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靠什麼養活13多億人口的?

老萬


印度是依靠什麼養活13多億人口,這個問題有點意思,因為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要知道印度是個人口大國,在20世紀60年代人口就達到了4.5億,糧食一直不能夠自給,也一直是困擾印度的大問題。但是由於印度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以及印度政府推行的兩次農業“綠色革命”。不但一舉解決了印度的糧食問題,目前的印度還是全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每年出口大米超過1000多萬噸。



目前的印度不可思議的成為世界糧食淨出口國,不僅是大米出口世界第一,而且印度小麥的出口數量正在溫步提高。印度政府表示,將在短期內將小麥出口量提高到年500萬噸左右。看印度的糧食淨出口數量,以及與我國的糧食進口狀況形成反差,我國是世界最大的糧食進口國。2018年我國進口糧食為1.08億噸,相比2017年的1.2億噸減少了1264萬噸。怎麼來看印度解決了13多億人口的糧食問題,還成為糧食淨出口國,是依靠什麼原因取得這些“成績”的,還是值得深究一下的。這是因為:


一、印度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雖然說不到我國的三分之一,可是印度的國土大部分都是廣袤的平原。印度擁有耕地面積達1.56萬公頃,約為23.47億畝。而我國的耕地面積約只有1.19萬公頃,約為17.85億畝(已經突破了18億畝的紅線),我國耕地只及印度的76%,所以我國的人均耕地面積不能與印度相比。還有印度地處南亞次大陸熱帶地區,大多數農作物可以一年三熟,而我國農作物除了南方地區可以一年兩熟,北方地區只能一年一熟。這樣一來,從擁有耕地面積和氣候條件,印度糧食生產的先天條件遠遠超過我們,也就是說印度提高糧食產量的基礎條件很好。


二、印度獨立建國之後,對於農業糧食生產進行了兩次“綠色革命”,取得了卓有成效。上個世紀的60年代中期,印度英甘地政府進行了第一次“綠色革命”的農業發展新戰略。具體為引進並培育新品種,使用化肥改進灌溉技術,推廣機械化生產等。“綠色革命”使印度基本上實現了低水平的糧食自給 ,1984年印度人均糧食達到180公斤,農業勞動生產率也有較大提高。

進入新世紀2004年印度進行了第二次“綠色革命”,利用生物技術的進步改良品種,推廣高效無毒農藥,完善水利灌溉系統,加強信息技術在農業管理中的運用等,又一次明顯提高了糧食產量。就這樣,印度在良好的耕地面積和氣候條件的基礎上,再一次提高了糧食產量。不僅解決了自身的糧食問題,還一躍轉身為世界糧食淨出口國。



三、儘管表面看上去印度兩次“綠色革命”成功,並且成為糧食淨出口國,其實仔細觀察印度取得的成果,並沒有什麼可以值得讚歎和稱道的。說白了,就是印度憑藉優越的自然條件,再加上社會發展的農業科技進步,改變了過去糧食短缺的面貌。以印度的耕地面積和氣候條件,印度的糧食生產和民眾的人均消費水平,都還是處於世界落後狀態。

在耕地面積只有印度76%的情況下,2018年我國糧食產量約為6.58億噸,是全球最大的糧食生產國。而印度2018年的產量只有3.13億噸,也低於美國的5億噸,全球排第三名。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的糧食產量並不值得驕傲。印度的糧食生產水平,與我國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單產和全年糧食總產量都明顯落後。

四、正因為印度的糧食產量並不高,印度的人均糧食消費水平也是非常的低。以印度的糧食產量為3.13億噸,和印度的13.3億人口來計算,人均糧食產量為468.5斤。而我國的糧食產量為6.58億噸,按照13.95億人口計算,人均糧食產量達到了943斤。因為我國還要進口1億噸以上的糧食,因此中國人均糧食消耗量在1000斤以上。從糧食消耗量的數字上對比,印度的糧食消耗量不到我們的一半,2017年世界人均糧食產量約為793.5斤,印度的人均糧食產量還沒有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以印度這樣的糧食生產水平,應該是還有很大的糧食增長空間。

