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王朝》姚启圣深得圣心,却为何又功成身退不愿为官?

谷原明

姚启圣,在《康熙王朝》里是“汉臣三部曲”中的第二位(第一位是周培公,第三位是李光地。按照出场顺序来排)



不得不说,他是三个人里面结局最好的那一个了

他由周培公向康熙举荐,才得以复出,从管马的摇身一变成了总督大人,他的使命只有一个——打倒延平王,收复台湾岛……


收复台湾的过程就不再赘述了,电视里都有。然而收复台湾后,姚启圣这样一个“大功臣”却功成身退,原因如下:

1.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姚启圣深深体会其中的道理,他的前车之鉴就是周培公了。周培公平叛三藩,却被弄到极寒之地做官,以至于弄了一身病,死的可惜。

剧中还有一个人也明白这个道理,那就是吴三桂,他为大清打得了天下以后,常年在云南“剿匪”,因为他明白,打了天下以后,如果没有事情可干,那么清政府也就留着他没有作用了



2.姚启圣年老体衰,差不多可以“乞骸骨”了。姚启圣年龄已经很大了,做官已经很难为自己了,并且朝廷当中明相和索相谁都惹不起,不敢轻易站队


还不如拿着皇帝的赏赐,回家置办上几亩田地,当一个地主老财,这样自己晚年有了着落,子孙后代也能够享自己的福。


总之,这个深得圣心,只是一时的。

皇帝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为了保住大清的江山,什么东西都可以用来牺牲——从一开始的苏克萨哈,朱国治,再到周培公,还有蓝齐儿,魏东亭,一直到李光地,容妃娘娘……


这些都是政治的牺牲品,都是帝王之术的棋子。功成身退,未尝不是一种好的选择

个人愚见,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图片来自网络)


牵着你的手和你一起看月光

那是因为姚启圣深知康熙皇帝的秉性,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的古训,深知一代名将周培公的下场。论功劳,姚启圣只有平台一功,而周培公却有平三藩、收辅臣及平定太监造反等诸多功勋。可是二人的下场却天差地别,周培公在平三藩即将胜利之时被召回,授盛京将军,在苦寒之地郁郁而终。而姚启圣则在收复台湾之后主动乞骸骨,告老还乡,康熙则封他西湖侯,并赐他行宫一座,藏书万卷。这二人都是治世能臣,可下场却天差地别,原因就在于两点,一是“知进退”,二是能否会“藏”。

周培公被康熙发掘以后便屡立功勋,从蜡烛没捻就能判断出来太监造反,平了杨启隆的叛变。与图海带三千家奴平察哈尔王,单刀赴会招抚王辅臣,与吴三桂决战鄂湘,战功赫赫,吴三桂大败已成定局。可是此时满朝上下(尤以满臣为多)都开始弹劾周培公,原因便是害怕此时手握几十万精兵且又能征善战的周培公成为第二个吴三桂。

康熙是最多疑的人,他在平鳌拜的时候便派人监视过自己的心腹手足魏东亭,更何况是汉人大臣周培公呢。所以康熙就坡下驴,急召周培公回京,而令图海为主将,将这件不世之功给了满人图海。而功高盖主的周培公却被发到了满人的老窝——盛京,在那里周培公是翻不出什么浪花的。

所以周培公的结局悲惨就在于他不知道在该退出的时候退出,并且不知道守拙,每次康熙的意图他都能领会,并且当众表达出来。哪个皇帝会希望自己的臣子能这样清楚自己呢,皇帝需要的是下边人的无条件服从和自己的天威难测,绝不会希望自己肚子里有一条蛔虫。

而姚启圣显然从周培公这里吸取了经验教训。姚启圣是一个怪人,从封疆大吏做到了九品司厩,更是让顺治谕旨此人决不可再次重用。他之所以能进入康熙皇帝的法眼,那就是因为这是周培公临终前的举荐。姚启圣此人持才傲物,目空一切,是康熙最厌烦的人。康熙更是对姚启圣直言“有时候朕真想杀了你”。

可是康熙还是重用了姚启圣,那是因为只有姚启圣才能对付施琅,才能尽快平台。康熙力排众议,给了姚启圣节制诸省台务的大权,而这也让姚启圣得罪了不少满族显贵。平台之策在几年之后终于显出作用,台湾在姚启圣的施琅的通力合作之下收复。

