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对农田有什么危害,能聊一聊吗?

佛山小林哥


鳝经常生活在水稻田里,或者生活在泥地里面。对于水稻田里稻飞 蚤、蝗虫、青虫等害虫是天敌,由于它能消灭害虫,对农业生产来说,黄鳝应该是受农村农民喜欢大益虫。有了它病虫害都少了很多。但是很多东西都有相对的一面,由于它喜欢生活在泥地里,经常在泥地里面活动,造成农田,底质泥地松疏,尤其是梯田更明显,造成田坝经常漏水,更严重的是造成田坝崩塌。给农田储水造成很大危害,我认为黄蟮对农田灌溉有很大的危害,它随便打一洞,就可以让肥水流失,对农民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黄鳝属于肉食性的鱼类,一般昼伏夜出,所以在农村很多人都是晚上去捉黄鳝的。黄鳝一般生活的淤泥里面,喜欢打洞,并且最少要有两个洞口,一个用来逃生,一个用来呼吸出气。所以经常在水稻田的田埂上看到黄鳝的洞,这个洞一般找不到黄鳝,还有一个洞口在稻田,距水面大概十厘米左右,这个洞一般会有黄鳝。上面提到黄鳝是属于肉食性的鱼类,所以对于稻田里的害虫黄鳝会捕捉,不过稻田里的青蛙、蝌蚪、蚯蚓也是会被黄鳝吃了的,所以对于黄鳝而言只要你是它能够吃的,它都会吃,不管你是不是益虫还是害虫。所以这一点可以说功过相抵了吧。

综合来说稻田里的黄鳝是有利有弊,也是符合动物生存的自然规律。





A九尾狐的三农世界


首先明确一点,黄鳝对于农村庄稼来讲有很多好处,但是其对农田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小的时候在农村里,小焦总听老一辈人讲,他们小时候秧田里的黄鳝特别多,夏天一到傍晚就只需要拿着盆去田里捡,但是那时候黄鳝也是把田破坏的不成样子。现在虽然黄鳝少了很多,但是对农田的管理压力也是小了很多。

要说黄鳝对农田有啥危害,其实最大的危害就是因为它钻洞的习性。

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小焦也会出去抓黄鳝,黄鳝的洞基本上都在田埂上,洞的一头在田里,一头在田外。这样的黄鳝洞会造成农田不稳水。所以每当田里漏水的时候,农民都会在田埂上找半天,看有没有黄鳝洞,有的话就会想办法把黄鳝弄出来,把洞口填上。

除此之外,黄鳝也会吃一些田里的益虫,在这一点上也确实是有些影响的。

当然,除了坏处,黄鳝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1、有利于疏松土壤。黄山爱钻洞的习性,对疏松土壤是有帮助的。正是因为它爱钻洞,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对庄稼生长有好处;

2、消灭害虫。刚才说黄鳝会吃一些益虫。其实黄鳝是不管什么益虫害虫的,只要是虫子通通吃。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灭一些害虫;

3、粪便肥田。黄鳝在田里“吃住”,也基本上是在田里排泄的。我们都知道动物的粪便对庄稼生长来讲有很大作用,那么黄鳝也不例外。

综上所述,黄鳝对农田主要的危害其实就是因为它爱打洞,那田里的肥水就很可能会通过这个洞流走了,对农民来讲是损失。但同时它还有很多好处,这些对庄稼生长也是很有帮助的。

好了,今天就回答到这里,欢迎关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黄鳝还有一个霸气的名字,那就是“海蛇”,但是它只是特殊的鱼类。你有过在农村抓黄鳝的经历吗?它们多生活在河流、池塘和稻田里,并且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农田里如果黄鳝太多是让农民很头痛的一件事,捕抓又费时费力,打药又效果不明显,但是不处理还真不行。黄鳝多了就成了灾害,对庄稼的长势和产量都有较大的影响。有人说种瓜得豆不也很好?可以卖黄鳝挣钱了,这样的情况在实际农业生产活动中却并不多。

