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五十歲駕崩,他有兒子,為何要傳位於其弟?

小史坑


雖然在歷史上我們要根據正史來回答,史論和史實要相匹配。但是宋太祖趙匡胤為何要傳位給趙光義,歷史上早已議論紛紛。

這個就不得不提歷史上的著名懸案。斧聲燭影疑案。

公元976年十一月的一個晚上,皇宮中傳來宋太祖趙匡胤突然離世的消息,趙匡胤死後,有人從他宮中找出了傳位詔書,趙匡胤按照杜太后的叮囑,在他死後選擇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

宋太祖趙匡胤究竟是怎麼死的,在《宋史·太祖本紀》中並未詳細說明,只說他是病死於寢宮之中。然而巧合的是,宋太祖駕崩當晚,他還召見了弟弟趙光義,有人透過屋內的燭光,隱隱發現,這兩人的交談過程似乎並不和諧。

因此,有很大一部分人猜測是趙光義殺死了他的哥哥趙匡胤。但是這畢竟沒有史料來證明。真正的歷史真相早已隨塵土而去。趙匡胤這麼一個常年經歷軍旅歲月,當時正值壯年的君主為何會暴斃而亡也成了歷史上著名的懸案。

因此,討論趙匡胤為何要傳位給趙光義,首先要知道趙匡胤是否真的傳位於他。

而趙光義當時在朝中勢力龐大,又有軍隊支持,他的登基哪怕再有疑點,都不會受到太大阻力了。




知三道四


公元967年趙匡胤駕崩,關於趙匡胤的死《宋史.太祖本紀》裡面只寥寥數語“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此時趙匡胤的大兒子趙德昭已經28歲了,次子趙德芳也已經成年了,為什麼趙匡胤要傳位於弟弟趙光義?(這個問題首先要默認皇位是趙匡胤傳給弟弟趙光義的,而不是“燭影斧聲”懸案裡所映射的趙光義弒兄篡位。)

都說這得益於趙匡胤的母親杜太后,961年34歲的趙匡胤和病危的杜太后定下了“金匱之盟”,說是按照二弟趙光義-三弟趙廷美-大兒子趙德昭的順序傳承帝位,以免重蹈前朝幼子誤國的覆轍。先不論趙匡胤是出名的孝子謹遵母親大人的遺囑,且看趙匡胤一生沒有立過太子,而且對弟弟一直很容忍照顧,早早封晉王,開封府尹,做足了皇儲才能有的待遇。對自己的兒子也只是節度使、防禦使。



歷史上商代的王位經常是兄終弟及,後來的元朝也是,趙匡胤的帝位本身就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來,雖然經過“杯酒釋兵權”達成了軍權集中,但是相對於共同打下江山的趙光義,趙德昭趙德芳明顯實力不足,而仁德的趙匡胤功臣都沒有殺何況手足趙光義?而他深知如果兒子繼位趙光義肯定會對兒子構成威脅。所以“燭影斧聲”裡面“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或許是趙匡胤自覺病危,給弟弟委以重任,弟弟心裡高興也要做謙遜之狀,而“太祖引柱斧(《隱居通議》中說此斧非刀斧而是金杖子,類似柺杖之類)戳地,大聲說‘好為之’”也是對弟弟守好大宋江山的嘔心之囑。



墨梅逸清寒


趙匡胤把皇位傳給其弟趙光義,其主要原因是遵從太后遺命及自己曾經對太后的承諾。

太后當時看到柴榮駕崩,年僅七歲的柴宗訓繼位,自己的兒子趙匡胤黃袍加身取代年僅七歲柴宗訓做了皇帝。當時趙匡胤兩個孩子都還小,皇太后擔心小孩子主宰天下,黃袍加身事件重演,太后每天憂愁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太后在病中對趙匡胤說:“你去世後應把皇位傳給你的弟弟。天下太大,頭緒太多,如能立長者為君,真是國家的福氣啊!”趙匡胤叩頭說:“我不敢不聽你的教導。”太后又對趙普說:“你一起記住我的話,不可違背。”命趙普在床前寫下遺命,趙普在紙尾寫上“臣普書”,把它藏在金匣裡。太后在趙匡胤為皇帝第二年就去世了。

