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在文筆上並沒無獨到之處,為何會被稱為千古第一奇文?

首先我不同意出師表是千古第一奇文,雖然出師表是我國古典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一顆明珠,但是這些都無法掩蓋它作為諸葛亮向蜀漢皇帝劉禪上書的表文的實質。在這篇表章裡,我們看到了一個老臣的赤膽忠心,一個愛國者的時不我待。

沒有任何神奇獵奇的內容,什麼妖魔鬼怪,什麼皇族秘辛一概皆無,何來奇文一說?


《出師表》在文筆上並沒無獨到之處,為何會被稱為千古第一奇文?

出師表對於廣大即將參加中考的同學來說簡直就是噩夢,這篇長文是需要通篇背誦的,中考中是要考默寫的,據我所知,在上海歷屆中考考生中,只有1998年參加中考的同學不需要全文背誦出師表。

享受和出師表同樣待遇,需要通篇背誦的文言文還有柳宗元的捕蛇者說,小石潭記,劉禹錫的陋室銘,周敦頤的愛蓮說等,這些都是歷經時代風霜,被時代認可的好文,從這一方面也能從側面看出出師表的文學地位。

我們細看出師表,他的通篇文字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也是諸葛亮人生的寫照,他用自己的一生對此進行了詮釋。


《出師表》在文筆上並沒無獨到之處,為何會被稱為千古第一奇文?

我們在出師表裡,可以清晰地看到,諸葛亮用循循善誘的語氣不厭其煩的告訴著已經不再年輕的劉禪怎麼做人,要如何處事,要親近哪些人要遠離哪些人,他細心地為劉禪分析蜀漢眾多留守大臣的特點,讓劉禪能夠人盡其才。

諸葛亮的語氣,像極了在子女即將遠遊時,父母在機場,火車站安檢口之外的最後的叮囑。諸葛亮在這一段表述中投入了極深的感情,就像父親叮囑兒子一樣,其實諸葛亮也視劉禪為自己的子侄全心全意培養。

說句實話,諸葛亮在這裡所寫的東西,曹操都懂,但是和諸葛亮諄諄教誨劉禪不同,曹操絕不會教漢獻帝半分,哪怕漢獻帝是曹操的三料女婿,這就是忠臣與權臣的區別吧。


《出師表》在文筆上並沒無獨到之處,為何會被稱為千古第一奇文?

除了這份類似於親情的情感之外,在出師表裡還自然流露出諸葛亮對於劉備的感激之情。

“成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短短的近百字,就把自己對於劉備的感激之情寫的淋漓盡致,躍然紙上,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複雜的修辭,諸葛亮用最樸實無華的語言,卻表達出了最真摯的情感,這樣的文章古往今來能有幾篇?這樣的文章文筆不好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