五、為什麼印度人均糧食產量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還有大量的糧食出口,這裡面有諸多的原因。一是印度仍然存在大量的貧困人口,印度當前有超過4.3億人口處於營養不良狀態,觸目驚心的貧困人口占全球之首。二是整個印度人食物消費結構都是糧食為主,印度的肉類消費在全世界都是處於很低的水平。

世界人均肉類年消費量為43公斤,印度為4公斤,我國是61.8公斤,而美國達115公斤。印度是人均肉類消費量,是全球最低的國家之一,甚至低於非洲的一些貧困國家。三是印度是一個奇葩的多宗教信仰的國家,有不吃牛肉的,有不吃豬肉的,有不吃羊肉的,甚至還有很多完全的素食者。特別是印度的種姓制度,越是種姓等級越高的越是素食者。

綜述、不管怎麼說,印度依靠自己的能力也算是解決了糧食問題,並且每年還有大量糧食出口。這既與印度的整體生活水平有關,也與印度人的膳食結構有關。因為這個問題,讓我們瞭解了印度的糧食產量和消費水平,在這兩方面印度都遠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正如題所問的,印度僅僅是依靠優越的自然條件“養活”了13多億人口而已。


亦新湖


截至2019年印度人口已達13.26億,是世界上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二人口大國。印度是靠什麼養活13多億人口的呢?目前印度是世界範圍內的糧食生產大國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如今印度每年出口大米超過1000多萬噸,與此同時小麥的出口數量也在穩步提高。印度政府表示:將在短期內將小麥出口量提高到年均500萬噸左右。其實印度農業發展的先天基礎還是很不錯的:印度的國土面積約為298萬平方公里,在全世界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位居全球第七位。地處南亞的印度位於青藏高原以南,地形從北至南分別是山地、平原和高原,除了北部的少部分山地地形之外,中部的恆河平原以及南部的德干高原都地勢平坦,都適宜作為耕地開發。地處南亞的印度南瀕印度洋,大部分地區屬於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降水豐富,全國絕大部分地區都適宜農業生產,而且熱量豐富,可以實現一年三熟。得天獨厚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使印度成為耕地面積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國家,國土總面積還不到我國一半的印度卻擁有153.5萬平方公里的耕地面積,這佔全世界可耕地總面積的10%左右,比我國還多3萬多平方公里。然而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的印度在上世紀60年代卻不能實現糧食自給。當時印度的人口約為4.5億,如今印度的人口已接近於當年的3倍左右,為什麼反而能實現糧食對外出口了呢?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掀起了一股土改浪潮:日本、韓國、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地區等地都先後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土改。1948年剛從英國的殖民統治下獨立出來的印度也確立了自己的土改原則。然而根據印度憲法的規定:農業立法屬於各邦的自主權限,而不是由中央統一制定。所以印度的土改計劃在各邦推行時都不同程度遭到當地既得利益集團地抵制,以致於直到1966年英迪拉·甘地就任印度總理時印度依然無法實現糧食自給。當時印度的土地集中現象是很嚴重的:1961~1962年印度36%的農戶佔有全國土地1.59%的土地,十年後43.99%的農戶只佔有全國1.58%的土地。土地集中的現象不是被遏制,而是由愈演愈烈的趨勢,英迪拉·甘地面對這種局面就著力試圖改變印度的大土地制度。然而真當她這樣操作時就感受到了壓力之強大,所以最終她只是在最高土地限額上做了修改。印度的土改對印度國民經濟的影響是根本無法與中、日、韓等國相比的。如果說中、日、韓等國是通過土改釋放農民的生產積極性,那麼印度的農業發展則更多是通過”綠色革命“提高糧食產量。