趙匡胤天性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器度豁達。他時刻也沒有忘記答應太后的承諾,因此在太后去世的15年裡,時刻培養提拔自己的弟弟趙光義,如在太后去世的當月,任命趙光義為開封府尹;963年,太祖給光義增加封地,賜給功臣名號;972年9月19日,太祖封光義為晉王兼任侍中,並且下詔晉王趙光義班位在宰相之上。

趙光義曾經得病,趙匡胤前去看望他,親自為光義用艾草灼燒穴位,光義感到疼痛,太祖也拿艾草燒灼自己的穴位。趙匡胤還常常對左右親近大臣們說:“光義龍行虎步,出生時有奇異的現象發生,以後一定成為太平天子,論福分我不及他。”

由此看,皇帝位傳位給趙光義是趙匡胤遵從對太后的承諾,雖然這承諾過去15年了,趙匡胤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承諾不會失效。


刪繁就簡347


趙匡胤五十歲駕崩,他有兒子,為何要傳位於其弟?(關注葛大小姐,天天曆史故事!)


眾所周知,古代盛行世襲制,尤其是皇帝去世或遜位後,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子孫,期待自己家的江山流傳千古。然而卻有一位皇帝,在自己駕崩後,沒有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弟弟,這在歷史上非常少有,他就是宋太祖趙匡胤。

自西周以來,父死子繼早已是皇位繼承的默認規則,趙匡胤50歲突然駕崩之時,其子趙德昭已經年滿二十六歲,另一個兒子趙德芳也十八歲了,且品行端正,趙德芳還素有八賢王之美譽。然而在不存在”主少國疑”的潛在風險下,趙匡胤卻主動放棄這一儒家所擁戴的禮法原則,而把皇位傳給了弟弟趙光義,於情於理,都讓人倍感蹊蹺,也成了千古疑案。千百年來,人們對於宋太祖之突然暴斃和趙匡胤傳位於弟而不給兒子,可謂是眾說紛紜,最終形成了著名的“燭影斧聲”和“金匱之盟”兩大千古之謎。小編通過查閱資料,終於有所瞭然,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來揭秘看看吧!

1、趙匡胤皇位的由來。

趙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兒。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省洛陽市瀍河區東關) 。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趙匡胤於後漢隱帝時投奔樞密使郭威,投身行伍。他受後周世宗柴榮器重,於徵伐南唐時屢建戰功。柴榮病重時,被任命為殿前都點檢,掌管殿前禁軍。後僅有七歲周恭帝即位,,趙匡胤受命抵禦北漢及契丹聯軍。 但因主少國疑,即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帝,並回京逼迫恭帝禪位。960年,趙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國號“宋”,史稱“宋朝”、“北宋”。

2、趙匡胤的突然駕崩傳位之謎——“燭影斧聲”。

話說趙匡胤在當皇帝以前,與一個道士關係交好。這個道士在趙匡胤當將軍的時候,對他說你將來是要當皇帝的,等你當了皇帝以後不要忘了我。趙匡胤當時還是後周的臣子,嚇得趕緊和這個道士斷交了。

後來趙匡胤果然當了皇帝,碰巧又碰到了這個道士,趙匡胤大喜過望,說你算的太準了,這個道士也很謙虛。趙匡胤把他請進宮裡,問了他一個問題——“我還能活多久?”

道士聽了這個話後,掐指一算,說到:“陛下,貧道剛才算了一下,如果今年(開寶九年)十月二十日夜裡天氣晴朗,您的壽命就還有一紀(十二年或者三十年),反之,如果天陰看不到星星了,你就抓緊交代後事吧”。

這個回答讓趙匡胤不置可否,他只能等到十月二十日見分曉了。等到十月二十日夜,趙匡胤登高望遠,他看到萬里無雲,繁星點點。趙匡胤心裡十分高興,準備回宮。結果就在趙匡胤正準備返程的時候,瞬間陰風大作,暴雪驟起。趙匡胤的內心崩潰了,立刻傳旨,急召晉王趙光義入宮。他要和趙光義好好喝一頓酒,至於喝酒的目的是為了道別還是為了禪讓,我們不得而知。只知道趙匡胤驅趕了所有的侍衛宮女,太監們只能從遠處遙望,不得靠近。