这时候的姚启圣立即回京面见康熙,祈求告老还乡,并拍了他的一次大马屁。他说能生于康熙之年是姚启圣之大幸。因为只有康熙才会用姚启圣,让他来完成这不世之功。康熙在这个狂傲的士子嘴里听到了服软的话,自然是开心的莫名,旋即批准了他的请求,并封他为西湖侯,赐行宫一座,藏书万卷。

功劳巅峰知道修退路,这就是姚启圣的聪明之处,他若是留在朝中做官,想必早晚会让恨他入骨的康熙处死。而做个逍遥侯爷,才是最好的下场。

至于康熙,自然也乐见此事。因为他要做的是千古圣君,必须要优待功臣,一座行宫和有名无实的侯爵确实算不了什么,更何况姚启圣七旬老者,也没有多大的威胁。真让他回老家,路上还真不一定说什么浑话呢。

以上。


逆流时代

姚启圣是《康熙王朝》电视剧里很有意思的人,也是我喜欢的角色,睿智聪明、知识渊博、风趣幽默。他出场时已经年近花甲了,用明珠的话说,别人的官越做越大,他是越做越小,从福建省长干到东北某养马场技术员。

但姚启圣这个人有才,在对台方略上,他站位比康熙都高,视野广阔,足智多谋,而且长期在福建工作过,对台湾情况极为熟悉,他的“三必抚三必剿"一下就打动了康熙,所以决定重用他,任命他为福建总督,统筹对台事务。

同时,姚启圣又是读书人,他饱读经典,对书比对自已性命还重要,对康熙的重用他不以为意,但康熙送他一本书却如获至宝。姚启圣身上有中国古代以来读书人的骨气、硬气、傲气。他看不起马背起家的清王朝,明珠和索额图两个重臣都被他呛过,可他是个干才,所以康熙既用他又恨他。

台湾回收后,功成名就的姚启圣立即归隐了,一是因为还是看不起满清贵族,二是他了解朝廷一直防范着汉人。所以索性再次丁忧去了。


华哥杂谈

在《康熙王朝》中,因忠臣周培公的临终的举荐平台人选,处于当时在养马的姚启圣开始被康熙发现,在平台几年里,康熙对他可是又爱又恨啊!姚启圣也算是剧中唯一一个能功成身退的臣子,得以善终。

而剧中姚启圣深的康熙的圣心,为何最后不愿意再为官呢?

1.姚启圣晚年能遇到明君,让他有生之年再次可以有所成就,已经很知足了,并不贪图官场上的荣辱!

剧中姚启圣这个老头幽默风趣,又识事务,倒是吸引了一大批剧迷的喜爱!

从一品的封疆大吏最后做到一个九品养马的司厩,而且还让顺治皇帝下旨永不录用,让康熙一下子来了兴趣,正好现在缺一个平台之人。何不用用索额图口中这个怪才。可姚启圣确实恃才傲物,对至高无上的皇权是冷嘲热讽,康熙也有那种征服欲望强烈的天子,偏偏要让那个老叫花子低头。于是不说一个罪名直接把他关进牢房三个月,无一个跟他说一句话,这可憋死了老头子了,彻底戳戳了他身上的傲气。后面康熙又收拢人心,破祖宗先例,烧了顺治的旨意,破例录用他,知人善用,委以平台重任。
这两件事算是把姚老头征服了。



2.姚启圣知道急流勇退,可不想等别有用心的人卸磨杀了他这头倔驴!

