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家面臨徵地開發,戶口遷出幾十年了的叔叔,要回來分一半老房子,合理合法嗎?

青山依舊綠水常流


當親兄弟談及利益分配的時候,親情總是顯得那麼的捉襟見肘。

農村老家面臨徵地開發,戶口遷出幾十年的叔叔要回來分一半老房子,是否合理合法?

首先要說合法性的問題。叔叔的行為是合法的。兩個維度來說。第一,老房子是其父親的,叔叔作為兒子,享受合法的繼承權,這一點毋庸置疑。第二,根據宅基地的分配原則,宅基地的面積是按照戶頭來分配的,也就是說當時分配宅基地時叔叔是佔了份額的,即使他戶口遷出,他享受的宅基地份額依然存在,就像外嫁女嫁出去後,以她的名義承包的土地,如遇徵遷,依然有權利享受補償是一個道理。所以,叔叔的行為完全合法。

再說說合理性的問題。從道德的層面來說,叔叔的行為也不違背道德,但是前提你爺爺奶奶在世時,他該盡的義務他都盡了,如果沒有,那的確有點說不過去。另一方面,如果叔叔經濟條件好,而你們家經濟條件差,從親情的角度看,還是應該多考慮下你們家,畢竟都是一家人。

總結下:叔叔的行為基本合理,完全合法,只是考慮到都是一家人,做法上有點直接了,我認為既然都是一家人,完全可以坐下來好好商議下分配的問題,不要因為拆遷的問題而傷了和氣,也給鄰居看笑話不是。。。。

(個人觀點,歡迎交流)


八賢王


戶口遷出去的叔叔回來分一半老房子,這是合理合法的。


不管題主的叔叔遷走戶口多少年,他依然是爺爺的兒子,在法律和人倫家理上叔叔都有權利分得他的那部分。


我老公的二舅和小舅年輕的時候去北京打拼,後來經人介紹和北京的舅媽結了婚,在北京定居了,十幾年後戶口也遷到北京。


因為在北京生活,他們無法在父母面前盡孝,但是每年都會寄錢回來,每次父母生病,他們也是拿錢最多的。


前幾年,村裡修高鐵,佔了老家的宅基地,國家賠了一些錢,大舅主動給北京的兩個舅舅打電話說了情況,商量分錢的事。


最後兩個舅舅主動說他們不要那個錢,讓大舅和老家的其他姊妹把錢分了。後來這筆錢是大舅婆婆和小姨三人分了。


用北京兩個舅舅的話說,就是他們離家二十多年沒有伺候父母,也沒有臉要老家的賠償款。


所以按照情理和法律做為離家幾十年的兒子是有權分老家的東西,但是離家幾十年了,在照顧贍養父母方面肯定不如在老家的子女盡責,如果有些兄弟姐妹情誼有些臉面的話,一般也不會急巴巴的跑回去要均分房產。


貧農希蒂


我家的和他說的相似,叔叔80年代戶口遷出結婚,家中的智殘二叔和奶奶生活,奶奶02去世了,智殘二叔原本分開養,我爸兄弟姐妹8人,一圈沒完聽說老家拆遷都不管了,只有大姑和我家管,老家的房子只有43平,土胚房,沒人說要,前幾年我在老房子前蓋了個二層,280平,這不拆遷了,三叔說老房子的事,如果沒蓋二層還好說,現在有新蓋的二層他一家六口人我新蓋的房子都要歸他,那我是不會同意的,我自始至終只要了按拆遷補償價,有好事的姑姑還說我多要叔叔錢了,大家說我做錯了嗎?


樊樹才眾裡尋你千


惠農圈為你答疑解惑!這些年裡,很多的農村都迎來了開發,比如說我舅舅的村莊,就因為工業園的規劃,建造了工廠,然後在縣城附近賠付了一套房子,可以說還是非常划算的。 正因為補償款那麼多,很多戶口遷到外面的人也回到了家鄉分補償款。我二舅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將戶口遷到了城市裡,他家裡的老房子也就是我外婆生前住的房子已經倒塌了,就算是這樣還是獲得了很高的賠償,可以說只要房子和自己有關係,那就可以拿到補償款。


而題主的叔叔想要來分老房子的一半財產,其實是非常合理的,相信題主家裡自己有過一套房子了,而這處老宅作為祖父母留下來的房子,叔叔作為兒子自然是可以繼承部分財產的。當然也要看祖父母是否寫了遺囑,如果有的話自然就是按照遺囑執行,但相信是沒有的,畢竟農村人不講究這一套,有的話題主也不會提問了。

當然如果叔叔在祖父母生前的時候,盡到了贍養的責任,那自然是有情有理可以拿到這筆補償款的,就算是和兄弟爭奪這筆費用也問心無愧,畢竟不管是在哪裡孝字當頭。如果沒有對老人生前進行贍養,雙方鬧到法庭的話,有證據表明對方沒贍養,那法院會考慮給題主家裡多分一筆財產。



正常的情況下,雖說戶口已經遷出去,但房屋的所有權在個人,因此拆遷的補助,分出去的子女也可以拿到,土地的補償款是村集體共同分配,因此叔叔來要合理合法,大家咋看?


