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肠溶阿司匹林空腹服药对胃伤害反而小一些,真的这样吗?

药师方健


阿司匹林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基石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心肌梗死、脑梗死的首次发生及再次发生,长期服用获益明确。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阿司匹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尤其是胃肠道不良反应,是降低患者耐受性的主要原因。那么,阿司匹林肠溶片空腹服用是否会降低胃肠道损害呢?接下来,医学莘将为您解析。

阿司匹林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药理作用与剂量密切相关,预防心梗、脑梗主要是利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的药理作用,所谓小剂量是指每日用药剂量为75-325mg,该剂量范围内的阿司匹林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可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脑血管堵塞风险。阿司匹林在使用期间也增加了胃肠道粘膜损害,其损害机制与阿司匹林抑制了环氧化酶-1的活性密切相关,尤其是普通剂型的阿司匹林,入胃开始溶解,故胃黏膜损害较为突出,可能会出现食欲减退、上腹痛、黑便等症状。但阿司匹林肠溶片完全不一样,其外覆盖有肠溶衣,肠溶衣在酸性环境中(胃内)短时间内几乎不会溶解,在碱性环境中(肠道)才会溶解,释放阿司匹林,从而减少了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害,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了患者的耐受性。

虽然阿司匹林肠溶片具有抗酸性,在胃内短时间不会溶出,但若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其外的肠溶衣依然会被胃酸腐蚀溶解,故阿司匹林肠溶片应空腹服用,可选择在早餐前半小时服用。如果在餐后服用,餐后胃酸分泌增多,且胃内食物完全排入肠道需要3-4小时,经长达3-4小时的胃酸腐蚀,肠溶衣可能已经被胃酸破坏,在胃内释放出阿司匹林, 增加胃黏膜损害,故阿司匹林肠溶片选择空腹服用可减少胃黏膜损害。

综上,阿司匹林肠溶片空腹服用可减少其在胃内溶出,从而减少胃黏膜损害,增加患者的耐受性。

感谢大家的阅读!

医学莘期待大家的关注,呈上更多健康知识!

注: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侵及版权,请联系删除。文内容仅作为健康科普,不作为医疗建议或意见,不具备医疗指导条件。


医学莘



阿司匹林最突出的副作用,就是对消化道的伤害和刺激,可能造成胃黏膜出血。所以很多人吃阿司匹林都担心,该不该天天吃?什么时候吃?饭前吃还是饭后吃,就晨起吃还是睡前吃…

一般来讲,神经内科的医生在提醒患者日常口服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或者是防止脑梗复发时,会建议在睡前吃或者晨起吃,也建议买那些进口的阿司匹林,也就是拜阿司匹林肠溶片。

主要的目的就是防止阿司匹林对胃黏膜造成刺激和伤害。


目前对于阿司匹林是睡前吃还是晨起吃,有一些争议,但也不足以引起患者担忧,这两种方法都可以采用。

肠溶阿司匹林可以越过空胃,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这种说法是成立的,也是推荐的。

如果服用阿司匹林预防脑梗复发,每隔一年的时候一定要坚持复查,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有没有口腔出血,刷牙出血,皮肤粘膜出血,便潜血等状况出现。


从阿司匹林的作用来讲,它可以防止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脑梗发病的几率,这个益处是大于它的副作用的,整体获益性是大于它的有害性的。

所以患者如果在医生指导下有服用阿司匹林的必要,那么就要坚持,不要过于担忧,注意复查、注意观察异常就可以了。


辽沈名医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的的药物之一,引起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目前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阿司匹林作为药品,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规范化的使用,以最大程度发挥药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阿司匹林主要有普通型和肠溶型,其中普通型因其对胃粘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所以建议餐后服用,以减少胃部不适的发生。而肠溶型相比普通型而言,有一层耐酸不耐碱的外壳,在胃内不溶解,在肠道碱性环境中才溶解,因而建议空腹服用,睡前或晨起空腹服用均可。

肠溶型阿司匹林空腹服用的确对胃粘膜的伤害会小一些,如果我们餐后服用,会使肠溶型阿司匹林在胃内停留时间增加,加之进餐会使胃内PH升高,进餐后服用反而会使阿司匹林提前分解,增加胃肠道不适的发生。


