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後一位成國公朱純臣如何評價?

小龍女5505


大明王朝,有著奇葩帝王,有喜道家煉丹的,有喜歡木匠活的,對於治國富民卻孤陋寡聞,朱氏皇族的人丁興旺是國家財政的一筆大開支,這些貴族王爺佔居著大量的良田土地,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卻對王朝興衰絲毫不上心。這個千瘡百孔的王朝,猶如即將散架超負荷的破車,艱難的運轉著車輪。

公元1644年,大明屢剿不滅的流賊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祟禎皇帝殺死兩個女兒,和數名嬪妃,逼死張皇后,然後自縊身亡。眾多皇族顯貴迅速投靠李自成為自家謀取富貴榮華,成國公朱純臣就是其中一員。

朱純臣是明成祖朱棣靖難時的功臣朱能之後,在朱棣奪權時立下汗馬功勞,先後擊敗朝廷軍主將耿炳文,李景隆,俘虜十幾萬兵馬,因功升任左軍都督府都督,封成國公,代代世襲爵位。

萬曆三十九年,朱純臣承襲成國公爵位,崇禎三年加太傅銜。九年總督京營兵馬,宿衛京繼安危,祟禎皇帝對這個忠臣之後,非常放心。

李自成圍城時,崇禎皇帝命朱純臣督守齊化門(朝陽門),三月十八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祟禎殺死六歲女兒昭仁公主,砍傷十五歲的女兒長平公主,逼死張皇后,殺死嬪妃數人。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軍由彰義門殺入,祟禎皇帝騎馬提火槍與十幾名太監衝擊東華門失敗被亂箭射回,再到齊化門衝擊,朱純臣閒門不應,無奈只好上煤山自縊了斷。

隨後朱純臣便開門投降闖王軍,三月二十二日朱純臣與陳演等多名降官,聯名上書李自成早登大寶,成就帝業。邀擁戴之功,以圖富貴,後李自成在文淵閣看到崇禎遺詔後,勃然大怒,對這個圖富榮華蕒主的佞臣,非常忿恨,不僅砍了腦袋,抄沒了家產。連李自成都看不下去朱純臣的背判行為,可見朱純臣的利慾棄義天理難容,天良盡喪。


厚土高天識君


朱純臣是明朝最後一位成國公,祟禎皇帝在倒朝之前一直很信任他,令他總督京城兵馬抵禦闖王李自成,然而本已慘敗到以十八騎逃生的李自成,提出"均田勉賦"的口號,一下子便結集十多萬人,幹1643年圍住京城,並攻破京城,祟禎來齊化門求救朱純成,而朱純臣早己為自己的榮華富貴,準備投靠李自成,置祟禎不理。祟禎無法只好同太監一同逃往眉山,別無出路,自縊而亡。還遺封託朱純臣撫太子的書信,以投後舉。而朱純臣卻以權臣身份,挾百官投靠了闖王李自成,成了擁戴李自成為帝的功臣。不料三天後,那封祟禎託後的書信罷在了李自成的案上,李自成最恨叛徒,即下今斬殺朱純臣,朱純臣的背叛最後還是沒能逃避死路。這位最後的成國公,可畏不忠不孝,也因為承襲來的成國公,少識少學問,自私自利,貪圖榮華富貴而圖不衰,少見武功戰例,分明就是一個不中用的中飽私囊的蠢貨,最終仍舊逃離不了摧枯拉朽的歷史車輪的碾壓。


老黃8012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朱純臣(?--1644),明末貴族,世襲成國公。祖上為朱能,靖難名將,南征北戰立功無數,封成國公,死後追封東平王。李自成攻入北京時,崇禎寫下詔書,命駙馬朱純臣統領諸軍和輔助太子朱慈烺。朱純臣獻齊化門(即朝陽門),與陳演上表勸進。後被李自成處死。

《明史》(卷145):“希忠五傳至曾孫純臣,崇禎時見倚任。” 《小腆紀年》(附考)卷第四 《明史》(卷145):“希忠五傳至曾孫純臣,崇禎時見倚任。李自成薄京師,帝手刺純臣總督中外諸軍,輔太子。敕未下,城已陷,為賊所殺。” 《小腆紀年》(附考)卷第四:“自成入內閣,見崇禎帝命純臣輔東宮硃諭,因誅之,籍其家” “傳信錄”雲:‘二十二日申刻,傳偽旨處斬’ “燕都日記”雲:‘二十六日,降賊臣朱純臣、陳演率百官勸進’。

第一代:朱能,建文四年封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成國公,祿二千二百石,與世券。永樂四年卒于軍,追封東平王,諡武烈。

