早(最好在出生後12h內)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在1個月和6個月時分別接種第2針和第3針乙型肝炎疫苗。採用該方式,“小三陽” 媽媽的寶寶基本不會被感染,但少部分“大三陽”媽媽的寶寶仍會被感染;主要原因是部分寶寶在全程注射疫苗後未能產生保護性抗體或抗體滴度不夠。

10、乙肝病毒攜帶者,能給寶寶餵奶嗎?

答:正規預防後,不管大三陽還是小三陽,其新生兒都可以母乳餵養。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幫助。

你好,我是Jojo,一名婦產科主治醫生,上海女性康復醫學會婦產科科普學組委員,多平臺自媒體人,致力於女性健康科普知識分享!喜歡我的回答,就點個關注唄,謝謝!


Jojo醫生


你好,我們國家乙肝發病率非常高,母嬰之間的垂直傳播是傳染的主要途徑。傳染和遺傳是兩個概念。

如果是乙肝媽媽,備孕時要注意些什麼?懷孕後及寶寶出生後如何避免被感染?這些都非常重要,以下供大家參考。


乙肝女性備孕時應做怎樣的準備?

急性期乙肝要積極治療,肯定不能備孕。如果是慢性乙肝,備孕前,最好去感染科或肝病專科評估肝功能。

肝功能一直是正常者可開始備孕;如異常,經治療後恢復正常,且停藥超過6個月,再複查肝功能正常後可妊娠;有的需要抗病毒治療,需經過肝病專科醫師和產科醫師評估,才能考慮妊娠。

乙肝媽媽懷孕後需要注意什麼?

必須定期複查肝功能和乙肝病毒DNA,複查的時間間隔如下:

首次檢查肝功能就正常,且沒有臨床症狀,可以1-2個月複查一次肝功能;

如果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升高但不超過正常上限2倍,或膽紅素升高,或HBV DNA拷貝數較高者,需要請感染科或肝病專科醫師會診,更嚴重者需住院治療或終止妊娠。

乙肝媽媽孕期如何避免傳染給寶寶?

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如果媽媽HBsAg陽性但HBeAg陰性,新生兒經過正規預防後,乙肝阻斷率能達98%-100%。所以,HBeAg陰性的媽媽在孕期不需要進行抗病毒治療。

HBeAg陽性媽媽,新生兒經正規預防後,還有5-15%會被傳染。不過,對HBeAg陽性的孕婦,孕期是否需抗病毒治療以降低母嬰傳播,還缺乏證據,尚無定論。

此外,曾經的一種預防方式,就是在孕晚期應用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現在已經證實不能預防乙肝病毒母嬰傳播,因此,孕期沒有必要打免疫球蛋白。

乙肝媽媽如何分娩比較安全?

已有的研究證明,乙肝媽媽的新生兒經正規預防後,剖或順對於HBV傳染率來說,沒有差異。也就是說,剖宮產並不能降低HBV的母嬰傳播率,所以,不要為此選擇剖。

乙肝媽媽產後需要注意什麼?

媽媽如果HBsAg陽性,爸爸或其他家庭成員HBsAg陽性者有密切接觸,寶寶最好出生後就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

經過正規預防後,不論媽媽HBeAg是否陽性,新生兒均可直接母乳餵養,不增加HBV感染風險。

HBsAg陽性的媽媽,新生兒需定期隨訪HBV血清學標誌物檢測有無HBV感染以明確是否需加強免疫。


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感謝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產科胡蓉主任的支持。


恩哥聊健康


乙肝孕婦會不會把病毒傳染給胎兒嗎?的確有可能,因為在乙肝的傳播方式裡面,其中之一就是母嬰傳播。在沒有母嬰阻斷的年代,母嬰傳播的確是造成很多新生乙肝胎兒的原因。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乙肝疫苗已經開始全面普及。目前我國已經開始對於新生兒實現免費接種乙肝疫苗,這就讓寶寶出生後就可以得到疫苗的保護。而免疫球蛋白的注射,又讓乙肝的母嬰阻斷成功率更高。

對於乙肝孕婦來說,在孕期做好肝功能和病毒量的篩查,出生後,可以儘快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給新生兒提供更加完善的保護,雙管齊下的情況下,母嬰阻斷的成功率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所以如果是孕婦患有乙肝,也沒有必要說因此去過分緊張,甚至萬一懷上了,再去因為乙肝陽性去做流產。對於寶寶來說,媽媽是大三陽還是小三陽,體內病毒載量高不高,感染時間的長短,甚至遺傳因素,都有一定的關係。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母嬰傳播 HBV 有三種途: 產前宮內感染, 孕婦通過胎盤傳播給胎兒體內;產時傳播, 新生兒出生時經過產道時吸入含有 HBV 的陰道分泌物、羊水、血液等而感染;產後水平傳播, 通過哺乳和親密接觸而傳播。

一、 產前宮內感染:孕期胎兒發生宮內感染,即乙肝垂直傳播途徑,和母體乙肝狀態有關。孕產婦血清乙肝病毒標誌物模式與其新生兒HBV-DNA 陽性率有著緊密的聯繫。 HBeAg陽性、母親體內 HBV-DNA 值 > 10的五次方拷貝/ml 是HBV複製和傳染性的重要指標。研究指出,此類新生兒宮內感染率為5% ~15%。

妊娠期合併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孕婦要積極進行治療和孕期監護, 可以降低母親的 HBV-DNA 載量, 從而有效減少宮內感染。對於 HBsAg 陽性產婦,新生兒出生 24 h 內除了需要接種乙肝疫苗外, 還要及時注射高效價乙肝免疫球蛋白以阻斷病毒的母嬰傳播。

二、產後感染途徑:母乳餵養及親密接觸

1、病毒無活動性複製

母親血清中 e 抗原(HBeAg)和 HBV-DNA 陰性。在新生兒注射乙肝疫苗和高效乙肝免疫球蛋白後,由於母乳中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和抗病毒物質,所以母乳餵養的嬰兒常見疾病發病率和嚴重程度明顯低於人工餵養兒。因此,對於乙肝病毒非活動性複製的母親應鼓勵母乳餵養。

2、病毒活動性複製

(1).對於血清中乙肝標誌物陽性,e抗原(HBeAg)和HBV-DNA陰性這一人群 ,可以正常進行母乳餵養。

(2). 母親血清中HbeAg(+ )、HBV-DNA陽性及乳汁中HBV-DNA陽性,有肝炎症狀且肝功能損害嚴重者,不能母乳餵養。

(3).母親血清中HbeAg(+ )、HBV-DNA陽性及乳汁中HBV-DNA陽性,肝功能正常者,由於母親排毒率及傳染性相對較高 ,建議在產後母乳餵養的同時,採取乙肝主動免疫與被動免疫相結合的方法 ,即常規注射乙肝疫苗 ,同時加註乙肝免疫球蛋白 ,並使其濃度在哺乳期一直保持在有效範圍內。

(4).餵養注意事項:在餵養嬰兒過程中母親乳腺炎、乳頭皸裂時血液中的HBV 混入乳汁中,當嬰兒皮膚、粘膜因破損或粘膜炎症而通透性增強時 ,易進入嬰兒血液循環 ,從而造成乙肝病毒感染。故乙肝產婦決定母乳餵養時,注意用清潔的毛巾擦洗乳頭和乳暈,切忌用肥皂和乙醇 ,以免引起局部皮膚乾燥、皸裂。哺乳時取正確舒適的餵哺姿勢,嬰兒吸吮時應含乳頭及大部分乳暈,避免嬰兒對乳頭的吸吮力就會過大 導致乳頭皸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