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現在的銀行理財還能買嗎?

用戶3981010308


當然可以買。

我感覺題主問出這個問題,一方面是傳統理財收益繼續降低,另一方面,可能是因為資管新規的影響,理財產品不再承諾保本了。

其實這兩個問題可以歸結到一個問題,資管新規。資管新規涉及到多種金融機構,涉及到銀行理財的,可以歸結到幾個方面:第一,打破剛性兌付,不允許再承諾保收益和保本。第二,以後理財再沒有90天之內的產品。第三,淨值化,類基金,不是再像現在這樣是收益型。

許多投資者,哦,不,資管新規把現在的投資者分成了“合格投資者”和“不特定的社會公眾”兩種,我們大家基本上都是不特定的社會公眾範圍了。

現在大家不敢投資銀行理財產品,恐怕是給嚇壞了。也是對資管新規的誤讀。資管新規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大家的風險觀念,讓大家樹立正確的投資和風險意識。讓大家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去投資。

投資銀行理財的風險,還是取決於產品投向。具體可以見投資產品說明書。資管新規的出臺,促使銀行根據不同的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發行不同風險等級的產品。大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去選購自己適合的產品。其實適合絕大多數人購買的產品和之前的,很多還都是一樣的中低風險。有需要的話,建議尋求專業理財經理諮詢。

建議大家正確瞭解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風險承受能力做資產配置,不要談理財色變。


理財經理李玉娟


現在的銀行理財還能買嗎?答案是肯定的,可以購買。隨著資管新規的出臺,理財打破剛性兌付,很多投資客戶對理財望而卻步。雖然仍有一部分人在購買理財,但心中也時有忐忑,生怕到期後本金會有所損失。

下面著重介紹,資管新規出臺後,大家可以在銀行可供選擇的幾個產品。分別為淨值型理財、結構性存款、大額存單。

1、淨值型理財

淨值型理財產品,其運作模式與基金類似,非保本浮動收益,投資者購買產品前無法預知產品實際收益率,而是根據產品實際投資運作情況,在產品開放申購或贖回日公佈產品淨值,投資盈虧由投資者自負。

通俗一點,本金10000元,1元1份買入,買入10000份,投資結束後產品淨值高於10000元即掙錢了,低於10000元則賠錢了。

那麼淨值型理財安全嗎?

目前各銀行發售的淨值型理財都是趨於保守的,大都為固定收益類產品,即投資固定收益類產品一般在70%-80%左右,風險是可控的。淨值型理財還是比較安全的。

2、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是銀行的一種存款,一般是通過在存款基礎上嵌入金融衍生交易(包括但不限於黃金、指數、期權、調期、遠期等)而設計的一種產品。

簡而言之,它就是存款和衍生品的組合,這使得結構性存款既有“存款收益”,又有“衍生品投資的想象空間”。客戶所承擔的風險只是利息可能發生損失,而本金不會有任何損失。可以把結構性存款看作是原來保本理財的一種替代,其風險是低於淨值型理財的。


3、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屬於一般性存款,一般起點為20萬元,3年期,利率一般在3.85%~4.2625%之間。本息有保障,且受存款保險制度保護,安全性高。如果不想承受理財的風險,大額存單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綜上所述,銀行理財還是可以購買的。資管新規下,銀行發行的淨值型理財、結構性存款,風險稍低,可以配置一些。如果可以接受3年期限,可以配置一些大額存單。


河小葵話理財


朋友們好!

當然能買了!現在銀行理財產品仍然是比較安全的理財產品,特別是大型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雖然收益率比其他銀行低一點點,但是也更加穩妥一點。下面來分析一下。

銀行理財產品風險仍然是比較低的

現在的銀行理財產品風險仍然是比較低的,現在一般銀行理財產品風險等級雖然是中等風險等級,但是實際上延期支付的理財產品,達不到預期年化收益率的產品,可以說是寥寥無幾。因此,從整體上來說,銀行理財產品風險仍然是比較低的,一般情況下都可以購買。

現在雖然銀行理財產品打破了剛性兌付,但是一般銀行都是不願意自己的理財產品出現延期支付甚至達不到預期收益率的。畢竟銀行的信譽是進行經營活動的基礎,因此,銀行對於自己發行的理財產品都是會竭盡所能保證理財產品的安全的。

現在銀行理財產品普遍是短期理財產品,一般一年期理財產品年利率也就是4.5%以下,現在一般大型銀行一年期理財產品年利率為4.3%左右,中小型銀行一年期理財產品在4.5%左右,這樣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不算高,一般來說銀行投資的底層資產還是比較安全的。這樣的收益率基本上也能夠基本保證安全。

