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英雄武松當年連幹18碗白酒,放到現在相當於多大酒量?

今天翻看《水滸傳》,無意間又看到武松在景陽岡喝酒片段,對他喝18碗酒,沒有醉,還能打死老虎,難免生疑,於是就像深入的考究一下。

關於“喝酒”的場景,我們先來看一下原著的描寫:

“武松在路上行了幾日,來到陽穀縣地面。此去離縣城還遠。當日晌午時分,走得肚中飢渴望見前面有一個酒店,挑著一面招旗在門前,上頭寫著五個字道:“三碗不過岡”。武松入到裡面坐下,把哨棒倚了,叫道:“主人家,快把酒來吃。”只見店主人把三隻碗,一雙箸,一碟熱菜,放在武松面前,滿滿篩一碗酒來。武松拿起碗一飲而盡,叫道:“這酒好生有氣力!主人家,有飽肚的,買些吃酒。”酒家道:“只有熟牛肉。”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酒。”

打虎英雄武松當年連幹18碗白酒,放到現在相當於多大酒量?

“…武松道:“怎地喚做三碗不過岡?”酒家道:“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過不得前面的山岡去。因此喚做‘三碗不過岡’。若是過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問。”武松笑道:“原來恁地!我卻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做‘出門倒’。初入口時,醇濃好吃,少刻時便倒。”武松道:“休要胡說。沒地不還你錢。再篩三碗來我吃。”…

打虎英雄武松當年連幹18碗白酒,放到現在相當於多大酒量?

​這個片段描寫的非常精彩,且不做論。眾所周知,武松在和酒家爭論完後,前前後後總共喝了18碗酒。這18碗酒到底有多大量呢?原著描述是否屬實?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當時的碗。

據文獻記載,北宋時期喝酒的碗,通常是擴口底淺的土瓷碗,這種碗在現在的很多飯店裡仍有使用,容量大約在2-3兩左右。如果按照18碗來計算,大概就是4-5斤酒的樣子,也就相當於現在4-5瓶啤酒的量。所以說,原著裡描述的喝了18碗,還是符合常規的。一般來講,現代壯年男子,喝4-5瓶啤酒的量不在話下。

打虎英雄武松當年連幹18碗白酒,放到現在相當於多大酒量?

​這時候肯定有人會問,4-5瓶啤酒的量,都能喝下去。但是那時酒的度數一定比啤酒高吧?接下來,我們就來進行第二步分析。

從文獻記載看,北宋時期的釀酒技術還比較低,沒有蒸餾技術,產出的酒多為“米酒”和“黃酒”,度數一般在6-12度左右,也就和啤酒的度數差不多。

但是原著裡有個亮點。武松問到為何“三碗不過崗”時,酒家曾道:“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也就是說他們的酒非常好,可能比其他作坊的度數高。這裡我們姑且以15°來進行計算。

打虎英雄武松當年連幹18碗白酒,放到現在相當於多大酒量?

​4-5斤當時白酒的純酒精量,差不多在0.6-0.75斤,如果對標現在53°的老白乾,武松大概當時喝得有1-1.5斤。這個酒量還是挺嚇人的。一般人達不到這個酒量。

但是作者曾經也在網絡上看到有人一口氣喝下3瓶白酒人,要是和網絡上的這些高人相比,武松的量,其實也不算高,只能算作正常。

想喝茅臺鎮千元品質百元價格酒的朋友繼續往下看,,,,,,,,,,,

小編出身自,白酒之王醬香酒的故鄉茅臺鎮,為粉絲們推薦一款咱們自己家門口的酒,酒的特色在於和茅臺酒同等工藝,口感和飛天相似的53°醬香型坤沙酒,我簡單的講一下吧,茅臺釀酒工藝中可以分為四個等級:坤沙、碎沙、翻沙、串沙酒。其中坤沙酒出酒率最低,酒質口感是最好的。五斤糧食才釀一斤酒.釀造時長為一年,端午制曲、重陽投料、九次蒸煮、八次發酵、高溫堆積、七次取酒、釀造而成。工藝非常細膩,經過七個輪次取出的酒各自封壇3年後經過大師親手精心勾調後再次封壇3年後才能喝到的這款(懷莊.傳統陳釀)

打虎英雄武松當年連幹18碗白酒,放到現在相當於多大酒量?

​‘’懷莊酒業‘’是茅臺鎮大大小小上千家酒廠中排名前三的酒企業,懷莊酒業總經理:陳啟龍大師(中國醬香酒十大釀酒師之一)主導的這款純糧坤沙工藝釀造(和飛天茅臺酒釀造工藝一樣);至少六年的窖藏,達到了國酒的品質,賣的卻是良心價

在您打開這款酒的瞬間,就會有濃厚的醬香鋪面而來!細細酒線,飽滿細密的酒花,久久不會消退...... 可以真正的做到:口感醇厚,不辣喉,醬香悠長,酒後不上頭,不傷肝,不口渴,空杯隔夜香!

打虎英雄武松當年連幹18碗白酒,放到現在相當於多大酒量?

​說到這裡想必現在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就是酒的價格,不瞞大家每瓶合算下來才100多元,之所以能以這個價位買到六年窖藏坤沙酒,不瞞大家酒廠負責賣這款酒的經理是我表哥才能給粉絲們分享到市面上徵求不來的價格和品質

想品嚐收藏這款酒的朋友可以附加微信公眾號:醬酒情懷

價格都給粉絲們問好了,去這個號的都給出廠價

現在都是直接讓客服發貨給我們,地址發給客服,全國包郵,很簡單。

打虎英雄武松當年連幹18碗白酒,放到現在相當於多大酒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