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家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那些金枝玉葉的經濟窘迫時刻

清代共有95位公主,其中37位公主早夭,58位公主活到成婚年齡並下嫁。作為金枝玉葉,她們自出生至薨逝都享受來自皇室各方面的照顧和封賞,也通過婚姻為清代政治和邊疆的穩固作出了貢獻。但其婚後府第經濟狀況捉襟見肘。儘管歷代皇帝皆試圖解決公主的經濟困境,然而收效甚微。

本文以《奏銷檔》為基礎,結合內務府奏案、硃批奏摺等檔案,以及清代實錄、會典和部院則例等政書,簡單探究一下這些天之驕女婚後所面臨的經濟困境以及形成困境的表面和深層原因。

一、清代公主婚後的經濟待遇

從乾隆朝開始,讓公主定居京城並給予相對豐厚的經濟待遇,以強化公主的皇族成員身份。

1.食俸

公主不僅婚姻由皇帝、太后指定,一切成婚禮儀均由皇家操辦,婚後生活也概由皇室負責。清代規定,“凡在京居住固倫公主歲給俸銀四百兩,和碩公主三百兩”,同時“每銀一兩,均給米一斛”,即每位公主每年有400/300兩銀子和400/300斛米的固定收入。這只是公主個人的食俸;

帝王家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那些金枝玉葉的經濟窘迫時刻

清朝公主等級

固倫、和碩額駙也分別享有300兩和255兩的俸銀及相應的俸米。這是在京居住公主的待遇,如下嫁外藩,則俸銀增至1000兩(固倫)和400兩(和碩),俸米改為賞賜緞匹。

帝王家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那些金枝玉葉的經濟窘迫時刻

清代官員俸祿

清代一品官員歲俸銀180兩、祿米180斛,公主食俸顯然遠遠超過高層官員,不可謂不優厚,而且這還遠非皇室給公主提供的所有待遇。

2.妝奩

(1)金銀

每位公主出嫁時都享有豐厚的妝奩,包括衣物首飾和生活用品,以及金銀。清代規定:一般為固倫公主金100兩,銀12000兩;和碩公主金100兩,銀10000兩。

和敬固倫公主於乾隆十二年下嫁時,皇帝賞賜陪嫁銀12000兩之外,又將嫁妝中的金(三等金和六成金各50兩)、綢緞和金器等“變價”折銀7828兩賞給公主,此外賞給“原架本銀二萬五千兩”的“怡成當鋪一座”。婚後,再於乾隆二十四年、四十年、四十八年先後賞銀42089兩。內務府乾隆五十四年統計和敬公主所得賞賜總計“至八萬六千餘兩之多”,大大超出一般公主一生能夠得到的俸祿總額。

(2)莊田、當鋪、鋪面

  • 莊田——順治七年(1650)規定,從畿輔旗莊中撥給每位公主園地60晌(360畝),乾隆時改為“厥後皇子分封、公主贈嫁,皆取諸內府莊田”。
  • 鋪面房——嘉慶七年 (1802)莊靜固倫公主下嫁時,除白銀、當鋪等外,又賞給鋪面房5所,系從內務府所掌控的官房中撥出,出租給軍民人戶,供公主 “每月取租銀一百十六兩”。自此賞賜鋪面房成為常例。
  • 當鋪——當鋪與鋪面房、莊園的性質似有所不同。當鋪歸公主府自行經營管理、獲取收益,不得已時還可動用本金,如和敬公主的怡成當鋪就因婚後“用費不敷,將本利銀俱已陸 續抽用”。

3.住宅及官員人役

(1)住宅

公主婚後所居府第由皇室提供,一般並非新建,多系在內務府掌握的房屋中挑選合適的經過修建或改造後賞給公主居住。

帝王家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那些金枝玉葉的經濟窘迫時刻

清公主府

如乾隆四十五年將李侍堯入官房屋賞給和珅作為十公主(和孝)府第。

(2)官員人役

乾隆五十一年規定:“固倫公主分內,著定為三品翎頂長史一員、頭等護衛一員、二等護衛一員、三等護衛二 (原為一)員、六品典儀二員。和碩公主分內,著定為四品翎頂長史一員、二等護衛二員、三等護衛一(原為二)員、六七品典儀各一員。不必拘定陪嫁人戶,聽從公主隨便揀放”。

由此可見於公主府的官員人役,所有挑中人選“均令仍食原俸餉銀”,無需公主支付其俸祿。

帝王家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那些金枝玉葉的經濟窘迫時刻

清朝官員"頂戴花翎"

乾隆十二年奏準的“公主下嫁事宜”中規定,固倫公主陪送女子12名、嬤嬤媽媽不定具體人數,和碩公主陪送女子10名、嬤嬤媽媽4名。《奏銷檔》中有關榮安固倫公主出嫁時內務府有關賞賜事宜的奏摺載到,“