“老不死”“酸臭味”“老叫花子”这些词不好听,但是能把他性格里面的精髓描绘出来让人细细品味。在康熙破例启用姚启圣之后,姚启圣也看出他是千古一代圣君,心里佩服康熙,也实实在在为康熙办朝廷的事情,他正直清廉,才能卓著,不搞山头派别,也不卑不亢,治理严明。康熙对其很是满意,由衷的表示身边多几个姚启圣这样的人就好了。在这一点上,康熙和姚启圣是共通有默契的。两人都深明对方的人品,做到了心中有数。也不由得李德全说,姚启圣有些地方像皇上。 但是像姚启圣这样的人,其实并不被康熙所完全接纳,姚启圣不像周培公那样直言顶撞皇上,也不像李光地那样对康熙表面上的顺从。

如在明珠对台招抚失败后,姚启圣知道康熙把更多的重心都放在满大臣上,而且失败后明珠招回了朝廷,但是福建方面肯定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的。姚启圣要辞官丁忧,既向皇上表示无奈,也算给皇上台阶下。


康熙心里知道自己的决策错了,还是让姚老头回去丁忧了。每每看到康熙无奈的感叹:“唉,朕把这个姚老头子也得罪了”这句话,因为这句话饱含了对姚启圣的肯定和些许的无奈,既恨又爱啊!但是在陈廷敬的提醒下,康熙用自己痛斥的方式赐给了姚启圣一道骂旨,姚启圣也心服拜领,正应了那句“朕越是骂他,他和朕就是越贴心。”君臣二人的水火共济真让人阅之怡情。 但是康熙肯定是不喜欢姚启圣这样的臣子的,如果康熙不是皇帝,他们二人肯定能彼此为师为友。姚启圣的才能让康熙心悦诚服,但是他的刺也屡屡在挑战康熙的极限,所以他多次说恨不得杀了姚启圣,最后也说姚启圣在他心里已经死了一千次了。这些姚启圣心里是有数的,能得康熙的圣心是这一时,谁也不能保证能永远的康熙的圣心啊!




3.姚启圣自己也知道他的脾气在官场待不了多久,康熙也不忍这样可爱又有时恨牙痒痒的忠臣步周培公的后路

姚启圣愤世嫉俗,心性高傲的很,如果这样的人待在官场那个大染缸中,会被圆滑的人害的很惨的。所以也明白康熙也不太愿意这样的汉人待在身边,所以同意他立不世之功后归隐。
最后姚启圣被封为西湖侯,我觉得康熙得闲时,心里肯定还是想去找姚启圣聊聊的,因为姚启圣这样一个有才又有性格又死过一千次的人,对于康熙来说肯定是难忘的。 最后,在康熙对姚启圣赐封,姚启圣激动地喊出“皇上”的时候,康熙不耐烦地说声“想抗旨啊?!”我觉得有种莫名的喜感,逗啊两个高手过招。姚启圣在被康熙心里恨得无数次而又未杀,肯定已经对这个老头子无奈了。




马云6663

这里讨论需要设定在电视剧或者小说《康熙王朝》的范围内,历史上的姚启圣好像是死在任上(记得不太清了)。

姚启圣,得遇康熙这样的君主是他的幸运,纵观整部《康熙王朝》,能人不少,周培公、明珠、索额图、陈廷敬、李光地等都算得上能人,但是明白人可没几个,能说的上来的估计就姚启圣一个人。他太明白了,以至于都已经明白的都快成老妖精了。

他明白,台湾就是他的筹码,只要台湾不收复,他的差事就不算完,就能深得圣心,但是这个也是有时间段的,太拖了也不行,太急了又干不了,我说姚启圣是个老妖精,他对时间的把握,对康熙的认识,都要比其他臣子高很多。别说魏东亭和康熙一起长大的,但是魏东亭根本不了解康熙这个人,只有姚启圣,他明白,康熙或者说所有的帝王,都会做卸磨杀驴这件事的,所以有敌国,他是能臣,没敌国,他也就没什么用了。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圣贤书都会读,但是急流勇退都不会做。


轮回的刻度

姚启圣,字熙止,浙江绍兴人。历史中的姚启圣与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姚启圣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历史中真实的姚启圣是秉承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从康熙二年获得乡试解元并被任命为广东香山知县开始一直到康熙二十二年去世,姚启圣基本上是步步高升的,并不像电视剧中说的那样“官儿越做越小”。二十年的时间由一个知县逐步升任总督(相当于省委书记)、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等一品大员、地方要员,可见姚启圣能力非凡。

