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為什麼能成為直轄市?

李2少爺


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明確一下國家為什麼設置直轄市?直轄市的作用是什麼?

因為歷史、地域、經濟、政治上的考量,幾個規模較大、人口較多、經濟較發達、影響較大的城市,地位遠超一般的省會城市,經濟也相當於甚至強於一般的省份,中央拉動、輻射一方經濟的發展,所以設立了直轄市。由此可見,我們要從歷史上、區域上、經濟上三個方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歷史上

津始於隋朝(公元581-618年)大運河的開通。天津是中國唯一一個有自己生日的城市。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率兵經直沽渡河南下奪取政權,1403年改元永樂。天津作為軍事重地,於永樂二年(1404年)正式設衛,翌年設天津左衛,轉年又增設天津右衛。清順治九年(1652年),三衛合一,歸併於天津衛,設立民政、鹽運和稅收、軍事等建置。

以上這段簡歷只是一個鋪墊,歷史上比天津有底蘊、有文化、有內涵的城市很多,為什麼偏偏選擇了天津作為直轄市呢?因為(敲黑板)有句話叫:“近代歷史看天津”。

天津自1860年開埠以來,由於各國租界眾多,各國文化和先進思想碰撞,天津成逐漸成為中國北方開放的前沿和近代中國"洋務"運動的基地。軍事近代化,以及鐵路、電報、電話、郵政、採礦、近代教育、司法等方面建設,均開全國之先河,所以說當時的清政府實際上也是把天津作為一個“特區”來進行現代化嘗試的。新中國成立之前,天津已成為第二大工商業城市和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

可以說:將天津定位直轄市是歷史的必然。

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

開灤煤礦大樓

中國最早的電報局內景

地域上

由於天津的獨特地理位置,天津意為“天子的渡口”,是軍事重鎮和漕糧轉運中心,也是京畿重地,自古就有著保衛北京的重任。天津有天然的優質港口,有完善的工業基礎。其實早在清政府開始,天津就已經見直轄市的地位。

1902年:直隸總督衙門;

1913年:直隸省省會;

1928年:特別市;

1930年:直轄市;

1930年10月:河北省省會;

1935年:直轄市;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華北人民政府直轄市;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央直轄市;

1958年:河北省省會;

1967年:恢復直轄市至今。

從反反覆覆的直轄、非直轄來看,天津在地域上的獨特作用顯而易見。河北省需要天津作為省會以拉動河北經濟,中央政府亦需要天津作為直轄市帶動整個北方經濟發展。正因為獨特的地理位置,天津最終成為直轄市也是必然的。

天津地理位置

天津港

經濟上

北京上海天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三大老牌直轄市,人口多,氣勢大,在當年各直轄市可以說差別不大,北京有王府井,上海有南京路,天津有勸業場,當年都是國內最火的城市。1967年天津社會總產值82.5億元,人口649.7萬人,經濟遠遠超過一般的省份。

其實建國初期直轄市不僅僅只有三家,而是12家之多,但是經濟政治等因素的變化,中央政府設立直轄市也在變化,這要看一座城市當時的綜合地位以及對周邊的影響。它包括經濟工業根基,經濟輻射帶動能力,經濟持續發展能力,科技文化支撐能力,戰略地位等等。經過大量淘沙,保留下來的只有北京、上海、天津三家。

將天津設為直轄市,有利於進一步鞏固中國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和商貿中心的地位,從經濟上帶動周邊區域發展。

勸業場

亞洲第一座蘇爾維法制鹼企業——永利制鹼公司

中國第一家電視機廠--北京牌電視機

中國最早手錶--五星(五一)牌(海鷗手錶前身)

中國最早自行車--飛鴿牌

1967年天津恢復直轄市時工農業總產值

當然,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目前天津已被北上廣深遠超,跟重慶、南京、武漢等城市在某些方面也存在差距。但是,本翁還是對天津的未來充滿希望,目前的一系列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等改革措施,天津的經濟已在回暖,相信美好的未來指日可待。


