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行業對社會有何危害?

企業信息化大講堂


外賣行業在中國真正意義上成為一個“行業”標誌是以美團及餓了麼兩大外賣平臺的興起。

一般情況下一個行業的興起有其社會的必然性與經濟分工的推動,但從外賣在中國的發展看,並不完全具備這兩點。

正常的情況下一個行業的興起對社會的影響都是利大於弊,但對於國內的外賣的影響卻是非常複雜。

首先,外賣近兩年雖然發展迅速,但終究是一種模式發展,而一個真正領導級的大國更應關注的是門類齊全,兼具尖端製造的實體經濟。美團,餓了嗎,還有一大堆爛大街的共享單車事實都是擠佔了寶貴的社會總資源。

其次,外賣之所以能迅速得到發展,是基於風投一類資金的大肆灌注,其目的只有一個,溢價退出攫利。這個操作存疑。而在更講究資金使用效率的美國,市場上的錢雖不比中國少,但卻沒有中國的這波外賣的猛虎操作狠!人家的錢更多的投向了微軟、電動汽車等新經濟領域項目。

最後,外賣大軍的存在雖緩解了部分就業的壓力,同時也方便了部分銷費者;但也同時影響了很多好飯店的堂食體驗,也培養了點餐者的一種“惰性”,事實不是提高了人們生活的效率而是降低了一種體驗標準。

總體看,外賣行業對商家及消費者而言並沒有創造出價值,在消費飯量不變的前提下,商家因增加了外賣服務而提高收入是個錯覺。而外賣平臺及外賣員的收入事實就是來自於對上下游利益的一種擠佔。

以上幾項皆從宏觀角觀闡明外賣的影響,而未細究外賣存在的一些衛生、安全及交通隱患等。

我的理解是外賣行業對社會發展的正向貢獻有限,大力發展不可取,作餐飲模式的適當補充即可。





或淵


自從外賣平臺在網上流行起來之後,社會上關於外賣平臺的討論就片刻沒有消停,而網上以及線下的評論也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網上大部分的輿論對於外賣平臺基本上都是讚不絕口,但在線下,人們對於外賣平臺的看法則是覺得在線外賣平臺不過是曇花一現。近些年來關於外賣平臺的負面消息不斷流出,例如專門做外賣的餐飲店出現衛生問題,或者是各種關於外賣小哥偷吃快遞、報復客戶的新聞在一時間內屢見不鮮。

但不可否認的是外賣平臺的出現確實解決了大量年輕人的就業問題,同時幫助了大量被電商打壓的實體行業從業者實現創業的目標,根據《網絡外賣市場發展研究報告》數據顯示,如今美團外賣已經佔據了整個外賣市場份額的64%,而2017年中國外賣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052.7億,這些數字的背後是無數外賣小哥以及線下商家所建立起來的巨大市場。

餐飲外賣平臺的崛起確實在為我國創造巨大的社會價值以及經濟價值,但隨之而來的卻是各種負面影響以及層出不窮的負面新聞,例如外賣騎手在馬路上橫衝直撞所帶來的交通隱患等問題。據相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在職的外賣騎手人數已經高達上百萬,其中大部分以三、四線城市的90後為主。騎手在城市中數量往往反應著這個城市的發展程度,雖然對於一線城市的居民來說騎手的身份確實難以獲得認同,但騎手們往往會選擇一起"抱團"來互相分擔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在工作中互相支持勉勵,這樣的工作環境使得騎手們在面對大城市的時候不再感到孤獨,而各大互聯網平臺也會將輿論導向騎手一方,因此目前大部分騎手的職場環境並不差。

騎手的收入一直以來都是網友們最喜歡談論的話題之一,網絡上也經常會出現關於騎手月入過萬的新聞,和各路商家由於平臺分成的緣故紛紛選擇退出外賣平臺的新聞形成了巨大反差,但這似乎並沒有影響騎手們的生存環境以及吃貨們對於外賣的熱衷。正如上文所說,大多數外賣騎手都是來自於三、四線城市的年輕人,他們之所以選擇外賣騎手作為來到這座城市後的第一個身份,除了學歷等因素以外,也是因為這是他們能夠較快地去了解這個城市的市場規律以及規模的唯一方式,散落在各個小區裡面的外賣休息點也成為了外賣小哥從生存到生活的中轉站,同時也成為了他們走進大城市的第一站,某種程度上來說外賣行業的崛起也讓部分年輕人找到了方向,對於毫無背景的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比得上通過工作來養活自己更加重要。

至少在目前看來,中國的經濟環境對於基層從業者來說依舊非常友好,只要不偷不搶,吃苦耐勞,那完全可以在社會上體面的生存下去。


丹水北調滴生活


不是針對提問人,我是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實事求是。

這個題目稍微有點。可否改成塑料,以及白色垃圾對於社會的危害。

外賣,超市,包裝袋塑料垃圾太多了

人想偷懶,便利,就得消耗資源,但是環保產品成本高,有多少人願意買單的。窮人太多,太貴了沒人消費,會減少就業崗位?