在《康熙王朝》中,导演反其道而行之,说姚启圣由布政使(相当于副省长)逐级被贬为三里河马场的从九品司厩官(相当于今天的股级干部,居委会主任之类的),这是电视剧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而设置的艺术需要。在电视剧中,姚启圣只有收复台湾的功劳;但在历史上姚启圣不仅对收复台湾有重要贡献,还对平定三藩、镇压叛军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其实这些都是艺术加工,作者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都有自己的中心思想,因此就要对一些生活现象和历史事实进行加工。下面单说在电视剧中的情形。

至于在电视剧中,姚启圣功成名就后辞官归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条:

第一:姚启圣有傲骨。

从三眼索相索额图的介绍来看,姚启圣被贬的主要原因是“屡屡顶撞上司”。中华文化被马背上民族所统治,而上司迎合统治者,失掉了原来的气节,引起了姚启圣的不满,故而屡屡顶撞。顺治皇帝处置姚启圣的圣旨中说姚启圣“放浪形骸,忤逆有司,践踏律法”,可见姚启圣对清朝的一些制度,立国的根本在某些程度上来说是反抗的。其深层次的原因就是源于对汉文化的无限敬仰,姚启圣认为满人不能统治汉人,即使统治汉人也得按照汉人的方式来做,因而对清朝统治者带来的一些满族方式不满。在三里河马场的监狱里,康熙皇帝前去看姚启圣,以姚启圣的聪明才智不可能不知道面前的就是当今皇帝,而他依旧自称“爷”,这是他从内心深处蔑视满人的体现。后来在帐篷里,姚启圣跪在康熙面前,康熙用茅草拨弄姚启圣的头发说姚“罪在其心不在其行”,君臣二人交心而谈,康熙皇帝已看出姚启圣看不起满人,认为满人没文化配不上长江黄河,配不上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于是康熙皇帝开始显示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宽广博大的胸怀,以此折服了姚启圣,姚启圣才肯为皇帝出力收复台湾。姚启圣虽被康熙皇帝的博学气度所折服,但对满清王朝始终是不认可的,因此收复台湾,只是姚启圣向康熙皇帝本人臣服的体现,并不是向整个满族臣服。姚启圣的内心始终认为汉文化才是天下正统。

第二个原因:功高处险。

姚启圣收复台湾,帮助皇帝平定东南半壁江山,这样皇帝才可以放开手攻打西北的葛尔丹,因此姚启圣的功劳是第一位的。在历史上有大功者,多不得善终,周培公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平定三藩,周培公虽未得首功,但已名震天下,事后不但不收敛反而在朝堂上大放厥词,授人以柄,终致病死雪国未得善终,殷鉴不远,姚启圣不得不为自己的后路考虑。历朝历代凡是为朝廷攻城略地建立大功的人,善终者都是无欲无求,功成身退的人,如郭子仪、汤和等;不善终者都是那些自认为自己应该得到封赏的人,如韩信、彭越、徐达等。善终之人,情况各不相同;不善终之人,都有““挟震主之威,戴不世之功”而依然居高官食厚禄的情况。姚启圣虽不确定自己退隐后是否能善终,但他知道如果继续在朝廷任职一定不得善终,因此还是选择一个对自己稍稍有利的路吧。

第三个原因:做顺水人情。

收台后,康熙皇帝论功行赏。按照历朝一般规律论功行赏,朝廷都有相应的赏赐,但康熙皇帝却反问姚启圣:“你想要朕给你什么赏赐啊?”,这分明就是搪塞之语,姚启圣也已看出皇帝不想给自己赏赐,于是说道:“臣不想要什么赏赐,只想辞官归乡”,康熙皇帝并未做什么实质性的挽留,最后赏给姚启圣一座行宫和宫里的图书,并赐了一个封号——“西湖候”。“西湖候”有名无实,无职无权,赏与不赏对皇帝都无甚大碍;收复台湾之功仅得一处宅院之赏,功劳与待遇不匹配。最后康熙皇帝说“你在朕的心里已经死了”,这说明康熙皇帝与姚启圣完全没有个人感情,二人只是工作关系。姚启圣也看出了这一点,对皇帝亦没有什么留恋的了,若继续在朝廷里做官,说不定会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事,干脆回家养老,面子上还能保全一个君臣之谊。

