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如果戚繼光、李成樑等將領還健在的話,清軍能入關嗎?

騎蝸牛走高速


明朝亡於內耗黨爭,亡於衛所制度,所以,戚繼光和李成梁再生,最多也就是延緩明朝幾年的壽命罷了


fb6628


歷史沒有如果,但是使這個如果成立,我僅個人感覺滿清根本無法入關。戚家軍因為戚繼光從而得名,是明朝的一支很有名氣的軍隊,戚家軍賴以成名的,是嚴明的軍紀,職業化的訓練水平,東亞最先進的裝備,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斬級記錄。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 。甚至說戚家軍具有近代化部隊的雛形也不為過。戚家軍成立於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軍隊組成人員主要是義烏一帶的礦工和農民,以悍不畏死著稱。戚家軍紀律嚴明,英勇作戰,數十年間滅倭寇,抗蒙古,參加萬曆三大戰,大小數百戰未嘗一敗。天啟元年,公元一六二一年,在渾河南岸以三千之眾痛擊數萬八旗軍隊,終於,寡不敵眾全軍覆沒,渾河之戰是戚家軍最後絕唱。

渾河之戰7000明軍對戰數萬八旗軍隊,一方是當時號稱“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敵”的八旗悍兵一方是由戚金帶領的3000多江浙兵也就是一隻非嫡系戚家軍加上3000由女將秦良玉帶領的石柱國川軍。

這樣一個在中國南部一個在中國內陸的兩隻從未相見的軍隊與當時近乎整個亞洲最強的戰兵八旗牛錄幹仗,最後雙方戰損比近乎一樣,7000軍士死戰不退,整個滿族部落也就百萬人口年輕青壯戰兵最多佔據人口百分之30,一戰打掉他將近一萬的年輕軍力。這樣的軍隊在戚繼光的年代還有很多。

據朝鮮人的《李朝實錄,光海君日記》記載:

虜中言守城之善,無如清河;野戰之壯,無如黑山(即渾河之戰)。……以川兵六七千,當虜騎十萬,雖眾寡不敵,終至於盡殲,虜之死傷者亦相當,虜至今膽寒。

我們都認為是人民群眾帶動了歷史變革,總是說沒有誰誰誰,也會出現誰誰誰。但是如果那個時代戚繼光還在他的軍隊還在。努爾哈赤的水平真不配拿鞋子。

還有個李成梁可能建州之禍離不了干係,但是別說李成梁在世時候了,就李如松在世他努爾哈赤敢反????

大明該死毋庸置疑,他已經爛了,爛到家了。但是他作為最後一個漢人王朝,他有他的榮光。

滿清唯一點就是他建國近300年他沒把片神州大地當作他自己的家。一直認為這片土地是他們的跑馬場。最後名氣兩個亡國軍就可以看出來了。

歷史沒有如果只有結果。



桀驁的小同學


沒用的,清兵還是會入關的。

先看看明朝末年的有哪些著名的將領吧,袁崇煥,孫承宗,盧象升,洪承疇,孫傳庭等。其實說實話,這些人的軍事水平一點也不差。他們比戚繼光,李成梁的水平差很多嗎,恐怕不見得吧。就拿袁崇煥和孫承宗舉例來說吧,袁崇煥鎮守的寧遠清兵一直打不進來,直到明朝滅亡也沒有攻下寧遠。而孫承宗構築的遼錦防線對清造成了巨大的威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還能反攻清。可是他們倆最終的下場呢,都被皇帝處死了。而我上述列舉的其他名將下場也好不了多少,死的死,降的降。

一個朝代的滅亡並不是幾個名將就能挽回的,明朝的滅亡原因很多。有天災,有人禍。那時的明朝處於小冰河時期,朝中內鬥也不少,黨爭不斷,流民四起。而崇禎帝又太過於多疑了,剛愎自用。

總之明朝已經到了日薄西山的地步了,並非幾個名將能夠挽回的


憐若品史


這提問也是醉了。李成梁沒死奴爾哈赤敢反嗎?奴爾哈赤是李成梁的養子,也是僕從。李成梁養寇自重扶植奴爾哈赤,奴爾哈赤才能有後來的勢力。真以為他十三副甲起兵???