印度人所謂的”綠色革命“其實就是通過提高農業投入、改善農業基礎設施來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具體的操作方法是:選擇耕作條件好、雨量充足且有一定水利設施基礎的地區採用優良品種、化肥、農藥和灌溉配套的現代農業技術以及必要的農業機械。印度的這個農業方案得到了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的支持:印度在引進新技術的過程中所需資金由世界銀行附屬組織國際發展協會提供貸款。僅1968年印度就從國外獲得農業貸款1.24億美元。印度政府選定的首批實施新戰略的地區是北印度的旁遮普邦、哈里亞納邦和北方邦西部地區。這批試點地區一共有大約三千二百萬英畝耕地,佔當時印度全國耕地面積的10%左右。這裡的水利條件相對比較優越,具備較好的農業基礎。土改後這裡還留有相當一部分大土地所有者,不過相對更多的還是中小土地所有者。政府通過貸款向土地經營者提供資金上的幫助,以此鼓勵他們積極採用新技術。與此同時政府還從國外購買種子、化肥以較低價格出售,興修水利工程,幫助農戶解決技術問題。政府的農業價格委員會根據市場行情確定適當的糧食價格,以確保經營者能通過投資得到合理的回報。

引進、培育和推廣高產良種是綠色革命的核心:1966-1957年印度政府從墨西哥引進優良的矮杆小麥高產品種,經實驗成功後開始推廣。70年代印度從菲律賓引進水稻高產品種,後來又根據印度的水土光熱條件培育出更適合印度條件的水稻高產新品種。玉米、高粱、小米等作物也都開始著手培育高產品種。1966-1967年度小麥、水稻、玉米、高粱、小米五類作物的高產品種播種面積為188萬公頃,到1970-1971年增至1538萬公頃。播種高產種子離不開水的充分及時供應,有效利用地力種植兩季或三季作物也必須有充分的灌溉條件,所以擴大灌溉能力是廣泛採用新技術新品種的物質前提和重要保證,興修水利因此在技術投入的新戰略中佔有關鍵地位。印度政府一方面投資興建了水壩、渠道、管井系統等水利工程,另一方面鼓勵民間自籌互助。綠色革命前印度耕地的灌溉面積每年大約增加100萬公頃,而在70年代這個數字被刷新為250萬公頃。1965-1966年度印度的灌溉總面積約為3361萬公頃,到1970-1971年度增至3819萬公頃。1960-1961年度印度的化肥使用量約為30.6萬噸,到1970-1971年度增至235萬噸。農業機械的推廣方面也取得成效:1960-1961年度印度農用拖拉機只有3.1萬臺、柴油和電動水泵42.1萬臺、管井9萬個,到1970-1971年度這三項數據增加為14萬臺、240萬臺和46萬個。上述農業新技術的採用使首批實施新戰略地區的糧食產量很快得到提高:1962年至1973年印度全國農業年均增長率為1.95%,而作為綠色革命試點地區的旁遮普邦同一時期的農業增長率為7.91%,作為綠色革命另一試點地區的哈里亞納邦則達到了5.73%。

1970-1971年度綠色革命在風調雨順的環境下成效明顯,然而1972年、1973年持續兩年的旱災造成的農業減產抵消了綠色革命地區增產的成績。英迪拉·甘地政府審時度勢後認為:1972年、1973年的糧食減產是自然原因造成的,綠色革命本身是取得了成績的,實踐證明採用以技術投入為主的新戰略是有效的,那麼就應當將綠色革命推向全國。等到英迪拉·甘地的兒子拉吉夫·甘地成為印度總理的80年度綠色革命繼續向全國推廣擴展。在推廣過程中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呢?60年代作為綠色革命首批試點地區的旁遮普等地主要是小麥種植區,那麼小麥種植區的成功經驗能否推廣到東部的水稻種植區以及種植雜糧的全國乾旱半乾旱地區呢?在這一過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技術難關,同時推廣也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英迪拉·甘地和拉吉夫·甘地兩屆政府都組織了農業技術力量研究技術方案,然後政府再據此增加財力投資。結果推廣工作在全國各地普遍取得了成績:1981-1982年度西孟加拉邦的糧食增長率只有0.48%,而同一時期印度全國的平均糧食增長率是2.33%,西孟加拉邦成為了全國最差的邦之一。當綠色革命推廣到西孟加拉邦後的1991-1992年度該邦糧食增長率為6.1%,而全國平均糧食增長率為2.83%,西孟加拉邦一躍成為全國糧食增長率最高的邦。80年代印度糧食的增長主要是通過農業技術手段提高單位面積的糧食產量,靠擴大耕地面積提高的只佔0.99%。80年代印度兩次遭遇嚴重旱災,政府手中有充足的糧食儲備使印度得以安然度過這兩次旱災。

