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完蒜剩下不少蒜種,想種些蒜黃,需要扣棚嗎?具體怎樣種植管理呢?

俏漁妹海鮮


蒜黃其實就是沒有見光的蒜苗,基部白色,葉片部分由原來的綠色變成了黃色,因為屬於軟化栽培,纖維很少,辣味很低,又嫩又脆,是菜品當中的貴族。種植蒜黃,必須在完全黑暗的環境中產生的,所以可以選用地下栽培、半地下栽培和扣棚栽培。蒜黃可以安排不同的茬口來進行分次播種和分次收穫,是否需要扣棚,要根據溫度條件和供應時間來確定。



1.根據採收時間來確定播種季節

常規的蒜黃生產,在秋季大蒜解除休眠狀態的時候就可以播種了,在商洛市,秋分前後就可以播種了,如果是採取措施打破休眠期,可以在立秋後溫度開始降低的時候就可以播種。為了供應元旦~春節高價,可以在12月初催芽播種,加熱栽培,元旦開始第一次收割蒜黃。一般情況下,播種後20~25天收割第一茬,第二茬在第一茬後20天收割。第三茬根據蒜母消耗情況,最後連著蒜瓣一次性拔出來出售。

2.蒜瓣選擇和播種方法

蒜黃生長所有的營養全部來自於蒜瓣,為了取得高產優質的蒜黃,就必須選擇大瓣品種的大瓣播種。蒜種挑選好了以後,浸種12~24小時,吸足水分後保溼催芽,等到蒜瓣露白即可播種。蒜瓣緊密排列在一起,剩下的空隙可以用小蒜瓣密實。播種量基本上就是一平方米用蒜瓣10~15公斤。用木板拍實拍平後覆細沙、棉沙3釐米,澆足水分後再次覆蓋1~2釐米。


3.栽培模式

蒜黃栽培和其他任何蔬菜栽培都有差別,相當於保護地栽培,只需要地溫和小範圍溫度達到條件就能健壯生長。一般要求的發芽溫度是25~28℃;出苗後溫度可適當降低,白天20~25℃,晚上16~18℃;株高20釐米以上的時候,白天降低溫度有助於粗壯,可以保持在18~20℃,晚上14~16℃;採收前兩天,加大通風,將溫度控制在白天16~18℃,晚上10~12℃,防止蒜黃倒伏和瘋長。

溫度較高季節,依靠的是自然溫度,可以挖深溝栽培,上面用秸稈、草簾等再加上農膜防水遮光。正常情況下可以採取半地下栽培,挖30~40釐米深的池子的,栽植後扣小拱棚,上面覆蓋黑色農膜。有的地方建起了半地下土窖,長期栽植蒜黃。低調溫季節可以在地面建一個塑料大棚或者中棚,棚內加熱或者地下加熱來保證棚內溫度,從而達到隨時栽培蒜黃的目的。

如果數量較少,也可以在庭院一塊地方排完蒜種,建一個小棚,蒙上草簾等,只要不見光,就能生產出來蒜黃。


4.管理

  • 苗床底部拍實,防止水分不一致,乾溼不勻。
  • 播種後澆水要澆透,覆蓋均勻,以後保持棚內溼潤,根據溫度高低確定補水時間,一般2~4天一次。
  • 播種後少通風,收穫前多通風,以保持溫度、水分和調節二氧化碳濃度為目的。
  • 出苗後不能讓蒜黃見光。
5.收穫

蒜黃25~30釐米立刻收穫,切口儘量高低一致。一般情況下,100公斤蒜瓣第一茬可以收穫70~80公斤蒜黃,第二、三茬40~60公斤。收穫後等到傷口癒合後澆水再次加強管理。收穫回來的蒜黃曬一下,等到變成金黃色的時候就可以出售了。


農耕子


蒜黃種植技術

蒜黃可以說是一類短時、高效的農作物,從栽種到收穫只需要二十多天,到所有的蒜黃收穫完成也只需要兩個月左右。同時因為蒜黃本身的生長特徵,在蒜黃種植過程中還不會使用化肥和農藥,是名副其實的無公害蔬菜產品。在蒜黃種植過程中需要扣棚嗎?我個人認為不是必須的,因為也可以採用地窖式的蒜黃種植技術。今天我們就結婚題主所提問題,來具體說一說地窖式蒜黃栽培技術。