媯離


明朝滅亡,是朝廷財政崩潰、長期內憂外患、北方糜爛的情況下,仍然強硬剛猛不收斂導致急火攻心猝死的,明朝後期並不缺智勇雙全的將領,就算戚繼光、李成梁在世也難以扭轉局面。

努爾哈赤

一、財政崩潰

明朝經濟其實還不錯,尤其是南方,工商業也很發達。但中央財政收入很少,每年只有白銀700萬兩左右,官僚階層擁有大量田地但不用交稅,工商業稅收也很少,交納稅收的主力是並不富裕的農民。而明朝後期,萬曆三大徵之後,國庫已經空虛,建州的努爾哈赤也正是通過參加朝鮮戰役發現明朝外強中乾,才下決心反明的。

明朝由於財政收入少,不得不縮減公務人員,裁撤驛站,而闖王李自成當時正是一個被裁撤的驛卒。究其原因,還是缺錢惹的禍。

民族英雄戚繼光

二、內憂外患

明朝組織四路大軍征討後金的薩爾滸之戰,以及最後一次押上老本的松山之戰,都因為缺錢缺糧,急於求成,不得不冒險出擊導致失敗的。如果財政寬裕,完全可以圍而不打,困死後金。

同時由於西北連續數年大旱,顆粒無收,農民被逼造反,四處劫掠。但由於明朝經濟崩潰,無力賑災。南方雖然沒有受災,經濟富裕,但把持朝政的南方文官集團卻不願意大規模賑災,導致北方局勢日益惡化。

三、名將如雲卻無力迴天

戚繼光、李成梁的確是名將,但明朝後期並不缺作戰勇猛的名將,包括劉挺、李如松、盧象升、曹文詔、楊嗣昌、孫傳庭、袁崇煥、毛文龍、洪承疇、吳三桂等都是一時豪傑,可惜在急功近利而又多疑寡恩的崇禎皇帝的指揮下,要麼戰死疆場,要麼喊冤致死,要麼失敗被俘,成為滿清之前驅。就算是戚繼光、李成梁在世,在多疑而勤勞的崇禎皇帝的指揮下,也不會有好下場。

四、並非爛牌卻打得稀爛

平心而論,崇禎皇帝接手的大明王朝,雖然矛盾重重,危機四伏,也並非不可挽救,相對蒙古、滿清而言,仍有很大優勢。一個身體虛弱的人,往往需要休養生息,養養病,說不定身體就慢慢康復了,但一味吃猛藥,身體連續亢奮,看似無礙,卻突然猝死。明朝後期,明明財政吃緊,無力維持長期戰爭,卻偏偏堅持在內外兩線中間作戰。內戰稍微消停,就把軍隊調到外線,導致農民軍死灰復燃。內線吃緊,再從外線調軍,導致外線失敗,顧此失彼,疲憊不堪。在崇禎皇帝手裡,盟友蒙古、朝鮮等相繼投靠後金,崇禎皇帝把所有的機動部隊押到松山,結果一戰崩潰,實際上明朝就無力應對後期的戰爭了,失敗就不可避免了。

崇禎皇帝吊死北京景山

所以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崇禎皇帝勤奮而多疑,在謀略層面上沒有作為,甚至在外交層面上也不稱職,一味驅趕將軍在戰場上戰勝敵人,在一次次戰爭中力量被消耗殆盡。直到最後,竟然是農民軍進攻北京而崇禎皇帝無兵可調,無力抵禦,寧願吊死也不願意妥協。雖然剛毅不屈,君王死社稷,值得同情,但也把整個國家和天下帶進了異族統治的時代!