因此,現在銀行理財收益率不算太高,而且銀行也是經驗非常豐富,因此,現在理財產品從整體上來說,風險仍然是比較低的。

大型銀行理財產品可能更穩妥一些

購買理財產品,大型銀行理財產品可能更加穩妥一些。一般來說,大型銀行資產規模巨大,營業網點很多,經營更加穩健。因此,一般大型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肯定更加有保障一些。

現在一般大型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基本上是非常全的,有按日開放的活期理財產品,還有按周開放的活期理財產品,還有各樣短期理財產品。可以說大型銀行理財產品的種類是非常齊全的。

而且大型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也稍微低一點,一般大型銀行1年期左右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大概在4.3%左右,比中小銀行稍微低一點。

一般情況下,大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雖然低一些,但是大型銀行經營更加穩健,因此,理財產品可能安全上更有保障一些。

因此,如果想購買理財產品的話,購買大型銀行的理財產品,可能會更加穩妥一些。


綜上所述,理財產品當然可以買了。現在雖然理財產品打破了剛性兌付,但是理財產品仍然是比較安全的,如果想更穩妥一些,可以考慮購買大型銀行的理財產品。



如果您喜歡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我,也歡迎您加入我的免費投資圈子,可以進一步交流。歡迎大家多多評論,點贊,關注!

睿思天下


之前,國家發佈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就是俗稱的資管新規,要求金融機構不能發佈承諾保本保息的理財產品,不能剛性兌付,於是不少人會擔心,那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不是有虧損的風險?是不是不能買了?那倒未必。

1、銀行理財產品的安全性依然可靠

在市場所有理財產品當中,銀行的理財產品相對足夠安全和可靠,畢竟銀行家大業大,資金風控級別高,而且還受到了監管層更多的“關注”。這次之所以出臺這樣的意見,主要是因為要規範銀行的理財產品運作,規避銀行的資金風險。

銀行憑藉著強大的資金實力,以往對幾乎所有的理財產品都承諾保本保收益,實際上就是不管產品虧錢還是賺錢,都照樣拿錢補貼,有的銀行還出現拆東牆補西牆的現象,這樣的操作明顯不規範,長期來說還不利於我國金融業的現代化發展。

更嚴重的是,一旦很多項目出現資金的問題,將會給銀行帶來很多風險,這將影響到經濟的發展,所以資管新規對降低銀行的風險大有幫助,從根本上來說,也是維護了所有理財投資者的利益。

2、銀行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可達4%以上

雖然指導意見要求銀行不能承諾保本保收益,但還是給了兩年多的過渡期(到2021年)。如果網友們想買保本保收益的理財產品,依然還是可以買到。

哪怕過渡期結束,銀行理財產品依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相比“寶寶類”的貨幣基金產品,很多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水平可以達到4%以上,安全性也較高,適合大多數穩健的投資者。

據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上週銀行理財產品平均年化收益率為4.35%,平均期限為177天。

對於不想長期定存的人來說,銀行理財產品的期限並沒有強制要求,既有短期,也有長期。從產品期限來看,上週3個月內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24%,3-6個月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34%,6-12個月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41%,12個月以上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73%。也就是說,在不佔用資金流動性的情況下,投資者還可以拿到很可觀的收益。

3、部分銀行理財產品也有一定收益風險

儘管銀行理財產品有這些優勢,但購買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點。不是所有的銀行理財產品都賺錢,可能有虧損的風險!要知道,現在理財產品的類型劃分為三類,分別是保本固定收益、保本浮動收益、非保本浮動收益,在選擇理財產品的同時,一定要仔細看看產品屬於哪一類。

另外,由於部分銀行理財產品是浮動收益,產品說明書會給出預期收益率,但這個收益並不等於實際收益率,這個也需要留意。這就如那句老話,想要獲得高收益,那麼也將承擔對應的風險。


金十數據


我們在銀行購買理財產品時,要知道都有哪些類型的理財產品可以在銀行夠買到。理財產品根據風險不同也會有多種類型產品:

低風險類型有:國債、保本理財(目前已無)、結構性存款、活期貨幣基金、類固定理財(預期收益)、保本浮動型理財(收益憑證)、保險理財產品

高風險類型有:信託產品、公募基金、私募基金

因此,能夠在銀行買到的產品品種還是比較多的,就要看大家如何去做選擇。下面聽一下個人建議:

  • 如果您是一位風險承受能力很低,而且資產量小,也就是幾十萬理財資金。個人建議,你的預期收益按照目前行情來講,一年4%—5%。國債不建議個人購買,雖然安全,但是時間長,收益低,流動性差。因此,結構性存款、活期貨幣基金、短期類固定理財就是你最好的選擇,目前按照當下行情,預期收益也就是4%—5%左右。