阿司匹林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防治时,建议每天服用75~100mg,并长期坚持服用,以发挥持续性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功效。我们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监测有无胃肠道不适、出血、过敏、肝肾功能损害等副作用的发生。





全科扫地僧


阿司匹林的主要副作用是有可能导致胃溃疡和出血,因此就出现阿司匹林溶片,目的是避免阿司匹林在胃里面溶解,而延迟到小肠溶解吸收入血。

但是理论归理论,实际应用中并没有这样的效果。和常规阿司匹林相比,阿司匹林溶片在胃溃疡和出血在没有区别,这是因为阿司匹林的胃溃疡和出血的风险是来自血液中的阿司匹林,并非取决于在哪里吸收。

因为阿司匹林溶片的延时吸收,导致其吸收效果不如常规阿司匹林,因此可能影响其预防心脏病和脑卒中的效果,所以没有必要特意选择阿司匹林溶片。

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后感到胃不舒服,就要和食物一起吃,不要空腹吃。这主要是对于各人的感受而已,并非是能够减少对胃的伤害。

所以,阿司匹林空腹吃还是和食物一起吃,对胃的伤害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阿司匹林溶片也一样。


京虎子


阿司匹林作为百年老药,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上目前仍然是其他药物无法取代的。它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且价格便宜,副作用小,所以使用群体庞大。

阿司匹林对胃损伤作用

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普通片直接在胃内崩解,析出乙酰水杨酸成分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作用,继而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甚至出血;二是阿司匹林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起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但前列腺素又是维持胃黏膜屏障的重要物质,所以使胃黏膜抵抗胃酸侵蚀的能力减弱。现代药剂工业的发展,人们发明了阿司匹林肠溶片,通过在阿司匹林外面包裹肠溶衣,使阿司匹林在胃内酸性环境中不溶解,只在偏碱性肠液的作用下在肠道溶解吸收,避免了对胃黏膜的直接刺激。

肠溶阿司匹林为什么要空腹服用?

因为空腹时胃内的能保持酸性环境,但当进食后由于食物的中和,酸性环境被破坏,肠溶阿司匹林很可能会在胃内提前崩解,同样会导致对胃黏膜的刺激。另外,由于食物的存在,使肠溶阿司匹林到达主要吸收部位肠道的时间减慢,会大大影响它的吸收,直接影响它的药理作用。

所以,肠溶阿司匹林空腹服药的确对胃伤害小一些。


药师方健


肠溶型阿司匹林空腹服用的确对胃肠道的伤害会小一些,相比普通型阿司匹林的餐后服用,肠溶型由于有一层耐酸不耐碱的外壳,在胃内酸性环境中不分解,在肠道碱性环境中才分解,因而需推荐空腹服用。


如果我们在餐后服用肠溶型阿司匹林,一方面,会使阿司匹林在胃内停留时间增加;另一方面,进餐会使胃内PH升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肠溶型阿司匹林在胃内提前分解,增加对胃粘膜的刺激。所以,推荐空腹服用肠溶型阿司匹林,睡前或晨起空腹服用均可。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使用十分广泛的药物,主要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我们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充分评估病情,严格掌握适应症,并排出禁忌症。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观察有无副作用发生。


如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讨。关注作者,每日持续性更新健康知识。


银杏叶的守望


肠溶阿司匹林与普通阿司匹林片的主要成分都是乙酰水杨酸


肠溶阿司匹林是在普通阿司匹林的基础上加一层肠溶包衣,具有抗酸性,在胃液中不溶解,只有到达十二指肠后在肠道的碱性环境中才开始溶解,减少了其对胃的刺激性。而普通阿司匹林片则没有这层包衣,口服后能被人体的胃和小肠迅速吸收,所以,与阿司匹林普通片相比,肠溶阿司匹林确实可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

但是如果将肠溶阿司匹林掰开吃就会破坏它本身的那层肠溶包衣,起不到保护胃肠道的作用。

此外肠溶阿司匹林吃饭的时间也会影响它对胃肠道的刺激,建议肠溶阿司匹林空腹时用开水送服,这样几分钟内可以将其排空进入肠道,减少了药物在胃中析出而刺激胃黏膜的概率。


与肠溶阿司匹林不同的是,阿司匹林普通片建议在饭后半小时服用,在进食后,胃内的PH升高,可以中和胃酸,减少了其对胃的直接刺激。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欢迎关注叨叨药师,关注健康!欢迎留言、点赞!