後來,根據宮人的描述,人們看到宋太祖和趙光義推推搡搡,似乎讓弟弟接受什麼東西,但趙光義一直不幹,一直在避讓。再後來,哥倆喝酒一直喝到了午夜,等到他們到殿外醒酒的時候,殿外的積雪已經好幾尺了。此時,趙匡胤對著這些積雪,用柱斧戳著雪,回頭對趙光義說:“好做,好做”,然後哥倆就回屋睡覺了。

當晚趙匡胤命令晉王留宿宮中,蠟燭滅後,宮人們聽到趙匡胤鼾聲如雷,第二天凌晨,宋太祖駕崩。早上,趙光義登上朝堂,宣讀太祖遺詔,登基稱帝。後來近臣收斂太祖遺體,發現太祖屍體晶瑩剔透,就像剛洗完澡一樣。

3、趙匡胤的突然駕崩傳位之謎——金匱之盟。

據說,為了不立幼君,防止大宋江山再一次被別人黃袍加身,杜太后(趙匡胤兄弟的母親)臨終前讓趙匡胤、趙普等來討論皇位繼承問題。杜太后問太祖皇位怎麼來的,趙匡胤說是祖宗積德。杜太后說:不對,周世宗的兒子年紀太小,你才有機會,要是周有年長的君主,你哪來機會?所以,你以後要把皇位傳給你弟弟,國家才能長久。於是,孝順的趙匡胤聽了母親的話,在病床前寫下了誓言盟書,並且放在金匱中藏好。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趙匡胤並遵隨母命先讓自己的弟弟趙光義做了開封府尹,一般來說開封府尹就是儲君,但並未封王(後封晉王)。當年,杜太后病危時,趙匡胤只有35歲,長子才11歲。只要趙匡胤再多活幾年,長子肯定就會成年,根本不可能存在"孤兒寡母"的情況。

4、趙匡胤的突然駕崩傳位之謎——司馬光版本的趙匡胤之死。

據說趙匡胤當天夜裡四更的時候駕崩。太祖的皇后宋皇后當時就慌了,急忙派遣大太監內侍都知王繼恩出宮請皇四子趙德芳入宮,入繼大統。接到皇后旨意的王繼恩沒有一絲猶豫,出宮後一頭扎進了晉王府(趙光義家)。理由是按照王繼恩自己的理解,太祖一直想傳位給晉王,於是直接來找晉王。到了晉王府門口,王繼恩嚇了一跳,在這個黑乎乎的凌晨,居然有人坐在晉王府大門口,這個人是御醫程德玄。於是王繼恩問程德玄為何來此,程德玄說:“二更天的時候,我在屋裡睡覺,突然有人在門外大喊一聲,說晉王要見我。我趕緊出來看,結果並沒有人,我就以為自己幻聽了回屋睡覺。結果到了三更天,又有人喊晉王叫我,我出來看又沒有人。我怕晉王真的生病了,於是就跑了過來”。聽了程醫生的話,王繼恩簡單說明了自己的來意,於是兩人一起進入晉王府。

根據書中記載,趙光義聽說太祖駕崩,“大驚”,然後“猶豫不敢行”,他要先和家裡人商量一下。面對這個磨嘰晉王,王繼恩直接催促到:“還在等什麼?再等就壞事了!”。聽完這個話,趙光義帶著王繼恩和程德玄,三個人來到內宮太祖寢殿。宋皇后看見王繼恩來後大喜過望,於是就問:“德芳來耶?”王繼恩答:“晉王至矣。”宋皇后的反應是“愕然”,然後顫顫巍巍的說出了一句更有名的話:“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