  • 如果您風險承受能力一般,資產量也不大,你也想追求較高收益。個人建議:你的資產需要配置,固定收益+浮動收益,比如你可以50%的資產購買類固定理財,剩下50%可以去夠買保本浮動型理財,這個就是浮動性理財一般收益是掛鉤某個行情指數,購買時機非常重要,也對銀行人士要求較高,會選擇產品。如果選擇正確,目前浮動收益產品在保本前提下6%—8%收益都是非常有可能達到。

  • 如果您有一定的風險承受能力,你資產量也一般,可以50%類固定理財+50%公募基金,對於公募基金推薦,我個人只是基於當下市場環境,目前股市點位在2800點左右,整體市場估值偏低,放長投資期限。3000點以下夠買公募基金,持有半年以上的收益率在10%以上,持有一年收益可達30%以上,持有三年收益可達100%。這個是公募基金數據分析出來的。

  • 如果您資產量比較大,幾百萬,上千萬。沒有一點風險承受能力就去購買類固定一年4%—5%,個人認為這連通貨膨脹都跑不贏。再高一些,去買銀行信託產品,預期收益在6%—7%。購買信託一定要穿透產品看本質,看所投項目。

  • 如果您資產量大而且有一定風險承受能力,建議你可以配置信託+私募,目前有很多品牌私募也經歷了將近20年的發展,有的老牌私募甚至給國家隊都進行資產管理,相對穩健,收益可觀。可以配置一些私募和信託產品,綜合年化收益能達15%以上。如果遇到行情不好,多信託少私募。信託雖然有風險,但是相對大級別銀行的產品風控還比較嚴格。

其實銀行的理財產品還是非常多的,前提是你得自己瞭解都有些什麼類型產品,如果你什麼都不懂,銀行員工在給你推介時自己沒有判斷力,即使出現虧損,那這個也需要自己去承擔。

最後感謝大家閱讀答,認為對大家有用的可以多多點贊,也希望大家可以將自己觀點表達出來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你把你瞭解的分享給大家,我把我懂得的告訴大家,一起學習一塊進步!大家有什麼問題也可以私信交流,歡迎大家!


材疏學財


這個問題可以反過來問一下,現在除了銀行理財產品,還有什麼可以買的?

我們這代人真的很無奈,生活壓力大,錢越來越難掙,好不容易勒緊褲腰帶存了些錢,都不知道該放在哪裡,放在銀行裡買理財無疑是最穩妥也是最無奈的選擇。

現在銀行理財收益基本在四點幾,2017年的年通貨膨脹率是7.5%,今年的通貨膨脹率肯定比7.5%高,在銀行買理財產品是部分抵禦通貨膨脹,總體來說購買了水平是下降的。

建議您到銀行找一個專業的理財規劃師,而不是找一個賣產品的客戶經理。專業的理財規劃師會根據您家庭的收入支出情況,為您量身定做資產配置方案,而不是單單介紹您一款發行的理財產品讓你買。

家庭理財規劃的資產配置方案裡,理財師要根據您家庭實際情況幫您編制當你的家庭資產負債表、收支儲蓄表和家庭現金流量表,幫您診斷出目前家庭資產配置和現金流量的問題,以此為依據再幫您做下一年的家庭財務預算表,幫您達到您的理財目標。人的一生理財目標大概有:讓家庭成員有保障(保險規劃)、子女成年有一筆教育金或創業金(子女教育規劃)、退休了之後保持一定的生活品質(退休和養老規劃)、子女成年時家庭換個洋房改善一下家庭居住狀況(換房規劃)、換一零好一點的車(換車規劃)、有餘錢了怎麼投資(投資規劃)、家庭稅務規劃和遺產如何傳承。

理財師要幫助您達到理財目標,幫您做現金流的測算,看達到目標有沒有資金缺口。現有的資產和收入如何匹配,然後才是產品。產品只是實現目標的工具。

如果您的理財經理只是在給您推銷產品,那一定是三流水平;如果理財師能幫您分析目前的一些經濟狀況,給你些資產配置的建議,那這是二流水平;能幫您做出家庭資產配置方案,每年根據您的情況做出調整,用一些產品(貨幣市場或資本市場)幫您達到預期收益,達成理財目標的是一流水平;既能出方案還能幫助您實施達成目標的才是真正的理財規劃師。

所以您需要的不是買一款理財產品,而是在銀行有一個合格的理財規劃師。


沙漠之雪


我認為,銀行的理財產品現在不宜購買。

銀行的理財產品由剛性兌付到彈性兌付,已經是一個巨大的變化,就是說理財產品到期,約定的年化利率不是保證兌付,而是根據所購理財產品的經營業績兌付。業績好,就按照約定的年化利率兌付,經營業績不理想,甚至虧損,也許客戶的本金都拿不回去了。在這個變化中,還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以前購買理財產品門檻較高,曾經要求過購買20萬、5萬等為起點,現在購買門檻下降到了1萬元。可以剛性兌付時理財產品我沒有資格買,現在彈性兌付了,風險大了,反而讓我1萬塊錢去賣。想一想,這“餡餅”我還真的不想吃。

