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中,胤褆:儿臣愿替皇阿玛行万难之事,此话真的是想杀了“疯癫”的太子吗?

历史爱好女


“疯癫”一时,不能“疯癫”一世,太子胤礽想以疯癫为由,躲避祸事,试问弑君之罪,焉能避之?

被废黜的太子真的疯癫了吗?

作为长自己弟弟(太子胤礽)三岁的大皇子胤褆为何动了杀念?

自古至今“家族争储”之事喜闻乐见,见怪不怪,此话虽糙,但是理不糙。

大皇子胤褆是这么从一个单纯敦厚的武将,逐渐成为想亲手杀害自己亲弟弟的“凶手”的呢?

胤褆的心里变化

其实最初的胤褆心底单纯,皇上在其誓死效忠皇上,皇上龙御归天了,我誓死效忠胤礽,这是胤褆的初衷,但是又有多少人记得自己多年以前立下的誓言呢?

曾经信誓旦旦的说出宁死不做争储之事的胤褆被纳兰明珠和自己的母亲染了色。

纳兰明珠在未入狱和入狱之后都在不停的给胤褆灌输建功立业的思想,其母亲嘴巴上说没有想当皇后的野心,其行不然,多次在胤褆面前说母凭子贵的话,最后说出将太子取而代之的狠话。

康熙在征讨葛尔丹之时,选胤褆为随军主将,入狱的明珠也随军出征,不料军中出现卧底,大军粮草被烧,自康熙至步卒,每人每天一个窝窝头,但是此时的明珠仍没停止对胤褆的思想灌输,

“明珠:胤褆啊,自古成大事者,要心如铁石,毒和狠是你字典里的首要文字。”

在激战过程中,胤褆被葛尔丹用计俘虏,但是在其妹蓝齐格格的请求下,胤褆被释放归营,胤褆倍感羞辱,但是再次攻打葛尔丹之时,其亲手斩下了葛尔丹的人头。

此时的胤褆倍感心喜,其深刻领悟到活着的人才有话语权,死人是没有资格说话的。

胤褆之母,其心可见,自皇后赫舍里难产归天之后,其先是故意煽动容妃,劝说康熙选后宫之主,其知容妃无争权之意,想借机让自己登上皇后之位,可惜“无疾而终”。

此路不通,再开一路,其母被康熙翻牌子后又被拒寝,对胤褆的母亲来说是莫大的羞辱,外加外国使臣来觐见康熙之时,带来的礼物错送给了胤褆,又被追上门要回,胤褆也是无地自容,有火没处发。

胤褆斩葛尔丹立功后,尝到了建功的甜头,后续被明珠举荐参与收台计划,不料一战成名,被封为郡王,胤褆更是感受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殊荣。

对于收台明珠在康熙面前主张抚台劝降,但是暗中却鼓动大皇子胤褆参与武力出战,不得不承认明珠真是老谋深算,不论抚与武收台成功,明珠都是名利双收。

胤褆首次攻台,大获全胜,外加大臣吹嘘,康熙一喜之下将其封为郡王,胤褆激情膨胀,摔水师出战,不料被施琅诱入浅水湾,几乎全歼,还差点活捉胤褆。

胤褆几经波折,见识生死离别,心里从一个稚嫩的大男孩,逐渐成为了一个有思想,有政权和争权感的真男人。

在南征北讨的过程中,康熙得知太子胤褆与索额图密谋篡逆,私制龙袍皇冠,康熙回朝后,跪拜列祖列宗,宣布废除不忠不孝的无能太子。

康熙明知废黜太子会引起朝纲大乱,祸起萧墙,任旧毅然决然的除掉了胤礽,胤礽听完康熙的布告之后,当场晕倒在宗人府。

被圈禁的胤礽,可以说是从天上掉进了地狱,衣食住行与乞丐无异,精神略有失常,几度装疯卖傻,就在胤褆代康熙问话之时竟然说出:“那个太子不想当皇上”的大逆不道之话。

其实中年的胤褆说出替康熙行万难之事,很显然就是想将胤礽置于死地,因为他知道只有太子死了,他才无后顾之忧,即便太子被废,其仍然挂有前太子的头衔,唯一已死,自己才有十成胜算,也算一雪过往的耻辱。

最后说一句:虎毒不食子,同父异母的亲兄弟啊,血浓于水,打断骨头连着筋,胤褆你也是畜生不如啊......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康熙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共生了24个儿子,在皇位的继承人上让他大伤脑筋,大伤身心。



《康熙王朝》中胤禔(yìn tí)对康熙说:儿臣愿替皇阿玛行万难之事。他说这句话的场景是在太子胤礽(yìn réng)被废后说的。

历史上,胤礽的母亲是康熙的嫡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她生下康熙唯一的嫡子胤礽就死了。胤礽(yìn réng)和她母亲一样聪明伶俐,容貌俊美,康熙很爱他。康熙十四年(1675年),康熙公开册立时年1岁零7个月的嫡长子、二阿哥胤礽(yìn réng)为皇太子。“公开册立太子”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康熙亲自对他悉心培养,对其溺爱非常。