品種與處理

蒜黃的產值相對來說比較高,為了能夠提升蒜黃產量,在蒜種選擇上應該選擇大瓣且休眠期較短的品種。這樣才能達到發芽快、生長健壯的目的,也才能保證蒜黃的品質。同時還需要選擇沒有受到凍害及損傷的蒜頭,且需要剔除掉爛、傷、弱的蒜瓣。在播種前用二十到二十五攝氏度的溫水浸泡一天左右的時間,以讓蒜頭吸水膨脹然後剔除蒜頭的莖盤和底盤,最後將蒜頭置於二十攝氏度下催芽等到一出芽即可播種。


地窖式蒜黃栽種

在利用地窖進行冬、春季節生產蒜黃,場地需要選擇背風向陽、地勢乾燥的地塊,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方面:一是可以提高暖窖的溫度,減少蒜黃凍害的發生;二是當外界的溫度升高時,又能夠起到很好的放風降溫左右。

相比於大棚、溫室等種植蒜黃,地窖種植具有投資小、建設簡單且方便操作的優點,具體有以下幾步。

  • 挖暖窖

暖窖的高度在兩米到二點五米之間,入土深度為一到一點五米,露出地面的高度為一米左右,同時窖長七米、寬七米,總栽培面積在五十平方米左右。在上面用木架或者竹竿支牢固,然後鋪放玉米秸稈、稻草等遮蓋物,再覆蓋厚度約為四十釐米左右的土,並在四個底角處各留一個放風窗口。此外還要挖一個寬度為四十到五十釐米的入口,兩側用磚砌好。暖窖的栽培床土以富含有機質的砂質土壤為宜,土壤的厚度控制在十到十二釐米。最後栽培地的畦面要平,鋪沙或者沙土壤六釐米左右為宜。

  • 播種

暖窖栽培一般在十一月上中旬進行播種,播種的時候需要採用密植栽培的方式,即將蒜頭一個挨著一個緊密地種植於栽培畦中,蒜瓣之間不能夠留有空隙。通常情況下每平方米栽種二十千克的蒜種,播種後需要立即覆蓋上三到四釐米厚的細土,然後澆水並且要澆透,同時覆蓋好遮光物。

  • 畦面管理

因為在密閉的條件下如果空氣、土壤的溼度過大,蒜頭就會很容易發生腐爛現象,所以需要儘量減少澆水。通常來說是種植後澆透一次水,以維持較高的溼度保證種蒜能夠迅速出苗。在這以後可以根據外界氣溫、土壤溼度和蒜黃的生長狀況靈活澆水,不要使得暖窖內的溼度過高。蒜黃的生長期內,噴水量要少以後再逐漸增多。等到收穫前再適量澆小水一次,這樣既可以保證蒜黃的產量和質量,又能夠為收割後的繼續生長奠定相應的基礎。而在入立冬時節後外界的溫度明顯降低,此時要在栽培窖內生火爐以提高溫度保證蒜黃的正常生長。

  • 適時收穫

通常來說蒜黃的高度達到三十五到四十釐米時即可收穫,從栽種到收穫第一刀只需要二十多天,再過二十天又可以收穫第二刀

。收割的時候要割齊,不能連根拔起,此外收割的蒜黃要紮成捆並在陽光下曬一下,使得蒜葉由白轉變為金黃色。如果是想要搶佔元旦和春節這兩個消費市場,則需要根據收割期靈活確認播種期,由此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以上就是關於暖窖如何栽培蒜黃的小講。同時還需要注意當用暖窖進行大規模的蒜黃種植時,如果靠著大蒜來生產蒜黃的資金比較多。此外蒜黃容易腐爛、難儲存,故大批量生產必須做好規劃或者按照訂單生產,基本上從每年的九月到第二年一月均可以進行生產。


愛茶者九號


蒜黃是一種很美味的蔬菜,鮮嫩清香,深受市場青睞,價格也高,種植經濟效益非常不錯。有人問,冬季種植蒜黃需要扣棚嗎?