印度在推廣綠色革命的同時也在展開一場白色革命。綠色革命所針對的是狹義的農業,也就是糧食的種植;而白色革命所針對的則是屬於大農業範疇的畜牧業,其目的在於為人們提供充足的奶製品,所以稱為白色革命。古吉拉特邦的阿南德小鎮的居民自發組織了牛奶合作社,此事被媒體報道後在整個邦內掀起了效仿的風潮,一時間古吉拉特邦及其所屬各縣成立了一批縣級和邦級奶業聯合和協調組織以促進本縣和全邦的有序經營。從生產、加工到銷售的整個過程都由農民自己組織自己管理。在引進奶牛新品種、使用新技術、建立合理的儲運、加工和銷售體系等方面得到了農牧學家庫裡安博士的幫助和指導。古吉拉特邦奶農的經驗引起了印度政府的重視:1970年、1981年、1985年印度政府通過三期”牛奶流淌運動“將古吉拉特邦的經驗向全國推廣。在政府的推動下牛奶合作社在各地大量建立,到1994年3月全國的牛奶合作社已達到68500個。合作社生產的鮮奶已佔鮮奶總產量的30%。牛奶合作社的經驗也給蔗糖業以啟發:到1991年全印度已有220家蔗糖業合作社,其產量佔全國蔗糖生產總量的60.4%。農業產業化的另一種形式是公司與農戶的聯合:大公司與成百上千農戶訂立合同,由此構成產供銷聯合體。公司根據市場需要確定供應市場的產品品種和規格,向農民購買初級產品,再進行深加工和精加工,最後以多種製成品供應市場。1986-1987年度印度畜牧業和奶製品業的產值已達9670億盧比。自1976年以來除少數年份外印度不再需要進口奶粉,反而搖身一變成為世界牛奶生產大國和奶製品出口國。漁業和水產養殖業的發展也取得了顯著的成績:1970-1971年魚類和魚類製成品的出口在農業出口總值中只佔6.37%,到1990-1991年度上升到15.2%,印度已成為世界魚類產品出口第五大國。花卉、蔬菜、瓜果的產量在80年代也取得了顯著的增產,到90年代印度已成為世界第二大水果生產國和第二大蔬菜生產國。

