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老兵再赴抗疫前线,党员父子抗“疫”一线的一天

受伤老兵再赴抗疫前线,党员父子抗“疫”一线的一天


1月31日,晚上20点05分,在眉山天府新区视高街道钢铁老街,64岁的胡云平左手臂摁着登记册,正在填写来往车辆信息,并不时喊道:“师傅,把口罩戴上,没得事尽量还是不要出门,还松不得气。”

受伤老兵再赴抗疫前线,党员父子抗“疫”一线的一天

这是胡云平在街上连续巡逻的第九天。大年三十开始,这个参加过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并在战争中左手负伤导致残疾的老兵就以社区志愿者的身份站在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一线。


而胡云平的儿子,一个常年打工在外的小伙子,在返回家乡过年后,和父亲一样,一刻也没有耽搁,就投入到社区防疫一线,做起了志愿者。登记路口来回车辆信息,劝导街面行人戴好口罩,挨家挨户入户排查……父子俩坚守在防疫一线上,以别样的方式团聚在防疫一线。甚至大年三十,也没吃一起吃上一个团年饭。跟着这对父子,记者记录了他们防疫一线最普通的一天。


时间:7:00
地点:胡洪和父亲胡云平的家里

受伤老兵再赴抗疫前线,党员父子抗“疫”一线的一天

冬日早上的7点,天还没怎么亮。胡洪、胡云平父子已经收拾整齐,准备出门。


大年三十,收到视高街道老君社区要成立党员先锋队开展防疫工作消息的第一时间,党员胡洪和父亲胡云平立刻一起报名参加,当天便投入到防疫工作当中。儿子胡洪白天开展入户排查工作,父亲胡云平在街道巡查。


“出于本心就觉得我们应该奋斗在一线,心中有小家,也有“大家”,如果“大家”不安,我的小家也会不安,所以想身体力行,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胡洪说。

受伤老兵再赴抗疫前线,党员父子抗“疫”一线的一天

时间:12:00地点:视高老君社区小区排查点

受伤老兵再赴抗疫前线,党员父子抗“疫”一线的一天

刚结束上午排查的胡洪,给父亲打去了电话。


“他身体不是很好,动过手术,做过透析,现在尿酸偏高,免疫力也不好,我每天都会提醒他把药带在身上,有我监督着他,也让我妈在家少一分担心。”


而此时,交通要道监测点排查的父亲胡云平,正在对过往车辆开展详细检查。“从今天开始,路口的车子有增多的趋势。我们这边很多成都上班的老乡,回成都上班的车子比较多。但是我觉得如果不是非常有必要,大家还是要听专家和政府的话,先还是尽量呆在家里。”这个有着42年党龄的老党员说了这样一番质朴的话。

受伤老兵再赴抗疫前线,党员父子抗“疫”一线的一天


时间:21:00地点:社区办公室

受伤老兵再赴抗疫前线,党员父子抗“疫”一线的一天

晚上9点过,儿子胡洪完成了一天的排查任务后,在等待社区开一天的总结会的间隙,电话询问到父亲。


“父亲一直都是我的榜样,我很崇拜那些上过战场的老兵。虽然在民营公司上班,但是我2016年还是申请入了党。这一次遇到这样的大灾,我觉得我们党员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力所能及的做点事情。第二轮大排查以来,我一共入户排查返乡人员信息323户、986人。”胡洪略带腼腆地说到,“每天晚上回去,看到朋友圈的步数基本都是一两百,自己却是两三万,还是觉得自己做了点有意义的事情。”

受伤老兵再赴抗疫前线,党员父子抗“疫”一线的一天

简单的话语却格外的坚实可靠,因为他们舍弃小家的片刻团聚奔走在大街小巷,因为他们日夜不停的坚守,为眉山天府新区群众竖起一道安全屏障,才让群众们更加的安心,在家静候抗疫胜利的佳音。


在眉山天府新区,像胡洪、胡云平这样齐上防疫战场一线的“党员之家”不乏其人。他们中有的是上阵父子兵、也有的是母女俩在一个战壕里并肩作战、更有夫妻同台抗疫。“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他们把一面面党旗插到了抗疫第一线,把病毒挡在身前,把健康留给群众。


受伤老兵再赴抗疫前线,党员父子抗“疫”一线的一天


· 眉山天府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


编 辑:又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