叨叨药师


【专业医生为您做解答】

样的做法是有道理的,阿司匹林是一种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常用药,服用者众多。它是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避免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斑块破裂时,阻止血小板大量聚集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引起梗塞性疾病而起作用的,需要长期服用。

在长期服用过程中,阿司匹林最大的不良反应即是造成胃粘膜的出血,虽然发生率很低,但也是需要注意尽可能避免的。服用阿司匹林后,其中的主要成分乙酰水杨酸在胃中分解出来会损伤胃粘膜,想办法使阿司匹林在胃中不分解即可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于是就生产出了阿司匹林肠溶片,即在普通的阿司匹林外面加了一层包衣,这层包衣可以抵抗胃酸,确保阿司匹林不在胃中分解,直接进入小肠后遇到碱性环境才会分解。从工艺上来讲,加了抗胃酸包衣的阿司匹林只要在胃中90%以上不被分解即可称为肠溶片,但为了更好地提高抗分解率,使阿司匹林尽快通过胃进入小肠便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显然空腹服用会少受食物的干扰,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由此可见,阿司匹林肠溶片空腹时服用对减少对胃的损伤更有利,一般在餐前15-30分钟服用为好。至于是早晨还是晚上空腹时服用,并没有严格、明确的规定,根据自己的服用习惯服用即可,关键是要做到长期坚持服用,保持血液中有足够的药物浓度,间断服用则起不到应有的防血栓作用。

【希望此回答能帮到您,欢迎点击关注并留言,一起学习交流更多健康知识】


天天听健康


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常用药物,也是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中的代表性药物。很多心脑血管病的患者,都有这样的印象,他们吃的药中都有阿司匹林这个药。阿司匹林有什么作用?应该什么时间吃?空腹吃核,餐后服用,哪个更好?咱们一起去探究一下事实的真相!

一、阿司匹林有什么作用?

阿司匹林的主要作用是抗血小板聚集,他可以不可逆的和血小板相结合,进而减少动脉血管相关急性事件。所以阿司匹林是预防动脉血管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比如常见的冠心病,脑梗塞等。


二、阿司匹林有很多种剂型吗?

阿司匹林真的有很多种剂型,比如阿司匹林平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肠溶胶囊,阿司匹林泡腾片等等。而且在剂量上阿司匹林的剂量规格也不尽相同,有25毫克,50毫克,100毫克等诸多种剂量剂型。

三、阿司匹林肠溶片需要什么时间吃?

阿司匹林肠溶片什么时间吃才最好?在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说明书上有明确的标注,阿司匹林肠溶片建议空腹使用。这主要是因为阿司匹林如果就餐时或者餐后服用,会使得其肠衣在胃内被消化,进而引起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胃内被吸收,进而使得患者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而空腹时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这可以有效的减少胃内的吸收,进而减少阿司匹林对消化道的刺激。

四、其他剂型的阿司匹林也要空腹使用吗?

对于阿司匹林平片,或者是阿司匹林泡腾片等其他剂型的阿司匹林,则需要根据剂型消化吸收特点,根据说明书在合适的时间进行使用,才能有效减少对消化道的刺激。

看懂了吗?根据阿司匹林不同剂型、不同规格,进行合理的使用,可以有效的减少阿司匹林的副作用。关注我们,每天都有更新的科普推送给您。


心健康


人所共知,阿司匹林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对胃粘膜的伤害。阿司匹林在裸服的时候,在胃内就分解了,其强大的酸性物质,对胃黏膜产生腐蚀,形成溃疡出血。没有穿外衣的阿司匹林的服用,医都会嘱咐患者饭后服用,以减轻其对胃的刺激和伤害。后来制药人研究意进挤型,让阿司匹林产上防酸的外套,在胃内一般不会被胃酸破坏,顺利通过胃,到肠道以后才被分解吸收,极大地减对胃的刺激。

阿司匹林肠溶片虽然有保护层,但个体不同,也不能百分百保证其完全顺利通过胃这一个关卡。为了减少其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不被溶解,确保胃的安全,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还是空服用好。

这是我的回答,请药师考官评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