進入新世紀後的2004年印度再次進行“綠色革命”:利用生物技術的進步改良品種,推廣高效無毒農藥,完善水利灌溉系統,加強信息技術在農業管理中的運用......這一系列措施又一次明顯提高了糧食產量。印度的綠色革命本質上是憑藉優越的自然條件通過加大對農業技術的投入改變糧食短缺的面貌。不過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目前印度的糧食生產和民眾的人均消費水平都還處於世界落後狀態。2018年我國在耕地面積只有印度76%的情況下使糧食產量達到6.58億噸,而印度2018年的產量只有3.13億噸。印度的糧食產量數據也低於美國的5億噸,全球排第三名。從這個角度來看:印度的糧食生產水平與我國和世界發達國家相比,無論是單產和全年糧食總產量都明顯落後。印度所謂的擺脫糧食短缺現象其實只是說相比以前印度人基本上都有飯吃了,但要讓全印度人都吃飽乃至進一步都吃好仍是遙遙無期。以印度在2018年的3.13億噸糧食產量均分下來的人均糧食產量約為472斤。相比之下我國的6.58億噸糧食產量均分到13.95億人口中的人均糧食產量約為982斤,大約相當於印度的兩倍。目前印度仍存在大量的貧困人口,對他們而言不要說想吃好,即使只是滿足人體所需的基本營養也是一種奢求。迄今為止印度仍有40%的兒童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每年有二百五十萬兒童因飢餓導致的各種疾病而死亡。與此同時印度的肉類消費水平在世界範圍內也是極低的:世界人均肉類年消費量為43公斤,印度為4公斤,我國是61.8公斤,而美國達115公斤。印度的人均肉類消費量幾乎是全球最低的國家之一,甚至低於非洲的一些貧困戰亂的國家。當然印度的肉類消費水平低應該不完全是貧窮的原因,否則印度的肉類消費水平低於發達國家可以解釋,那麼印度總不可能比非洲那些保守戰火、饑荒和疾病困擾的國家更貧窮吧?事實上導致印度肉類消費水平低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印度人的宗教信仰:號稱”宗教博物館“的印度幾乎能見到全世界各種宗教。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飲食禁忌:印度教徒不吃牛肉、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還有的印度人壓根就是素食主義者。無論如何印度也算是依靠自己的能力解決了糧食問題,甚至每年還有大量糧食出口。這既與印度的整體生活水平有關,也與印度人的膳食結構有關。不過這隻能說是基本滿足讓人人有飯吃,至於能不能吃飽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印度是人口大國,其人口總量已經超過13億,未來幾年就有望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養活那麼多人口,自然靠的是農業,民以食為天嘛!中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而印度不到300萬平方公里,兩國人口又差不多,因此肯定會有不少人疑惑,印度能夠養活那麼多人口嗎?



其實,印度也是一個農業大國,雖然它的陸地面積不到中國的1/3,但耕地面積比我們國家還大。中國陸地面積雖然大,但西北大部分地區是隔壁沙漠,而青藏高原海拔高,都不適宜耕種。從耕地面積來看,目前印度的耕地面積高達156.46萬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一,而中國耕地面積為119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四。

印度耕地面積那麼多,自然也是世界糧食生產大國。數據顯示,2017年印度的糧食產量約為3.136億噸,僅次於中國(6.179億噸)和美國(4.4億噸),位居世界第三。在糧食產量方面,印度雖然遠不及中國,但印度經濟發展水平低,大部分人自然是省吃儉用的,這些糧食是勉強可以解決溫飽問題的,而我們國家很快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釀酒產業、食品加工產業等發達,因此糧食用量更大。


錦繡中源


肯定是能吃飽穿暖才會有這麼多人口。至於有13億人口,也是印度沒有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未來人口會繼續增長,超過中國。為啥能解決問題,這裡分析以下幾點。

第一,印度的可耕地面積約為中國的兩倍,亞洲最大。大量的土地集中在恆河平原地帶。這也是印度人居住最集中的地方,地處亞熱帶,雨水充沛河流眾多。植被豐富。所以在糧食的產量和魚和肉的產量上足夠解決印度人的溫飽問題。

第二,印度在60年代末發起了綠色革命就是針對產糧問題的提高才實行的。20年的革新和投入,是其水利灌溉的面積增加了幾十倍,農業機械也普及了越為百分之三十的耕地面積。化肥農藥也基本實現了全覆蓋,雖然老舊的人畜耕種依然佔大部分。但是一個農業大國能實現糧食盈餘並能出口,就可以看出印度人是不缺吃穿的。

