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年代,行軍中坐在汽車上的是什麼兵?

流動人口4


機械化步兵師與摩托化步兵師,這是行軍調動快,效率高的快速支援部隊打擊部隊。

一戰中已經開始形成了雛形,二戰中普及,成建制規模化步兵部隊。

納粹德國軍隊就是以機械化部隊為主,更好的實施閃擊戰,大大搞高了軍隊進攻的速度。


隨雨飄渺


什麼兵都有可能,汽車只是一種非常廣泛的交通運輸工具,行軍時任何士兵都可能通過汽車運輸抵達目的地。

當然,狹義的來說,世界上第一支正兒八經的摩托化步兵是一戰時期的法軍。

1914年8月初,德軍開始往西線推進,一個月出頭的時間就推到了巴黎門口,眼看著就快完成“鐵塔尚在”這個史詩級任務

結果法軍一波一波的坐著出租車從巴黎開到前線,創造了馬恩河奇蹟。也讓德棍們目瞪口呆,這可以視作第一批“摩托化步兵”

所以說,現代軍隊但凡是主要依靠輪式車輛抵達戰區,並且也高度依賴這種交通工具來進行高機動作戰的軍種就叫摩托化步兵。

但摩托化步兵有別於機械化步兵和輕步兵,與機械化步兵最大的區別在於摩托化是指機動方式,而機械化是作戰方式

丟個簡單易懂的圖,左邊的摩托化就是步兵坐車,而且車輛一般沒有裝甲或只有輕裝甲,把步兵丟到戰場完事兒。而右邊的機械化步兵則是步兵搭載步戰車,與裝甲部隊協同作戰。

現代輕步兵大多時候當然也是坐車,但往往更多會承擔一些山地,叢林,城市等不適合車輛機動,且敵軍沒啥重武器的場景。


瘋狗的輕武


炮兵,汽車拉炮,炮兵坐車跟進

工兵,架橋修路排雷,有很多設備工具,要用車拉,作業時累的死,只有轉場時坐車休息下。

炊事兵,保障前線部隊吃飯,大米,麵粉,肉,鍋碗瓢盆,爐子,煤、碳、柴,零零碎碎又有點重量,車裝正好。

軍醫,護士,救死扶傷,戰場上的重要人物,待遇不能差,沒有救護車坐,大卡車必有座。

最後是戰鬥力強的機動部隊,哪裡險要往哪裡衝,趕的是時間和速度。

美軍基本上實現了機械化運輸兵力,飛機,輪船,裝甲車,大卡車分分秒秒將作戰人員送到前線,那種肩拉背扛,負重徒步長途行軍的形式沒了蹤影,所以任何兵種都可以坐在車上輕鬆前進了。


cc陳4154640781


機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

機械化,主要以坦克,步兵戰車,為主要作戰載具。平時行軍也會乘坐卡車。

摩托化主要是以卡車等為載具,作戰時提前在集結點下車,步行前往作戰區域。我軍好像是學習的蘇聯操典,五公里下車。應該就是五公里越野的來歷吧[捂臉]

以上是現代步兵。

二戰期間,並沒有任何一支真正意義上完成機械化的部隊,德國沒有,美國也沒有。美國幾個重裝步兵師實現了摩托化。

戰爭老片裡,解放軍中乘車最多的,基本都是炮兵[靈光一閃]


lzwsp


這種步兵算是摩托化步兵,用汽車運輸部隊最早的一次是一戰中,法國為了向馬恩河前線運輸增援部隊,臨時徵發了巴黎市內的幾乎所有出租車,把一個師的部隊運送到馬恩河前線,也開啟了在地面作戰中使用機動車輛運輸部隊的時代。

世界上第一批摩托化步兵。

在二戰前,由於各個國家的財力有限,而汽車當時又算是奢侈品,所以雖然各個國家裡邊已經使用了不少的汽車,但是各個國家的步兵還大部分人是要靠兩條腿走路的,這個時候能夠使用機動車行軍的主要是各個指揮機構的人員,還有一部分炮兵特別是反坦克炮兵,以及諸如通訊等部門的人員。

美軍在二戰中實現了全軍摩托化,機動能力全世界第一。

不過,隨著戰爭的繼續,各個國家軍隊中的車輛都在增加,藉助汽車快速機動部隊已經是一種慣例,比如101師馳援巴斯托尼就是坐著大卡車去的,而不是從飛機上跳下去的,尤其是美國憑藉發達的汽車工業,成為世界上第一支實現全軍摩托化的軍隊,這個時候美軍中,坐在汽車上行軍的可就不只是步兵了,所有的人都是坐在汽車上行軍的。

現在軍隊中,幾乎所有的人員都已經是放到了車輪子上。

現在包括各種遊雜武裝都是坐到了車輪子上

過了二戰,實際上各個國家的正規軍都是逐步實現了全軍摩托化,現在在各個國家中,就算是非常落後的國家,也是基本上使用汽車作為主要的機動工具。


有痰


戰爭中,坐在吉普或者悍馬上面也算坐車,坐在輪式裝甲運兵車上的也算坐車,坐在皮卡上面也算坐車,你說的是哪一種嘞?按照美國當初按照旅派觀點改造陸軍以後,重裝旅乘坐佈雷德利步兵戰車和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斯特賴克旅乘坐斯特賴克輪式裝甲車,而輕裝化旅就乘坐軍用悍馬或者吉普或者其他工具了。