但是我們得從長遠角度考慮,急需提高消費者意識。健康第一,什麼事情只有親身經歷才知道很多東西都是浮雲。只有人人從自身做起,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壤汙染,水汙染,空氣汙染才會減少。身體好了,心情好了這不就是最大的財富嗎。

1.最根本的辦法立法杜絕超市購物袋,一次性外賣餐盒。(當然生活垃圾袋還是可以生產的)

2.對於個人來說,去商場購物.可以準備布袋,肉豆腐什麼的用耐高溫塑料碗裝,超市門口裝監控互相監督。


人是多變動物,每個人的道德底線,個人操守不一樣。沒有法律以及監督到最後是人人自危。

為了我們自己,我們得後代,因為沒有人類,地球照樣自轉。


對自己守信


都說外賣行業緩解了不少就業壓力,不需要任何技術,只有弄個電動車跑跑就行,而且在大城市收入還不低,動則七八千或者上萬的收入吸引了大批年輕人。但很多專家對於外賣行業吸走大量青壯勞力大為不滿,紛紛指責,危害了華夏的未來,我們來分析一下。

外賣行業吸走了青壯勞動力大軍,導致沿海製造業到處出現“用工荒”

都說製造業是現代工業的根本,如果沒有製造業,工業就沒有未來,而製造業需要大量的青壯勞力,多年前的人口紅利釋放讓製造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我們也一躍成為第一工業大國,門類齊全。製造力頗為強盛。

但是隨著網絡的發展,電商,網商,自媒體逐步進入人們的視野,外賣也逐漸成為主流,相比工廠普遍三五千的工資,尤其是基本工資才2000左右,靠加班累死累活才能拿到四五千的工資,996的流水線工人已經對崇尚自由的90後年輕人沒有了任何吸引了。

996的流水線工人是需要勞動力最多的行業,但是技術含量基本為零,晉升無望,到了35歲以上還要被無情淘汰。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關鍵的,70後,80後都熬下來了,關鍵是90後崇尚自由,流水線工廠嚴苛的軍事化管理才是致命的, 而外賣行業自由無比,騎個電動車隨便跑,沒有班組長在背後盯著你。想多賺錢就多跑,不像賺錢今天下雨可以偷個懶。

與其說是外賣行業吸走了勞動力大軍,不如說流水線工廠再不優化升級必然死路一條。


外賣行業薪水多勞多得,嚴重挑戰現有的製造業工資體系

外賣行業多勞多得,大城市的外賣行業七八千比比皆是,跑得快的都有上萬的,跑得慢的也有三五千。嚴重挑戰流水線工廠的2000基本工資體系,靠加班996才能拿四五千。讓工廠招募流水線工人非常困難,人員流失嚴重。

可以說,如果製造工廠再不讓工人成為體面的職業,那麼製造業真的要搬到亞非拉才能生存了。想想德國的工人一生不換東家,華夏工人頻頻跳槽的糟糕狀況。或許,反思的不是作為弱勢群體的工人群體,而是掌握話語權的企業老闆們和社會精英。


外賣行業摧毀了幾千年的家庭模式

華夏數千年來,家庭模式都是男主外,女主內,家庭主婦在維持整個家庭的穩定起了重要的作用,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訴說著親情。就算女權抬頭的二十年來,男子做飯比例大大提升。但是還能維持家庭團圓吃飯的溫馨模式。

外賣行業的興起,普遍工薪階層都點外賣,各吃各的,人員個體已經嚴重獨立化,不再合群了。甚至很多人宅男宅女在家裡也不做飯,圖方便簡單叫外賣。自力更生能力嚴重弱化。


外賣行業逐利,流水線快餐飯營養缺失威脅人的健康

隨著外賣行業的普及,人工成本逐漸升高,一份20元的外賣,平臺提成,運費成本這兩個固定的項目一扣除,20元的外賣就只剩下10元多一點了。而商家也是需要成本的,現在肉價,菜價這麼貴。商家做一份外賣也要賺一點吧,為了生存,就大批使用一次性的快餐調料包。各種關於快餐調料包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總之是不衛生,用邊角料製作,沒有任何營養,長期使用對人體的危害等十年二十年才可以看出來了,但是目前的年輕人絕對感覺不到的。