蒜黃是利用大蒜的鱗莖在黑暗環境下栽培出來的一種蔬菜,全程都是在遮光條件下生長的。因此,種植大蒜蒜黃是一定要扣棚進行遮光種植的。

在種植蒜黃時,首先要選擇好種植品種,紫皮蒜類和白皮蒜類中生長較快的品種都可以用來栽培蒜黃,如紫皮蒜、白貢大蒜等,種植出來的蒜黃雄壯、耐寒、抗病蟲害能力強。

蒜黃種植扣棚可以選擇在菜地或空地搭建,做成畦。此外,也可以在屋前屋後空地或室內房間等,用磚壘成池後,再搭建扣棚。

栽蒜前,可將蒜瓣用清水浸泡24小時左右,再將浸泡後的蒜瓣平整地擺在畦面上,頂上用溼潤的細沙或溼潤鬆土覆蓋。

等到蒜苗長出來後,還要在拱棚上加蓋厚草進行遮光,這步很關鍵,一定要做好遮光,長出來的蒜黃才黃、才柔軟,才不會變綠。此外,蒜苗每1-2天要澆水一次。

蒜黃在種植過程中,一般需要全程覆蓋草簾。如果蒜黃在收割前幾天顏色過於雪白,可以選擇在晴天中午,掀開拱棚,使蒜黃黃化加強。

蒜黃的種植週期比較短,通常蒜瓣下播後20-40天,就可以收穫第一茬,再過20天左右收穫第二茬。一般播種一次的蒜瓣可收穫兩茬。連續收割兩茬以後,就需要另行播種了。


田園漫記


在我們膠東農村,人們常常在11月初就已經完成了冬季大蒜的種植,不過有的人家在種完大蒜以後,還剩下不少蒜種,於是就利用這些蒜種來種植蒜黃,等蒜黃長出來之後,就可以割著吃了,很是方便。不過,要種植蒜黃,需要怎樣管理呢?

記得每年冬天,母親都會自己利用種植大蒜剩下的蒜種,來擺弄成蒜黃,最多的時候,可以割3茬呢。不過,母親擺弄的蒜黃,那都是小規模,放在家裡廚房暖和的角落裡,是在你盆中無土栽培的。盆裡的水,以不漫過蒜種為宜,根據水分的消耗程度,及時補充泥盆中的水分。因為廚房角落裡不見陽光,所以這蒜黃的葉莖都是黃色的,要是放在陽光可以照射的地方,那長出來的莖葉就會帶有綠頭了。

而如果是要大規模種植蒜黃,當然要扣棚種植了。

一般來說,蒜黃種植多采用細沙培植的方式進行種植,就像過去培育地瓜秧那種溫床最為適宜。之所以採取溫床式栽培,主要還是因為我們膠東半島冬季氣溫較低,而蒜黃生長所需的環境溫度基本上要維持在18°至23°左右。在這種環境下,最適合蒜黃生長。

如果是不採用溫床式種植的話,那扣棚內也要有取暖措施,比如採取生火爐等方式來保持工棚內的溫度和溼度,以利於蒜黃的正常生長。

因為蒜黃需要在黑暗的環境內生長,這樣長出來的蒜黃才能夠品相好,葉莖黃黃的。所以扣棚的表面需要用遮光材料,否則一旦扣棚透光,種植出來的蒜黃髮綠,就會影響銷售。

因為蒜黃在生長期間養分的消耗主要來自母體,所以在種植過程中是不用施肥的,只要是水分供應充足,就可以正常生長。等消耗完母體中的養分,也就無法繼續收割了。所以,一般來說,優良的蒜種是蒜黃產量高低的關鍵。一次種植蒜黃,基本上可以採收3次,每次採收間隔時間大體在20到25天左右的時間。

像我們自己家裡,都可以採取水培方式,將蒜種直接放入泥盆或是其他容器內,放到溫暖避光之處,就可以吃到自己親手栽植的蒜黃了。朋友們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妨自己動手栽植試一試哦。