摩托化步兵自然就是題主說的乘坐汽車中的一類了,機械化步兵主要乘坐步兵戰車、裝甲運兵車。但是現在皮卡在現代戰爭也很流行,敘利亞、利比亞到處都是,他們那些武裝力量自然算不上是機械化武裝,只是皮卡加挺重機槍或土製火炮。
不過汽車也有可能用來搭載傷員。


標槍防務


啥兵種都有,只要有車,那就是坐車去戰區。就目前來看,所有國家的士兵前往戰區的時候,都是坐車去的,很少有走著去的。就連中東非洲那些地方的武裝分子,都是坐車去打仗的,開著皮卡,上面架著機槍,手裡端著AK47。正規軍就別提了,清一色步戰車開赴戰區。

是否坐車去戰區,就看你有沒有車,有的話,就坐車去,沒有的話,就走著去。一般軍隊從後方開赴前線,大多數是依靠火車、運輸機這些東西,而從駐地開赴戰區,大多數都是坐汽車去。你看二戰後期,蘇軍不都是坐著卡車前往戰區的麼,到地方之後,從車上跳下來。

二戰中有了機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都是開車去戰區的。機械化步兵其實指的是,這個軍隊內的裝甲車輛的數目,主要依賴於裝甲車輛前往戰區和進行作戰。而摩托化步兵指的是依靠輪式車輛進行行進的部隊。二戰時期,美軍就完成了全軍的摩托化進程,美國大兵車輛多的是。沒有汽車,汽車數量少,跟摩托化就搭不上邊。

到了現在,基本所有國家的士兵開赴戰區都是坐車的,沒有人走著去的了。無論是醫療、通訊,都是依靠車輛進行的,都是帶著輕裝甲的。


軍武文齋


那就要看你這個戰爭年代究竟是處於什麼時候。

汽車首先被應用於戰場之上,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那個時候法國軍隊為了援助前線,但此時,已經沒有多餘的深處用來拉那些士兵到前面去了,因此法國的出租車司機把自己的出租車給貢獻出來,然後從巴黎把這些法國士兵直接運到前線。

這算得上是戰爭史上的美談,同時這也開啟了汽車進入軍事化的時代,汽車這款武器一開始被研發出來的時候純粹是為了民用,當時這個汽車的穩定性不太好,而且越野能力太差,不可能用來作為皮糙肉厚而且結實耐用的軍事武器的代表,但是隨著技術的發展,汽車越來越被廣泛的運用於各種各樣的形式。弄之中,而汽車運用於軍事行動也漸漸成為了軍事家一直想追求的東西。

隨著公路化的推行,越來越發達的公路網為汽車不屬於軍事行動奠定了基礎,在公路網最發達的歐洲地帶,汽車就被首先運用於軍事化的行動之中。

不過你這問題是問汽車上面用的兵是什麼?分兩種吧,一種呢,是摩托化步兵一種的,是機械化步兵。

如果說汽車上面運載的是並攜帶的是輕型武器,並且汽車行進的時候大多是途經一些野外地區,那麼這基本上就是屬於摩托化步兵,摩托化步兵當然不是指這些步兵乘的是摩托車,而是指這些步兵成的是帶有輪式工具的載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當時的德國被稱為神聖羅馬帝國,呃,這個羅馬的事指的是騾子,其實在一開始的時候,德國人壓根兒就沒想到自己會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準備的時間太短了,因此前期汽車不夠用,所以就徵用了大量的騾子和馬匹用來作為拉大炮工具。

不過後來隨著德國產業化的加強以及工業實力的增強,尤其是在吞併法國之後,幾乎全盤接受了法國的工業化,因此德國人快速地完成了自己的摩托化的建設,很多的軍隊便完成了高速部署和高速機動這樣的能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離莫斯科最近的那隻德國軍隊就是一支摩托化的步兵。

當然隨著軍隊的改革以及汽車的不斷的應用,汽車在軍隊裡面所佔的比例也越來越大,承擔的任務也越來越多,比如說拉一下大炮或者是運載一下糧食等等的,所以說你如果說汽車上面坐著士兵各種各樣都有,不僅是摩托化的步兵,而且還有運輸並伙食兵,或者是炮兵等等都有,只不過隨著美國人一個全新概念的提出,現如今整支軍隊都可以放在輪式載具上面。

這就是美國人提出的一個什麼什麼,呂反正名字我是記不住了,美國人提出所有的軍隊都必須按照旅級的建制進行改進,就是美國軍隊內部不再存在有師,這樣一個級別,而且美國軍隊無論是人員,技術裝備還是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放在輪式載具上面,一旦戰爭緊急,美軍要求48小時之內部署全球,為了完成這個概念,美國人甚至組建了一個模範呂,但是呢,隨著這幾年全球反恐戰爭的進行,這個輪式車輛的防護能力確實著實讓人感覺擔憂,所以美國人現在基本上也不提這個概念,但是習慣成自然,口癖改不掉。

美國人這個理念呢還是沿用了下來,現如今美國軍隊內部基本上都能完成輪式車輛的運載,也就是說美國軍隊想要部署於全球任何一個地方,它的軍隊從集結到拉上飛機,然後部署到全國各地啊,不對,是全世界各地不需要超過48個小時,至於說現在美國軍隊的導彈武器更是誇張,要求一小時打遍全球。

總的來講,隨著軍事技術的不斷推進,人類武器朝著速度更快,威力更大,精度更高,這樣一個方向不斷地在發展,其中速度最快則是需要載具來保駕護航的,而各種各樣的輪式車輛速度快而且突防能力強成為了首選,因此現在軍隊內部乘坐車輛的基本上是所有兵種全部要怎麼做,包括坦克進行轉場的時候,都必須得靠這些輪式車輛拉著走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