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講話 品典故」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学讲话 品典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講話原文】

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和掌握其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很有益處。古人所說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們都應該繼承和發揚。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80週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2013年3月1日)

【出處】

諸葛亮《後出師表》

【原典】

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釋義】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自三國時期諸葛亮的《後出師表》。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為了完成蜀主劉備生前鞏固蜀漢政權、興復漢室江山的願望,他先後六次率軍隊攻打魏國,爭奪中原。公元228年冬天,諸葛亮又一次集結軍隊,出兵北伐。出征前,給後主劉禪寫了這篇《後出師表》的呈文,分析當時的形勢,表示北伐的決心。文章結尾,他寫道:“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鞠躬”,是恭敬謹慎,“盡瘁”,是竭盡心力,“已”,是停止。整句話是表示自己要竭忠盡智地拿出全部力量,至死方休。雖然有史學家認為《後出師表》並非諸葛亮所作,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八字卻準確概括了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質。在中華歷史文化中,諸葛亮是人們心中智謀出眾與忠誠敬業的歷史表率。

歷史上,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狀態兢兢業業一生的人物有很多。諸如魏徵、文天祥、史可法、于謙等眾多股肱之臣,都是為國為民至死方休,他們奉行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理念,“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把畢生心血和才華都奉獻給國家與人民;而帝王肩負家國興衰,亦不乏有勤勉終生者,比如清代的雍正皇帝,他的自我要求就是“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遊獵,在位十三年,日理政事,終年不息,朝乾夕惕。在當代社會,“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榜樣更不少見。比如,焦裕祿,在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時,強忍肝癌病痛艱苦奮鬥,被譽為“人民的好公僕”、“共和國的脊樑”,將工作熱情奉獻到了生命的最後。再如,“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廖俊波,在南平工作期間,帶領當地幹部群眾撲下身子、苦幹實幹,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對黨忠誠、心繫群眾、忘我工作、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最後因公殉職於藍天蒼茫下。這樣的人生,正如他所寫的一句自勉之語所說:“能夠當一個領頭人,讓23萬政和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歷史王朝裡的千古人物,以及當代社會中的英雄模範,他們做到了對工作事業殫精竭慮、報效終身,然而,對於我們每一個普通人來說,在日常生活中,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境界,是否就很遙遠呢?

當然不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狀態,是一種敬業精神的極致體現,是願為一項事業兢兢業業,願為一種理想夙夜在公,願為一份信念投入一生。這種敬業精神與每一位工作者都息息相關。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業者,無不具有這種對工作對事業的奉獻、勤奮、刻苦、執著、專注的精神品質,這意味著吃苦的決心、刻苦的努力、艱苦的付出,和不苦盡不輕易甘來的過程。正如韓愈在《勸學解》中說:“業精於勤,荒於嬉”,事業精誠於勤奮認真,而荒廢於嬉鬧草率。

那麼,這種甘於為工作盡心盡力、無止無休的敬業精神從何而來呢?《朱子語類》裡說:“愛而不敬,非真愛也;敬而不愛,非真敬也。”敬來自於愛。人之所以會形成堅定而忠誠的事業理想,是因為對之懷有充分的熱愛與認同;既然是充分熱愛和認同著某項事業,自然就能樂意為之、以此為樂。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在內心裡、情感中,就是真誠愛其崗、熱忱敬其業,能把工作看待為虔誠的事業,能把職業的為稻粱謀、謀生飯碗,上升為事業的理想認同、奮發自我,那麼,“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就不是一種聽起來顯得沉重而遙不可及的境界,而會成為人對於工作自然而然的狀態——自然而然地奮勉、樂在其中地勤奮。這種狀態,能把人生點滴過程都集合為最大程度的合力而貢獻給心中的事業——醒著夢著,都為之牽掛籌謀,八小時以內、八小時以外,都為之奮鬥付出。

所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忘我境界,距離我們每個人都並不遙遠。如果我們能熱愛自己的工作,就能在旁人看著苦、自己感覺樂的事業中“衣帶漸寬終不悔”,就能在平凡的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自我,就能在有限的工作中感染出無限的力量。而一份份工作、一個個崗位,將一個個零散的個人與社會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對一個國家來說,只有每個個體在各自社會座標上扮演好角色、發揮好作用,才能匯聚起民族圓夢的恢弘力量,積蓄起國家進步的強大動力。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途上,決不能缺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