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潮州喝茶最多隻用三個茶杯?

立儂


曾經有幸去過潮汕,品茶早已經成了潮汕人的日常,潮汕人愛飲工夫茶,已經到了嗜茶成性的地步,潮州有句俗話:茶三酒四鐵桃二,意思就是喝茶三人為佳,喝酒四人,遊玩二人最好。

潮州工夫茶茶道:”和、敬、精、樂”,而之所以會用3個茶杯,是茶道“敬”的體現;

三杯成品,品茶分三口,第一杯是酸、第二杯是苦、第三杯是甜,數人圍坐在一起喝茶,杯子卻只有三個,於是大家互相謙讓,各自請吃,互動增加,氣氛熱烈融洽,彼此的感情交流也會加深,表示了團結、友愛和互相謙讓的良好品德;

實用性:潮州茶慣用蓋碗或小紫砂,一般150ml的水量,一泡茶剛好斟滿三個杯子,杯子多了茶斟不滿顯小氣,杯子少了,過多茶湯會滿溢而出,也不妥當,故三杯最合適。

精緻、融合、實用、謙讓等元素都在潮州三杯茶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真是有意思。


茶醉小妖


這應該是比較長久的事情了,現在應該都很少只有三個茶杯。在很久之前部分潮汕地區就這樣,不管多少人,就只有三個茶杯輪著喝。至於是不是潮汕地區特有的風俗就不太清楚了。有一部分比較老派的人應該就還是三個茶杯。

潮州有句俗話:“茶三酒四鐵桃二”意思是說喝茶三個人為佳,喝酒是四個人,鐵桃是玩的意思,遊玩是二人最好。好了下面說茶。

我們潮汕人特別喜歡喝茶,客人來家坐,就沏茶、喝茶和聊天。生意人做生意時,也會喝茶,談生意也比較容易成。喝茶可以親近彼此,增添友誼。

品茶,也像在品人生,應當先苦後甜。茶喝入口,先澀後甘,也有先苦後澀再到甘甜。鐵觀音的茶就比較澀,紅茶就比較甘。年紀較長的就比較喜歡喝澀的,反之就喜歡甘。

喝茶也有講究的,倒茶不可倒滿,“酒滿敬人,茶滿欺人”;要先幫他人倒茶,最後才倒自己的。長輩向你倒茶時,手要彎曲扣擊茶桌,平輩則指尖敲擊,晚輩就只需食指敲擊。要拿起茶杯喝茶時,不可杯底搽茶盤。

不過現在潮汕一般的年輕人都不會太講究,除非你跟一些年紀較長的長輩喝茶就需要注意一點。


ZYJ162886098


傳統的潮汕工夫茶一般只有三個杯子,不管來了多少位客人,也都只用三個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給左手第一位客人。每喝完一杯茶,都要用滾燙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後再把帶有熱度的杯子給下一位客人用。這個傳統習俗大約是體現了一個敬字,也是人們表達相互謙讓、禮至友善的美好品德的心願。

今天的潮汕工夫茶已經不拘泥於這個傳統習俗了,我有一位潮州的老友曾寄送給我一套茶具,杯子就有很多個。也曾邀請我去她家中喝茶,茶臺上也擺放了很多隻茶杯。




忍冬花菩提樹


潮汕人比較注重尊老愛幼 在杯子上也可以看出來 3個茶杯就像一個品字 所以現在還是老一輩都遵守這樣的文化 告誡自己同時也是告誡年輕人要把這種文化繼續傳承下去 讓大家把中國這種優良傳統繼續傳承下去 一個品字雖然簡單 但是包含很多做人的道理


胡創洲


傳統的潮汕工夫茶一般只有三個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個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給左手第一位客人,無論其身份尊卑,無論其年齡大小,也無分性別。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滾燙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後再把帶有熱度的杯子給下一個用。這種習俗據說是人們為了表示團結、友愛和互相謙讓的美好品德。

潮汕人請人喝茶時按照工夫茶的規矩,主人必須自己親自沖茶,茶要釅像醬油一樣,以示對客人的尊重,所以喝茶間,如遇又來了尊貴的客人,就得撤換茶葉重新沖茶表示歡迎,否則認為“慢客”,待之不恭。第一巡茶的第一杯,要請在座的長輩或聲望地位高的人先喝,即“先尊後卑、先老後幼”,此外,還有“先客後主,司爐最末”,在敬茶時除了論資歷排輩,按步就方外,還得先敬客人和來賓,然後向家人,在場的人全都喝過茶之後,這個司爐的俗稱“櫃長”(潮語“櫃”與“縣”同音,沖茶者,便被戲稱為“風爐縣長”)才可飲喝,否則就是對客人的不敬,叫“蠻主欺客”或“待人不恭”。如若人多,使用多杯的大罐時,喝茶的人則要順手端自己前面的一杯。最後一個人才能端中間的,如果不分青紅皂白,在旁邊茶杯未有人端起之前,就先拿了中間一杯,不但會被認為對主人的不敬,也是對在座客人的不尊重,這就有失禮儀了。如若人多杯少,則你喝一杯以後,就要謙讓座上的人都喝了,才能喝第二杯,真可謂“謙謙君子飲者風”了。客人喝茶時,不能用杯腳擦茶池,喝完茶,茶杯要輕放不出聲,否則被視為不尊重主人,是“強賓壓主”有意挑釁。