惠農圈


如果老房子是你爺爺奶奶留下來的,你叔叔確實是有份的。

親戚之間沒有必要把利益看得太重,儘量做到公平公正。

感情才是最重要的!

當年家裡窮,我爸結婚的時候,沒房子住,伯父在外面工作把一家人接出去了,將老房子借給我爸媽住。後來老房子沒人住了,我家另外建了一棟房子,隨時給伯父一家人留著住的房間,逢年過節回來,隨時都可以住。


嘉盛置業


叔叔戶口遷出,你和叔叔家之間不存在宅基地使用權爭議,而僅是地上房屋的繼承權矛盾。農村房屋繼承與國有土地上的私有房屋繼承並不完全相同,戶口遷出幾十年的叔叔要回來分一半房子,是否合理合法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如屬於下列情況之一, 叔叔應該按《繼承法》和農村宅基地法規取得相應繼承份額:

一、祖籍共同房子仍在,當初指定了叔叔對老房的所有權份額;

二、房屋重建修繕以叔叔名義並進行投資

三、你家另有宅基地房或本宅基地面積超標;

四、你家戶口也屬遷出並在外居住生活

如屬於下列情況之一,叔叔則對房屋失去繼承份額:

一、房屋為爺爺奶奶遺囑或生前分家協議歸你父母;

二、老家祖屋已拆除重建,叔叔對重建房屋沒有投資;

三、你家是本村集體組織成員,村集體已將此宅基為你家一戶一宅備案;

四、至農村宅基地確權中沒有將房屋列入叔叔名下;

五、叔叔在爺爺奶奶去世20年內沒有對房屋提出繼承要求。


泰山木32140178


這樣的事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說穿了就是徵地拆遷引起的家庭矛盾,都是為了一個錢字。有的兄弟姊妹或者親戚朋友,相處了幾十年相安無事。但是就因為拆遷補償問題,卻鬧翻了,甚至有些兄弟姊妹相互成仇,從此不相來往。



我曾經辦理過一個案子:一家兄弟姊妹六個,父母在世的時候,其他的兄弟姊妹成家後都搬了出去。最小在一個小弟弟就住在父母的老房子裡,多少年來也沒有人主張過任何權利。去年該老房子進行拆遷,補償了兩套房屋全部讓最小的弟弟得到了。

其他的兄弟姊妹聽說後,不願意了,紛紛找最小的弟弟要錢要、補償費。而最少的弟弟認為房子就是父母留給他的,因此一分錢也不願意掏出來。

這樣,兄弟幾個就鬧矛盾了,其他的兄弟姊妹都揚言:打官司,就是房子都充公了也不能便宜老小。

後來他們真的將此事鬧上了法庭,經過法庭調解,讓最小的弟弟拿出1/3的補償費平均分給其他的五個姐姐和哥哥,然後這樣的事情才算平息。

對於本問題的處理,該叔叔要分一半的老房子,不太合理,但是適當的給其一些補償也是應當的。

希望兩家人能夠好好協商,不要為了拆遷、為了金錢,既傷感情又傷親情。


法重情深


農村裡面的老房子面臨徵地拆遷開發。那麼戶口已經搬遷出去幾十年的叔叔,現在卻回來想要分一半老房子的補償費用。這個合理嗎?在法律上合法嗎?

這種情況是有的,特別是在農村裡面有事情的時候,他們就躲起來,沒有事情或者有利益發生的時候,他們就跑出來伸手想分一些利益。

那麼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怎麼樣看待呢?在法律上面他是否有足夠的理由和相對應的法律保護嗎?


在法律上它是可以分得一些錢的

老房子那屬於爺爺的財產,那在叔叔搬出去的時候,對於爺爺的財產,如果是在繼承法裡面,他同樣享有繼承的權利

所以拆掉了房子的時候按照相關的法律,他也是有權分得一部分補償的費用的。

所以這個事件如果拋開其他的因素和其他的問題不談,單單從法律層面來說,他是有能力或者有權利分得一些拆遷的補償費用。不過這個問題我們還要看下面一點,它是否符合這個相對應的分財產或者繼承財產的權利


有沒有遺囑指定財產歸誰?