黄鳝的危害性真的那么强吗?为什么会影响种植效益呢?农民对黄鳝深恶痛疾不是没有道理的,黄鳝的破坏作用如同蝼蚁和大树的关系,时间久了就能看出它的危害性了。以下列举的,就是黄鳝的罪状。


  • 黄鳝打洞造成水土和肥料流失。

黄鳝喜欢栖息在比较阴暗的地方,特别的有水的洞穴中。它们在农田里打洞的能力也很强,时间长了就可能造成农田千疮百孔的现象。而洞穴多了农田里水土和肥料就会流失,农田结构受到破坏,对庄稼生长发育非常不利。

  • 黄鳝捕食有益微生物影响庄稼生长。

众所周知黄鳝是杂食性生物,它们在农田里生存就要捕食微生物,也会啃食庄稼的根茎。黄鳝把害虫吃了,也会让很有有益的微生物遭殃,最后农田的水质、益虫状况都会受到影响。而庄稼的根系受到侵蚀破坏,长势和产量也就不好了。

  • 黄鳝排泄物过多造成土壤性能变化。

农田黄鳝猖獗也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能受到影响,6-8月份是黄鳝的繁殖高峰期,而这段时期内庄稼也处于生长结穗的关键时期。如果黄鳝过多,也就意味着排泄物会明显增多,就极有可能导致肥害或者土壤板结和盐碱超标,从而影响庄稼长势。


农纪


黄鳝对农田有什么危害?本人是农村人,从小就认识了黄鳝,喜欢吃黄鳝,捕捉黄鳝,尤其是钓黄鳝是我的一大爱好,钓黄鳝时跟黄鳝斗智斗勇,其乐无穷……

黄鳝在农村有水源的地方基本可见,黄鳝喜欢依水钻洞而居,农民的水稻田更是黄鳝易生存的地方。因为水稻田被耕耙,土质松软,便于黄鳝藏身,又便于其打洞。尤其是稻田埂,黄鳝洞比比皆是,稻田埂也是我钓黄鳝时最容易寻找的地方~

因为黄鳝爱钻洞,有些松软较窄的稻田埂,就容易被黄鳝打穿,高水位的一边流向低水位的一边,形成漏水洞。黄鳝待在漏水洞中,不但能嬉水,还容易得到水中的一些小生物吃,夜晚不用出洞现身找食吃,避免了被人类捕捉。

黄鳝待在漏水洞中是舒服了,有吃有喝的,但是漏水洞漏的是农田的水,农田的水是供庄稼生长的,有时候水还是农民花钱从电灌站买来的。一条水稻田埂有多个漏水洞是正常的,很容易就能将高处田里的水漏完,尤其是刚施入化肥的肥水,高处稻田里的肥水漏完直接影响水稻的生长,单就从水,化肥的角度来讲,就让农民受损失。还有,低处的水稻田,被漏水洞漏进大量肥水,肥力太足了,也对庄稼不利~

本人有承包地六七亩,每年到种水稻季节,秧苗插下地后,然后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扛上铁铲,去田埂上找漏水洞,堵漏水洞。

黄鳝钻洞,你不得不服,你前一天堵好的洞,一夜过来就又打穿了,几乎天天如此,让你烦不胜烦。所以,堵漏水洞,是农民在管理水稻田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为漏水洞对水稻田保水工作带来很大影响,有些农民又烦于天天早上要堵漏水洞,就会用农药从漏水洞上口灌入,堵住进水,往往藏在洞中的黄鳝会从下口逃出,剧毒的农药直接让黄鳝死亡。这种事以前农民做过,现在这样的情况几乎不见了,主要是农药没有以前剧毒了,其次水稻田边也是农民鸡鸭等家禽光顾觅食的地方,慎用农药,防止家禽中毒~