“官家”是宋朝對皇帝的稱呼,皇后的這句話基本已經擺明了態度——承認趙光義的皇帝身份,她輕而易舉的就投降了。所以說趙匡胤兒子沒能繼位,跟這個軟弱無能的皇后有很大的關係(假如要是懿貴妃,不跟你拼個你死我活才怪)。然後趙光義對著屍體假惺惺的哭了幾聲,對皇后說:“共保富貴,無憂矣”,第二天就登基了。

趙匡胤傳位給兄弟,不是趙匡胤本人的意願,而是其母親杜太后的遺願。所以趙匡胤不是不想傳子而是一開始遵從母命加之兒子年紀太小,所以立自己的弟弟為皇儲。後來兒子長大了,想改立皇儲的時候被自己弟弟發現,然後被害了。理由如下:

一是軍隊出身的趙匡胤體格一直都很好,在他駕崩前的9個月裡,曾多次出去遊玩,而且史官也沒有記載過他生病請太醫來醫治的記錄,所以宋太祖的突然駕崩,是在與兄弟趙光義飲酒後發生的。據史料記載,趙光義對於在酒中做手腳這個伎倆非常精通,再加上當時太祖最後的“好做好做”,是不是因為發現了什麼,然後在大叫:你乾的好事!而被趙光義用酒毒死。並且收屍時“太祖屍體晶瑩剔透”,明顯是中毒樣子。

二是趙匡胤一生都沒有立太子,趙匡胤自陳橋兵變到去世一共16年間都沒有立太子,這一點是很不尋常的,開寶八年,太祖趙匡胤進封弟弟趙光義為晉王,讓趙光義兼任開封府尹,地位排在宰相之上,隱隱有接班人的意思。只是後來兒子長大了,想改立皇儲的時候被趙光義發展,這時手握重拳的趙光義聯合太監、御醫和其他利益體(朝中大臣),設計謀把趙匡胤給害了。

三是趙光義對於政敵趙普的重用,選擇了一個特殊的時期。這之前,趙德昭被趙光義逼死,而不久趙德芳也不明不白死了。趙普復起之後,對趙光義的弟弟趙廷美大加打擊,最後將之流放,趙廷美憂懼病死。趙光義順利剷除自己兒子的繼位障礙。趙光義啟用趙普的原因就是趙普公佈了“金匱之盟”。

總而言之,雖然金匱之盟已被普遍承認存在,但其是否有文書流傳、內容如何,又被廣泛爭議。但不管真相如何,陰差陽錯,多年後,趙光義後代趙構絕嗣,趙德芳的六世孫趙昚繼承皇位,為南宋孝宗,皇位又回到了趙匡胤子孫手裡。

不知道大家看後,有什麼感想和看法?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讀有趣的歷史!


葛大小姐


應該是將家族利益放在第一位,結合史料分析如下

一、公元959年,周世宗柴榮早逝,縱其一生,大有宋武劉裕氣勢,經其南征南唐,北伐契丹後,中原大勢已定,若非其祚短,哪有宋祖的榮耀,柴榮死後,太子柴宗訓繼位即恭帝,恭帝年幼7歲,此時不取,更待何時,故趙匡胤自導自演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應運而生,太祖死時,有四子:長子德秀、次子德昭、三子德林、四子德芳。這四個兒子的力量和他們的叔叔比起來還是太弱了,綜合考慮,為不步柴榮後塵,金匱之盟(傳言宋太祖趙匡胤生前已經按照母親杜太后的遺命,立下了盟誓,死後傳位弟弟)對趙氏社稷穩定較有利。

二、燭影斧聲,這個沒有證據,真的不好講,太祖崩年50,都說壯年早逝,這真的是瞎話,中國曆代帝王平均壽命應該在40下,50算高壽,並不是誰都能做到唐太宗那樣絕情,關於太祖兩個兒子有傳言為太宗加害,一是太祖次子德昭,史載979 太宗出征幽州,捷後班師回朝,德昭提醒太宗論功行賞時,太宗說了句:“待汝自為之,賞未晚也!”德昭聽出的潛臺詞是“老子還活著,等你自己當皇帝再賞也不遲”,就這樣,德昭隨後自殺,年僅二十九歲。試想,皇帝行賞自有決斷,你以下犯上,被說了句,就承受不起了,這事我覺得不怪太宗,還有太祖幼子德芳年二十三而暴亡,沒有史料解釋,很反常,說是太宗秘害,這同樣沒有證據,況且,德芳有子嗣後續,子孫趙眘重繼大統,若太宗弒兄殺侄,何不斬草除根。


winyoung7612


趙匡胤並不想傳位給其弟趙光義,其實趙匡胤更想傳位給自己的兒子!

