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未知生、焉知死?”表明了孔子是怎樣的人生觀?

凌寒獨自開


這是個極好的問題,提問者似乎已經洞穿了孔子儒家學說的天機!


孔子,一個腳踏實地的實用理性主義者!

我們常說儒家是入世的,而佛家與道家哲學是出世的,中國人就是經常遊走於出世和入世之間。

儒家學說是紮根於現實的,它的立足點、著眼點和最終的價值追求,都在這塊現實的大地上。儒家始終把注意力和追求放在現實的人生上面,也就是說,人生的最高幸福和最高境界在此岸,而不在彼岸,儒家追求的是現實理性,而不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這就是儒家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也是中國人的行事方式。在這個中庸之道中,鮮明地體現了儒家的注重現實的實用理性主義的精神。

儒家追求“極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極高明的境界並不非要在多高的地位上獲得,而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便可達到。所以,中國人總是在最平凡中的生活中體驗道德生活,體驗大道。這一點禪宗的“擔水砍柴無非妙道”,與之有異曲同工之妙。

既然中國儒學的核心精神是“極高明而道中庸”,是一種實用理性主義精神,那麼它追求的是現實的、有用的有價值的生活,追求的是不偏不倚的“過猶不及”的中庸生活。就拿學習來說,一般人有兩種傾向,第一種是我不懂裝懂,似乎自己什麼都知道,第二種是乾脆什麼也不想懂,糊弄過去算了

。這兩種傾向都違反了儒家的實事求是過猶不及的思想。所以孔子批評自己的性格急躁的弟子子路,並告訴他,真正的生活態度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你要是知道了就說知道了,要是不知道,就不知道。你自己要反思自省。這裡面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人貴有自知之明的意思。這一點,道家的老子也一直強調,人要體會大道自然,一定要認識自己,所以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與孔子的這句話,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聖經中也有類似一句話,耶穌說,“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否則你將會被審判”。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表達,就體現了儒家和基督教之間的區別。儒家不是宗教,他沒有神的崇拜,他們崇拜的是立於大地的人,所以知道不知道,要靠你自己的領悟和反思。而基督教則說,你要是不實事求是,就會受到上帝的審判。一個是以現實為中心,一個是以神權為中心,中間的差異一目瞭然。

其實,這也說明了儒家特別是孔子的鬼神觀。孔子是一個現實主義者,是一個實用理性主義者,他對於搞不清楚的事情,從來不妄下結論。

比如他對人性的善惡,沒有下結論;對有沒有鬼魂,也不擅自下結論,他採取的態度是實用主義的,也許鬼神是存在的,也許鬼神是不存在的,這都不要緊,我們在祭祀的時候,就當他們存在一樣就好了。

這種做法就叫“祭神,如神在”。這是一種極為理性的現實主義的態度,他鮮明地體現了中國人的價值觀。也就是說,鬼神要是不在,那也就影響不了我們的生活;鬼神要是在,反正我們也誠心誠意地祭祀他們了,也影響不了我們的生活。

生而為人,我們要把所有的奮鬥所以的努力,都放在現實的大地上,至於那些搞不懂的彼岸的事情,乾脆不理就是了。這種思想叫做“六合之外,存而不論”。

所以,孔子告訴弟子,要正確對待生死的問題,“未知生、焉知死”!死亡是一件我們誰也不知道的事情。我們不知道死亡之後,是否還有靈魂,是否還能以另外一種方式,生活在另外一個世界。既然一切都沒有答案,一切都是未知,那麼把人的精力放在未知的東西上面,那就是浪費時間。

而生的意義生的價值,我們如何過一段有意義的人生,則是非常明確的。人生的最終意義是成為聖人,做不到的話那就做個君子;人生就是要努力,要像孔子一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努力奮鬥。所以說,活著的意義是好好地活著,至於死是什麼樣子,你根本不需要著急,等你死了以後,就知道了。

這就是孔子的“中庸之道”,孔子的實用理性,他的這種精神,深刻地影響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影響了我們中國人的行事方式。


好玩的國學


這兩句話,都出自於《論語》,這部書是記錄孔子和孔子弟子言行的書。

【0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這句話出自《論語.為政篇》,大致意思就是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不知道,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其實孔子這句話已經表明孔子的觀點,就是在學習上應堅持老老實實的態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裝懂。學習如此,其他各方面何嘗不是如此呢!

【02】未知生,焉知死

這句話出自《論語 先進篇》第11則,這一則裡,季路先問鬼神的事情,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然後又問死,孔子又曰:“未知生,焉知死?”大致意思就是活人的事情還沒有弄清楚,活著的時候應該怎樣做人還沒有弄懂,哪有時間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該為死人做些什麼?