本人喜欢钓黄鳝,对付黄鳝钻的漏水洞,就是一个字“钓”。先在上口钓,上口不咬,就在下口钓,钓漏水洞一定要有耐心,黄鳝躲在洞中,因为有流动的水,洞口的动静轻易不会引起黄鳝的注意。

在经验和耐心下,漏水洞对我来说,有一半的机率能钓出黄鳝。漏水洞钓出黄鳝后再封堵,能管好几天,一个年久的漏水洞,一年至少钓出两次黄鳝,且年年如此~

明知漏水洞有黄鳝,但是黄鳝就是不咬钩,这时在上口,脚伸入洞口内使劲来回抵(最好穿上高筒雨鞋防止有毒蛇,千分之一的机率),来回抵,形成冲力,洞中尽是泥浆和瞬间的冲击气流,黄鳝受不了,就会从下洞口逃出来。用脚抵的方法适用于田埂宽度在1.5米以下,太宽就失去抵的效果了~

如果漏水洞抵不出黄鳝,只有拿铁铲挖,彻底挖开漏水洞,也有一半的机率,挖出黄鳝。

有的人喜欢用手掏,去扣,这两种方法对付漏水洞也难凑效。田埂上尽是草,泥土很结板,掏不动也扣不动。

既使钓不出漏水洞的黄鳝,我也不愿意去掏,去扣,我不想破坏黄鳝洞,一个古老的黄鳝洞,是非常存黄鳝的,一年至少钓两条黄鳝,对我来说是难得的资源。

综上所述,黄鳝对水田是有一定的破坏的,就是漏水洞,疲于农民每天早上堵漏水洞。但是农民对黄鳝绝没有到恨的程度。黄鳝是农村人一代又一代的记忆,其肉质鲜美,且对人体有相关滋补功效,是农村人桌上最具特色的上品佳肴。

目前农村的野生黄鳝渐渐稀少,假如有一天,农村没有了黄鳝的踪迹,我相信,所有的农村人会十分怀念黄鳝的。所以,农民对黄鳝是偶尔的讨厌并深爱着……





净土TC


黄鳝对水田没有很大的危害。

黄鳝是肉食性鱼类,对水田里的害虫有一定的捕捉,,像稻田里的稻飞虱、水稻象甲、飞蛾等等都是会被黄鳝捕捉。


黄鳝喜欢打洞,一条黄鳝会打两三个洞,会造成水田的水源泄露,肥料流失。只有个别的黄鳝喜欢在田坎上打洞,有这种情况,但不是很大的危害。


近年来黄鳝的价格一年比一年高,有些会用打黄鳝药,对黄鳝灭绝性捕杀。农民每年水稻田的化肥、农药的使用,也使黄鳝逐年减少。现在水田里的黄鳝已经很少,也不会对水田造成什么危害。


山城新华


黄鳝是一种日间喜欢在淤泥中钻洞或在岸边有水或石缝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晚才会出来觅食,\t冬季或干旱季节会挖掘至地下1-2公尺下,躲避干旱,

黄鳝对于梯田的破坏力大,水肥很难保留,梯田如果被黄鳝钻上几个洞,水肥就全跑到下面的农田了,导致农田营养不足而损失,

其他的习性没有表明黄鳝还有什么危害,





广西农人谢谢


黄鳝属于肉食性的鱼类,生活在稻田、小河、小溪、池塘、河渠、湖泊等淤泥质水底层。


对于农业来说

稻田里的害虫像稻飞虱、水稻象甲、飞蛾等等都是黄鳝的口粮,不过稻田里的青蛙、蝌蚪也是会被黄鳝吃了的,不管益虫还是害虫,所以这方面功过相抵。 黄鳝喜欢钻洞,一个洞是不够它用的,黄鳝需要几个洞的,有呼吸用的,有逃生用的。所以这就造成稻田土壤的保水性不良,肥料容易流失。如果稻田地势比较高的话,黄鳝把洞和别家的稻田打通之后,地势高的稻田肥料很快就会流到地势低的稻田里面了。但是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钻洞对土壤的疏松有很大帮助,而且黄鳝钻洞深度长,对于农田在机械或者人工,牛等无法耕作到的土层,很大程度促进植物的根系生长。 黄鳝吃的是害虫昆虫,排泄物都是富含营养成分,对农作物的生长都是很好天然有机肥料。