趙匡胤駕崩時,有兩個已經成年的兒子,分別是二子趙德昭,時年26歲,四子趙德芳,時年18歲。但是這兩個兒子不但沒有接上皇位,而且在幾年後都意外死亡。

趙光義能夠奪得皇位,使用的是陰謀,並不是趙匡胤傳位於他。

據宋史記載,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其弟趙光義飲酒,共宿宮中;隔日清晨,趙匡胤暴死,享年五十歲。

也就是說趙匡胤是突然駕崩,而且駕崩當晚與趙光義一起飲酒後住在一起,然後就暴死了!

關於趙匡胤的死,《湘山野錄》有“燭影斧聲”的說法大行於世,認為趙匡胤是被意圖篡位的趙光義謀殺。

另據記載,趙匡胤暴死當晚,宋皇后派親信王繼恩召趙匡胤第四子趙德芳進宮,以便安排後事。但王繼恩奉詔後並未去召趙德芳,而是直接去通知趙光義。

趙光義立即進宮,入宮後不等通報徑自進入太祖的寢殿。王繼恩回宮,宋皇后問:“德芳來耶?”王繼恩卻說:“晉王至矣。”

宋皇后見趙光義已到,大吃一驚!知道事有變故,而且已經無法挽回,只得以對皇帝稱呼之一的“官家”稱呼趙光義,乞求道:“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趙光義答道:“共保富貴,無憂也!”

所以真相帝認為:趙匡胤並不想傳位給其弟趙光義,但實力強大的趙光義搶走了皇位。而趙趙匡胤的兩個兒子,在趙光義坐穩皇位後,都意外死亡,讓人不得不懷疑!

趙德昭,在趙光義繼位三年後,被趙光義逼迫後自殺身亡,死時年僅29歲。

趙德芳,在趙光義繼位五年後,吃肥肉而死,死時年僅23歲,傳聞是被趙光義毒死。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趙德昭的九世孫為宋理宗,趙德芳的六世孫為宋孝宗,皇位最後還是回來了!


真相帝說歷史


首先我要先說明一下我的觀點我認為趙匡胤是自願傳位給他弟弟趙光義的。至於傳說中的燭影斧聲根本不存在,只不過是一些野史中的演義而已。具體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北宋剛剛建立各方面百廢待興而且周邊契丹、西夏等少數民族更是虎視眈眈,趙匡胤肯定私下給他弟弟說過如今局勢還不太穩定,如果我突然暴斃你來接替皇位,雖然當時趙德芳( 就是影視劇中的八賢王)已經18歲但比起已經是開封府尹的晉陽趙光義各方面還是差了很多。

二:趙匡胤本是武將出身不可能被他弟弟還是個文人給輕而易舉害死,下毒更是不可能因為皇帝的日常飲食都是經過經過嚴格把關。

三:歷朝的開國皇帝都是智勇雙全之人,從他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中就可以看出他是個重情重義之人,一個靠黃袍加身登上皇位的難道不會提防自己的弟弟變成第二個自己?