這段對話體現了孔子和儒家學說的精華之一:反對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對不不把人世間的事情做好而把時間、精力、金錢都花費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以人為本的人本主義精神。


我是青鸞驚鴻,70後蜀女,喜歡讀書寫文字和心理學。感謝相遇在頭條,感恩喜歡我的文字。

青鸞驚鴻


這兩句話都是孔子對子路說的,但不是同一個時間和地點。第一句見於【為政篇】,第二句見於【先進篇】。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是孔子主動告誡子路的話,表明了孔子希望弟子做人做事做學問,要堅持忠誠老實的態度。懂就是懂,不懂不要裝懂;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不要裝作知道;理解就是理解,不理解不要裝作理解。能夠始終堅守這種原則是有智慧的表現,因為這種堅守看起來簡單,真正能夠一以貫之的堅持到底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有完全徹底的實事求是的精神。

與實事求是相反的就是“強不知以為知”的弄虛作假,細心觀察,這類現象很常見:為了自我表現而不懂裝懂,是虛榮;認知錯誤偏偏以非為是、以錯為對,是固執;為私利歪曲事實掩蓋真相,是欺心;不辨是非、不明所以而人云亦云,是愚蠢。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孔子這句話的意思是,人應該活得正直,假如某個人熱衷於邪門歪道而沒有遭受災難,只不過是由於幸運而已。所以,一個人要是能克服了虛榮、固執、欺心、愚蠢,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就可以算得上有智慧了。

“未知生,焉知死。”是子路向老師請教問題時,孔子回答他的話,意思不難理解,就是告訴子路要活在當下,做自己該做的事,不要不著邊際的胡思亂想。人活在世上,身邊的事有許許多多還弄不明白,何必費神去想死後的事呢?

有一個故事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一個得道的老和尚,有人問他,你得道之前幹什麼?和尚回答:砍柴、擔水、做飯。那人又問,得道之後呢?和尚回答:砍柴、擔水、做飯。那人笑了說,那你得道不得道不是一樣嗎?和尚回答:得道之前,砍柴想著擔水,擔水想著做飯;得道之後,砍柴就是砍柴,擔水就是擔水,做飯就是做飯。

可見,古往今來,簡單的道理,只有有智慧的人才能悟得深、悟得透。


壹壹若塵


《論語》指出:“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說:“由!教給你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聰明智慧。”

子路問服事鬼神的方法,孔子說:“活人還不能服事,怎麼能去服事死人?”子路又問:“死是怎麼回事?”孔子說:“生的道理還沒有弄明白,怎麼能夠懂得死?”

01 “知之為知之”與“正心誠意”

在孔子看來,讀書求知、做學問,以至為人處世、治國理政,都應該實事求是,忠誠老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切不可強不知以為知。

儒家經典著作《大學》指出:“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也就是說,儒家所強調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最根本的就在於正心誠意、格物致知,也就是說:心要端正不存邪念、真誠而不自欺,進而探究事物原理,從中得到智慧,實現自我道德的完善,這樣的話,就能實現家齊、國治、天下平的理想。

“知之為知之”和“正心誠意”的主張,體現了儒家學派實事求是、追求自我道德完善的人生價值取向,這一思想,也成為後世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哲學主張的源頭活水。

02 “未知生,焉知死” 與“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未知生,焉知死”所體現的人生觀來看,孔子對現世人生的興趣遠遠超過了對死亡、對鬼神的興趣,也就是說,儒家哲學是入世的,而不是出世的,它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

正如《論語》中指出的那樣:“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在聽到曾點的人生理想後,孔子喟然感嘆:“我同意曾點的主張啊!”

再比如,《論語》中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逾矩”,指的是一切都能夠隨心所欲,卻又完全合乎法度,實現了道德精神的完全自由,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崇高境界。

總之,從孔子的“知之為知之” “未知生,焉知死”的主張中,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所關注的是現世今生,而不是彼岸來世,他所追求的正是天人合一的道德修養境界。


紫天雲


孔子說:"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未知生,焉知死?"這恰恰表明了孔子是一個誠實的人。他的人生觀是做老實人,辦老實事,說老實話。

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不懂不要裝懂。要認認真真做學問,要老老實實辦事情。在生的時侯還有不知道的事,怎麼會知道死後會發生的事情呢?他不像有些人,故意裝神弄鬼,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讓人去捉模,更讓人去猜測。更讓一些人拉大旗當作虎皮,按照自己的需要去曲解,去誤讀誤判。

孔子這種嚴謹的治學思想,是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的。


夕陽紅155908541


個人不太認同孔子。在我看來這兩句話都有些毛病。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有句話叫你不知道你不知道的。是說一個人不會知道他不知道的事情,因此,他不可能知道自己不知道些什麼。所以,不知為不知,似乎是在說萬物不變,人可以預知未知。上綱上線地說,這句話有股子機械唯物主義的味道。

未知生,焉知死。就是徹頭徹尾的樸素邏輯思維方式了。它僅根據修辭的對稱性,由不知道生便推論出也不知道死。這不大符合邏輯。舉個類似的例子,您都不知道昨天的股價,怎麼能預測今天的行情呢?這麼說是不是不大靠譜呢?

