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季詩詞大會變成講故事大會有沒有這種感覺?

天馬行空


每篇詩詞文章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都有一個讓人感動的出處,否則的話怎麼會流傳這麼久呢?那是有感而發的探索,是驚天地 泣鬼神的驚歎,是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吶喊……





jxw草木一生


“第五季《中國詩詞大會》變成講故事大會”,這個題問不全對,但有的參賽選手確實有引人關注的故事。

象今晚(1月31日)第四場裡,個人追逐賽裡的第四名選手“翁智平”的故事就令全場一片唏噓,讓場內和場外的人都潸然淚下,更讓人們對她們母女兩這種追求文化的精神肅然起敬。

翁智平來自於貴州,是某戒毒所的一名公安民警,這位46歲的媽媽是來為23的女兒圓夢的。

翁智平的女兒楊玉書幾年前考上了四川大學,可不辛降臨到這位姑娘身上,在讀大一的時候,小楊突發高燒,幾個月不退,經醫院治療後落下了後遺症,以致小楊雙目失明。

小楊從小就熱愛古詩詞文化,她雖然眼睛看不見,耳朵能聽見。女兒的堅持讓做媽媽的翁智平決定替女兒圓夢,報名參賽第5季《中國詩詞大會》。

這位民警媽媽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臨時備課,儲備知識。翁媽媽在回答第3道題時失誤,選手有一次“絕地反擊”的自救機會,在評委嘉賓楊雨老師的配合下,翁智平順利答對了“你說我猜”裡的8道題,讓觀眾見證了翁媽媽的才華和那份執著的心情。

雖然翁智平在四位選手追逐賽中沒有勝出,卻讓我們看到了這位平凡媽媽的堅強,看到了這位母女間的堅強呵護,看到了人間的摯愛,看到了《中國詩詞大會》帶給我們的精彩故事,看到了知識帶給人間的大愛。

(手機拍於熒屏照片)


文都楊稼


沒有這種感覺,《中國詩詞大會》是一檔全民參與的知識性問答類競賽節目這一性質一直沒有變。它基於對文化的繼承和傳播,更是發展和創新。

《中國詩詞大會》自2016年開播以來,雖走過了四季,但是每一季都有新的看點,新的變化,成為了億萬觀眾春節期間的一場文化盛筵。

如果它給我們一種講故事的感覺,那麼還會有如此高收視率嗎?我的答案是否定的。相信看過《中國詩詞大會》的人感受很深,不僅僅是因為詩詞的華麗或是寫實,更因為參賽者身上那一件件為之動容的故事,比如,第一季身殘志堅的彭超,是詩詞給了他力量,是詩詞讓他大放光彩,第二季身患癌症的白茹雲白大姐,面對疾病的折磨和經濟上的雙重壓力,她並沒有一蹶不振,一本《唐詩鑑賞》就是她最好的精神寄託。第三季中令我們刮目想看的外賣小哥雷海為,在送外賣的路上詩詞是他最好的夥伴,更有以詩為伴的北大才女陳更,彭敏,為盲女圓詩詞夢想的翁智平等等,他們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一個關於詩詞的故事,正是這些故事才是得《中國詩詞大會》這麼的有溫度、有力量、有情懷,更有看點。







不給糖吃就八卦


我認為詩詞大會的內容應該在詩詞範圍內,通過詩詞背誦講解和專家點評,從時代背景,作者心理活動、情感、人生態度、當時社會現狀、處境及其文化底蘊進行講解,使詩詞愛好者和電視觀眾,對歷史、人物、地裡、風土人情、詩詞描寫手法有很好的瞭解,從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理論知識,對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熟知、理解運用、傳承,也豐富觀眾的文化生活。在節目中可以簡要介紹參入者的基本情況,而不是訴苦、講家庭背景史…因而偏離主題……


完璧歸趙


介紹90多歲老英雄,個人覺得跟大家見面時讓起來一下就好,主持人應該讓老人家坐下說,主持人不但沒有這個意識,而且還在那裡長篇大論的煽情,反正我的情是被他煽動起來了,她多說一句,就多討厭她一分!


BJW527


第五季詩詞大會穿插了許多參賽人員的背景,好像是變成了講故事大會,這是該節目形式的新嘗試,效果很好,傳送的都是正能量,未必不可!


資料人倪段賢柱


感謝回答,我認為這種形式靈活多樣挺好,不一味死板問題答案,中場講兩個正能量的故事,使詩詞大會的選手暫時可以放鬆一下心情。使大家身受教育,尊重軍人,警察,最重要是生活中殘疾人,還有弱勢群體讓他們享受到詩詞大會的力量。再說並不影響詩詞大會節目進行,對選手來說是一種鼓勵,有利於調節氣氛,有利於選手發揮。這樣比賽才有看頭。我認為對詩詞大會和選手有利的故事都可以參加比賽。每一首詩詞背後都有一個經典故事。


思鄉的路


今晚上就講了兩個故事,一個是一個老革命,90歲了,參加了三大戰役,渡江戰役,抗美援朝負傷了。一個是翁智萍


追夢人144888756


《詩》

詩含山水畫,

詞有兒女情。

其中多少事,

等待後人聽。

每一首詩詞都有故事在其中,

知道其中故事才能更瞭解詩,

愛詩詞聽故事,沒毛病。





奔跑在沒有終點的路上


我估計是製作單位可能覺得光說詩詞太單調,所以加上點故事吸引一下眼球吧。本來詩詞大會讓人感覺是個很雅緻的,加上了其他的東西以後,而且是照貓畫虎的東西,一下子變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