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杂谈」“上消天灾,下度万民”的“道经”,你了解多少?

道 经 渊 源


道经的文化渊源主要有三个来源,即道学思想、原始宗教的神学思想和神仙信仰、方士的各种方技和数术。道学思想中宇宙起源说,以柔克刚的思想,人体修炼的思路都成了道教经典的主要论点;原始宗教的神学思想和神仙信仰是指先民为了寻求安慰和寄托,产生了许多对神仙的信仰和祭祀神灵的制度,道教弟子经过修改、发展而形成的神学思想和神仙信仰;方士的各种方技和数术在道经中的符箓、方技、数术、祭典、内外丹内容都有反映,是对古代方技和数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根据各种记载道经的著作可知,最早的道经应为上古时期的《黄帝阴符经》,其内容为遁甲,在古代很长的一段时间视奇门遁甲为“帝王之学”,在最初的流传过程中,《黄帝阴符经》的作用是为了在战争中获胜而选择最有利的进退方向,然而后来却逐渐衍变成一种百姓占卜日常生活的数术,在这时侯法术、三丹元法也依附进来,于是《黄帝阴符经》中,占卜、法术、炼丹同时流传,成为凡夫俗子憧憬不已的学说之一,因而后世便有“学会阴符经,来人不用问”之类的说法。


总言之,道经有其具体的应用,绝不是泛泛而谈、空谈玄理。


「道家杂谈」“上消天灾,下度万民”的“道经”,你了解多少?


修行者诵经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诵经念文有助于理解高深玄理,提高个人修为。不断地念诵经典,通过口诵耳听,口耳并用,逐渐理解经文的真实含义,进而开启自己的智慧。诚如玄门早晚功课经序所述,“窃以金书玉笈为入道之门墙。讽经诵咒乃修仙之径路。修自身之道,赖先圣之典也,诵上圣之金书玉诰,明自己之本性真心,非科教不能弘扬大道,非课诵无以保养元和。”


二、通过诵读经文就可以“上消天灾,神护国家;下禳毒害,以度兆民”,以达到禳灾而灾消,祈福而福至,无求而不应,有感皆通的效果。


「道家杂谈」“上消天灾,下度万民”的“道经”,你了解多少?

三、诵经可以代天说教,宣传教义。宋代白玉蟾在《赞救苦经辞》中认为讽诵此经的人,“莫不代天尊而演说经教,体大道以接引浮生”。


四、道教认为,通过诵经万遍,可以达到修道成仙,与神沟通的目的。我们通过口诵心念,将经文的内容——祖师的心宗和妙法,结合自己的心念,发送到虚空天界,久而久之,我们的心就会与天界神明自由沟通交流,拉近我们和神的距离。


根据《洞玄空洞灵章经》中所言:“善男信女,香灯供养,见世光明,身入无为,受福自然。若能长斋,诵经灵章,万遍道成,身生水火,立致飞行,其道高妙,不得泄露。”正所谓“千遍通神,万遍通真”。


五、诵经可以保平安,消灾增福寿,功圆行满。

经文中提到:“向来诵经,念念存诚,千真拱听,万圣通灵,应元合炁,普化分形,九天有命,三界遵行,消灾忏罪,请福延生,功圆行满,大道证盟。”

「道家杂谈」“上消天灾,下度万民”的“道经”,你了解多少?


诵经功德,不可思议,上奉高真

下保平安,赐福消灾,同赖善功


「道家杂谈」“上消天灾,下度万民”的“道经”,你了解多少?