如果你的爺爺立有財產遺囑指定歸誰,那麼這個時候呢,我們可以根據財產的遺囑上面來判定這個財產,房子歸誰

比如說你的父親沒有搬遷出去,那在這種情況之下,你的爺爺立有相關的遺囑,指定這些房子全部給予你的父親,在這種情況之下,這個財產的歸屬權就是你父親的,這是你們家的你叔叔搬遷出去之後他就沒有能力,也沒有權力所分的這個財產的繼承了

所以如果有這份遺囑的時候,你的叔叔就沒有權利在法律上,他們也沒有分得到這個財產的權力。


分多分少的問題

那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沒立有遺囑,在道德層面上面講,他所分的多與少,那應該跟照顧老人多與少的時間和付出是有關係的

在道德上面講,如果搬遷出去,基本上它就不能夠拿得到了,但是在法律上面講他是能夠拿得到的

但是按照照顧老人的義務和履行這個贍養的義務來說,如果全部都是由你們照顧的,那麼根據這種情況,你們所能夠拿得到的拆遷的補貼應該佔據大部分。

所以按照以上幾種情況來說,根據這個拆遷的補償多與少分成比例關係還是有的,如果按照道德層面來講,眾多人都站出來指責他的這種不道德的行為,也許他會拿不到那麼多。


農人莫小道


農村老家面臨徵地開發,戶口遷出幾十年了的叔叔,要回來分一半老房子,合理合法嗎?

這些年裡,農村中的拆遷現象多了起來,很多村莊都會因為當地的規劃建設或者統建工程而迎來拆遷。不過在此時總會有很多的糾紛出現,特別是那些離開農村多年的人,雖說已經是城市戶口了,但還是想著能夠從鄉村的拆遷中獲得一筆補償。

在農村中共有房屋雖然不算多但還是會有,比如說父輩所流傳下來的房屋,兄弟之間共同享有,但因有兄弟在外面發展,所以被另一個兄弟所使用。到了拆遷的時候,就會涉及到補償款的問題,往往多年不見的兄弟之間也會為此打鬧。農村房屋拆遷時,戶口遷出的親戚,想拿走一半補償款合理嗎?

一、該如何補償?

主要是因為繼承原因所獲得的財產,但一直都沒有對各自的財產進行劃分,但兩者擁有著對財產平分的權利,可以在平等的協商基礎下平分。而房屋的補償一般則是為貨幣的補償,也可以選擇置換產權的方式。

如果是共有的房產,可以依據各自的份額,對這些財產進行分割。如果有財產分配協議的,按照協議上的指示執行,不然的話就要以等分的方式進行分配。而在確定彼此的份額之後,就可以以補償所獲得的財產進行分配。

二、戶口外遷的親戚,分老家房產合適嗎?

農村房屋拆遷時,戶口遷出的親戚,想拿走一半補償款合理嗎?

如果房子是從爺爺那裡繼承而來的房屋,那叔叔自然是享受著相同的繼承權,這樣的話在房產補償的時候,也需要分一筆財產才行。但我們還需要從細節上考慮,看看該分配多少。

1.分多少

如果叔叔的戶口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外遷,並且沒有照顧著爺爺,那就意味著分配的財產並不是很多,但這還需要相互之間的協商,以此達成一定的協議。如果對方也參與著對爺爺的照顧,那就要以一半的方式補償。

2.是否有遺囑

如果爺爺留下了遺囑,那自然是最好的,這樣的話就可以知道財產該如何劃分,自建房該歸誰。如果遺囑表示繼承給叔叔,那他就可以獲得房子的補償款,但要注意的是,宅基地的補償他是不能享受的。

如果繼承給自己爸爸的話,那就意味著叔叔是不能分這些財產的,所賠付的補償款全部屬於自己的爸爸,就算是對方在那邊鬧也沒有辦法。但農村中很少會有人寫遺囑,到底還需要從情理上思考。

如今的農村中已經迎來了確權的過程,相信今後的房產權屬會更加的清晰,你咋看呢?


用戶6846203184


農村土地被國家徵佔,會得到相應的補償款,很多農民因搬遷補償,一夜暴富,農民在高興的同時,也會面臨著很多麻煩,很多家庭因為補償款分配不合法、不合理,兄弟子妹撕破臉皮互不相認。


那麼,在農村老家面臨徵地補償,戶口已經遷出幾十年的叔叔要來分一半老房子,這合理合法嗎?

首先,從法律層面講。戶口已經從農村遷移到城市的居民,對農村原有宅基地上的房子依然享有居住使用權的。如果你叔叔將戶口遷出時,沒有將他個人名下的老房子房產份額有償轉讓或者說沒有書面也沒有口頭贈送給你家,無論他的戶口遷出多少年,只要農村老房子不倒,他對老房子都是有合法房產所有權的,老房子面臨徵地補償,你叔要來分一半也是合法的。

其次,從道理層面講。家庭才產一般是在兄弟姐妹團結和睦、協商一致條件下進行分配的,對父母遺產原則上公平公正合理平均分配,只要兄弟姐妹們沒有任何一方說自願退出不參與分配家庭才產,沒有明確說贈送給你家,從道理上也是應該分一半老房子徵地補償款的。

再次,從良心和為人處世方面講。你叔戶口已遷出幾十年,在城市生活,無論是什麼條件都應該是比在農村老家居住的你家好得多,農村老房子也是由你家打理,如果不是你家在農村打理,維護老房子,幾十年下來,房子早垮塔荒廢了,房子垮了,你叔叔想分也沒分的了。從這點出發,對於老房子補償款,你家多分一點,你叔家少分一點,這樣比較在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