第二代:朱勇,永樂六年襲爵。洪、宣年間,屢領行在軍府,累進太保。正統十四年從駕至土木,戰死於鷂兒嶺。天順初,追封平陰王,諡武愍。

第三代:朱儀,景泰三年五月丁酉襲爵,天順七年守備南京,成化二十二年加太子太傅,弘治九年卒。

第四代:朱輔,弘治九年襲爵,十三年守備南京、領中軍都督府,正德五年加太子太傅,六年掌前軍都督府。嘉靖二年卒,贈太傅,諡恭僖。

第五代:朱麟,嘉靖四年襲爵,月餘而卒。

第六代:朱鳳,朱麟之弟,嘉靖八年襲爵,九年總神機,十五年卒,贈太保,諡榮康。

第七代:朱希忠,嘉靖十五年襲爵,屢典軍務,累進太師。隆慶五年領後軍都督府。萬曆元年卒,追封定襄王,諡恭靖。十一年追奪王爵。

第八代:朱時泰,萬曆二年襲爵,同年卒。

第九代:朱應楨,萬曆八年襲爵,十四年自殺。

第十代:朱鼎臣,萬曆二十八年襲爵,明年卒。無子,叔應槐嗣爵。

第十一代:朱應槐,朱鼎臣之叔,萬曆二十九年襲爵,領左軍都督府,三十八年卒。

第十二代:朱純臣,萬曆三十九年襲爵,崇禎三年加太傅,九年總京營,十七年三月李自成薄京師,帝手敕純臣總督中外諸軍,輔太子。敕未下,城已陷,為賊所殺。


仁德歷史



朱純臣是叛徒,賣主求榮,辜負了崇禎帝對他的託付。

朱純臣的祖上是朱能,他也是沾了祖上的光,做了成國公。

整體來說,崇禎帝對他還是很不錯的,也非常倚重。

在李自成圍困北京的時候,將太子朱慈烺託付給了他。

這妥妥的,就是託孤大臣呀。

歷史上,少有這種被託付重任,轉頭就反咬一口的。

最後,他雖然投靠了李自成,

也被李自成殺了,也算是罪有應得吧。


談笑沂州府


國公這個頭銜可不是隨便就能搞到的,那麼朱純臣肯定是個戰功赫赫的大將了?答案卻是讓人大跌眼鏡,古代位置和金錢講究世襲,那麼投胎就顯得是個非常重要的技術活了。朱純臣的祖上朱能是朱棣手下一員大將,當年朱棣趕侄子朱允炆下臺時,朱能在戰鬥中賣了不少力氣。朱棣成功坐上皇帝寶座後,朱能這等開國大臣般的重要人物,自然會受到最高級別的封賞,朱能國公的大帽子就是被朱棣扣上的。

投胎的重要性

開篇簡單介紹了下朱純臣和朱能的關係,主要告訴大家朱純臣國公的頭銜是接班接來的,到朱純臣這輩時,朱家這頂國公的帽子已經傳承了十二代。寫到這裡不禁感慨投胎這門技術活,在哪個官爵世襲的年代,一個人的自身素質相比出身就顯得太渺小了。有的人一生下來就註定在上流社會衣食無憂,有的人一生下來就必須承受很多的苦難,而且還沒得選。朱純臣就是投胎時的幸運兒,他順利世襲了國公的頭銜,要說他的能力有多強,史料上還真沒突出過他的先進事蹟,充其量也就是朱皇室的自己人吧!

牆頭草的本性

在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眼裡,朱純臣這個老朱家的國公是自己人,當年李自成兵臨城下,朱純臣被委以守皇宮城門的重任。朱純臣這個城門守的好啊!把城裡面的崇禎帝弄得像甕中之鱉,任憑崇禎帝怎麼呼喊,朱純臣就是充耳不聞裝聽不見。傻乎乎的崇禎帝在最後時候,甚至還下旨讓朱純臣帶著太子逃跑,這是對朱純臣多大的信任。崇禎帝的信任並沒有換來朱純臣的感恩戴德,而是李自成還沒準備敲門時,朱純臣就主動帶著明朝遺臣打開了城門,並且俯首擁護李自成稱帝。

笑最後的報應

面對來勢洶洶的起義軍,朱純臣猜測的沒有錯,大明王朝已經沒有回天之力。朱純臣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為了給自己留一條活路,他痛快的選擇了背叛,但最終的結局卻充滿了戲劇性。李自成看到像貓一樣順從的朱純臣後,並沒有對他產生太多的好感,反而是鄙視這種主動背叛的人。後來李自成了解朱純臣的所作所為後,瞬間將朱純臣歸為小人的序列,最後直接把他殺掉了,這種能背叛前主人的人,日後肯定還會隨意叛變,所以朱純臣的死早就是定數。


追記歷史


朱純成,明朝忠烈之臣朱勇後代子孫、也是最後一位成國公,卻叛明背君、投降闖王李自成,令祖宗蒙羞,還叛國投敵不忠不孝。既毀了其祖先一世忠烈之名、一生之功,還將自己從此背上叛國投敵、不忠之臣的千古罵名,永遠被訂在歷史恥辱柱上遺臭萬年。明朝滅亡後他也沒得好下場,反被李自成處死並滅滿門落得一個可恥的結局。


小龍女5505


題目意義重大!

朱純臣,牆頭草,怕死,私心重,他喪失了一個《忠》字,對己大明帝國以及整個家族來說是一種侮辱與悔塵,背叛一般都沒好下場,這種人好人壞人都不拿當人,對李自成來說,只是利用,用完殺之,絕不會重用,至於崇禎託孤的那封遺書是假的,設的一計,你朱純臣不仁我也不義,那封遺書擺在桌面就是給李自成看的,必然勃然大怒,殺之,上了崇禎的套了,崇禎做對了兩件事《一件是幹掉了朱純臣,二件自殺》感覺……


甜瓜20875


崇禎十七年三月二十二日,朱純臣與陳演等率百官投降,勸進李自成早登帝位,以成為擁戴有功之人,在新朝謀求自己的榮華富貴。但或許是天日昭昭,住進了皇宮中的李自成在文淵閣的桌子上發現了崇禎帝寫下的那一份詔書,最恨叛臣的他立命將朱純臣拿下並抄沒家產,並在三日後斬首。這位成國公最終也沒能逃過家破人亡的下場。純臣不純也,死有餘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