隨出公主服役之首領太監及媽媽嫫嫫、燈火水上婦人等,請照壽恩固倫公主下嫁時,隨出人役均準帶所食宮內月銀米石隨出當差”。奏摺中雖未透露太監嬤嬤等的具體錢糧數目,但可以確定亦由皇室負責付。

除以上固定待遇外,公主還有諸多定期或不定期的賞賜。

(1)子女補助

公主生產之後,從洗三、上搖車到滿月,各類金銀綢緞、生活用品的賞賜相當完備。雖然生女賞賜規格遜於生男,但禮物中包含金鐲、金耳墜等女性所用首飾,亦可謂用心周到。

帝王家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那些金枝玉葉的經濟窘迫時刻

《欽定總管內務府現行則例》中明確載有公主誕育子女後的例行賞賜

乾隆四十年規定,公主親生之子13歲即可繼承父親的品級並享有該品級之待遇;公主之女也可 以得到郡主或縣主的品級和待遇。

乾隆朝和敬公主府每年的進項中,除公主和額駙的俸銀之外,還有“格格俸銀四十兩”,即為公主之女俸銀。

帝王家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那些金枝玉葉的經濟窘迫時刻

另外,公主的子女成婚,皇室也要負擔部分費用

乾隆二十六年四月和敬固倫公主的長女出嫁時,共約需銀三千一百六十餘兩, 仍請向崇文門商稅處領用。

(2)喪葬

公主府主要成員去世,皇室要賞賜治喪銀兩;如若公主本人薨逝,則一切喪儀、園寢都由皇室承擔。公主喪葬由內務府、工部,應當還包括禮部等衙門共同籌辦。葬之後,公主園寢的管理、守衛、維護和四時致祭都由皇室派專人負責。

帝王家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那些金枝玉葉的經濟窘迫時刻

一陵兩冢

(3)生辰例行賞賜

《欽定宮中現行則例》規定:公主下嫁後,“生辰是日,恩賜上用緞三疋、官用緞三疋、春三疋、綾三疋,中品果桌一張,賞用果桌二張”。

但皇帝實際的賞賜常常不止於此。如咸豐五年四月,逢壽安固倫公主30歲正壽,皇帝所賞賜的禮物包括: “佛一尊、御筆扁 (匾)一面、御筆對一副……八成金二十兩、五十兩重銀元寶四個、一兩重銀錁二百個、五錢重銀錁五百個……金黃緙絲金龍袍面一件……”。禮物中既包含皇帝親筆題寫的匾額和對聯這類聯絡感情的物件,又有象徵 公主皇家身份的黃色、龍紋衣飾,更有數量可觀的金銀等,充分體現出皇帝對公主生辰的重視。

由以上論述可見,皇室給予公主從成婚、生子直至薨逝的各方面待遇不可謂不周到、豐厚。但自乾隆朝以後,屢有公主府入不敷出的記載。那麼,公主經濟拮据的原因何在? 從史料層面所反映的情況來看,原因主要可歸結為以下兩個方面。


二、公主府的經濟困境及其原因

(一) 俸銀不足,無法支撐日常花銷

公主每年三四百兩銀子、三四百斛米的俸祿,若與普通文武官員相比可謂優厚,但與皇室的浩繁花費相比,實顯不足。以和敬固倫公主府的收支為例對公主府的花銷情況為例,具體分析公主府到底需要哪些基本花費?

帝王家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那些金枝玉葉的經濟窘迫時刻

《如懿傳》固倫和敬公主遠嫁蒙古,乾隆帝破例準其留駐

從和敬公主府的賬目收支來看,最大的花銷來自於府內婚喪事務。經歷三女一子(並非都系公主所生)的婚嫁,前後花費白銀超過萬兩。

其次是維持公主府內人員經費的開支。儘管公主夫婦及其子女都有俸祿、內廷派至公主府的長史、護衛、太監和嬤嬤媽媽等均自帶錢糧,但仍有不少人員需要公主府自行支付薪酬。

比如祖上曾兩次尚公主的札薩克親王那彥圖, 清末“全家不足三十人,卻用著管家、聽差、女僕、使女、馬伕等三百多人”,大多數僕從應該都需要府內自行招募。宮內派出人員的部分錢糧以及新招募人員的全部錢糧均需公主府自行支付。

此外的花銷還有年節花費,包括府邸成員添做新衣、年節賞賜等。生活中鉅細事務無一不需花銷,且因府內往往人浮於事,花銷更加靡費。

(二) 管理不利

公主自幼長於深宮,毫無治家理財的經驗;額駙在公主府的地位從屬於公主,很難發揮主導作用,因此,兩人在府第治理方面發揮的作用極其有限。

(1)管理官員

理論上講,負責管理公主府的最高官員應系總管內務府大臣中的一位。但事實上總管內務府大臣系朝廷要員,往往職責繁重,對公主家務的管理分身乏術,且由於其並不真正派駐公主府,對府內很多細事無法及時瞭解,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掛名而已。故此公主府中實際負責具體事務的為該府長史。從實錄所載長史“例於內務府廢員內簡放”來看,似乎很難選到精明幹練之人,檔案所反映的公主府長史辦事不利的情況較為常見。沒有得力的長史進行管理,王府、公主府各方面的運轉狀況自然不會好。