综上,姚启圣只为谋大功,不为得大利;功成身退,誉在后世。


玉面小霸王

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的姚启圣与历史上真实的姚启圣其实是有很大出入的。历史上真实的姚启圣并没有所谓从三里河马场被启用一说,也没有顺治皇帝永不录用一说。而且姚启圣一直在福建做官,甚至在平定台湾之后很快就病死了,所以也没有功成身退不愿为官一说。

既然你的问题问到了电视剧的剧情,那么我也根据电视剧的剧情和一些真实的历史来对比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姚启圣被周培公举荐给康熙皇帝用以平定台湾。而周培公此前是为康熙皇帝平定三藩的股肱之臣,却为索额图、明珠等人所排挤,最终被康熙皇帝放到盛京这么一个苦寒之地,并且年纪轻轻就病死了。

在电视剧里姚启圣被周培公推荐的时候已经是六十岁的老人,作为一个把清朝从一品到九品的官全部做过一遍的人,姚启圣自然是深谙官场之道的,只不过是他的脾气秉性让很多官员甚至顺治皇帝都难以接受,所以才把他贬到三里河养马。事实上,在真实的历史中,姚启圣也仅仅只活了六十岁。

当然,在电视剧中,康熙对于姚启圣其实也并非完全信任,他也还不时让明珠,索额图作为钦差去福建监察姚启圣。当然,在真实的历史上,也是姚启圣和李光地两位共同保举了施琅出任水师提督,最终一举平定了台湾。作为平定台湾的第一功臣,康熙对于姚启圣也是封赏尤嘉,封骑都尉,太子太保加兵部尚书。

只不过,一个汉臣立下了统一之功,做到了如此高的位置,多少对于满洲贵族而言是有些不满的。姚启圣早年的一些经历以及此前周培公的下场,让他有蒙生退意的想法也很正常,加之他已垂垂老矣,康熙皇帝可用他的地方也不多了。因此,功成身退才是他最好的选择,康熙皇帝也很是高兴。否则,这么一个有着大功的倔老头,对于皇帝而言,最终也会是一个难办的事情。


傅斯鸿

在历史上,姚启圣确实是收复台湾的重要人物,但是其生平经历和《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所刻画的截然不同。

在《康熙王朝》中,姚启圣是一个风趣,幽默,却又十分倔强,打心眼儿里看不起满人,对皇上虽然表面恭敬,但是心里却有诸多不服。宁肯从封疆大吏被贬到不入流的小吏,也不愿意为满清效力。

被周培公推荐给康熙后,姚启圣被康熙皇帝的气度,才学彻底征服,于是康熙将收复台湾一事交给姚启圣全权负责。

姚启圣不负众望,通过迁界禁海,离间施琅等措施,终于完成了收复台湾这一千秋功绩

收复台湾后,姚启圣进京接受封赏,作为收复台湾的第一功臣,连皇帝都不知道如何赏赐姚启圣,但是姚启圣是个聪明人,他深知伴君如伴虎,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再加上之前有周培公的前车之鉴。姚启圣宁愿隐退不愿再为官。

历史上真正的姚启圣在收复台湾后不久,即病逝,终年六十岁。


一点点历史

功成身退是姚启圣的为人智慧,但历史上真实的姚启圣并非如此。

先说说《康熙王朝》中的姚启圣,他在福建圈界禁海,得罪满清权贵,为平定台湾,康熙对他无比信任,这在充满满汉矛盾的大清王朝,像姚启圣这样的汉臣自然是满清权贵的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姚启圣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不如功成身退,颐养天年更好。

而历史上真实的姚启圣还没等平定台湾就已病逝,据记载:

康熙并未因他的死,按例赐祭葬,给谥号。第二年九月,朝廷追究姚启圣修造船舶、军械亏欠四万七千两银子,应追缴。康熙帝感念其生前劳苦,免于追缴。而对于他殉职任上,却始终没有盖棺论定。

由此可知,康熙对姚启圣也是极不满意的。


五味社

就能力上说姚启胜确有安邦定国之能,对付台湾郑氏,收复失地他居功至伟,他很了解康熙皇帝,同时也更清楚他自己性格上的缺点,居于朝堂之上他可能无法和睦的与别的大臣相处,伴君之侧如伴虎,激流勇退,对他来说最好不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