四:趙匡胤應該看出他弟弟有野心,因為畢竟是親兄弟與其向後來明朝朱棣奪了建文帝的皇位,倒不如成人之美,也能保自己的皇子和皇后一世富貴。





O越哥世無雙O


常言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這句話用在宋太祖趙匡胤的身上是再合適不過了。上回剛聊過,老趙成功的發動了陳橋兵變,搖身一變成了大宋的開國皇帝。

在這個過程中,有個人發揮了重要的作用。Who?他的老弟趙光義唄。這哥們原名趙匡義,老趙當皇帝后,為了避名諱,弟弟改名為趙光義。

毋庸置疑,趙光義同學輔助老哥上位是有很大功勞的,老趙是這麼想的,可小趙卻沒這麼想。小趙同學所做的一切,絕不只是為了讓自己的哥哥當皇帝,而是為了自己有一天也能當上皇帝。瞧瞧人家哥倆的這理想、這雄心。

在老趙當上皇帝后,第一步棋算是走完了。可老趙不知道,自己的弟弟小趙還有第二步棋要走,那就是他自己也要當皇帝。大家都知道,這當皇帝可不像是在學校當組長,名額特別多。這皇帝的名額具有稀缺性和唯一性,說白了,就只能有一個,小趙同學當然知道這點。於是,但凡有資格和自己競爭皇帝寶座的人,一個個都意外死亡,不清不楚的就領了盒飯了。

第一個領盒飯的,就是正坐在皇帝椅子上的新王朝開國皇帝——老哥趙匡胤。

北宋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老趙突然就駕崩了,享年僅50歲。皇帝的位子還沒坐熱乎就掛了,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千古的未解之謎。

事發當夜,小趙同學奉詔進入老趙的寢殿內,屏退左右後,哥倆開始推杯換盞,喝得挺美。殿外的眾多宮女和太監們,在燭影搖晃中,模糊的看到小趙時而離席,擺手後退,又時而爭吵和躲避什麼,但“嚓嚓”的斧聲卻是清晰可聞,這就是“燭影斧聲”的由來。

當年陳橋兵變時,《宋史》記載太祖趙匡胤事前並不知情。而這次《宋史》又記載,兄弟二人飲酒至深夜,光義便告辭出來,太祖解衣就寢,指明瞭小趙有不在場的證據。

無論是不是小趙乾的,總之這天到了凌晨,太祖老趙就駕崩了。得知老公去世,皇后立即命宦官王繼恩去召皇子德芳入宮。然而王繼恩卻去晉王府請來了趙光義,當皇后一見到小叔子時,瞬間就全懂了。便哭喊道:“我們母子性命都託付於官家了”。“官家”是對皇帝特有的稱呼,她這樣喊小趙,就是無奈的承認小趙做皇帝了。趙光義心說第二步棋終於走完了,但還得裝作傷心道:“共保富貴,不用擔心。”

於是,38歲的小趙登基為帝,是為宋太宗,在位共22年,59歲去世,是宋朝的第二個君主。太宗即位之後,繼續進行著全國統一的戰事,但因為好大喜功,幾次北伐攻遼都受到挫敗。太宗一看自己武功不求行,便轉而執行“守內虛外”的政策。政治、經濟循規蹈矩,不求上進,使宋朝漸漸形成“積貧積弱”的局面,給宋代社會的發展也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文史不假


兄終弟及PK嫡長子繼承

按道理講,大宋第二任皇帝應該是趙匡胤兒子趙德昭來幹,但趙匡胤年代正好是五代十國亂世,大家都知道的,事凡亂世,兒子還沒長成的情況下,嫡長子繼承大都沒什麼好結局,不是被篡就是被廢……趙匡胤自己就幹過

所以啊,對於繼承人選擇,老趙很聰明,早期他並沒有考慮自己兒子,而是選擇了弟弟趙光義培養

趙匡胤當皇帝時,趙光義任職殿前都虞候(柴榮時期,趙匡胤位置)、大內都部署、開封府尹(郭威時期,柴榮位置)等都是核心部門。而同時,趙德昭在上面位置呢?貴州防禦使、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等,趙匡胤臨死前,兒子離繼承人位置,還差好遠呢

後來趙光義登基後,拿出了一份金匱之盟,也表明了這意思。在趙匡胤老媽臨死前擬定的繼位盟約中,老趙家的江山,趙匡胤兒子趙德昭,是第四位皇帝的。或許有人說,這份金匱之盟是趙光義偽造的,真實情況是燭影斧聲趙光義篡位……

當然,也有這可能,但當時大宋狀態真不適合趙德昭繼位,趙匡胤十餘年征戰雖然平定了中原大部分,不過南方福建陳家、吳越的錢家,還有北方的北漢、大遼等,都在虎視眈眈,而且大宋內部真的那麼穩定麼?