近期,有消息稱,銀行的理財產品逐步與銀行脫鉤,成立專門的理財公司獨立運作。與銀行脫鉤的理財管理公司,經營能力怎麼樣,風險有多大,有待進一步觀察。

現在理財產品五花八門,魚目混珠,投資者應該擦亮眼睛,小心觸雷,碰上就血本無歸。

我的資金我做主!寧可買股票,自己操作,自擔風險,也不要把錢委託給別人操作。沒有人會對你的資金負責,而且,不管盈虧,人家管理費是要收的。想想,有必要嗎?!


運籌財進


銀行理財如今打破了剛兌,所以,很多人擔心,是不是銀行理財也不靠譜了,是不是銀行理財也會虧錢?答案是:既然打破了剛兌,購買理財產品就有一定的風險,可能賺也可能虧,就如同買股票,明知股票隨時都可能跌,但是很多人還是會購買。所不同的是,銀行理財產品很多都是專門的基金經理在操盤,至少比啥都不懂的股民強,所以,銀行理財雖然也有風險,但整體來說還是可以購買的。



但是,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購買適合自己風險等級的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有的是銀行自己發售的,有的是代售的,不管怎樣,其中都分很多風險等級,如果第一次購買還會對你進行風險等級測試。對於普通老百姓而言,購買R1\\R2的就可以了,如果想要高收益,那就自己買股票好了。



其次,銀行理財產品種類的選擇。大部分理財產品都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所以存在一定的風險。但用戶應特別注意保險類理財產品,就是固定每年交一筆費用,保險是保本的,但是收益就很難說了,這種跟偏向於保險,收益相對較低,所以你要問清楚,也不排除一些銷售人員糊弄,讓用戶稀裡糊塗就購買了。還有一些是基金類的理財產品,顯然風險是存在的,大家根據自己風險偏好選擇。

總的來說,銀行理財還是值得購買的,只要你不太貪,那些號稱收益超過15%、20%甚至更高的,一定要悠著點。


坤鵬論


樓主你好,你覺得現在的銀行理財還能買嗎.現在的銀行理財完全是沒有問題的,當然是可以購買,因為理財產品不單單是銀行方面可以推出,實際上一些證券方面基金公司它也在推出相應的理財產品,甚至對於支付寶或者是微信這樣的一個第3方支付平臺,它都有自己的理財產品,所以我認為理財產品實際上它是比較常見的,當然通過銀行去買,購買的話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只不過就是銀行方面的理財產品相對於傳統觀念的人群來說,可能顯得會比較安全一些,但是銀行方面的理財產品,它的利率普遍也是比較偏低的,所以說它的這個風險和利率也就是我們的收益是一個成正比的關係,當然我認為通過銀行理財購買完全沒有問題,因為畢竟銀行它是有一個最基本的保證,我們直接通過銀行的一些渠道去購買這樣的理財產品,那麼將來贖回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銀行的渠道去贖回,所以說銀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所以給我們心裡的感覺是比較踏實的。

那麼在這樣的前提下,我認為通過銀行理財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就是所獲得的收益率可能相比於一些比較大的理財平臺,可能會稍稍的偏低一些。但是理財它是分為活期理財和定期理財的,如果說你對自己的錢沒有長期使用的打算.我認為去購買一份定期理財是比較合理的,因為定期理財相比於活期理財來講,得到的收益率普遍還是比較偏高的。


社保小達人


問:《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要求各大銀行打破剛性兌付,不再出售保本收益的理財產品,該規定即將正式實施,投資者該如何看待?

答:作為普通投資者,必須明白投資是投資,儲蓄是儲蓄,不能將投資理財等同於儲蓄。

問:銀行什麼時候執行新規定?現在還能購買保本收益的理財產品嗎?

答:《指導意見》要求銀行執行時間為2021年,目前處於過渡期,去銀行還能買到過去存量的保本理財產品。銀行將不再推出新的保本收益理財產品,存量產品售完後,將終止這種產品。

問:今後銀行出售的風險型理財產品,投資者如何識別風險等級?

答:《指導意見》要求金融機構今後對資管產品實行淨值化管理,就是要求銀行公開自己的收費情況,即公佈理財產品的損益情況,讓投資者隨時掌握投資項目的財務情況。較之現有模式,投資者的風險和收益都有可能增加。而銀行的費用收取則會相對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