建行漸遠


現在馬上進入12月份了,冬天最寒冷的階段即將來臨。我們種植完大蒜,剩下的蒜種是可以來種蒜黃的。具體需不需要扣棚?要結合當地的土壤環境和氣候特點來選擇的。

像我們南方一些地區,氣候溫暖溼潤,到了冬天氣溫也在0度以上,這樣的話不用扣棚,適宜的吸收一些陽光,也有利於蒜黃的生長。但如果是在我們北方地區來種植的話,由於氣溫低,出現寒潮的話,都零下10多度,容易凍壞露天生長的蒜黃,甚至是大蒜。需要我們通過扣棚或者是搭建棚子的方式,來進行保暖禦寒,減少冬天低溫對蒜黃的不利影響。

具體在種植蒜黃的過程中,如何管理呢?

1,首先是在剩餘的蒜種裡面,挑選一些品質好的,一些小蒜瓣,受損的蒜瓣或者是有蟲害的就不要去播種了,種植的土壤儘量選擇一些疏鬆肥沃的,特別是冬天可以涵養水分的厚土。

2,其次是對種植的土壤施加基肥,化肥為主,農家肥為輔,等蒜黃的分葉多的時候, 再適宜的追加肥料,保證蒜黃所需要充足的養分。

3,最後是對棚要加強牢固,選擇的薄膜儘量是優質一些的,不要貪便宜選擇一些劣質的材料,影響到光照,也會容易破損危害到蒜黃的正常生長。

溫馨提示,由於種植蒜黃的面積有多又少,大家在管理的過程中,要結合當地的土壤水肥實際情況,包括氣候變化的特點,靈活的選擇方法才好。


知識家園


對於題主這樣的一個問題是我呢蒜農每年有很大的幾率都會碰到的事情。對於蒜黃也是我們北方地區的老百姓在冬季的時候能夠吃到的一種比較新鮮的蔬菜。既然是咱們種植大蒜剩下的蒜種,那麼也就以為著只是小規模的種植,對於蒜黃的家庭種植我一般是這樣做的。

可以選擇在自己家的小菜園裡挖一個比較小的地窖來種植。

蒜黃顧名思義就是在大蒜的生長髮育期內不讓它見到陽光。所以在自己家的小菜園裡挖一個深80釐米左右的小地窖是不錯的選擇。地窖最好能夠選擇東西方向這樣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蒜黃不會受到太陽光的照射。

挖好地窖以後可以選擇把剛開始挖的土在回填到窖裡面,畢竟上層土壤才是最肥沃的。也可以在撒施一些有機肥和三元複合肥比較好。然後就可以栽種大蒜了,由於我們主要是要蒜黃所以土地也要收拾的平整一些,蒜瓣最好能夠一棵挨一棵,這樣做有利於蒜黃的收割。在栽種好以後可以再澆一遍透水有利於大蒜快速生根發芽。


可以用樹枝把地窖給搭蓋起來然後再用玉米秸稈蓋住或者不透明的材料布也是可以的,再敷上一層土就可以了。注意就通風口和進出地窖的口。蒜黃在生長髮育期內要注意澆水和通風。蒜黃一般可以收穫3茬,當頭茬長到25-30釐米的時候就可以收割了,收割頭茬2-3天內不能澆水。

蒜黃也可以在屋內種植,可以種植在托盤裡或者盆子裡。最重要的就是要注意不讓蒜苗見到陽光這樣的話才能夠長出蒜黃,見了陽光就成了青蒜苗了。這種方式種植就比較簡單並且也有觀賞價值。只需要澆水就可以了,如果說長勢不是太好可以選擇在水中稀釋一些磷酸二氫鉀或者尿素。這也是無土栽培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豫東小農


蒜黃的種植一般在十月下旬,蒜黃是利用大蒜麟莖在黑暗的條件下種植的,所以一定要避光,按照種蒜的模式進行栽培,但是間距要稠,蒜瓣間儘量不留空隙,種完後敷蓋大概4cm沙土,澆一次透水,然後用竹子或者木樁在畦上做大概高50~60cm小型棚架,蓋上黑色薄膜及草沾,既保暖又吸光

