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隋唐演义》给忽悠了,瓦岗寨实为门阀集团操纵的反隋样板

瓦岗寨是一个奇特的存在,从一开始就折射了隋末非常复杂的社会政治现实。隋唐演义小说所反映的骑士游侠精神只是该事件的冰山一角,瓦岗寨的背景实际上深不可测:

北朝重新兴起骑士游侠之风

北朝是各民族融合的时代,在北魏五等郡县的统治下,各民族尚武风气盛行,除了胡人部族之外,汉族豪强也变成了集团化的势力。那个时代,游侠风气重新盛行,武士的价值再次凸显。隋朝虽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制度,逐渐收拢各种地方势力,但民间广泛存在的游侠武士,却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这股力量在隋末成了各方争取的势力。


别被《隋唐演义》给忽悠了,瓦岗寨实为门阀集团操纵的反隋样板

瓦岗寨

隋朝本来根基不强,各方豪强势力只是暂时蛰伏而已,杨广的大尺度动作,却很快撕裂了这个需要巧妙维持的体系。这时,各方豪强均有所动作,瓦岗寨就是一些豪强势力打造的一个反隋样板。

翟让背后的神秘人物——江夏黄氏的黄君汉

翟让本人只是个小吏,任东都法曹。他创立瓦岗寨的过程却非常可疑:

《资治通鉴》载:韦城翟让为东都法曹,坐事当斩。狱吏黄君汉奇其骁勇,夜中潜谓让曰:“翟法司,天时人事,抑亦可知,岂能守死狱中乎!”让惊喜叩头曰:“让,圈牢之豕,死生唯黄曹主所命!”君汉即破械出之。让再拜曰:“让蒙再生之恩则幸矣,奈黄曹主何!”因泣下。君汉怒曰:“本以公为大丈夫,可救生民之命,故不顾其死以奉脱,奈何反效儿女子涕泣相谢乎!君但努力自免,勿忧吾也!”让遂亡命于瓦岗为群盗

这事看来类似曹操之遇陈宫,但实际却大为不同。放翟让出来的

黄君汉可不是一般人,他家族是江夏黄氏,世代豪族,其父在北周任乡豪大都督、行军总管,即北周王朝收编的地方豪强。翟让之亡命于瓦岗,其背后并不简单,是黄氏家族预先埋下的一个棋子。

按照李百药写的《夔州都督黄君汉碑铭》(即《北齐书》作者)来看,黄君汉当时可能也不是狱吏,而是州司马。稍后,李密进入瓦岗寨。这时黄氏家族就顺势支持李密,隋炀帝被杀后,黄君汉迅速被李密封为上柱国、河内总管、汾阴公,正式加入了李密集团。黄君汉后来投向李渊,开国元勋之一,封虢国公。

徐世绩


别被《隋唐演义》给忽悠了,瓦岗寨实为门阀集团操纵的反隋样板


再看徐世绩,其家族本来是几百年的豪强,直到徐世绩的祖父都还有官职,史载,徐家“家多僮仆,积栗数千钟”。徐世绩为什么会加入瓦岗寨?这也是疑点之一。

再看李密,其先祖为李弼,北周八柱国之一。注意:八柱国、二十四将是关陇集团的核心势力,而关陇集团又是北周、隋朝两代的核心统治集团。

杨玄感、李密叛乱说明关陇集团内部出现裂痕,天下豪强势力遂各怀异志,瓦岗寨应运而生

李密第一次参与的杨玄感叛乱,只是宫廷政变的延续,是杨素家族想要废掉杨广,立杨浩为新帝。但此事是一个极强的信号,各种地方性势力从此开始各怀异志。因为杨素家族是隋朝王室的股肱,李密又是八柱国家族,天下都看到关陇集团不再支持隋朝了。

杨素

杨玄感失败被杀之后,李密也失去政治资源,只能把目光投向江湖上的游侠势力。在这个背景下,徐世绩、单雄信等游侠共同推举李密为主,翟让作为一个小豪强的棋子就失去价值了。有了李密做领导,周边地方性豪强均纷纷投靠,因为这个渠道是通向关陇集团的,即便李密后来反唐被杀,其手下兵马均成为李唐的重要力量,其间并无猜忌。


别被《隋唐演义》给忽悠了,瓦岗寨实为门阀集团操纵的反隋样板

李密


通过这个渠道上升的人很多,包括:徐世绩、魏征、秦琼、程咬金等。这些人物在门阀时代都是很难上升的,但凭借独到的眼光,他们发现了门阀势力操纵的瓦岗寨,从而迅速实现了阶层飞跃。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