潮汕工夫茶,在潮汕地區深受人們喜愛,不少人早上起來就泡上一壺茶,倦意頓時一掃而光,只覺得神清氣爽。潮汕人喜歡以茶會友,在細品慢酌、談笑風生中,人們互通信息、加深了感情。品茶早已超越了簡單的解渴的目的,它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容。潮汕人把茶叫做“茶米”,茶在潮汕人心目中就像米一樣,足以看到潮汕人嗜茶如命,茶與米的不可分了。


雲南普洱茶



我懷疑出題人要麼不是潮州人要麼沒啥見識客人多時8個10個杯子都有隻是3只杯子比較常見而已

工夫茶用的是三個品茗杯,講究的是斯文、優雅、分享和知味。

而敬茶首輪依長幼次序次輪讓與他人,主人(泡茶者)一般最後喝以表尊重。


Vae公子範兒82164643


小輩也來搬門弄斧,潮州人喝茶為什麼只有三隻杯子?真正意義何在,其實我也不懂,只不過聽老一輩說的,相傳根拜神有聯繫,潮汕人比較信神,三柱清香,三杯清茶,心一片拜上蒼,出於對神尊敬,喝茶也只用三隻杯子,每喝一遍,就得用熱水洗一遍,同樣出於對神的敬重。這只是口口相傳,與實際茶道應該有差距。


自信110487701


拋去引申意義,單從實用和實際情況來看:

一、潮汕喝茶是一天中太經常做的事,也是享受,所以很多時候是一人食,就是一個人喝。一個人喝嘛,太多杯子用不著,一個杯子太大喝不了多少次,也太燙,溫度降不下來。一個人用三隻小杯,既解渴又不至於喝水過量(享受的事自然要拉長做,喝一天很容易水過量),三個小杯而且是開口薄杯,溫度下降比較快(可能是最快的方式),一杯三口,小口啜飲,可以又快又好的品茶,非常實用,又非常悠然自在。

二,第二個最容易出現的場景是和家人一起喝,三個杯也夠了。而且可以隨時去喝一杯,隨時都有。

三,現代社會,多人多朋友來訪,那自然是加杯子啦,堅持一堆人三個小杯的極少極少,不方便不衛生嘛。現在一般茶盤旁還有茶船茶海和大點的茶盤,放很多杯子,來人了,燙一燙就喝了,再講究點的有茶盤一體化電茶海,開水煮來消毒。

四,三個杯一個蓋碗也是最便攜的,最小化最簡化版本,帶出去實用方便,不能再少了。

五,實踐一下,茶人就體會到了,引申義看自己理解了,無限想象空間。


心想好事成666


潮汕功夫茶用三隻茶杯可以說是古時流傳下來的傳統這一傳統正在慢慢消失,現在用三隻杯子喝茶的講究地方,一般只是在比較講究茶道且比較私密的人使用,也可以說講究用三隻茶杯的主人是辦大事之人,客不貴多隻在乎能談成生意。大多數場所還是會備用多個茶杯根據人數而定,但是泡出來的茶基本上只能說是習慣上禮節上的茶,再好的茶也會隨著茶杯的增加而失去應有的口味價值。功夫茶衛生上沒有任何問題,絕對衛生!因為每一巡茶之後都會有一次洗杯動作。


老狼139048115


汕頭有句俗話:

茶三酒四踢跎二。意思就是說,做什麼事情都講究結伴而行,幾個人在一起最好呢?答案就是:三個人一起喝茶、四個人一起喝酒、兩個人結伴出門旅行。事情當然不是絕對的,但這句話其實就是潮汕

功夫茶文化的一個“理論基礎”。

傳統的潮汕功夫茶一般只有三個杯子,不管多少客人都只用三個杯子。第一杯茶一定先給左手第一位客人,無論其身份尊卑,無論其年齡大小,也無分性別。每喝完一杯茶要用滾燙的茶水洗一次杯子,然後再把帶有熱度的杯子給下一個用。這種習俗據說是人們為了表示團結、友愛和互相謙讓的美好品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