在世界範圍內認同論語的人數遠比認同道德經的人數要少,大概就是因為論語的思想過於樸素而且有些機械吧。


日衝信息 黃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這種科學的態度就叫做“闕如”。就是存疑。“闕”通“缺”,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你怎麼可能什麼都知道呢?所以對古聖先賢說的東西究竟有,還是沒有古人說伏羲作八卦,這個我經常問的伏羲是公元前4000多年前的人,伏羲氏到底有還是沒有很多人回答說不知道那就對了,因為你就是不知道實事求是,為什麼要裝知道呢?

“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問死。曰:未知生,焉知死?”這裡是子路和孔子討論鬼神和死後的事情,實際上子路問的是為什麼要祭祀,為什麼祭祀這麼重要,祭祀就是供奉鬼神,供奉先祖的在天之靈,孔子的回答顯得非常有智慧,這種智慧我們現在的人都很清楚,那就是祭祀死去的人是做給活著的人看的,也就是說祭祀的意義在活著的人這裡,不在於現實的意義,而不用考證在死者那裡的意義。這裡孔子的回答看似在打馬虎眼,糊弄學生,實際上不是這樣,孔子只要回答蘊含著深刻的哲理,蘊含了中國哲學,一種思維方式,你不是想知道鬼神的事情怎麼樣嘛,不是想知道怎麼侍奉鬼神才合適嗎?那麼你要先從鬼神之事開始的地方做起,從起點開始考慮鬼神的起點是什麼,是活著的人,所以孔子說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活著的人的事情沒做好事鬼神的事情也一定做不到位誠信帶人做到位了是份鬼神也也能做的很好,只是這個學生很執著問鬼神,老師沒給正面的回答,他就換一個角度來問一次生死,問問老師是怎麼回事,孔子回答問題的思路一如既往還是告誡,子路要從根本處著眼,未知生焉知死,只要把開始生的問題處理好了,死的問題也就明白了,活明白了,死也就明白了,現在很多人非常怕死,其實就是沒有活明白。當代有一位文化大家這麼形容,我們很多當代人的生活,要麼是在等死,要麼是在趕死,所謂等死,就是在那些工作生活不努力競爭不上心的人被生命本來的規律拖著往死亡一天一天逼近,所謂趕死就是那些拼命競爭不惜犧牲健康也要生活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環境中的人爭來爭去,健康爭沒了不是在趕死嗎?然後他說生活的真諦往往在等死與趕死之間,不用那麼拼命,也不用那麼消極,一邊做點事情一邊欣賞生活,還有品味生活,雖說到最後總是個死,感覺就瀟灑多了!


夜雨老巷


這幾句話體現了孔子無私無我的愛世普世人生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的意思就是我知道的就能教你知道,不知道的就不能教你知道,對自己掌握文化義理,和盤托出,豪不保留,助人為樂,謙虛,大愛精神。實事求是,不遮遮掩掩,是真智慧。“不知生,焉知死?”,連生都還不知道,怎能知道死後是怎麼樣的呢?意思先致力於現在怎樣生活,而後考慮以後情況,做事有次第先後,要遵循客觀倫理關係啊!


梁69853253


孔子講實用主義,所言天道皆為謀乎人事,關注眼前即當下,這是人生之大智慧,未來雖然可期,但仍需當下用力。所謂“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表明人之生而為人有其侷限性,人更應該有自知之明。

莊子有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是道家的智慧。但並不能以此證得儒家的迂腐,孔子有言:“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孔子說:“可以在一起學習,未必可以走同一條路;可以同走一條路,未必可以堅持同樣的原則性;可以堅持同樣的原則性,未必能有同樣的靈活性)。” 可見孔子是一直在講“學以致用”的重要性與靈活性的。所以,孔子教人以“面對現實”,其目的是為了“忠於理想”。所以,在搞不清生之所來之惑之際,勿貪念死往何處之解。夫子教人均以當下可發力為目的,不以“欲作飄逸閒放語”為清高自許。


華年1979


嚴格說,這兩句話都不能算是孔子的人生觀。而是方法論,是孔子教導弟子達到儒家倡導的“仁”道的方法。“仁”,才能說是孔子創立的儒家的最高思想,是儒家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進而,儒家給出了通往最高目標的途徑,就是學。“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就是怎麼能夠真正學會,學懂的方法。

而“不知生焉知死”更是站在現實生活的立場,提倡學生們去鑽研自己能夠獲得的知識,對於那些達不到,無法獲得的知識,孔子給出了很明確的知道,即“子不語怪力亂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