如果趙匡胤晚死十年,天下穩定了,或許能傳位給趙德昭,可歷史沒有如果,當時情況,趙光義是最合適的


靈石蘊珠寶


宋君好名無實,輕信篡謀

雖然此“宋”非彼“宋”,但是楚國的士大夫成得臣卻完美的預言了北宋這場政治作秀!

◆相當雷同的狗血劇情

宋襄公在繼位時表現得異常慷慨,公然表態想讓賢於庶兄目夷,目夷一聽,這事鬧不成啊!嚇的趕緊尿遁,最終皇位還是繼承到宋襄公兒子手裡。


到了北宋趙匡胤五十歲突然薨掉,據說把皇位又讓給了弟弟趙光義,難道是先賢得遺風吹到北宋年間?

仔細算一算,春秋到北宋約1500年的歷史,這種虛偽的戲碼還不斷上演。所謂禪位的作秀,如果諸位當真了,那是真輸了!

很簡單,因為不合理,不合人性

有人覺得趙氏兄弟關係很鐵,不瘟不火的談判中就決定了一個國家的歸屬權。請問:一個只有你說了算,任你隨心所欲的政權說讓就讓,誰能這麼任性?

且從【陳橋兵變】到【杯酒釋兵權】,充分的證明了趙匡胤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何為政治家?


夠黑,夠狠,夠絕情!

什麼同生共死,患難與共,在金光閃閃的龍椅面前連個屁都不算,引用一個經典的電影臺詞:

兄弟就是用來出賣的

這裡大家不得不考慮,在整個拼酒的過程中,忙前忙後的趙光義,看到以前的老弟兄為了保命一個個搖尾乞憐,他會沒想法麼?當然他不會想到那麼遠,但至少覺得他哥確實夠可以,在權利面前要什麼兄弟?

《宋史•太祖本紀》中記載:“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殯於殿西階。

等到趙匡胤突然爆斃,趙光義的春天來了!我宋太宗來也!!


一切來的這麼突然,來的這麼詭異

趙匡胤處心積慮打下得江山,最終沒能傳位給兒子。在血緣系統裡兒子要比兄弟親,畢竟辛辛苦苦奮鬥一輩子不是為了下一代,難道瞎起鬨?但是這個政治家,卻給弟弟做了嫁衣。

作為兄弟,誰在出賣誰?

排除趙匡胤有什麼不治之症,趙匡胤死的有點太迅速。一個身附武功、精力旺盛的男人,一個精通十八路太祖長拳的宗師就這麼嗝屁了……

———讓人難以置信

那是開寶九年(976)的十月二十日第一場雪,比平時來的更晚一些。深夜無聊的趙匡胤金口一開:

傳晉王入宮

帝國兩位權柄滔天的男人,在沒有舞娘、沒有樂隊、沒有服務員的酒桌上推杯論盞。兩人憶當年,少年意氣,一晚上喝完了青春,喝醉了年代


第二天就收到趙匡胤猝死的消息,《續湘山野錄》中提到:

左右皆不得聞,但遙燭影下晉王時或離席,若有遜避之狀。既而上引柱斧戳地大聲謂晉王曰:好為之!

陰謀,還是陽謀?可趙匡胤始終沒說出那句不可能。兩人談了什麼我們也不可能知道,但是我確信趙光義幹了些什麼!


因為趙光義最有作案動機

旁觀者看到的是“斧聲”和“燭影”,那麼我們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一切的背景將慢慢推出幕後黑手。

  • 其一、趙光義是除趙普(陳橋兵變的功臣)最有權勢的人物。《宋史》記載:趙普在中書,其堂帖勢重於敕命——可這位宰相卻和趙光義交惡,在趙光義的運作中反而被罷免相位。從此趙光義一人獨大,黨羽遍佈,勢力滔天。
  • 其二、故事,皇子出閣即封王。太祖以德昭沖年,欲其由漸而進,授貴州防禦。開寶六年,授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檢校太傅、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終太祖之世,竟不封以王爵。”——《宋史》,趙匡胤一直不給兒子正名,給了弟弟趙光義很大的機會。
  • 其三、趙光義喜歡玩弄毒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公元975年南唐滅亡,李煜確實很愁,不然不會寫出這首詞。更愁的是自己妹妹和老婆小周後被趙光義強行佔有,於是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南唐後主李煜被宋太宗找了個藉口,賜服牽機藥而死。