帝王家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那些金枝玉葉的經濟窘迫時刻

總管內務府大臣 索綽絡·寶鋆

清末在那彥圖王府當差的曹寬回憶王府內部的腐敗時說,長史“都把大部分時間用來經營自己的家庭,只在王府遇到重要事情時,才來點一點卯。在他們的影響下,聽差們也不甘心過清苦的生活。他們不是依仗王府的權勢在外招搖撞騙,就是盜竊王府的 物品,藉以自肥”。

(2)僕從群體

除官員之外,僕從群體也不給力。公主府的僕從中以享有八品頂戴的總管首領太監以及其他從宮內帶出的太監為首。其中老弱病殘佔到半數,實際效力人員非常有限。

壽恩固倫公主薨逝後,對 “公主位下原有太監十三名”進行清點, 發現其中6人均告病不能當差。

從總管內務府大臣到長史再到太監僕從,俱不得力,公主府的實際運作和管理狀況可想而知,遇事往往花錢解決,也是導致經濟窘迫的重要因素。但這僅僅是造成公主府經濟困境的表層原因,

清代公主的經濟境遇還更有著深層的制度與性別因素。

三、制度與性別的困局

首先,管理公主府官員的難以盡責和辦事不利,實際反映出公主府人員設置中的制度性問題。

(1) 權力不大、仕途不暢

公主府並非正式的朝廷機構,所設官員或是屬於兼職,如總管內務府大臣;或是職微權輕,這從長史於“廢員”中挑選即可見一斑。這些人不僅任職期間難以升遷,任職結束後也難得重用。在非關鍵機構服務,本來就使公主府官吏的仕途受到限制,而所服務的對象(公主)與決定其去留升降之人(總管內務府大臣)不一致,進一步惡化了他們仕途的前景。

帝王家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那些金枝玉葉的經濟窘迫時刻

清朝官制

(2) 權輕責重

公主府事務繁雜且都與皇室息息相關,一切府內人事、財務、婚喪、與皇室的日常往來,甚至府內子弟的賢與不肖,都需任職者承擔責任。不僅長史常因辦事不利受到責罰——輕者罰俸數年、重者丟失官職,連並不管理實際事務的內務府大臣也常受到牽連。權輕責重、事務繁瑣、無益於仕途,公主府難以選到“老成諳練之員”也就不足為奇了。

其次,皇室對於公主的身份定位使得公主府內地位錯置、關係不順,無人挑起經濟大梁。

(1)家庭地位錯置

公主成婚後並不成為額駙家族的成員,而是將額駙吸納為皇室之一員,在京生活的公主這一特徵尤其明顯。公主府內是以公主為主導,額駙、子女等家屬為從屬,皇室派出的官吏僕從為輔助的人員結構,這樣的結構或家庭秩序與任何王公大臣及普通家庭都不相同。

帝王家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那些金枝玉葉的經濟窘迫時刻

(2)經濟過於獨立

所有皇室賞賜公主的妝奩、財產、人員和房宅等都歸公主所有,如公主薨逝,則由內務府收回。額駙只享有於公主在世期間和她共同居住、生活的權利,公主與額駙的生活區域涇渭、主次分明。這樣很難讓額駙在與公主的婚姻中發揮一家之主的作用,只能居於從屬、被動的角色,更難以對府內的經濟運轉發揮主導作用。

最後,公主囿於制度和儒家規範,很難在君臣與夫婦之間找到平衡點。

公主在宮廷接受的教育偏重於儒家對女性規範的教養,統治者更傾向於宣揚公主 “親順孝謹”、“嫻習閫儀”等儒家道德品質。而儒家男尊女卑、夫主妻從的觀念恰恰與公主婚姻中的主從關係相矛盾。

帝王家也有揭不開鍋的時候,那些金枝玉葉的經濟窘迫時刻

儒家經典教育

在儒家規範的指導下,清代公主除參與為數不多的皇族禮儀性活動外,幾乎沒有其他政治和社交活動的記載,使得公主很難擁有治家理財的能力和魄力,而且活動範圍極為有限,在遇到困難時,只能向皇室求助,而皇室的資助又囿於制度和儒家規範,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公主的經濟境遇。


當然,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相比,清代公主的經濟“困境”是相對而言的,天潢貴奢靡的生活方式也是造成其困境的重要原因,只是這種生活方式有時並非公主自己所能選擇, 就像她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婚姻一樣。清代公主府的經濟困境,一方面反映出滿蒙聯姻模式的變化給公主生活帶來的影響,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公主在君臣、夫婦倫理與滿漢文化之間的掙扎,是公主人生困境以及清代制度困局的一個縮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