因為蒜黃靠大蒜的養分轉化形成的葉片,所以平時要時常澆水適量送肥,控制好溫度及溼度,溼度大了容易爛根,




小心願666888


蒜黃是大蒜算在沒有光照的的情況下培育出來的,所以在種植蒜黃的時候要選擇在相對黑暗的地方種植。比如在較為遮光的大棚裡,空閒的屋子裡,甚至是較為通風的地窖裡都是可以種植的。

大蒜品種較多。在種植蒜黃的時候最好選擇那些發芽快,蒜苗長得粗壯的品種來進行種植。這樣產量會較高一些。在選種的時候儘量選擇個頭較大的蒜瓣。將那些受凍,有傷痕,蒜瓣較小,爛蒜都給剔除掉。

我們在將種子和場地選擇好之後就可以給蒜黃做苗床了。在壘苗床的時候,,苗床的高度最起碼要在50到60釐米左右。長和寬可以看當時的種植面積來進行而定。不過在壘的時候要在邊上留下供人行走的小道。

在苗創壘好之後就可以用細沙進行填充了。在種植蒜黃的時候儘量使用沙土來進行種植。沙土不僅排水性較好,也是較為鬆軟的。這樣會更加有利於蒜黃的生長。我們在用沙土將苗池填滿之後就可以進行種植了。

在種植的時候儘量將蒜瓣整齊地排在沙土裡面。在種植的時候儘量不要在沙土裡面留下太大的空隙。在將蒜瓣排好之後就可以進行掩埋了。在掩埋之前先將蒜瓣之間的空隙用沙土給填充好。避免將種子的排序給打亂了。在將種植掩埋之後就可以進行澆水了。

由於沙土較為鬆軟,所以我們在澆水的時候儘量使用灌水的方法。在以後在澆水的時候也儘量使用灌水這種方法。在將水澆透大概6到7層的時候就可以停止澆水等待蒜種發芽了。在蒜種發芽之後就不僅再進行光照了。儘量讓苗床保持在較為黑暗的狀態。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證蒜黃的品質。

在將蒜種種植下去之後,就要對環境溫度進行控制了。白天溫度適宜在25到28度之間。在夜間溫度也要在18到20度左右。在蒜苗長出來之後,溫度可以適當的向下調上一些。這個時候白天最好在20到25度左右。夜間儘量保持在16到18度。這樣更加適宜蒜苗的生長。

蒜苗在生長的時候不僅要控制好溫度,也要將水分供給上。蒜黃在生長的時候對水分需求是較高的。這個時候澆水時不能少的。一般在蒜苗在生長的時候,使用灌水的話每5天左右就要進行灌水一次了。

在蒜黃生長的時候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所以在種植的時候,每天都要進行一段時間的通風。這樣可以很好的避免空氣裡面的有害氣體過多,導致蒜黃出現死亡的情況。在蒜黃快要收穫的前3天要加大通風管理。這個時候儘量的進行一些降溫,溫度最好控制在10到15度之間,避免蒜黃長得太快出現倒伏的情況。

在蒜黃長到25到30釐米的的時候就可以進行收割了。在收割的時候儘量不要貼著地皮來割。最好給蒜黃留下1到2釐米的的莖稈,使得官黃可以更好的恢復傷勢,更快的進行生長。在將蒜黃收穫之後的3天裡進行不要進行澆水,這段時間裡也要加大通風,避免出現傷口感染。

大蒜在種植下去之後一般可以收穫3次。在第一次收穫之後大概20天就可以進行第二次收穫了。在第二次收穫之後,蒜黃的生長速度就會變換,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的加入一些氮肥使得蒜黃可以更好的進行生長。在第三次收穫的時候可以連根一起拔起來。將苗池給整理一下進行下一次的種植。





農家獼猴桃專售


每年的八月份是種大蒜的季節,一席地種十斤左右的蒜種按斤算下來買一百斤可以種10席地,地也根據長度算,如果多了直接可以種蒜黃等到蒜長到十釐長就可以把不要的竹筒或裝酒的小缸都可以蓋在上面等七八天後就是蒜黃了


劉秀燕平凡


這個簡單,和平時一樣的種法,不過環境要改變了,必須全黑,不能見光的,可以收割幾次,每次收割記得施肥這樣有助於下下一茬長的旺,最主要是不能見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