沽上翁


咱先不談天津歷史,太深奧了,一時半會兒也講不完,我從側面講一下我的觀感。我去過全國很多城市和名山大川,有的城市甚至住上一週至二週,有的城市吹得唔丟唔丟的,帶夫人一去,夫人說:“瞧你帶我來的這破地方”,我卻啞口無言。溜達兩天就想趕緊走,一分鐘都不想多逗留。說實話,給我留下好印象的並不多,讓我印象深刻的天津算上一個,乾淨,洋氣,熱情,天津菜也很好吃,特別是氣候怡人,八月份就比較涼爽了,比起南方的潮溼悶熱天氣不知要好了多少倍,印象差的也有不少城市,就不點名了,傷人家自尊心幹嗎?奇怪的是這樣的城市沒人去黑,為什麼?反而這麼好的一個直轄市黑人家又有什麼用呢?GDP排全國第五,實力明擺著,常住人口1500萬,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發幾張去天津的局部美景圖











百花齊放ABC


我記得是去年還是前年,貌似是廈門大學的一個教授建議取消天津的直轄市地位,其理由是它與首都北京太近,沒有辦法發揮一個直轄市應該有的作用。雖然這位教授是從行政規劃的角度來說,但其實也已經說明,天津現在的發展滯後,已經不能匹配直轄市這個身份。

可是,如果我們看歷史,天津自1860年開埠以來,就開了一代風氣之先,後來更是被各國瓜分,成為了擁有九國租界的半殖民地。清政府呢,當時也索性就把天津作為一個“特區”,進行現代化的嘗試。

當時,北方最大的軍事基地和軍工廠就設在天津東局子,可惜在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被搗毀。天津也是全國第一個引進有軌電車的城市。後來,袁世凱做了直隸總督之後,在天津進行教育改革實驗,比如第一個在天津設立女校,設立西式學堂等等,還有,警察制度也是首先在天津進行實驗,後來推廣到全國的。到了民國時期,中國四個最大的銀行,也就是所謂的“北四行”,有三個銀行的總部設置在天津,另一個設置在上海。當時的天津,是與上海齊名的北方工業經濟城市。

四行儲蓄所舊址

正是因為天津重要的經濟地位,所以在1928年的時候,國民政府將天津設為特別市區,1930年改為直轄市,到解放之後的1958年,又被劃歸到河北。1967年,又劃歸成為直轄市。

天津為什麼會在1967年劃為直轄市,葛劍雄的《京津冀合併》這篇文章有詳細的梳理,我在這裡就不贅述了,各位可以自己去看。

民國時期天津

民國時期天津電車

不過,最後我想說,天津逐漸沒落有幾個原因。第一個是,隨著科技的發展,以及對於首都北京功能定位的轉移,天津的作用也隨之減小。以前,清政府之所以會發展天津,主要是因為它靠海,有海運優勢,其次是因為它離北京近,一切現代化的改革都可以在天津實驗。最後,天津可以作為首都的屏障,所以需要發展軍事。但是,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功能已經失效。

第二個,天津離首都太近,所有好的人才、資源都被吸附進了首都。


兮兮說事兒


說到底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北京。

天津的直轄市地位是有過變動的。在解放之後,北京周邊地區的行政格局變化其實是很複雜的。天津曾經做過10年左右的河北省省會。河北現在唯一的一所211工程院校,河北工業大學,駐地在天津而不在河北,原因就在於此。但是這一段經歷對天津來說並不是一段美好的回憶。主要原因在於天津不得不承擔起扶持河北省內貧困地區的重要責任,這就極大地拖累了天津的發展。

所以,在綜合考慮之後,又恢復了天津的直轄市身份。這樣就可以充分發揮天津的北方工業中心和航運中心的地位。當然,這個目的本質上並不是為了天津自身,而是為了北京。北京是政治中心,但是經濟基礎實際上非常薄弱。在民國時代,北京是中國主要城市裡面,工業經濟最薄弱的之一。不要說比不上上海天津這樣的工業重鎮,就是和一些南方的工業城市比如無錫相比都要略遜一籌。解放以後,北京同樣需要周邊地區的工業品供給,天津衰落對於北京來講不是一件好事情。此外,北京本身是一個內陸城市,而距離北京最近的大型港口就是天津,所以實際上天津承擔起了北京的港口責任。