《黄帝阴符经》原文及白话文


《神仙抱一演道章》 上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变定基。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炼,谓之圣人。天生天杀,道之理也。


观察与探究天地万物运行的自然规律,进而掌握这些规律,就能够自主地运用这些规律,融入到“道”的自由王国里去做人做事,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其它办法。天地间明明白白的存在着“五行”相克相生的规律,只有认识并懂得利用、人类社会才能够正常的繁衍昌盛。这“五行”相生相克规律与人的身心息息相关照,掌握了这“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把它运用到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究中去。人的手指就好像是一个小的宇宙,五脏六腑的千万种变化都可以在人身体的某一个部位表现出来。每个人先天所具有的一些本能反应,是每人都有的;每个人的心灵,是这个人的品格和表达情感的核心所在。研究和掌握天道自然运行规律的目的,是为了稳定和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天地间发生毁灭性的自然灾难之前,龙与蛇就会逃离它们赖以生存的穴居之地。由人类社会自导自演的灾难,就会产生天翻地覆的毁灭性的可怕结果。当天灾人祸并起之时,必是否极泰来之前兆,圣人合天时地利,大显德威,就会奠定新的治理开端。人的性情有的灵巧、有的笨拙。在实际需要的时候,就会把原有的性格掩藏起来。人身上有九个招邪致祸的孔窍,最主要的是眼、耳、口这三个关键部位,在适当的时候使它能动则动,能静则静。从木头中提取的火种,一旦蔓延开来就会烧毁木头而成为“祸”害,“祸”害产生以后,只有水才能够克制它;奸臣产生于朝廷之中,奸臣一旦兴风作浪就会祸及国家政权。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这就是圣人。


《富国安民演法章》 中


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不神而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躬,小人得之轻命。


自然界发生的生生死死现象,是自然界固有的运行规律。自然产生的四季更替、阳光雨露等生长、生存的适应条件被万物利用了。万物生长产生的果实又被人类利用或享受;如果利用过度,人类就会在不知不觉被万物(自然)毁灭。(假若)天地、人类和万物能够和谐相处,这三方面就会相安无事。所以说:饮食有规,起居有常,人身上四肢百骸都能够正常生长发育;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把握适合的时机开始行动,万事万物的生成变化就会平安顺利。有智慧的人,懂得并运用这个神奇规律之后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结果,而没有智慧的人,因为不了解它之所以神奇的原因,所以就感觉很是神奇。日月的运行有着它固定的规律,大小事物都有着固有的长短高底,至高无上的功业德行就显现出来了,就好像天地神灵(在暗中)帮助一样。“天、地、人” 这种相互窃取利益的关键契机,天下(常人)没有谁能看见、能知晓。道德高尚的(有智慧)人学会这个规律之后,不仅用于强健身体,而且会将其运用于治理上,使自然和人类社会健康发展。凡夫俗子因欲壑难填,学了反而会重利轻生,以致为自己和社会招来祸殃。


《强兵战胜演术章》 下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生死之心在于物,成败之机见于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馀,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虞愚,我以不愚虞圣;人以期其圣,我以不期其圣。故以: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是故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进乎象矣。


失明的人耳朵聪慧,耳聋的人视觉灵敏。堵塞产生某种利益的根源,就能够产生用力十倍的功效;再用上三倍的功力,就能够产生万倍的效果。心思由于外物地影响而产生,又由外物过度地干扰而导致死亡,关键在于人的一双眼睛。大自然表面上看起来没有什么恩情,实际上却有着滋养万物的大恩情。比如,万物都是在迅猛的雷声和急烈的风雨中伴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时令而蠢蠢然(慢慢)地经历着它们的生命历程。贪求外在声色犬马达到了极致的人,性情就会变得愚昧起来;心性清静到了极端状态的人,就会产生廉洁不贪的心念。苍天是最没有私心的,作用却显得最为公正。飞鸟在空中自由飞翔的原因,在于它能够驾驭身边空气的承载力。艰苦环境是成熟与成功的基本条件,舒适安逸是懦弱和无能的根源。恩爱源自于过去的过度祸害,祸害来源于过去的过分恩爱。愚蠢的人认为自然中的天文地理是神圣的,我却以为万物依照季节生长变化是明智的选择。


「道家杂谈」“上消天灾,下度万民”的“道经”,你了解多少?


「道家杂谈」“上消天灾,下度万民”的“道经”,你了解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