不料日益长大的胤礽越来越傲慢、暴戾,他还玩起了结党营私,竟和谋朝篡位的大臣索额图搅在一起。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除掉索额图,父子关系再也无法回到从前。其他皇子开始暗暗反对太子,对太子位虎视眈眈。



胤禔带头向康熙帝告胤礽

5年后,康熙带着众皇子巡视塞外。反对皇太子的胤禔(yìn tí)等皇子向康熙帝打小报告,说太子暴戾不仁、截留蒙古贡品……康熙帝完全相信了这些小报告,对太子更加不满。而这时恰巧康熙的十八子胤祄患了急性病很痛苦,他才7岁,面对病床上的爱子康熙心中焦急忧愁,他恨不得代替这个儿子忍受病痛。而太子对病中的弟弟却一点都不关心。此时此刻,康熙想起十年前自己生病时,太子去看望,也是表现出毫不关心,无忧愁的样子。从此康熙心里开始怀疑这个儿子是否冷血,没有孝心和仁爱。而这一次他把怀疑变成了肯定。

康熙当面指责太子“伊系亲兄,毫无友爱之意。”,没想到太子还面带怒气。有一天晚上,康熙发现太子靠近他的帐篷,从缝隙里偷窥他,这让他感到心惊肉跳,怀疑太子要杀父篡位为索额图报仇。

康熙皇帝哭诉着宣告皇太子胤礽“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虐众,暴戾淫乱”,废了太子,并骂他“生而克母”,把他圈禁在咸安宫。就在这一天皇十八子不幸死了,废太子和死儿子,这两件事加在一起,让康熙皇帝悲痛万分,心力憔悴。而这些阿哥们对太子位的争斗更加激烈,特别是大阿哥。

大阿哥,爱新觉罗·胤禔(yìn tí)(1672-1734年),康熙帝庶长子,母为惠妃纳喇氏,本来是老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折未排序,因而他为皇长子。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他为直郡王。

《康熙王朝》中,太子被废,允禔心中高兴,康熙帝器重允禔,让他负责监视允礽,一日,他代替康熙去审问胤礽。胤礽头发凌乱衣衫不整疯疯癫癫,他见了大阿哥,直呼:“皇阿玛,你饶了儿臣吧!”

大阿哥说:“朕问你,你有没有说过你已经当了38年的太子,何时才是个头?这话”?“不准称儿臣!称奴才!”

接着问,“你是不是盼望着朕早日归天?你好当皇帝呢?”胤礽自然是否定。允禔回去向父皇禀告审讯的事,康熙匆匆忙忙去看他生病的3岁的19皇子,允禔急于告诉康熙审问胤礽的情况,康熙顾不得听,急急忙忙往外走, 又回过头,用手指着允禔说,“你的亲弟弟病得很重!”

说过急步往前走,允禔追上去说,“皇阿玛你不用担心,小十九常生病,不久就好了”他紧接着说,我已经问过胤礽了,然后他删减胤礽原话。他对康熙说,胤礽说过,“我已经当过38年的太子,何时是个头?”当问他“是否盼皇上早日归天,好早日称帝时,他说,哪个太子没有当皇帝的念头呢?”

康熙自然会想到,除非胤礽疯了才会说出这样的话,否则就是允禔说谎,他正在生气,允禔认为时机已到,

便向其父皇进言,说:“儿臣愿替皇阿玛行万难之事”。他的意思就是说,请杀胤礽。康熙帝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他对允禔意味深长地说:“他是你的弟弟呀,他是你的亲弟弟呀,你连畜牲都不如!”一脚把他跺倒在地。不久把他圈禁宗人府。



对这件事史载,允禔说:

“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康熙帝听到这些手足相残的话,是非常震惊、痛心的。他马上意识到胤禔与胤禩(八阿哥,他的养母是胤禔母惠妃)已结党欲杀胤礽,心中悲愤对其反感。康熙帝批评胤禔,并指出他的不轨:

不谙君臣大义,不念父子至情,天理国法,皆所不容。

怒斥他为“乱臣贼子”。下令剥夺了他的爵位,把他幽禁起来。

康熙还调查出胤禔知道自己当太子没有希望了,就支持自己最亲的八弟夺位。他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胤禩制造舆论,说:“相面人张明德曾相允禩,后必大贵。”而且还查出他有谋杀皇太子的企图。

另外康熙还查出胤禔与一个会巫术的人狼狈为奸,用妖术镇魇(yǎn)想残害胤礽,证据确凿。


无论是《康熙王朝》还是历史记载胤禔都想杀了自己的弟弟胤礽。


小姐姐讲史


胤褆有了野心,是真的想杀太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