好了趙太宗需要加戲了

只是沒想到趙普又扮演了一個權利得角逐者!被寫進劇本的還有他媽杜太后……

———這就是《金匱之盟》

趙光義登基第六年,拿著神秘鑰匙打開一個金櫃,裡面陳放著一份密封文件:

鑑於後周亡於皇帝年幼,杜太后故在臨終之前交待遺言,要趙匡胤百年之後,將皇位傳給弟弟趙光義,然後由趙光義傳給四弟趙廷美,趙廷美再傳給趙匡胤的兒子趙德昭和趙德芳。

這種一站式皇位服務,基本上規劃了北宋三代人的繼位問題,大開先例!大臣們一臉懵逼,趙氏後人一臉懵逼……原來如此!

我確定這是趙光義赤裸裸得自我洗白:

第一、杜太后尚有遺言保留,為啥太祖趙匡胤就留下一句好自為之

第二、金匱之盟的公佈時機有點說不過去,畢竟關於皇室大統,為啥間隔這麼長時間

第三、趙普的突然翻身,正好金匱之盟公佈,會不會太巧合了

第四、最終的受益人、一面之詞都是趙光義發表

我不確定多少人參與到這場大戲,但是作為男主角的趙光義確實開始大紅大紫,按照劇情,等到趙光義退位然後開始換另一個兄弟


金匱之盟的公開讓趙光義的上位彰顯的有理有據,可惜,劇本再次改寫!趙光義繼位後的表現才確定他謀害了兄長,總結成五個字:

翻臉不認人

候選人之一:趙延美

《宋史•趙普傳》中記載是:柴禹錫、趙鎔等告秦王廷美驕恣,將有陰謀竊發?一個謀反的腦子扣在趙延美頭上,自古謀反必定死罪,他將弟弟先流放到四川涪陵,然後不斷打擊,讓他最後在流放之地,很快死去。

候選人之二:趙德昭、趙德芳

公元979年,趙光義北征幽州,一次在夜裡軍中驚亂,趙光義一時離帳,不知所蹤。趙德昭差點搞成功第二次陳橋兵變,可惜被趙光義發現,最後活活逼死,至於趙德芳怎麼死的,史書也說不清,反正是害死的,最有可能的還是下毒。

上位的時候大家說好聽媽媽的話,隨著繼承人接二連三的領取飯盒。最後才明白只能有趙光義一個人聽,此後再也沒有人可以拿金匱之盟說事了。趙光義之後,繼位的是自己兒子趙恆,突然覺得這樣子更順理成章。


終究擺脫不了嫡長子繼承製

符合趙光義最高利益的繼承方式,也是符合帝王最高利益的繼承方式。這樣子我們可以明白:趙匡胤不是不想傳位給兒子,而是做不到!原本仗著自己年富力強,抱著看看再說的態度,結果卻在一場陰謀中被算計,兒子還是自己的兒子,可弟弟已經不是曾經的弟弟!

———宋主好名無實,篡謀不能不信!

這句話是我自己撰寫的,我把他這樣翻譯:趙光義虛偽的做派是給外人作秀罷了,他不正常的上位沒有陰謀可以實現麼?趙匡胤和趙光義兄弟之間的事就這樣結束了。面對至高無上的皇權,有幾個人能保持單純的情意?兄弟?父子?為了皇位殺父弒兄的事情比比皆是,終究經不住考驗,那麼趙光義和虛偽的宋襄公有什麼區別?各位看官知道麼?


參考資料:《宋史》、《太祖實錄》、《涑水紀聞》、《湘山野錄》、《資治通鑑》

我不是易中天,只表達我看到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