鄭說豫見


結論是清軍還是能入關的。先了解下明末清軍為什麼能入關,然後這道題目的答案就躍然紙上了。


明朝與後金雙方的形勢發生本質轉變是從萬曆末期薩爾滸之戰開始的,這一站明朝元氣大傷,不僅損失了五萬多兵力更是失去了很多馬匹和武器。

從這一戰可以看出明末作戰經費已經很短缺了,萬曆皇帝為了速戰速決,盲目給將領下令。

不僅薩爾滸之戰如此,崇禎時期的戰事也存在經費不足的問題,而且崇禎帝也盲目給洪承疇等將領下過軍令。 可見明末戰事失利的原因之二是經費不足和皇帝盲目指揮。


其次,當時明朝的威脅不僅有後金,還有國內的農民起義軍。明朝應付後金已經很吃力了,農民起義無疑是雪上加霜。

此外,明末恰逢極端的氣候期,天災頻發,這也在客觀上加大了明朝的負擔。再加上後期吳三桂降清,直接給清兵入關創造了條件。

明末清兵能入關絕不是某個單一因素的作用。實際上當時明朝不乏優秀的將領,像袁崇煥、盧象升、孫傳庭等將領都是具備較高軍事能力的,他們的水平並不會明顯差於戚繼光、李成梁兩人。所以如果只是單純換了將領這個因素,是無法改變明末清兵入關的局勢。


歷史守望者


因為看到很多前輩包括一些有研究的作者說,說過戚家軍還存在包括李成梁將軍也在的話,清軍是入不了關的,這個我不是很同意,因為雖然大明王朝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但是明朝末年由於萬曆皇帝48年未理朝政,就算崇禎帝再厲害再有骨氣也難以抵擋明朝已經深入骨髓的腐爛了,崇禎帝是個好帝王,確實矜矜業業,但是他生不逢時第一點,明末時期,買官現象頻發,難以控制。越好的差事價格自然越高,一些要做官的人就去借“高利貸”。這裡的高利貸,跟一般的不一樣,舊稱“京債”,是專門給那些買官、行賄的人準備的。這種借貸,借款金額大,經手人多,扣除的手續費也很高,如果借款人借了50萬,可能到手就只有25萬了。而且,它的利息非常高,是本金的數倍,不僅如此,買官的人一旦買到了官位,催債的人馬上就會在家門口堵著,強逼著對方將利息提高,好似威脅勒索一般。於是,當時許多買到官的人還不出債務,就開始挪用公款去抵私債。腐敗是第一要因素,其次軍餉不夠支撐,崇禎在位時全國大面積饑荒,民不聊生,所以才有了李自成的農民起義,綜上所述,就算將軍再厲害皇帝再明君,國家大體已經腐朽不堪,怎麼和努爾哈赤的部隊多爾袞的部隊一戰


我叫陳小刀我怕誰


有崇禎這麼個垃圾統帥,就算是徐達/常遇春/復生,也同樣擋不住滿清入關。盧象升的軍事/政治才能並不弱於戚繼光/李成梁,還不是無濟於事,戰死殉國。


惠州永力貨架設備


沒用的,明朝末年,朝政腐敗,東林黨勢大,商人通敵,都是一群自私自利為自己謀利的人。而皇帝崇禎不能說他昏庸,但他絕對不是什麼賢明的君主。有再多的名將抗擊清軍。也會被後方的朝廷掣肘。前方籌集軍餉,崇禎拿不出錢財來,要朝廷官員捐款。官員們幾十幾百兩的捐。而有的大員自己過個大壽花費就有十幾幾十萬兩。以致崇禎皇帝在李自成攻破京城的時候大喊滿朝文武誤我!


閒閒談文武


即使戚繼光、李成梁甚至更多大將在也不能阻止清軍入關。

首先我們不能否認女真的戰鬥力。女真為漁獵民族,同蒙古人一樣擅長騎馬打仗。明朝為了削弱他們的勢力把他們分裂成幾個部落,打擊強大的部落扶持弱小的部落以便防止女真統一。而在明朝成化年間,朝廷對遼東地區管理鬆懈,建州女真逐漸形成規模,萬曆四十四年更是建立後金,此時朝廷已經內憂外患無力顧及管理女真。

對比明朝和後金。明朝皇帝怠政,黨羽紛爭,內有農民起義,對外與荷蘭海戰,裝備兵器老舊。後金則是建立起八旗制度,不僅團結了女真各部,還同化了蒙古和一部分漢人,鑄紅衣大包等。

由此可見明朝的失敗已經是大勢所趨,絕非一些善戰的將領所能逆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