威脅華夏數億工薪層的健康,或者這才是外賣最大的弊端與危害吧。



蕭子北


1、外賣雖然方便了我們,但也會讓我們變得更懶,一到週末能夠休息的時候就想著睡懶覺,不想做飯,想著只要點個外賣就好了。

2、經常有這樣的報道,外賣騎手經常為了搶時間送單而闖紅燈,對路上的車輛和行人以及對騎手自己都容易造成傷害,而且經常有騎手為了是一邊看手機一邊騎車,危害性更大。

3、有一些黑心的商家為了利潤使用變質的材料做成食物給顧客吃,顧客是看不到的,燒菜的環境極其惡劣,有的連外賣小哥都看不過去了,這樣的食物對人體肯定是有害的。

所以我還是建議有條件的話還是儘量少吃外賣,自己做的飯菜放心。以上是我個人的觀點,語言組織的不好,見諒


JoYce183769715


現在外賣行業,已經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

第一害首先道路安全問題,外賣配送這一塊,平臺把這個問題推給了承包商,為了提高用戶體驗,把時間縮的很短,最少的配送時間也就20多分鐘,而且還有標配差評,很多差評就是因為配送慢,導致外賣員逆行闖紅燈,關於外賣大大小小的事故幾乎每天都有吧,時不時的還會有騎手送命。

第二害,培養出一部分價值觀不正的年輕人,他們居然相信顧客是上帝這句話,《三字經》都沒整明白,還想當上帝,先把為人處世整明白了。華夏幾千年歷史,禮儀之邦,沒有了寬容與理解。我說的不是全部,當然大部分還是好的,但小部分也容易演變成大部分

第三害,外賣員心態崩盤導致很嚴重的後果,就像前段時間外賣動刀的事情。由於平臺的不作為,外賣員是一個高度緊張的行業,神經緊繃,時間短任務量大,還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群,歲數大一點的還好,他們經歷的多一些,抗壓能力也要好很多,當20來歲血氣方剛的年齡,他們很容易衝動,生活節奏快,工作壓力大抗不住的時候,這時一點小火苗,就可以導致無法估量的後果。

由於時間的問題就說這麼多吧,多一份寬容,多一份理解,世界是美好的,加油。





縹緲中的俊宇


說到危害應該有這幾個方面:

1、社交障礙

傳統國人的社交活動大部分情況是在吃喝上進行的,不管是大餐小餐邀請朋友聚在一起觥籌交錯間談笑交流;或者約兩三好友品茗時縱論天下;外賣基本是在個人時空中填飽肚子。

2、沖淡生活樂趣

說大了不欺暗室,即使在家中也要有儀式感,家人一起做幾道可口小菜無疑會給感情加分。外賣端在桌上那不叫生活。

3、拉低生活品質

廚師在飯店做菜必須要色香味到位、擺盤要精緻,吃客到飯店消費要注意自己的儀容,這些是生活品質的要求,是享受生活;塑料袋外賣到你家門口,可能你還在床上。

4、衝擊服務產業

可口的餐食、舒適環境、細緻入微的服務背後是很多的產業,外賣只是解決了沒有技能人員的就業。

總體講,外賣產業弊大於利,特別是對年輕人來說,省出來的時間大部分在刷屏幕、玩遊戲。


漢水冷雨夜


危害性:1,買方越來越多,懶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習慣“飯來張口”,有可能導致幾千年的中餐文化(美食製作和飲食禮儀等)消亡。 2,賣方越來越多,甚至有許多“三無”的黑作坊。他們為了開源節流,會採用便宜的原材料,再大量使用各種添加劑,存在非常大的飲食安全問題。 3,中間商的生財方法實際上是“以互聯網的力量錢套錢”。他們追求暴利,不會考慮外賣員的生命安全,訂單人的飲食健康,外賣店是否合格……4,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進工廠和其他實體店上班,慢慢導致生產製造業後繼無人。沒有基礎性的生產製造,談何發展?談何復興?


閔天更美好


催誇多種鏈條經濟,特別是實體餐飲,人會變得越來越懶,吃的多是垃圾食品,身體也會被無良商家的劣質原材料受到嚴重損害,最終也會忘了一起出來聚餐喝酒的熱乎氣了。



林林說一說


互聯網時代的產物,有利有弊。不利的地方就是平臺的高抽成增加了餐飲業從業者的負擔從而導致食品缺斤少兩,嚴重的使用不合格的食材降低成本。還有專門為外賣平臺開的私人作坊性質的小店越來越多,這些小店的食品衛生無法監管,消費者的利益也就無法得到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