天津直轄的根本目的是為了保障北京的工業供給和港口轉運。


用戶4325101516


看下圖,知道為啥了



簡單最好1987


好吧,老北京來回答你下。

清朝後期1860年起,天津開埠,到1903年,前後九個國家在天津開設殖民地,面積空前,直至天津老城都被英國人拆除。民國後,北京失勢,降為北平,大批皇親國戚,大資本家,政治精英來到天津,在租界內買地建房。由於租界有規定,只能找外國人設計洋樓而不能建中式建築。

至30年代,民國時期3位大總統,16位國務總理都生活在天津租界。天津登至繁榮頂峰,成為當時的政治,經濟,金融中心。這裡面的歷史大多不為現在國人所知。

1945年天津租界開始迴歸,1949年解放時,天津的GDP是北京的5倍之多。當時定都北京,同時將國內的經濟大城市全部定位直轄市。北京開始從各大城市抽調人才和資金。為支持清華北大,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的很多專業,無償抽調給清華和北大。

行至文革時期,很多經濟強市逐漸被降為省會甚至地級市。天津同樣被降為河北省會。但因為天津在歷史上極其重要的政治經濟地位,以及與北京的近距離聯繫,由毛,主席和周,總理撥,亂,反正,使不到10年的河北省會改回直轄市。但在此期間,天津將大量的人才和資金支持了河北的建設。時至今日,仍然遺留有一些天津工廠在河北,而河北工大遺留在天津市區。走到一些河北城市,仍然可以見到當年志願河北建設的老人在那裡退休生活。

近代歷史看天津,複雜的歷史使天津成為了直轄市。天津也將在未來,為中國的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null114369791


最近,天津放寬落戶跳進吸引人才的舉措,引起了全國,特別是北京的關注,很多人都去天津諮詢落戶事宜,已經有不少人落下了天津戶口。這也是這些年關於天津不多的能引起廣泛關注的事情。天津與北京,上海早已不是一個級別的城市,甚至與重慶這些年的發展相比,都有點“自愧弗如”。在四大直轄市中的位置越來越低,似乎已經有些“配不上”它的直轄市地位。但天津能成為直轄市還是有其堅固的歷史依據的。

今年年初陪資中筠老師去天津做她的新書《有琴一張》活動,天澤書店邀請資老師去做一場關於音樂的演講。講座中,資老師講起了小時候(民國時期)在天津生活的一些情景,資老師說那時的天津地位非常重,與上海不相上下,都是重要的金融中心,在當時天津比北京的地位重要得多。

回顧近代史,上世紀三十年代,民國的總統總理都在天津長期生活,天津也成為那時的政治中心。加上,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天津成為商埠,客觀上也促進了天津的城市基礎建設。

以經濟和政治兩個中心的地位,讓天津在近代史上都有重要的位置。49年建國後定都北京,而天津為北京的建設長期輸出人才,經濟支援,保證了北京首都地位。1949年開始確立直轄市,將天津定為直轄市是合情合理的。


老李有刀


將天津確定為直轄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條很關鍵,從戰略的高度看待和解釋這個問題,那就是北京作為首都,不能只有河北一個鄰居。天津若不直轄,仍屬於河北,那北京就完全處於河北的掌心裡,這對於北京,對於首都,對於國家是極不合理,更是極不安全的。原屬於河北的寶坻薊縣等劃給天津,是因為於橋水庫。建造京津城際鐵路,連河北的地皮都沒粘。這些就是其中的道理。


用戶號789


附上幾個別人照的天津市的照片,自己看看天津為什麼是一線城市 為什麼是直轄市。(照片是盜來的,我自己拍不好哈哈)纜車的那張最好看,可惜找不到了。。。







塔瑪魚


別的不說,就說一個城市擁有的資源吧,我上學時就感受到作為一個重要城市的基礎配備:有南開大學、天津大學、有天津美院、天津音樂學院、天津體育學院、天津醫學院、自然博物館(這個很牛有恐龍化石等)、有動物園(有熊貓這個很牛)、最早有地鐵(幾十年)、大型港口、天津汽車工業、天津鋼鐵集團、天津海運集團。等等這些基礎配置,在其他GDP更發達的城市都見不到,當時感嘆作為本地人學任何門類的專業不用去外地考學是很牛的一件事。這一點作為一個重要城市的基礎相信當時很多城市都比不了,經濟因素除外,所以基礎好底子厚,是成為直轄市的條件吧。簡單說就是五臟俱全,什麼都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