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言無聲!大餘縣一抗疫老兵倒在第一線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出現後,大餘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師蔣金波響應號召,衝鋒在前,連續奮戰在基層防控一線,因勞累過度,突發心肌梗死,於2020年1月28日不幸去世。

“我服從,我響應,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肺炎疫情,大餘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出《眾志成城,防控疫情——致中心全體職工的倡議書》,該中心醫師蔣金波率先響應,主動請纓。

誓言无声!大余县一抗疫老兵倒在第一线

蔣金波的工作群

“朱主任,我是蔣金波的兒子,我爸爸現在身體不太舒服,他在身旁囑咐我向單位請幾天假,請您安排好他負責的工作。”1月28日,農曆大年初四晚上9點10分,大餘疾控中心主任朱鴻接到老同事蔣金波的來電,手機裡傳來是老戰友蔣金波兒子的聲音。23時50分,在疫情防控一線連續奮戰十幾天的蔣金波,因勞累過度突發心梗,經搶救無效不幸去世,時年58歲。

誓言无声!大余县一抗疫老兵倒在第一线

蔣金波(左一)準備出發前往隔離病房開展流行病學調查

朱鴻哽咽著說,蔣金波熱愛疾控事業,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守護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上,即使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惦記著自己的工作。

誓言无声!大余县一抗疫老兵倒在第一线

中午1點多回來,蔣金波和同事們在辦公室吃泡麵

倒在疫情防控一線

1月28日一大早,蔣金波在辦公室提上防護設備箱後,就和同事趕往大餘縣人民醫院,開始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的流行病學調查。

在醫院清潔區,蔣金波打開設備箱,從裡面取出防護衣、隔離衣、面瓶、面罩、口罩、鞋套、手套等,一一穿戴好,經過病房通道,走進了一間病房,和發熱病人攀談起來。

“感覺怎麼樣,還在發熱嗎?”“之前有沒有去過武漢、湖北等地方啊?”“過年回來以後去過哪裡,接觸了哪些人啊?”……蔣金波拿著調查表,一項一項記錄,一個病人下來至少需要1個小時。

完成5名發熱病人的調查工作,已經是中午1點多了,蔣金波和同事回到單位,用一碗方便麵,草草解決了午餐,在辦公室就地休息。

中午1點多回來,蔣金波和同事們在辦公室吃泡麵。

大約晚上7點50分,蔣金波突感胸痛不適。家屬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送往縣人民醫院就診,診斷考慮為心肌梗死。當晚11點50分,因搶救無效,蔣金波不幸去世。

堅守崗位到最後一刻

時間的指針往回撥。2019年年底,蔣金波和同事們剛剛結束了國家衛健委和中國疾控中心安排的大餘縣典型地區農用地土壤質量對人群健康影響現場健康調查項目。他們每天早上5點起床,5點20分從單位出發前往調查地,中午沒有休息,晚上一直工作到十一點才能回家休息。20多天時間裡,他們圓滿完成了調查任務。

當疫情來臨時,蔣金波再次毅然衝上了“戰場”。早在1月15日,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蔣金波就主動請纓上一線。根據分工安排,他成為了流行病學調查組的一員,負責到隔離病房進行流行病學調查,調查病例的基本情況、發病就診經過、暴露史,確定密切接觸者和可疑暴露者,防止疫情擴散,為查明疫情發生的原因和傳播途徑提供詳實的資料數據。因為單位只有一名專職司機,蔣金波還自願擔任兼職司機,和同事深入火車站、汽車站、各高速路口設卡點、大型商場等進行防疫指導。

從1月15日到28日,蔣金波沒有申請過休息,一直堅守在防控疫情的崗位上。

38年衝 鋒在一線的“老兵”

1982年,蔣金波畢業於贛州衛校公共衛生專業。中專畢業後,他就回到家鄉大餘工作。38年來,他歷經非典、禽流感、大餘2009年7•3洪災、人感染豬鏈球菌病等重大“戰役”,在防疫一線,始終有他厚實的身影。

蔣金波不僅是同事們的戰友,還是病人們最信任的醫生和朋友。近幾年來,蔣金波一直在從事艾滋病防治工作。艾滋病患者是一個特殊的群體,對於這個崗位而言,醫術和醫德的修煉同等重要。為了病人隨時能聯繫他,他的手機從來不關機,有時晚上睡著了,也有病人來電諮詢。

“都是當了爺爺的人了,還跟我們這些小年輕一起衝在一線。”想起不久前一起開的玩笑,“90後”的謝傳麗眼淚打著轉。蔣金波性格溫和,在單位裡,同事們喜歡叫他“老黃牛”。無論是業務工作,還是扶貧、創文,蔣金波都兢兢業業、任勞任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