第三,印度在奶牛的養殖和魚的超出上尤其巨大。所以印度有足夠的信心,對於單個家庭而言能不愁吃穿多生孩子也無妨。

所以印度有足夠的糧食以及肉蛋奶的自給自足,養活13億人就不顯得奇怪了。


還是那個趙傑


印度是全球人口僅次於我國的國家,至2018年,我國人口為13.95億,印度人口13.53億,已經非常接近,我國人口比例度高出3.1%,未來印度人口超越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人口國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我國2018年GDP為13.46萬億美元,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印度2018年GDP為2.67萬億美元,排在全球第7。從經濟總量上來說,印度與我國差距尚大,僅為我國的20%。不過中國和印度,都是發展中國家,本身地處亞洲,面臨著直接的競爭關係。

那麼印度13億多的人口,靠什麼養活呢?

能不能養活這麼多人,主要還是看糧食吧。印度本身就是農業大國,雖然我國的領土面積為960萬平方公里,印度的領土面積僅為298萬平方公里。但由於地理結構分佈不同,印度的大耕地面積反而比我國還要大。目前全球耕地面積美國排第一,印度排第二,我國只能排到第三。

所以實際上印度本身並不缺耕地,由於印度本知自動化程度也不高,糧食生產效率也不高,但依然使得印度成為全球第三大糧食生產國,並且印度還在最近幾年,取代了泰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年出口量一般在1100萬噸到1200萬噸之間。

也就是說,印度的大米除了養活印度人之外,還能進行大量的出口。

但這並不等於說印度的糧食真的就很充足,印度這些年經濟發展很快,但產業結構並不完善,工業化設施落後,依然是一個農業主導的國家,而沒有機械的助力,生產效率比較低,雖然印度的耕地面積比我國還大,但糧食的總產量只有我國的一半左右。

再加上印度貧富分化嚴重,以及很多印度人的信仰決定一天只吃兩餐,本身糧食消耗降低,這使得印度雖然一方面在大量出口大米,另一方面還有很多人營養不良。


財經宋建文


養活和吃飽是兩個概念,吃飽和吃好又是兩個概念。我們現在只能說印度是養活了13億人口。但這13億人口吃得飽、吃得好嗎?

根據國際食品政策研究所發佈的2016年全球飢餓數,印度這個亞洲第三大經濟體是非常“飢餓”的。在參與統計的118個國家中,印度飢餓指數排名第97位,比中國、越南、印尼等國家差了很多。

據統計,印度5歲以下的兒童中有15%的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加上成年人,印度全國13億人口中有接近2億處於營養不良的狀態。

以上數據就說明印度還是“非常飢餓”的。

印度的耕地面積排名全球第一第二的樣子。它的國土面積中有50%是用於種植農業的。相比之下中國的耕地面積佔國土面積的總量不到15%。

但是中國的糧食產量卻遠遠高於印度。2018年的數據,中國糧食總產量超過6億噸,按全球糧食總產量的比重超過1/5,排名全球第一。比之下印度的糧食產量約只有我國的一半,在三噸左右。



想一下,印度的人口只比中國少1億,但是糧食卻少了一半。印度人能不飢餓嗎?所以印度全國人口中有15%左右營養不良的狀態。但在我國,因為糧食攝入量不足導致營養不良的,佔比應該是非常低,不超過1%吧。

中國之所以在耕地面積不如印度的情況下,糧食產量卻能反超。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種植技術高於印度。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對農業科研十分重視,培養出了像袁隆平這樣的科學家。水稻、玉米、小麥、高粱農作物都十分高產,使得我國的糧食總量高居全球第一。



糧食不足的情況下,印度是怎麼養活這13億人的呢?