由于现在人们健康营养意识的增强,鳝鱼也成了人们餐桌上的美味

所以有人专门捕捉稻田里的黄鳝,稻田里的黄鳝数量就不象以前一样多了,也就算不上严重危害了。

以上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1231237150


据《本草纲目》记载,黄鳝有补血、补气、消炎、消毒、除风湿等功效。黄鳝肉性味甘、温,有补中益血,治虚损之功效,民间用以入药,可治疗虚劳咳嗽、湿热身痒、痔瘘、肠风痔漏、耳聋等症。黄鳝头煅灰,空腹温酒送服,能治妇女乳核硬痛。其骨入药,兼治臁疮,疗效颇显著。




黄鳝就是书面记载的鳝鱼,类别是属于一种鱼,身体像有无鳞的蛇,有青、黄两种肤色。基本生活在田边和池溏水边泥洞或者石缝里,繁殖季节是夏天。



黄鳝对农田的好处


黄鳝是属于肉食性的鱼类,平时会捕捉稻田里的火蠓虫、稻象、飞蛾等来充饥。像蛇一样只要是肉的动物,黄鳝一般都会吃,像稻田里的青蛙、蝌蚪也会吃,跟蛇是很相似的,不管你是益虫还是害虫。这种特性足以可以说明黄鳝对农田不能说没用好处的。黄鳝也会有排泄物,这么好的肥料对农田稻谷生长好处不少。



黄鳝对环境的影响


由于黄鳝喜欢打洞,而且还会打好几个洞。洞多了会造成稻田土壤松动,肥料流失,田中水土流失。如果稻田地势比较高的话,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因为黄鳝把洞打到别的田地上,这样形成了互通,水和肥料自然而然的流失了。随着大家对知识的提高,都知道黄鳝的营养和售卖价格很高,很多人会专门的捕捉黄鳝,田里来的人多了就会影响稻谷的生长,对稻田形成不良的影响。



黄鳝养殖能致富


如果能利用稻田科学养殖黄鳝,也是农民致富、增加收入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成本较低、管理又顺便。饲养黄鳝的稻田应选择保水性能好,稻田最好地势低洼,这样的田块保水性能好。注意田埂加高加固,不能渗水漏水。另外还要做好排水口,在进出水口处安装过滤网设施,以防外来不良物种和鱼逃。最好在收稻谷时把田里的鱼全收了。这种养殖方法在贵州云南地区是比较多的。 



黄鳝的分布特点


黄鳝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湖泊、河流、水库、池沼、沟渠等水体中。除西北高原地区外,各地区均有记录,特别是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更是盛产黄鳝的地区。黄鳝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地,印度、日本、朝鲜也产黄鳝。


农事随谈


黄鳝对于农田最大的危害就是黄鳝会打洞来生存和繁殖。造成农田保水性差,水肥流失。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式来防止危害。


  1. 加宽田埂,增加黄鳝打穿田埂的难度。

2.平时巡查发现黄鳝洞可以用硬物堵住洞口或直接抓出黄鳝。

3.可以硬化田埂边缘让黄鳝无法打洞。(用砖磊边打上薄薄的水泥或覆盖一层地膜).

黄鳝对农田的危害总体有限,而且还有一些有利的地方。黄鳝在稻田中行动会增加土壤的活性,黄鳝的排泄物也是很好的肥料,还会吃掉一些对于农作物有害的害虫。对于黄鳝对农田危害不必有过多的担心。


农村俊阿子


黄鳝爱打洞,容易把田埂打洞,使稻田里的水流干,稻田干旱造成水稻枯死,农民对黄鳝又爱又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