主要就是少吃肉。

飼養牛、豬、羊是需要大量的飼料的。本來就糧食不足,餘糧去生產飼料餵養這些牲畜呢?還有就是宗教因素,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很多人以食素為主,甚至一輩子吃素不吃肉。

所以我的結論是,印度固然養活了這13億人口,但他們吃的並不好。吃得並不好,所以體質體能就不好。作為全球第二大人口大國,在國際重大體育賽事上,很少看到來自印度的冠軍。


財經知識局


這話題有點搞笑吧,“印度靠什麼養活13億人口?”當然是糧食之類的食物啦。印度是全球第二大人口國,耕地面積佔比國土面積的49%,是全球第二大耕地大國。有人就會有勞動耕作,有耕作就有糧食,自給自足也好,可供出口也好,餓不死就是養活了。這是從農業角度而言的。

三十年前的中國,全世界應當也有許多人在問——中國是靠什麼養活13億多人口的?如今的中國已變成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一個農業國轉變成工業國,當前正朝向科技創新國度挺進……。

回顧中國走過的七十年,一個獨立的中國,是靠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改革開放,一步步走向農業自給自足,工業興旺建立起全球最完備的工業製造鏈體系,在開放改革的國策下,百業興盛,全民共同富裕奔小康。現在的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貢獻率達30%,也是全球消費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一個雙11購物節,24小時可成交2684億元,這就是當前的中國,更是三十年前全世界大多數人都可能想不到的中國!

印度當前雖然經濟發展質量與其人口數量存在不匹配,但我們不懷疑印度這個曾經的文明古國,在印度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格局下,同樣會走上富裕的國民生活之路。

💕謝謝閱讀!


野馬和尚


印度靠什麼養活13億人口,當然是依靠印度溫暖的氣候以及廣袤的可耕種土地來養活,在種植技術以及相關的農產品加工方面,印度還是十分落後的,這與以色列、沙特等可用耕地資源匱乏的國家,通過高科技種植技術來提高本國農作物產量,還是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的。

印度領土雖然在國家領土排名上不靠前,但是他國內的可耕種土地,卻名列前茅。

印度是一個位於亞洲南部的國家,國家領土總面積僅為298萬平方公里,但是這個國家除了北方的少部分與中國接壤的地區海拔較高以外,印度國內絕大部分地區,都是海拔抵禦1200米的平原和丘陵,讓印度國內的可耕種土地的面積,要遠遠超過其他國家。

根據目前世界可耕種土地面積的統計現實,目前全球耕地面積最大的國家是美國,總面積達到了166.9萬平方公里,而排名第二的國家就是印度,總面積達到了153.5平方公里,雖然印度耕地面積要略低於美國,但是這可是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排名,連中國都要屈居第三,由此可見印度耕地資源的豐富。

豐沛的土地資源,使得印度在糧食單位產量比較低的情況下,也能夠生產出足夠多的糧食來養活國民。

根據印度農業部2018年發佈數據稱,在2017-18財年,印度糧食產量達到2.8億噸,如此大規模的糧食產量,已經使得印度成為亞洲國家裡,糧食出口的“大戶”。

印度亞熱帶地區,氣候溫暖,雨水豐沛,是一個十分適合農業生產的地區。

印度是一個南亞國家,其國土的絕大部分地區,都位於熱帶和亞熱帶,因此其國內的氣候常年溫暖多雨,溫暖的氣候、豐沛的雨水,使得印度國內的大部分

土地,都十分適合進行農業生產和種植。

所以很多地區的土地甚至可以做到一年種植兩次糧食或者三次,這就使得印度可以在有限的土地面積上,種出更多的糧食來,在這一點上包括美國在內的絕大部分國家,都無法與其進行媲美。

印度是一個農業生產技術比較落後的國家,因此印度目前的農業種植產業,主要還是以糧食種植為主。

與當今世界上的發達國家相比,印度國內的農業生產水平還是比較落後的,所以其農業生產主要還是以糧食作物為主,與2017~18年,印度2.8億噸的糧食產量相比,其

豆類作物產量為2450萬噸,油料作物產量僅有3060萬噸

而在同年度的美國2018年4.4億噸的糧食總產量中,大豆等油料的產量就達到了約2億噸,這表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農業生產領域,更多的是將經濟作物的種植,擺到了農業生產的主要位置。

而與美國相比,印度在農業種植領域,都主要還是以糧食種植為主,這其中的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出於巨大的人口對糧食需求的壓力所致,在這一點上與中國的需求比較類似。

但是中國與印度有一點不同的是,中國是一個巨大的農產品進口國,而印度則是主要的農產品出口國,這也就意味著印度必須要將更多的土地,投入到種植領域,以此來保障本國的糧食安全,這與中國還是存在著一定的不同的。

總的來說,到目前為止,印度之所以能夠養活13億人口,原因主要還是得益於印度廣袤的耕地面積,以及適宜的自然氣候,在加上印度在農業領域的發展路線上,將主要的土地都用來種植糧食,從某種程度上,保證了本國的糧食安全,在這一點上,印度確實做得算是不錯了。


落下m


印度2018年有13.24億人口,但是養活的標準太低了,只要餓不死都算是養活,但是印度此前數十年長期佔據世界貧困人口數量第一的位置。即使到了2018年,印度的人均GDP也只有2016美元,世界排名144名,在世界上也是處於非常低的水平。

根據布魯金斯網站上2018年公佈的最新研究表示,到2022年,印度貧困人口比例會降至印度人口的3%以下,2030年,印度人口將全部脫離極端貧困(每天生活費少於1.9美元即被視為極端貧困)。截至2018年5月底,處在極端貧困的印度人數為7300萬人。

極端貧困人口每天的生活費低於1.9美元,印度2018年5月底極端貧困人口還有7300萬人,這些人由於極端貧困,可以說是食不果腹,常常處於飢餓狀態,甚至吃了上頓沒下頓。所以說,印度養活13億人口的描述並不準確。

當然,印度雖然現在發展水平比較低,但是印度能夠供養13.24億人口確實也不容易,這主要得益於印度耕地面積多和印度一年四季都能生長農作物的氣候。

印度國土面積雖然只有298萬平方公里,但是印度的耕地面積卻高達159.65萬平方公里,僅次於美國的174.45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二,比我國的耕地面積還多。印度正是憑藉如此多的耕地才得以供養13.24億人口。

印度地處北半球,位於北緯8°24′~37°36′、東經68°7′~97°25′之間,

印度全境炎熱,大部分屬於熱帶季風氣候,而印度西部的塔爾沙漠則是熱帶沙漠氣候。冬天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較無寒流或冷高壓南下影響印度。印度這樣的氣候一年四季都適合農作物生長,這就保障了印度糧食的產量,使印度人不至於吃不上飯。

印度要養活13億人口,是要這13億人口過上幸福的生活,如果很多人還在貧困縣下掙扎,那就不算養活,印度離真正的脫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即使印度將7300萬極端貧困人口消滅,那麼印度還有很多人的生活水平不高,畢竟2美元的生活水平實在是太低了。


銘蘇先生


印度雖然只有我國的面積三分之一還少,但處於熱帶有利的天然條件一年四季都可耕種,國形也比較平坦些,國家財政不靠房地產這一塊收入,所以建的高樓連片開發區就少,基本就看不見,如果連片開發房地產又會浪費了一部分土地,寧願少開發多讓一部分土地供百姓耕種,這樣又多出了土地方面的浪費。每年還有多少糧食出口,目前iT,醫療,高密度議器發展迅速,各行上班人員允足,各行無缺荒人員,都是年青化一代人,對開放生育創造了有利代代的發展,代代不缺人,所以目前雖己68歲的莫迪在聯合國面前話語響叮噹,人人都知道是一個有希望的國,有奔頭的國,雖然國家解放的遲些有能力養活快14億的人口也是一個英雄的國,雖目前國況還不算一個建設富足的國家,但也引起聯合國各國的關注投奔恰談業務,引起四方關注,人們都知道要在不久的將來要超過世國的人口,以上幾樣工業同時發展,人口和工業的發展就在眼前前列了,不虛一看一個國度的發展,有可能就在這幾年時光的時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